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伐蜀战争的最后幸存者——魏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

伐蜀战争的最后幸存者——魏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3/12/25 7:14:31

单独看魏伐蜀的片段,像极了电影版《仙鹤神针》的设计,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攻守之中奇谋诡计、兵来将挡,最终结局却是孤单一人残旗瘦马,凄凉收场,不过伐蜀史实是把电影中的马君武换成了卫瓘

[var1]

伐蜀前奏及人员组合

卫瓘,字伯玉,史载其为河东安邑人,为官有道,“在位十年,以任职称”,并被傅嘏认为有甯武子的处世能力,朝堂上的明枪暗箭不能伤及,但是既然身处战乱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免战场被牵引,而卫瓘命运搏击的战场竟然仿佛是在仓促间开辟的,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资治通鉴.魏记十》记载“司马昭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从事中郎荀勖曰:“明公为天下宰,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也。”昭善之”。

换言之,最初司马昭只是忧虑姜维数次犯境,想用刺客入蜀刺杀姜维,后经过荀勖劝说才改变计划,如此看来,司马氏的计划仅仅是针对姜维个人的,想针对西蜀主将实施外科手术般的精确打击,至于伐蜀平汉此类重大战略貌似并没有提前布局,甚至连内部的意见都未统一,因为当司马昭提出要伐蜀时,除了钟会以外,都认为不可以,“昭欲大举伐汉,朝臣多以为不可,独司隶校尉钟会劝之。”即便是制定了三路大军伐蜀的策略后,其西征四人组中,邓艾曾是鲜明的“反伐蜀者”,明确表示伐蜀时机未到,“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未有衅,屡陈异议”,连同极力支持西征的钟会可能也没十足完美的计划,因为在钟会出征拜访王戎时居然问到“该怎么作呢?”“会过幽州刺史王雄之孙戎,问“计将安出?””

即便是出于多闻必有益的考虑或者随口的谦虚问计,也完全看不出钟会对平蜀的志在必得或者谋划良久,而此时的卫瓘必定还不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监军已经进入了一个糟糕又复杂的团队中。而战线的西端,在收到姜维的预警后,西蜀的宠臣黄皓居然问之鬼神,并且认为敌人不会自己上门挑衅的,让刘禅不要提起此事,导致“群臣莫知”。

[var1]

“姜维表汉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阴平之桥头,以防未然。”黄皓信巫鬼,谓敌终不自致,汉主寝其事,群臣莫知。”

就这样,在攻者“朝臣皆多以为不可”,主帅或表反对或无十分把握,守者“群臣莫知”,主帅或问以鬼神或被猜忌或的状态下,双方抵达了各自的命运的战场----包括国运和与之关联的个人命运,但是无论谁胜谁负,命运应该早已在暗中标好了筹码,洞悉一切的也许只有刘寔。

“或以问参相国军事平原刘寔曰:“钟、邓其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寔笑而不答。”

这段记载让人读之背后发凉,难道人真是仅仅是命运的玩偶吗?难道人的命运真的是早已注定,无论人们如何左冲右突都只能在早已铺好的荆棘上走向自己的归宿吗?或许刘寔还会故弄玄虚,伸出一个手指头,等到只有卫瓘一人全身而还时,人们才能理解一指要说的是只能有一个人平安而还?那么一个都不能还?

四人中一半可还,其实都逃不过这一个手指中的隐喻。

[var1]

伐蜀之后的连锁反应

事先制定的三路伐蜀计划在实战中出现了问题,原定由邓艾带领三万余人到沓中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带领三万余人截断维退路;钟会带领十万余人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到汉中。但是姜维得到钟会到达汉中的消息后,不再和邓艾纠缠,骗过作为堵截道路的诸葛绪成功回防剑阁,蜀国倚仗天险和魏国的十万大军对峙,两国陷入了僵持阶段,本来想独揽大功的钟会反而被姜维绊在了剑阁,为了给自己不能进军推脱,钟会职责诸葛绪失职,而此时卫瓘也许尚不能窥探钟会的另一番心思,所以更是不会想到这离他和钟会的斗争更近了一步。

