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事:大宋奇闻,难道真的有白骨生肉的秘术么?

故事:大宋奇闻,难道真的有白骨生肉的秘术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18 更新时间:2024/1/24 4:32:16

金盆洗手

路时中,是南建炎年间灵璧县的一个著名的阴阳先生(当时的人称没有门派的野道士为阴阳先生,他们多以抓妖驱邪为生计)当地人都称呼他“路真人”,对他的法术十分信服。

然而,他晚年却突然金盆洗手,坚决退出了这个行当。当年,他的亲朋好友对此都不理解。直到路时中70岁寿宴上,他这才揭开了这个谜底。

阴阳先生

原来,这一切的根源是他60岁那年遇到的一件奇事!

魂魄同体,姐妹相争!

那一年,正是建元元年。灵璧县县令名叫毕造,他任期到届正要调任他地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派人来请路时中。老路不敢怠慢,急忙前往。一顶轿子就把他抬到了当地码头的一艘官船上。

县令

路时中有点纳闷,县令大人不请自己到府上,却来这码头做什么?但是,他也不便多问,只好见机行事。

船舱里见到县令大人一番寒暄过后,还没等路时中问明缘由,旁边的门帘一挑,走进来一个衣着鲜亮的千金小姐。一时间,县令毕造有些慌乱,急忙喝令这位小姐回避,但是,小姐却恍若未闻,径直走了路时中。

还没等路时中搞清楚状况,那位小姐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了他的面前。“路真人大驾光临,看来是到了奴家沉冤得雪的日子了!”说完,小姐高声哭泣了几声,突然又转为狂笑不已。一时间,船舱里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毕造一边慌慌张地喊人把小姐扶出去,一边却又偷偷地拿衣袖抹眼泪。路时中心下狐疑,又隐约看到这个女子浑身上下缠绕着一层浓浓的黑气,就赶忙举手制止了下人们的动作,招呼小姐继续往下说。

二小姐

“奴家名叫莺莺,是大娘所生,也就是阿爹的原配夫人邹氏所出,我的二妹名叫怜怜,乃是后母所生,也就是阿爹的二房夫人林氏所处。我这个阿妹却是我宿世的冤家,几次三番地害我,甚至连我死了都不放过!”阴狠的声音里,路时中听得一头雾水。

毕造几次三番想要打断那女子的叙述,都被路时中制止住了。

县令

足足讲述了大半个时辰,那女子方才停下来,随着一声凄厉的嚎叫,小姐浑身一软,当场昏迷过去。

下人们七手八脚地把小姐抬回房里,这边毕造才长叹一声,开始了他的叙述。

生死恩怨,是非难明!

二小姐贤淑

原来,出来的这位小姐正是毕造的二女儿怜怜,刚才附在她身上絮絮叨叨的乃是大小姐莺莺!毕造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起了这姐妹二人的恩恩怨怨。

大小姐莺莺从小性格刚烈,喜欢争强好胜,脾气酷似她的娘亲邹氏。二小姐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遗传自她的娘亲林氏,为人温柔贤淑。后来,大夫人邹氏因妒生恨,得病早早地撒手人寰,大小姐莺莺从此便恨上了二娘林氏和二妹怜怜。

大小姐

那一年,毕造全家寓居在京城的时候,一户官宦人家的公子看上了大小姐。临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莺莺非得要二娘珍藏多年的一对金钗作为嫁妆。二娘不肯,这乃是当年她娘家陪嫁的首饰,她原本打算留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怜怜将来做嫁妆的。

大小姐忍耐不住这口气,竟然当夜就悬梁自尽了。一家人好不后悔,毕造甚至差点因此把怜怜母子赶出家门。后来,毕造不忍心把女儿下葬,就把她的灵柩停在了京城南郊的一处寺庙里。

寺庙

谁想到,莺莺小姐死后刚烈狭隘的性子兀自不改,竟然千里迢迢追到这灵璧县来,整天缠住妹妹的肉身,让她生不如死!毕造不得已这才请路真人前来做法驱赶。

路时中沉吟半晌,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暗示县令大人,这神鬼之间的事却不像人间的曲折,来不得半点隐瞒。如若不然,神鬼责怪起来,那事情可就闹大了。到时候,不但救不了二小姐,说不定县令大人全家都会因此遭殃!

