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覆灭元朝后,为何要主动放弃元朝的大片领土?

朱元璋覆灭元朝后,为何要主动放弃元朝的大片领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4/1/27 10:00:20

其实不单单是朱元璋没能成功,就是整个明朝从开国到灭国的整个过程之中,一直都没有能够彻彻底底的灭掉元朝。元真正的灭亡时间是1635年,皇太极灭林丹汗后,额尔孔果洛额哲献传国玉玺出降,北元才算彻底灭绝。

所以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虽然明朝推翻了元朝,但是并没有完全地消灭元朝。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明朝的时候,提出的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意思就是说恢复汉人的政权,把元朝的皇室驱逐出去,赶出中原。所以朱元璋起初只能算是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把元族赶出了中原,并不能算是彻底覆灭了元朝。

朱元璋也不是不想,最开始明朝的军事威力还很强劲的时候,再加上当时的元朝太子刚刚登基,朱元璋也是连吓唬带骗的,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招降元朝,还给了人家不少的政策优待。但是无论朱元璋是来硬的还是来软的,是威逼利诱,还是连哄带骗,人家元朝的太子,却是丝毫的不理朱元璋,对朱元璋的招降是毫无回应,并且就在这位太子继位之后,直接在岭北建立了新的朝廷,并建年号“宣光”。

这个“宣光”其实就是意思想要效仿周宣,汉光武中兴大元,早晚有一天立志想要恢复元朝对于中原的统治。搞事的意图已经是非常的明显,人家不但不服你,并且还想要早晚要报仇。对此朱元璋也想过不行直接就继续开始战争,继续北上征战讨伐元朝,直接强迫元朝俯首称臣。

当初朱元璋起义的时候还有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就是“伐罪救民”。朱元璋举的口号不单单是驱逐元朝,还有恢复中原领土这一层面。朱元璋当时已多次说扩廓帖木儿等人为元贼,口头上对人家是一副不待见,唾弃的样子,但是朱元璋自己心里也明白,元朝如果想要重新拿回中原,那么扩廓帖木儿就是元朝最大的军事希望。

所以朱元璋对此也一直都是十分的忌讳,十分的不放心。所以当时明朝主要针对的敌人也就是扩廓帖木儿,并且每次只要是明朝的大军向扩廓帖木儿出征,那么大将军徐达必定每次都是亲临战场,无一例外。最后这位扩廓帖木儿在徐达率领的大军不断的攻击之下,终于是不得不退走和林,跑去依附爱猷识理达腊,回家抱大腿去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北元政权,绝对是朱元璋建国之后最大的心头之患。

即便如此,无论朱元璋是如何的威逼利诱,如何的好言相劝,最后朱元璋还是没能达成元朝臣服的心愿。不单单是臣服的心愿没有达成,还搞得元朝的新君爱猷识理达腊,和扩廓帖木儿二人的感情越来越好,越来越团结,越来越相互信任。虽然人家没能打赢,一路退走,但是人家团结一心,就算打不赢,也开始准备了和明朝的长期对抗。一边搞好国家的内部发展,一边说什么也要跟明朝死磕。大有一副大家拼个你死我活的态度。

人家搞好内部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的。扩廓帖木儿在明朝的大军班师回朝之后,也开始了迅速整顿,恢复非常的快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西北方面的北元政权,就成了让朱元璋寝食难安,坐不住的存在。

紧接着,在明朝降服偏安蜀地的明家之后,在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讨,再次向西北方向出击,征伐扩廓帖木儿。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一次的征讨不单单不能直接斩草除根,甚至是直接失败了,这是朱元璋万万没预料到的事情。

扩廓帖木儿一直都是朱元璋的心头大患,一直都是明朝第一的征伐对象,但是这个时候人家已经退走到了沙漠了,已经距离中原很远了,虽然一直是朱元璋的心头大患,但是朱元璋这次却已经不能在打这之前那个恢复中华的旗号了。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没有想要放过元国的意思,还是仍要继续出击西北,一是为了消除隐患,二也是为了统一疆土。

其实这也不能怪朱元璋紧追不舍,当时的元国新主爱猷识理达腊,和扩廓帖木儿等一些宠臣,确实也是野心不小,一直都在积攒力量,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恢复统治,再次占领中原。但是当时的元国已经退走到了沙漠边境了,主战场已经越拉越远,不再是在中原地区了。在此之前的明军,根本就没有去过沙漠,环境不熟悉,环境不适应等等都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原明军可以把元军打得屁滚尿流的原因,到了沙漠,明军面对的只有失败。

这个时候明朝上下虽然都知道这个西北有一个很大的隐患,但是沙漠的地理条件,以及环境条件实在是难以捉摸,继续在征战下去只能是劳民伤财,而且根本就没有获胜的把握。这个时候再打下去无论怎么算,对大明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朱元璋也是无奈,最后只能放弃去北方草原抄家的想法。

总的来说,之所以朱元璋会放弃征服元朝,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北元政权还很强大,确实做不到的缘故。后来朱元璋在位期间,又几次北伐,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再之后到了朱棣时期,朱棣又数次北伐,终于让北元彻底消停了。

但即便这样,北方草原以及当年元朝所统治的中亚地区,对于明朝这个纯汉族政权来说,依然是鞭长莫及的地方。而且对于明朝这种农耕文明王朝来说,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价值都不算大,因为不能耕种。不能耕种的土地,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去征服呢?