与此同时,可以改变局面的最后一根“艾草”出现了,邓艾在十字路口替卫瓘选择了命运的方向,如果不是阴平小路出发的邓艾奇兵突击,让远在剑阁的姜维大军一时难以顾及,也许僵持下去的结果会是魏国最终回撤,或者至少不能短时间迫使刘禅出降而亡国,那么后来所有的故事都不会发生,但是成都城里的主人竟然真的把纳降的首功送给了邓艾“汉主乃遣侍中张绍等奉玺绶以降于艾”,一个国家的结局就这样落定了。

[var1]

但是早已写就的桥段却迫不及待的上演,忘乎所以的邓艾继而被钟会诬陷为谋反,邓艾被“诏以槛车征邓艾”,又一个人的命运落幕了。

在亲手把最后一块骨牌推倒后,卫瓘被自己逼到了台前,“会所惮惟艾,艾父子既禽,会独统大众,威震西土,遂决意谋反”。原本钟会告发邓艾谋反,卫瓘作为监军想缉拿邓艾就存在困难,因为此时卫瓘手中兵力本就不可能与作战部队相比,卫瓘想借助钟会力量时,钟会却心存借刀杀人的想法,“会以瓘兵少,欲令艾杀瓘”,无奈之下卫瓘对邓艾部将分化瓦解才得以将邓艾父子擒拿,“奉诏收艾,其馀一无所问;若来赴官军,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诛及三族!”

但是比及邓艾被擒,卫瓘却并没有因此而更加平安,邓艾既除,伐蜀主将只剩钟会一人,足以割据为复刘备的巴蜀山川、足以依仗复为西蜀的西征魏军、足以复为西蜀的有利时机使得钟会甚至要求卫瓘支持他的反叛行动,卫瓘拒绝之下,以计谋为脱身,并在出外如厕的时候,让卫兵把钟会谋反的消息传递出去,同时散布消息---钟会将会坑杀魏国将士,以此激发魏军共同对付钟会”。

[var1]

终成大赢家的卫瓘

”军并已唱义,陵旦共攻会”,最终的结局是“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击败之,唯帐下数百人随会绕殿而走,尽杀之。”

此时正在押回魏国路上的邓艾怎么都不可能想到,钟会之死不是自己平反之时,却把自己回家的路程大大的缩短了。

“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艾于三造亭,斩艾及其子忠。”

邓艾灭蜀,而钟会又陷害邓艾,比及钟会谋反被诛杀,被征还的邓艾旋即又被卫瓘灭口,大罪者见诛,大功者亦见诛,诸葛绪虽然因为被钟会陷害而保住了性命只能说是捡回一命,最后的大赢家成了未有寸功的监军卫瓘。

暴风的中心真的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瓘一直活到了东晋立国,直至晋惠帝即位,卫瓘这个灭蜀之战中的幸运儿才因为最初支持换立太子被他的政敌和贾南风害死,全家仅两个幼子免于被害“…遂与子恆、岳、裔及孙等九人同被害,时年七十二。恆二子璪、玠,时在医家得免。”

此时,卫瓘年七十二岁,距离伐蜀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十年,河东走过了,该走到河西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政权不断采用战国七雄国号,为何“韩国”却单单被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韩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吗,战国七雄国号是怎么来的,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的关系

    [var1]第一类:从部落名称而来,如夏。第二类:从发迹地名而来,如商、周、秦等。第三类:取名称霸时的地方属于战国时期的国名,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在河北一代,河北春秋战国的时候是赵国的地盘;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地盘也在战国时期的燕国一带。西秦,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都苑

  • 刘备会输给吴国,就是因为策略失败,为何随军前去的马良不指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打了20年败仗怎么过来的,刘备在正史中打过多少次败仗,吴国哪位将士抵挡刘备的进攻

    对方的军师陆逊非常有才干,可是以刘备的能力最终会面临这样的一个结局,也是让很多人特别意外。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对蜀国的打击真的是非常大,军队实力逐渐下滑,刘备没过多长时间还去世了。[var1]其实刘备当初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策略上出了问题。当初刘备边打边向前冲击,陆逊就决定带着吴国的军队向

  • 商朝青铜酒器上的古代猛兽,3000年后已雄风不再,堕落到任骑任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朝早期青铜器,商朝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商朝青铜器有何变化

    今天我们给大家侃侃另外一件萌系牺尊——亚长牛尊。这件牛尊来自殷墟花园庄东地的M54墓葬,在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墓葬中,它是那是保存得最好、面积也最大、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也最丰富的,而且还是贵族墓葬。这件牛尊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墓的主人又是什么来头?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又是因为什么死去的?