阴阳先生

看着毕造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路时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疑惑,委婉地问道,“大人,适才大小姐所言‘死后都不肯放过她’究竟是怎么回事?“

毕造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掩面哭泣起来,“冤孽啊,冤孽!我毕家不知道造了什么孽,才会连连遇到如此怪诞荒谬的事!“

铜镜之谜!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的清明节说起。毕造全家专程前去寺庙祭奠大小姐,香火祭拜的空档里,二小姐央求娘亲带领自己游览一番寺庙的景色,二夫人拗不过只好答应。主仆一伙人兜兜转转来到了寺庙西角门处,见一座院落里清幽可爱,门户半掩,就推门而入。

刚进院落,怜怜就感到一道亮光刺眼,仔细一看,轩窗缝里一面铜镜正好迎着太阳反光。就这一眼不要紧,直吓得怜怜呀的一声大叫,藏到了母亲的怀里。

铜镜

“娘亲,那,那,那是姐姐陪葬的铜镜!“一句话把大家吓得够呛。二夫人连连责备女儿乱说,怎能一眼就能确定铜镜是大小姐陪葬之物?!

可是,怜怜小姐却是十分笃定,因为那铜镜上的绸带以及特殊的纽结都是她亲自为大姐制作的,“如不相信,可取来铜镜检查,背面绸带上还题有小字‘莺莺待字’的字样!乃是自己亲自写上去的“

二夫人一听也没了主意,事关重大还是赶紧禀报老爷做主吧。毕造一听勃然大怒,生怕自己的女儿死后都不得安宁,但又转念一想,无凭无据只靠猜测怎能定人偷盗之罪?正在全家人犹豫不决之时,院门口走进来一个年轻的书生。

书生见这么多人围在自己的窗前指指点点,有些不悦,当即沉下脸来责怪道,“未经主人允许,私闯民宅,是道理?“毕造为官多年,老于典狱之事,岂能是这样的黄口小儿所能比拟的?当下便着脸回敬了一句,”不知这寺院里还有普通民宅,我们正在搜捕盗窃的贼人,不揣冒昧了!“

穷书生

听到这句话,书生脸上毫不变色,仍旧一副与我何干的神态。毕造见到这种情形,心下也升起了怀疑,就紧接了一句,“阁下可否借那面铜镜一观?这件物事与被盗的赃物有些相似!“说完这句,毕造更加仔细地观察着书生的脸色。

一提到铜镜,书生顿时变了脸色,他显现出几分狐疑和胆怯的神色,纵然这些细微的变化在他脸上一闪而过,但又怎能瞒得过老于此道的毕县令的法眼?当下,毕造连哄带吓,逼着书生讲出了实情。

谁知道,这实情一讲出来,大家更是如坠雾里!

书生奇遇,阴阳畸恋!

话说这个穷秀才姓,本也是个敦厚君子,只可惜太过于贫穷了,连番科举又没有考得功名;家徒四壁、父母双亡,被逼无奈只好借居在这寺庙杂院里清苦度日。

才子佳人

谁知这一天深夜,王秀才正在读书之时,房门突然响起了清脆的“梆梆“声。在寂静的黑夜里,这样响亮的声音格外吓人,王秀才心里一下子记起了野史杂言上的那些妖异之事,顿时觉得两股战战,脊背发寒!

愣了半晌,王秀才终于壮起胆子问了一句,“更深夜静,何人敲门?穷秀才身无分,无以待客!“这话说出去待了半晌,竟然没有回音。秀才以为来人可能走了,刚要重新拿起书本,门外突然响起了一个幽幽的声音。

恐慌

“小女子走投无路,特来寻君子搭救!“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飘飘忽忽,听上去是个年龄不大的女子。王秀才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以为只不过是个娼家的风尘女子前来寻些好处罢了,就懒洋洋地回复道,”秀才囊中羞涩,每天都还是一饭难求,实在是无力相助,恕罪恕罪!“

又过了一会,屋外只剩下低低的抽泣声。这哭声如此的悲哀,以至于秀才再也硬不下心肠,只好开门放她进来说话。

和谐

谁知道,这一开门,却是放进来一个大大的惊喜!来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容貌艳丽,仪态雅肃,竟然不像是小户人家的女儿。她娓娓讲起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刚过门就死了丈夫,被婆家所不容,正打算把她卖到山里去,被她偷听到了,这才深夜逃出来。

接下来,书生意气,才子佳人惺惺相惜,未免就成其好事!

