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复杂多样,应从长计议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复杂多样,应从长计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4/1/23 7:16:48

三国时期虽然局势纷繁复杂,各路诸侯的势力也犬牙交错,但是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只有那几场大战才是具有决定性的战役,而恰恰是这几场决定性的战役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三个国家可以北南西相互鼎立成为了这样的一种局面。

而赤壁之战自然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战役,后世有许多史书和历史学者穷尽一生来探索这场战役,从战争的原因经过到结果,再从战争的背景入手去分析三个方面的事例。所以今天我们就从更细节化的角度来了解,赤壁之战当中能够拥有百万之众的曹操为何一定会失败。

首先,曹操阵营当中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谋士,例如程昱荀彧郭嘉,对于诸侯王来说,能够拥有推心置腹一样的交心朋友来为自己出谋划策自然是一件幸事,可是曹操却没有听从自己手下的安排。

他在战争之前给东吴方向的孙权写了一封劝降书,在这封书中,曹操详细地讲述了自己为何要劝强东吴,并且告知东吴他现在带领着80万水军来攻打南方,而且如果东吴不能够及时投降,那就会兵败被俘,最终结果自然是灭亡,他还在心里暗暗地强调,希望东吴孙权可以杀掉刘备。

这封信送出之后,曹操自以为正如信中所描述的那样事情就会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发展,可是他手下的著名谋士程昱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的计划是错误的,东吴的孙权不可能杀掉刘备,反倒会和刘备一起联合来反抗曹操。

所以从全局分析,曹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他轻敌,正因为轻敌,所以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首先他没有听从自己谋士的建议,他并没有做出周全的准备和考虑,草草的决定向东南方向进军,在军队数量上他谎称自己有80万人。

李慈铭: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

可是诸葛亮对全局分析过后就了解曹操的水军部队最多不会超过20万,所以当敌人明确的知道自己军事力量和军队数量的多少,他们就会做出积极和有效的应对。

第二个方面是曹操的军队并不熟悉东南方向的水军作战,虽然曹操之前已经在北方训练过一部分军队,可这些人只是在训练当中进行演练,并没有实际的战争进行磨练。

而相比之下,东南方向的水军不仅仅是土生土长的部队,而且他们也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场战争的磨练,从士兵素质和军队作战能力上都略胜曹操一筹。所以当刘备的2万人和东吴的3万人联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战斗力,自然曹操难以招架。

第三个原因也正是史学界经常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曹操忽略了自己大本营的麻烦,西面的马腾韩遂并没有完全的解决,并且他所占领的荆州虽然为他提供了6万名水军士兵,可这6万人也只是表面上归咎于曹操,并没有心底里臣服于曹操。所以军队内部军心涣散和大本营后方没有安定,成为曹操向东南进军的重要祸患。

在赤壁之战结束之后,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战役过程中曹军部队许多士兵都爆发了瘟疫,而且他们水土不服,自然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调整。恰恰东南方向孙刘联军以逸待劳,在军事素养上便做到了抢占先机,事半功倍。

曹操放弃了自己强大的步兵实力,放弃了北方的战马,反倒去选择自己本不擅长的水军部队,这在根本上就是失策。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够更好地引导战争的舆论,可是这并不能够为曹操的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综合来看,天时地利人和,曹操表面上全部拥有,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占据任何一个方面,就单单东南方向长江水域的情况他就并不了解,所以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曹操这场战争一定会失败。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面对弱势的孙刘联军,为何曹军会大败而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怎么打败曹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的主要策略,赤壁之战曹军真正兵力

    江中火光刘备与曹操早就有过节,长期以来对刘备穷追猛打。刘表病逝后,蔡瑁与蔡夫人立刘表次子刘琮为荆州牧,并将刘备排挤到边远地区。面对曹操的南下,刘琮根本无力阻挡,便在部下的劝说之下慌忙投降。这一投降,本来依附于刘表势力的刘备便知道向南撤退。刘备虽向南逃跑,但并不远就此退出天下的争夺,而是打算逃到江陵。

  •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聪明一世的刘备为何犯下如此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在哪里,陆逊火烧连营破了刘备多少个营

    陆逊,继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本名陆议,是孙策的女婿,出身江东大族、儒学世家。他的叔父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家族的熏染使他与一般的武将不同,自称"书生"。他二十一岁时,孙权为将军,他参为幕府,后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那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很乱,不少人占山为王。陆逊经得允许,找募兵马,深入深山

