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要把三个女儿都嫁给傀儡皇帝?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要把三个女儿都嫁给傀儡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40 更新时间:2023/12/14 9:04:09

曹操嫁女的政治意义

曹操将女儿嫁给汉献帝的政治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曹操废掉汉献帝的原配皇后伏氏的同时杀掉了伏氏与汉献帝所生的所有嫡子!不久之后,曹操的女儿曹节被正式册立为了汉献帝的继后。换言之,一旦曹节生出儿子来,他就是理所当然汉王朝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汉献帝“不听话”了,曹操随时可以用自己的外孙换下汉献帝!只可惜,似乎曹节并没有给汉献帝生出儿子来……

其次,在曹操之前真正靠篡位上台的皇帝只有王莽。王莽在篡汉是制定了一整套“禅位”流程,其中有一条就是接受“禅位”者必须是皇帝家的亲戚。换言之,“禅位”必须在“自家人”中进行,外人是没有资格的。曹操,一个宦官的嗣孙,怎么着和皇帝也扯不上“自家人”的关系,不是吗?唯有将女儿嫁给皇帝这一条途径!曹操日后想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汉献帝的皇位,就必须将女儿嫁给汉献帝。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想要做到这些,一个曹节足矣,为何还要将另外两个女儿也嫁给汉献帝呢?或许有人要说了,曹节不是没有和汉献帝生下儿子来嘛,多重保险呗。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曹操的庶长子曹昂早年间为何那么受曹操器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被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收为了养子。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里,女性是没有“过继”之说的。但是,丁夫人对曹昂的这种所谓收养,实际上就是一种“过继”。在成为丁夫人的养子之后,曹昂摇身一变、由庶长子变成了“嫡长子”!这就是曹操早年那么器重曹昂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是“嫡长子”!如果曹操当初管好了自己裤裆里的玩意儿,曹昂就不会死在宛城、丁夫人也不会离家出走,那么日后还有没有曹丕的什么事儿就非常难说了……

外孙对于曹操而言只是一枚政治棋子而已,即便曹节没有生出儿子,在汉献帝庶出的儿子中收养一个就是了。在中国古代宗法层面,这个收养的儿子就是曹操的“外孙”,这就足够了!曹操根本没有必要把另外两个女儿也嫁给汉献帝。退一万步讲,就算要嫁曹家的女儿,曹洪曹仁等等,他们的女儿难道就不姓曹吗?曹操为何非要用自己的女儿去给汉献帝做小妾?

曹操嫁女的心态

曹操在将汉献帝迎往许都之后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冕帝王”生涯,他的三个女儿彼时虽然不是公主,却已经等同于“公主”一般的存在了。自古公主的归宿基本都是政治联姻,但嫁给自己的下属,曹操觉得女儿“屈就”了;嫁给彼时汉王朝旧的世家子弟如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之流又白白浪费了女儿应有的政治作用!纵观彼时的汉王朝,论家世背景、名义地位,有谁能够超越汉献帝?虽然是傀儡,但汉献帝可是如假包换的皇帝!恐怕也只有汉献帝能够称得上与曹氏三姐妹“门当户对”了。至于权力不权力的,曹操已经是“无冕帝王”了,姑爷家有没有权势对他而言意义不大。与此同时,嫁给汉献帝,曹操三个女儿的政治作用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一举两得、曹操何乐而不为?

忠臣情节

虽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儿子曹丕后来还篡夺了汉王朝的天下!曹操已然算不得什么忠臣了。但是,在曹操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忠臣情节的。生于汉王朝真正大一统时期曹操自幼接受的就是“忠君”教育,年轻时的曹操也曾经想要做一个汉王朝的忠臣。只可惜,造化弄人,到头来想做忠臣的人却成了汉王朝的掘墓人!但那段忠臣情节还是深埋在了曹操的心底。多年之后,曹操一句“若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将这种深藏内心的忠臣情节暴露无遗。

从后来曹丕轻而易举便取代了汉献帝、并没有遭到内部什么实质性的反对来看,晚年的曹操想要取汉献帝而代之并不存在所谓“不得已”。但是,曹操并没有!为什么?同样是因为这个所谓忠臣情节,曹操不愿意背负一个篡位逆贼的骂名,他想要成就自己心底的那个“忠臣之梦”。

当然,这不过就是自欺欺人罢了……既然以汉王朝的忠臣自居,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他找的姑爷不是汉献帝这个人,而是自己心中曾经想要效忠的那个汉王朝、那个“老刘家”!说白了,曹操不是把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而是嫁给了深埋自己心底的那段忠臣情节。逆贼的活儿自己已经干了,想回头去当忠臣已然是不可能了,曹操也只能在三个女儿身上寻求一些自我安慰了。

综上所述,曹操把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政治因素必须是第一位的!毕竟帝王家的女儿从来就不仅仅是女儿,她们还是父亲的“政治筹码”。曹操的三个女儿彼时虽然不是公主,但她们的命运与历朝历代的公主无异,都是政治联姻的工具。但是,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显然也并不全是因为政治因素,否则一个曹节足矣,完全妹妹必要再饶上两个女儿。