只是有一桩,秀才不太明白,每天白天,姑娘就会回到她藏身的地方,问她到底在哪里,她也不说,只是每到夜幕低垂的时候,她才又现身相伴。才子佳人如胶似漆,秀才也顾不上多想,何况人家姑娘还经以财物周济自己!那面铜镜就是美女相赠的。

故事听到这里,路时中皱起了眉头,他依然明白了一多半,再看看毕县令脸色,倒不像是在撒谎。“这女子恐怕就是大小姐的魂魄吧?只是,草民不明白大小姐为什么没有再入轮回?“

毕造一时间也是眉头紧锁,他说起了二女儿刚发病时的一些胡言乱语,(大小姐)说什么自己命不该绝,遇到了九天玄女垂怜,指点了白骨再生的先天秘术,这才得以重回阳间。可恨的是,又被这小妮子(二小姐)给搅黄了!连番相逼,定要她以命偿还!

九天玄女

秘术?路时中一头雾水,难道大小姐亡后竟然真有奇遇?那又得是什么样的高深法术才能使白骨生肉,死而复生?这可是道家千年万载苦苦追寻的顶级境界啊!

说到这里,毕造有些期期艾艾起来。原来这位大小姐的秘术正是和她与秀才的野合有关。才子佳人原本如鱼谐水,可半路上又被二小姐给窥见了铜镜,以至于功亏一篑!

白骨生肉,天下奇闻!

毕造听完秀才这一番讲述也是惊骇莫名,他急忙令人去验看大小姐的灵柩。仔细一检查,众人当场就呆在了原地!

烈日昭昭之下,大家听听故事,半信半疑,只当是秀才编造的谎话。可如今大小姐的棺材盖子上,棺钉都被揭开了。胆大的几个家丁探头往里一看,妈呀!了不得了,大小姐要成妖怪了!

贤淑女子

却只见,大小姐端端正正地盘膝而坐,手里还拿着一顶方巾,正缝补了一半,想必正是她那秀才情郎的东西!再看大小姐的身体,肚腹以下白肉生香,再往上呢?腐烂不堪,干瘪黑臭!

“啊!--”一声大叫,“扑通”当场昏倒了两个人,王秀才和毕县令!

故事讲到这里,路时中还是感到迷惑不解。他要求毕县令带领自己再去看看二小姐的情况。绣榻上,二小姐面色青白,昏睡不醒。路时中搭一搭脉博,虽然虚弱、阴沉,但却不见以往那种妖异的乱象!

造化

他闭目沉思了良久,最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对毕造深深地一揖,“大人,恕草民无能,这实在是事关宿世的恩怨缘法,大罗神仙都难以判断,何况是在下这等微末道行?!”说完,不等毕造回应,路时中就走下了官船。

未了之局!

此后不久,路时中就宣布金盆洗手,再也不干这涉及阴阳的事情了。半年之后,有消息传来,毕造的二小姐也夭亡了。

迷雾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最信任的锦衣卫,大明亡国时其首脑竟果断投靠新朝以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崇祯末年,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之子骆养性,字泰如,世袭父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左都督(武将在公侯伯爵以下的最高级别)衔执掌锦衣卫,并加太子太傅之虚衔。崇祯年间,大臣熊开元、姜采都因为议论朝政而获罪,关进了锦衣卫大狱。有一晚,二更刚过,一个小太监奉崇祯帝的御笔,来到骆养性处。宣谕说:“通知骆某,来

  • 明朝时期最出名的两个内阁首辅,严嵩与张居正有何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首辅严嵩和张居正谁贪得多,明朝严嵩和张居正谁权柄重,严嵩和张居正是一个时期的吗

    建文四年的时候,设置内阁,形成新的权力中枢,起初内阁大学士只是顾问的身份,并没有参与权力分配当中,到后来随着明朝各种奇葩皇帝的出现,皇帝荒于政事,只得依靠内阁来运行国家机器。要说明朝在位时间长,还比较惰政的两位皇帝,一个是嘉靖皇帝,一个是万历皇帝,这爷孙俩,一个在位四十五年,一个在位四十八年,加在一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寿命,道士:“比我多活一日”朱元璋:“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与道士的寿命,朱元璋为什么要杀道士,朱元璋只比道士多活一天

