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军队由于老家丢失,已经溃不成军,失去了战斗意志,关羽败走麦城,形势非常危急,关羽手下只剩下几百人,他不得不向外面求救,希望蜀汉能有援军赶来。
麦城是现在湖北两河镇,距离荆州还是比较近的,可关羽已经无力攻打荆州,他的军队也很难集合再战,甚至想要守住麦城,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为此关羽不得不冒险选择突围,最终被孙吴军队抓住,他与儿子双双遇害。
关羽的死正式宣告孙刘联盟破裂,随后两家又爆发了夷陵之战,南郡等地也就此归了孙吴,此后蜀汉再也没办法东出。
当时关羽已经没有太多的办法,曹魏大军在北面,而东南两侧都是孙吴的大军,他们以荆州作为据点,围攻并慢慢瓦解关羽的部队。
一开始关羽还是有一线生机的,他也曾想办法要回到西川,整军重新再打,可宜都太守突然逃走,城池陷落,关羽的归路也彻底被断绝了。
关羽要西归的话,必然要通过宜都等地,孙吴早有准备,攻取房陵,秭归等地,彻底把关羽围在麦城。
此时的关羽只有固守待援,可距离他最近的刘封孟达没有发兵,刘备又远在汉中,唯一能救他的,只有在成都的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救他呢?
关羽的失败其实是非常突然的,而且他败得相当快,在当年十月关羽形势还是不错的,他就想要刘封等人配合自己作战,可他没等来上庸的援军。
此时孙权还没有出兵,曹操的军队也没有南下,然而在闰十月,形势突然转变,孙权袭击荆州,关羽也被徐晃打败,不得不撤军。
就在这短短一个月内,糜芳等人先后投降,关羽军队瓦解溃散,被合围在麦城,最终在十二月他被孙权杀掉。
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荆州的局势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那么此时诸葛亮在成都做什么,史料没有明显的记载,但刘备仍然还在汉中,以当时的信息传递条件,他得到消息后,荆州可能已经丢了。
信息问题是杀死关羽的主因,他在撤军的过程中,自己也不太清楚荆州的局势,还是孙权一方主动放出来消息,他的军队才掌握了大致情况,这个结果就是关羽失去了最佳善后机会。
他在撤军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南撤,他认为荆州还在自己手里,若是他早早得到荆州失守的消息,他就会立即往西边撤,那样突围的希望是很大的。
那么关羽面临这么险恶的局势,他没有机会做更多的汇报,只能赶紧找人去求救。关羽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而西侧先后被孙吴军队拿下。
关羽传信不会有那么顺畅,从他派出信使,一直到诸葛亮能收到消息,起码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关羽此时是真不可能再撑一个月了。
若是走水路,消息会传得更快一些,况且关羽在北伐的时候,肯定也会通知成都与汉中。那么诸葛亮从头到尾都没有派出军队协助关羽作战,他没有考虑过荆州空虚吗?显然,诸葛亮是能考虑到,但是他没办法继续派兵。
诸葛亮当时是担任军师将军,不过他是以这个官职兼任丞相职务,成都地区的军政事务他是有权干涉的,但荆州的军政事务,他没有权力直接干涉。
荆州是由关羽独自管辖的,这个地方的大事肯定是要请示刘备,刘备没有发话,诸葛亮是不能擅自行动的。
此外,诸葛亮还有可用的军队吗?显然是没有了,后来全盛时期的蜀汉可以维持十万左右的常备军。
刘备刚刚入蜀不久,就连续打了好几仗,蜀地也没有完全归附,军队的数量肯定没有这么多。在关羽北伐前,他们又打完了一场汉中之战。
这一仗曹操与刘备在汉中消耗了很长时间,诸葛亮就在后方不断提供粮饷部队。可这么消耗对蜀汉的打击实在很大,成都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根据《三国志》记载: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为了支持刘备的战争,诸葛亮已经到了发动女子上阵帮忙运粮,蜀汉此战可以说是全民皆兵,诸葛亮把能用的人力都已经用上了,汉中集中了蜀汉全国的资源,这才能支持刘备顺利耗赢了曹操。