这就涉及到曹操的心态了,在他看来只有自己汉王朝的旧主“老刘家”才真正与自己的女儿“门当户对”、才配得上做曹操的亲家、姑爷!当然,深埋在曹操心底的那段年轻时的忠臣情节或许也是一个原因。虽然已经成了事实上的逆贼,但曹操显然不想背负这个逆贼的恶名。他一直以忠臣自居、一直想要成就自己深藏心底的那个“忠臣之梦”,将三个女儿全都嫁给汉献帝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说白了,曹操是想在三个女儿身上寻找在自己身上失去的那个“忠臣之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大杀四方的“匈奴”是今天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的匈奴现在成了什么民族,古代的匈奴是现在哪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匈奴指的是哪一个民族

    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匈奴最初兴起于约公元前3世纪时,其祖先也是夏朝的后裔。据说在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之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用自己的先进的手段以及智慧吞并了当地的势力,最终形成匈奴。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匈奴和华夏民族其实是同宗同源的。匈奴的全盛

  • 他是三国名将,惨遭刘备痛杀,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曹操鄙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唯一让刘备下跪的猛将,历史上刘备与曹操决战,历史真实的曹操和刘备

    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其夫人为曹操之妻妹。东汉末年烽烟起,他就随曹操四处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这长年积累下的赫赫战绩使得夏侯渊成为的曹操的手下的王牌大将。但夏侯渊与刘备的一役,使得

  • 刘禅投降后移居洛阳,一小官抛妻舍子主动跟随,不料从此青云直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禅的真实故事,刘禅母亲是孙尚香吗,刘禅投降背后的原因

    《三国志》中关于郤正的生平介绍说道:三国蜀河南偃师人,本名纂,字令先。弱冠能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令。淡于荣利,耽意文章。蜀亡,从后主迁洛阳,相导得宜。赐爵关内侯。晋武帝泰始中,除安阳令,迁巴西太守。这段生平文字虽简短,但不难看出作者对郤正其人的赞赏之情,文章从安贫好学、耽意文章、汉亡归晋

  • 匈奴人非常善于骑射,为什么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匈奴为啥打不过霍去病,匈奴士兵善于骑射吗,匈奴和霍去病有什么关系

    勇冠三军的霍去病霍去病是一个有能力又有魄力的人,他刚参军便立下了大功一件。公元前123年,霍去病才18岁,当时汉武帝派卫青率领大军征伐匈奴,同时让卫青提携、培养下霍去病这个自家晚辈。那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卫青不可能让他当个小兵,但是让他统帅一路人马又不合适。思来想去,就拨了800人让霍去病统领。他

  • 她淳朴善良,容貌仅次貂蝉却嫁给曹丕,善于女红,被后人誉为针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评价貂蝉,三国里最勇猛的女将,曹丕貂蝉

    薛灵芸是三国时期的美女之一,后来嫁给了曹丕,是个淳朴美丽的女子,并且擅长于女红,还被后世之人誉为“针神”。 薛灵芸“红泪”典故中的主角及传说为斜红妆饰的创始人。薛灵芸为常山人氏,其父亲为薛业,是酂乡亭长,母亲陈氏。薛灵芸出生在一个贫困地区,因此大多数女子需要学习养家的方法,比如浣纱。薛灵芸自幼便是个

  • 三国时期,有名的下邳在什么地方?下邳又经历过什么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下邳自古以来就是属于徐州之地,是徐夷氏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成侯,封地就在今天的下邳,这是下邳这一地名的开始。下邳不仅在三国,在两汉都已经比较有名,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地方。西汉定鼎天下后,把剡郡改为东海郡,下辖38县,郡治就在下邳。前202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改封为楚王

  • 与大汉朝征战130余年的匈奴,起源是哪里,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匈奴与汉朝对抗的历史事件,汉朝匈奴灭亡全过程,西汉厉害的匈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匈奴尧时的称呼叫“獯粥”,周时称为“猃狁”、“犬夷”、汉唐称为“戎狄”。仅仅从古人给他们取的名字就晓得这是一伙“职业土匪。”他们散漫的居住在黄河流域,地盘大致在陕西、山西、河北的北部,与汉族杂居,但是汉族根本看不起这些部族,所以历来就受到汉族的排斥。从黄帝、尧开始,就征讨

  • 中国有四大“真龙天子”,秦始皇不在其中,个个都有史料为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实际中国历史上,真正用“龙”来抬高自己身份的帝王,只有4个,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除此之外,什么秦皇汉武的,都不算有史料为证的“真龙天子”。不过这第一位“真龙天子”还真跟秦皇汉武有点关系,那就是共入咸阳断绝秦朝的汉武帝祖先,汉高祖刘邦。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 他英勇善战,用兵如神,与韩信并列,为何史书却不见其战例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经典战例,韩信用兵如神的故事,历史上用兵超过韩信的有哪些人

    当然,史书上记载少的情况也可能由于这个人做错了一些事情或者被诬陷以致皇帝禁止文官详细记载。楚汉之争,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大胜,建立西汉王朝。在此决战的战役中,彭越的协助必不可少,他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刘邦封其为梁王,定都于定陶。彭越此人,能力极高,他英勇善战,善于用兵,在后人的评

  • 龙且堪称项羽手下第一猛将,曾大败英布,为何却被韩信轻易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手下龙且有多厉害,韩信打败龙且完整版,龙且为什么败给韩信

    龙且并没有像诸葛亮、韩信、范增等人那么出名,本人性格上也没有什么特点,因而历史上关于他的事迹也少之又少。但是,这个人是低调的卧虎,实力是绝对有的,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淮南王英布,也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放在当今社会上来说,龙且大概就是所谓的靠实力说话的人,你不惹他时,他就是一只小绵羊,但是一旦上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