    俗话说多好天机不可泄露。对于一些未知的神秘事物,人们总是保留着很大的敬畏心,以防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但是通常来说,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希望窥探未来。于是便有了算卦、看相、占卜等等谶纬之术。这些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如果没有一定的道理的话也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更不会流传数千年。而关于算卦

  • 成吉思汗一代雄主,为什么在选择继承人时还是犯了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选定的继承人,成吉思汗下一个继承人是谁,成吉思汗怎么成为雄主

    成吉思汗对他疼爱有加,生前分配给托雷五个千户,蒙古国最重要的精兵利器全在托雷手中,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那么成吉思汗临终前为什么没有把汗位传给这个最疼爱又最优秀的小儿子拖雷呢?有资格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是他地位最高的四个儿子中本来术赤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只是术赤是母亲孛儿帖被蔑儿乞人掳掠入后所生,血统存

  • 大将前方杀敌,朱元璋却斩了他儿子,听完理由大将心服口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怒斩开国功臣,朱元璋手下大将之死,朱元璋有没有上阵杀敌

    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胡大海曾流落到河南乞讨。百姓看他相貌丑陋,蓬头垢面,所以都很嫌弃他。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当他一出现,家家都关门闭户。有一天,他闯进了一户地主老财家,伸出黑乎乎的脏手就向地主家的婆娘讨要食物。地主婆为了羞辱他,故意

  • 大清门抬进的皇后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会刺激到了慈禧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为什么能做皇后,慈禧被追封为皇后了吗,慈禧皇后的一生

    梃杖是对宫女、太监的刑罚,现在慈禧要用在贵为皇后的阿鲁特氏身上,这时阿鲁特氏哭着哀求:“请太后少说一点啊,媳妇好歹是大清门抬进来的。”结果这句话更是深深地刺激了慈禧。病榻上同治帝看着一出家庭闹剧,病情加重,婆媳关系也跌至冰点。那么从大清门抬进的皇后有什么讲究吗?一,大清门是国门。大清门,始建于于明朝

  • 岳钟琪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策反他,推翻雍正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钟琪为什么被处死的,岳钟琪为啥被雍正废弃,雍正与岳钟琪什么关系

    岳钟琪手握兵权,手下兵力大约有十几万,清朝入关后历经顺治、康熙两帝的治理,反抗力量已经减弱,基本上没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了,在康熙晚年,发生了准噶尔叛乱,康熙派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帅驻防新疆、甘肃、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十几万人,这些军队在平叛的过程中又得到了锻炼,成为

  • 清朝皇家明黄色、杏黄色、金黄色朝服,分别什么人能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什么人穿红色朝服,清朝的朝服为什么有黑色和蓝色,清朝官员朝服颜色怎么划分的

    什么人能用明黄色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明黄色是绝对的禁忌!清王朝规定,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可以穿着明黄色朝服,即便是仅仅低皇后一级的皇贵妃也不行。至于其他人,就更加不能使用明黄色了……据末代皇弟溥傑回忆,他儿时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内心去紫禁城看已经退位的胞兄溥仪。开始兄弟二人玩得相当高兴,可当

  • 康熙皇帝驾崩时候,为什么雍正要立刻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何时决心立雍正为帝,康熙和雍正皇帝是什么关系,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

    在跟他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康熙遇到许多烦恼事情的时候,都会跟赵昌诉说来排解自己的烦恼,两人已经算是真正的好朋友。雍正在康熙一去世就立马杀掉赵昌,依我看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私人秘密来讲康熙作为一个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是历史不可抹杀的,在他治理下的清朝,当时被人称为“康熙盛世”。但即便再

  • 雍正皇帝除掉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什么没有收拾张廷玉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画像)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张廷玉的戏份很多,特别是九子夺嫡的紧张时候,张廷玉总会金句频出,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因此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可是在历史上,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才考中进士,其父张英是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居相位三年深受康熙帝器重。张廷玉初入官场即得父荫,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