再之后,等到朱棣去世以后,后面的明朝皇帝,基本上都是守成之君,自然也就没人再考虑征服昔日元朝统治的那些‘没有价值的地盘’了。

更多文章

  • 元朝大都是现在的哪个城市?元朝皇帝为什么要将首都定在大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朝五个首都在哪,元朝面积包括现在的哪些地方,中国的元朝首都是哪里

    第一本来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对都城是不那么看重的,他们游牧而居。但到了忽必烈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忽必烈的兄长蒙哥去世后,他开始与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他自己争取到了部分的贵族支持,自行登基了。不过阿里不哥长期驻守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影响力很大。尤其是成吉思汗分封的诸国,是不怎么支持忽必烈的。所

  • 河南朱氏后人,家中藏有朱元璋真人画像,祖传600年差点毁于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河南朱元璋真人画像,朱元璋后人收藏的朱元璋画像,民间流传的朱元璋画像

    引语:对一个人的初步印象一般都来自于他的长相,好看的外表能让人印象深刻,但长得不好看也同样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的长相就是丑得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这位从乞丐身份一下子翻身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到现在也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大家对他长相的描述基本都是奇丑无比,长得很''迷''。但是有些历

  • 此人相术了得,断言姚广孝嗜杀、朱棣40岁之后可为天子,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广孝劝朱棣绕过济南直入南京,朱棣为何要杀姚广孝,姚广孝与朱棣谁先死

    在元末明初,一样有一位相士,断相如神,闻名天下,更是有《柳庄相法》传世。袁珙,浙江人,号柳庄居士。家世渊远,官宦传家,高祖乃是宋朝末年的进士,面对元朝的侵略,抵死不从举家17人而死。而父亲袁士元,则为翰林检阅官。这也让他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袁珙少时便天赋异禀,正如武侠小说中的剧情,天赋异禀更有大际

  • 朱棣朝堂之上打朱允炆,朱允炆说7个字为他解围,仁厚过甚终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和朱允炆打了几年,朱棣怎么黑朱允炆的,朱允炆朱棣谁能力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懿文太子朱标,盛年而崩。而重新册立谁为太子,自然要反复斟酌。其中二儿子秦王朱樉,藩属西安,天下之利,无胜秦王者;三儿子晋王朱棡,藩属太原,四儿子朱棣,藩属北平……而大儿子朱标一脉,朱标与常遇春之女常氏所出嫡长子早夭,而后常氏病逝,又有吕氏为继室,所生长子便是朱允炆。当秦王

  • 故事:大宋奇闻,难道真的有白骨生肉的秘术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宋十大奇闻怪事,南宋奇闻异事,宋朝志怪故事大全

    金盆洗手路时中,是南宋建炎年间灵璧县的一个著名的阴阳先生(当时的人称没有门派的野道士为阴阳先生,他们多以抓妖驱邪为生计)当地人都称呼他“路真人”,对他的法术十分信服。然而,他晚年却突然金盆洗手,坚决退出了这个行当。当年,他的亲朋好友对此都不理解。直到路时中70岁寿宴上,他这才揭开了这个谜底。阴阳先生

  • 明朝皇帝最信任的锦衣卫,大明亡国时其首脑竟果断投靠新朝以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崇祯末年,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之子骆养性,字泰如,世袭父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左都督(武将在公侯伯爵以下的最高级别)衔执掌锦衣卫,并加太子太傅之虚衔。崇祯年间,大臣熊开元、姜采都因为议论朝政而获罪,关进了锦衣卫大狱。有一晚,二更刚过,一个小太监奉崇祯帝的御笔,来到骆养性处。宣谕说:“通知骆某,来

  • 明朝时期最出名的两个内阁首辅,严嵩与张居正有何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首辅严嵩和张居正谁贪得多,明朝严嵩和张居正谁权柄重,严嵩和张居正是一个时期的吗

    建文四年的时候,设置内阁,形成新的权力中枢,起初内阁大学士只是顾问的身份,并没有参与权力分配当中,到后来随着明朝各种奇葩皇帝的出现,皇帝荒于政事,只得依靠内阁来运行国家机器。要说明朝在位时间长,还比较惰政的两位皇帝,一个是嘉靖皇帝,一个是万历皇帝,这爷孙俩,一个在位四十五年,一个在位四十八年,加在一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寿命,道士:“比我多活一日”朱元璋:“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与道士的寿命,朱元璋为什么要杀道士,朱元璋只比道士多活一天

    俗话说多好天机不可泄露。对于一些未知的神秘事物,人们总是保留着很大的敬畏心,以防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但是通常来说,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希望窥探未来。于是便有了算卦、看相、占卜等等谶纬之术。这些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如果没有一定的道理的话也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更不会流传数千年。而关于算卦

  • 成吉思汗一代雄主,为什么在选择继承人时还是犯了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选定的继承人,成吉思汗下一个继承人是谁,成吉思汗怎么成为雄主

    成吉思汗对他疼爱有加,生前分配给托雷五个千户,蒙古国最重要的精兵利器全在托雷手中,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那么成吉思汗临终前为什么没有把汗位传给这个最疼爱又最优秀的小儿子拖雷呢?有资格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是他地位最高的四个儿子中本来术赤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只是术赤是母亲孛儿帖被蔑儿乞人掳掠入后所生,血统存

  • 大将前方杀敌,朱元璋却斩了他儿子,听完理由大将心服口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怒斩开国功臣,朱元璋手下大将之死,朱元璋有没有上阵杀敌

    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胡大海曾流落到河南乞讨。百姓看他相貌丑陋,蓬头垢面,所以都很嫌弃他。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当他一出现,家家都关门闭户。有一天,他闯进了一户地主老财家,伸出黑乎乎的脏手就向地主家的婆娘讨要食物。地主婆为了羞辱他,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