  • 姜太公识人的六种套路 发现你身边的靠谱人才做一个成功的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职场必备的十大识人术,领导打压你的5个套路,识人用人的五步法

    姜太公是不相信天命的,他说:“国家领导人如果非常的贤明睿智,那么国家就会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国家领导人是个白痴愚人,老百姓不能够安居乐业,老百姓就造反,那么国家就会走向灭亡衰败的边缘。国家兴盛和衰败的根源都在于国家领导人,和天命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很多人失败之后,喜欢把失败归结于运气和宿命,我

  • 三国时期最大搅屎棍,跟谁合作谁就倒霉,最终自己也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十大搅屎棍,三国最倒霉的十个悍将,三国中的搅屎棍级别

    在我国历史上,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乱世,他们就更加突出了。三国时期,最大搅屎棍的名号非吕布莫属,作为一位武力值爆表的猛将,他在人品方面却并不令人称道,与他合作的人基本都被他连累而倒霉,最终,他自己也落得身首分离的下场,算是恶有恶报。东汉末年,生于汉朝北方边境的吕布登上了历史舞台,因为从小长

  • 汉武帝踞厕见卫青:西汉大将军面对皇帝卑躬屈膝,实有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和卫青谈话,正史汉武帝与卫青的谈话,汉武帝有多看重卫青

    本期话题作为汉武帝最信赖的外戚,卫青建号大将军,三子封侯。风光之极,可谓一时无两。就算是历史上的著名权臣如周勃、周亚夫和窦婴也不能匹敌。可奇怪的是,卫青在汉武帝面前却表现得卑躬屈膝,甚至武帝距厕召见卫青,卫青也不以为意,丝毫看不出他有一点周勃等人骄横跋扈的态度。为什么卫青成不了权臣?汉武帝驾驭他的秘

  • 刘备是如何失去一统天下机会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怎么样才能一统天下,如果刘备多活十年能否一统天下,刘备最终能一统天下吗

    刘备失去统一机会的过程相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刘备是成就上的小字辈。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和孙坚(孙权的父亲)都已经作为一路诸侯加入讨伐大军了。当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孙权也已经割据江东。只有刘备还到处流浪,最后在刘表的麾下的新野暂且栖身。刘表去世后,次子刘琮继承刘表爵位。在蔡瑁的劝说下交出荆

  • 周瑜真的嫉妒诸葛亮吗?事实刚好相反,一切都源于他太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真是嫉妒诸葛亮吗,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周瑜到底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

    1.周瑜是东吴的大股东,而诸葛亮仅仅是蜀汉的合伙人周瑜和东吴创始人早在袁术手下做事就交上了朋友,2人惺惺相惜都想创立一番大事业,而孙策既是周瑜的铁哥们儿又是他的伯乐,当他率领家将弃袁术而创立东吴时,他邀请了好朋友周瑜来帮忙。当时的江东很复杂,有多股势力直接威胁到孙策的统治地位,而周瑜这个时候出钱又出

  • 三国被无缘无故剥夺统兵之权的几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强大将排行榜,三国公认的九大名将,三国中下场最惨的五员大将

    一个人能成为大将,肯定不是泛泛之辈,否则,怕是早就被战火烧成灰烬了。三国时期有那么几位大将,他们在各自的集团当中或者手握重兵、或者能征善战,都曾经是叱咤疆场的风云人物,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终却被莫名地剥夺了兵权。且看他们都是谁?(马超 图片来源于网络)朱灵朱灵原本是袁绍的大将。曹操征伐陶谦时,袁绍

  • 关羽败走麦城,身为军师的诸葛亮为何不发兵相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败走麦城刘封见死不救,关羽败走麦城完整版,诸葛亮为什么不帮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的军队由于老家丢失,已经溃不成军,失去了战斗意志,关羽败走麦城,形势非常危急,关羽手下只剩下几百人,他不得不向外面求救,希望蜀汉能有援军赶来。麦城是现在湖北两河镇,距离荆州还是比较近的,可关羽已经无力攻打荆州,他的军队也很难集合再战,甚至想要守住麦城,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为此关羽不得不冒险选择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