关羽北伐就是在汉中之战刚刚结束后不久的事情,此时诸葛亮刚刚做完了一件大事,没想到荆州又出了一件大事。
关羽北伐主力都是他自己的军队,成都方面没有派出军队援助,那是因为诸葛亮已经没有什么军队可以派遣了,能打的部队都在刘备,关羽的手里。
诸葛亮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快摸清楚荆州的形势,及时报告给刘备,还有就是尽快催促上庸的军队出战。
关羽之死前后一个最大的疑点,就是上庸的刘封为何没有出兵?他也因为这件事丢掉了性命,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肯定应该全力维护刘备的大业。
成都极为空虚,刘备的主力又都集中在汉中,上庸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上庸这个地方资源有限,没办法供养太多的军队,但是孟达手上有4000多人,上庸的兵力算是一支偏师。
刘封确实要为关羽之死负极大的责任,诸葛亮后来也劝刘备把他给杀掉,一向对人非常谦和的孔明都这么表示,说明刘封确实是惹怒了不少人。
我想在关羽起兵之时,诸葛亮就应该一直关注着上庸的动向,上庸的位置是非常好的,这里可以利用汉水运兵运粮,距离襄阳不过两百里。
因此关羽一开始要求刘封配合自己作战,要是刘封真去了,曹仁在襄阳可能就顶不住了,那北伐的局势会有极大的转变。
后面房陵丢失,刘封与关羽的联系也被切断,但吴军在这里的军队不会太多,刘封要是从上庸出兵,是有可能打开一条通道,让关羽率军往自己这里撤退的,可关羽最后也没有往这个方向撤退,说明刘封那边是真不打算救他。
这也是诸葛亮坚决要求杀刘封的原因,我们看刘备把刘封放在这里,实际上是充当一个战略预备队。
上庸既可以支援汉中战场,又可以支援襄樊战场,因此刘备敢大胆让成都全力支持自己。他和诸葛亮可能都认为,有刘封在上庸地区支援,关羽那边再不济也能撤出来。
可现实的残酷让他们都懵了,糜芳等人投降已经很不可思议了,刘封从头到尾没有发兵,后来更是把上庸都给丢了,这让诸葛亮苦心谋划的战略布局彻底失败,他这么生气也是理所应当的,可能诸葛亮派了不止一批信使催促他们出兵,可刘封的愚蠢葬送了全局。
在蜀中刚刚经历了大战之后,以诸葛亮的性格,他是不可能出兵帮关羽的。诸葛亮平生谨慎,宁可不胜也不会有大败。
他得知了荆州的情况,自己是绝对不能轻举妄动的,因为一旦成都有失,那就真完了,荆州在他的眼中也只是第二重要的,后来他也极力反对刘备东征。
诸葛亮得知孙吴出兵的事情,他心里应该就有预感了,荆州是很难守住,他是一直坚持与孙吴联合,只是有些事情不是他能控制的。
此时若从成都发兵去救关羽,等军队到了关羽大概率已经被灭掉了,而疲惫的蜀军是否有可能打败吴军呢?一旦失败了,成都就是门户大开,吴军趁势夺取益州都有可能,诸葛亮不能冒这个险,作为臣子,刘备不在成都他更是应该谨慎行事,不能滥用权力,否则他也是有可能受到刘备猜忌的。
关羽唯一的救兵就只有上庸的刘封,可惜这支军队也没有发挥作用,诸葛亮在成都也只能看着关羽败亡。孙吴在这场战争中,无疑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因为刘备把全国的主力集中在汉中,导致成都没办法给荆州提供帮助。
曹操的军队在北面不仅牵制了刘备,还牵制了关羽的陆军主力,因此孙权才能顺利夺取荆州等地,他还有时间使用分化瓦解的手段,慢慢削弱关羽的军队。
当然,关羽的败亡诸葛亮与刘备都有一定的责任,在荆州留守的这些官员实在太不怎么样了,像糜芳之类根本没提供什么帮助,反而坏了他们的大事,要是关羽身边能有几个得力的帮手,他也不会败得这么突然了,但凡能坚守荆州,关羽回军也是有打败孙吴的办法,可他身边的这些人实在是不堪大用。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