  • 项羽坑杀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为何章邯死心塌地跟随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章邯败给了项羽吗,章邯为什么会输给项羽,项羽为何收降与自己有仇的章邯

    也就是在起义军节节败退的时候,项羽带领几万人马,打败了二十万秦军精锐部队,这支部队是有名将王离带领的。这一战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巨鹿之战。项羽就是因为巨鹿之战成名的,章邯也是从这时候对项羽另眼相看的,但是,这时候的章邯并没有惧怕项羽,他们之间又开始对峙了几个月的时间,结果是不分上下。也就是在他们对峙

  • 项羽宁死都不愿过乌江,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发现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项羽为什么要渡过乌江,项羽为何没过乌江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

  • 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古至今有很多说法,只有韩信分析最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为什么会输给韩信,韩信评价项羽原文,项羽的失败过程及原因

    除了他们以外,相对更加出名的就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刘邦与项羽的故事,到现在社会也是经常被人提到。谁都知道,秦朝会灭亡,项羽的功劳当数第一。在当时不管是论兵还是论将,项羽都是最强的。可是项羽虽然把优势都占完了,最后还是没能使国家安稳,甚至自己都没有得到善终。现在很多说起楚汉,就会说到项羽

  • 项羽的亲叔叔项伯为何害项羽,而帮助刘邦,最后还被赐刘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的叔父项梁有多厉害,项羽与项伯是啥关系,项羽为什么不杀了楚军叛徒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叔叔,项燕的儿子,项燕当时以抗击秦军,支撑着楚国最后的希望,但终因兵力悬殊,最后兵败,自己也含泪拔剑自刎,死之前也高喊:“楚之三户,亡秦必楚!”当然,最后,也算是他的孙子,项羽灭了秦。而项燕死后,他们的儿子们也就隐姓瞒名,过者流浪的生活,希望可以重新恢复昔日家族的风采,后来项梁,也就是项

  • 项羽为何会对韩信看走眼?韩信这位“法宝”为何被刘邦撬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项羽为什么看不起韩信,项羽为何没发现韩信的才能,项羽对韩信的态度

    原因一——项羽盛气凌当韩信还在受胯下之辱,然后奔波于各路诸侯求饭碗时,少年成名的项羽,已经跟随叔父项梁舞枪弄棒了。当韩信只是项羽军中的扛枪小兵时,少年成名的项羽,更是上演了破釜沉舟的巨鹿经典,把二十万虎狼精锐杀得崩盘。其发挥机动优势雷霆一击的能力,早已是炉火纯青的境界。原因二——韩信最初太过普通项羽

  • 庞统能力与诸葛亮相当,多活几年,三国很可能归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跟诸葛亮谁厉害,庞统能胜过诸葛亮吗,庞统不死能和诸葛亮一统天下吗

    官渡之战(曹操胜)、赤壁之战(周瑜胜)、夷陵之战(陆逊胜)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而与庞统有关的战役只有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庞统29岁。曹操率领大军挥师南下,如果此战得胜,一统天下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火烧战船。此时,曹操命令蒋干打探黄盖投降虚实,蒋干来到东吴恰巧遇见庞统,庞统将计

  • 庞统临死前喊了8个字,刘备听后很纳闷,诸葛亮却想隐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统临死前对刘备说了什么,庞统死前说出刘备秘密,庞统死时诸葛亮说的话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便对刘备死心塌地,鞠躬尽瘁帮他对付最大的敌人曹操,并且诸葛亮也说服吴王达成了抗曹的协议,虽然曹操这个人精通军事,可是面对刘备这两个大军事,可是头疼的厉害,并且孩子啊赤壁之战中险些葬身火海。刘备占据荆州后,庞统便很快赶来投靠刘备,刘备见到庞统后,其实并没有觉得此

  • 董卓想拉拢,曹操想投靠,四世三公到底有什么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董卓和曹操谁更凶狠,曹操对董卓的评价,董卓是不是曹操的军师

    还记得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就说“河北袁绍,四世三公,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可谓之英雄?”再加上袁绍与袁术是兄弟,放眼望去还真有一统天下的希望,而袁绍也时长以自己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为荣,那么问题来了,啥是四世三公?首先我们先聊聊三公,三公九卿的制度源自于秦朝,不过到了汉代就变成了司徒,司空,司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