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叔宝功劳那么大,为什么被排在凌烟阁最末尾

秦叔宝功劳那么大,为什么被排在凌烟阁最末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83 更新时间:2024/1/7 3:10:58

李世民修建凌烟阁,把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放在凌烟阁里,以示褒奖。

咱们知道,中国人是最讲究排序的,古人连吃饭的时候,坐在哪个位置都特别讲究。尉迟敬德一次吃饭的时候,因为坐在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人的下席,一时动怒,差点把人眼睛打爆。由此看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序,应该也是相当讲究的。

这二十四名功臣的排位,其他人都没什么问题,排在前一位还是排在后一位,大家也不会太计较。但有两个位置是极为敏感的,就是排在第一位和排在最后一位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长孙无忌。这个容易让人理解,毕竟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当皇帝的过程中,确实出力不少。再说了,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两人关系又那么好。这样的安排,大家都能理解。唯独不能理解的是,秦叔宝为什么会排在最后一位呢?

(凌烟阁)

说秦叔宝排在最后一位不能理解,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因为秦叔宝是能力非常强的武将,而且品行端庄是出了名的,可以说德才兼备。原本,这样的人,李世民应该是最欣赏的。

二是秦叔宝的功劳非常大。当他投奔李世民后,李世民所有的战役,他都是参加了的,而且都是主力干将。《旧唐书》上面说秦叔宝“功最居多”。就算“玄武门之变”,按《旧唐书》记载,秦叔宝也是参与了的。《资治通鉴》上没有他,很可能并不是史料的进一步考证,而是因为秦叔宝在凌烟阁中排在最后一位,倒因为果推出来的,目的是表达“微言大义”。《资治通鉴》原本就是以表达“微言大义”出名。

三是李世民对秦叔宝非常欣赏,多次给予他非常丰厚的奖励。有一次甚至说:“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就是说,我身上的肉都可以割给你吃。可见,李世民对秦叔宝有多宠爱。

四是秦叔宝为了李世民的江山,身上伤痕累累。秦叔宝在建国后,身体非常差,原因就在于他在为李世民打江山的过程中,受了太多的伤。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也应该给予秦叔宝高度重视。

(秦叔宝剧照)

可为什么,李世民却把秦叔宝排在最后一位呢?

我们知道,政治家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而且这个政治,是当时的政治。也就是说,是为了让当时的政治更好地发展。而不是就做事而做事。同样的,李世民修建凌烟阁,表彰功臣,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表彰功臣,而是为李世民当时的政治服务的。

所以,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搞清楚李世民当时的政治情况。

李世民在建凌烟阁的时候,是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在当了十多年皇帝以后,“玄武门政变”的恶劣影响,已经基本消除。而且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大唐帝国已经完全步入正轨,进入了国泰民安的时期。这时候,李世民需要考虑的政治问题,有三个。其一,自己的历史地位问题。其二,压制功臣们骄傲情绪的问题。其三,接班人的问题。

(李世民剧照)

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绝对是想当一个千古明君的。他也觉得,在从古至今的皇帝中排位,他应该是排在前面的。而给他加分最重要一点,还不是让国泰民安,而是对待功臣的方式。因为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没有处理好功臣的问题,大都在猜忌功臣,杀功臣。李世民反其道而行之,修凌烟阁褒奖功臣,这绝对是最给他拉分的东西。同时,修凌烟阁,也是压制功臣们的骄傲情绪,避免功臣们造反的办法。毕竟皇帝给了他们那么高的待遇,你再说对你不公而造反,就说不过去了。同时,进入了凌烟阁,就是榜样。作为榜样,你就应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除了考虑自己的历史地位以外,当时李世民还有一件烦恼的问题,就是太子问题。那一年,李承乾李泰正争夺得不可开交。最后李世民把两个都废了,立李治为接班人。这样一来,就要给李治将来接班,做出榜样,减轻压力。因此就有了修凌烟阁之举。

秦叔宝虽然功劳不小,但是,那时候他已经去世了。因为去世了,因此对他进行褒奖,对李世民所要达到的那个目的,就没有用了。再说了,他已经去世,自然也不会去计较那个排位,因此把他排在了最后。

标签: 秦叔宝凌烟阁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常洛身为皇帝,为什么会深陷明末三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常洛,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的宫廷中发生了三大疑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个案件都和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泰昌帝朱常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常洛是万历的儿子,也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儿子。但他还是在万历之后做了大明的皇帝,可惜他这位皇帝屁股还没有坐热就离奇去世了。他是大明皇帝

  • 明朝为什么只有闽南人会造红衣大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辽东重镇宁远城。明军守将袁崇焕“令闽卒罗立”,操射重达3000斤的红夷大炮,“循环飞击,杀其贵人,每发糜烂数重”,当场击毙努尔哈赤的爱将火狐狸及其亲侄儿,并击中努尔哈赤坐镇指挥的黄龙帐,最终导致努尔哈赤因重伤而亡。为什么闽南人能异军突起,优先于其他各省,首先掌握铸造红

  • 古蜀国出现于什么时候?其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蜀国,秦朝,历史解密

    古蜀,也被称为古蜀国或蜀国,字面意思是葵蚕国,是在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曾有多个朝代,不同时期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后于前316年被秦国所灭,根据越南史书记载,其王子后于古代岭南地区创立瓯雒国,但最终被南越国灭亡。蚕丛时期蚕丛,又称蚕丛氏,华夏族纪录中西周时期

  • 揭秘:墨家和秦国真是死对头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墨家,战国,历史解密

    在如今大量影视作品和小说漫画渲染下,战国时期的墨家,在人们心中,早已变成了金庸式的侠客组织。他们四处打着“兼爱非攻”的旗号,到处行侠仗义。尤其是在很多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墨家与秦国对抗,阻止秦国去吞并其他国家,或者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坚持帮着六国遗民复国。总之,在这些现在的这些作品中,墨家基本就

  • 历史上真正的赵括是个怎样的人?真的是无能之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廉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汉语中有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叫做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名叫赵括的将领。正是因为赵括的失误,导致赵国整整四十万精锐主力,被秦国一战打得灰飞烟灭。至此之后,赵国再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也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埋下了伏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

  • 古代有没有双胞胎?为何相关记载非常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古,双胞胎,历史解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纽带,新生命的诞生不止是家族的延续,同时也是精神的继承者,可以说是莫大的喜事。如果生下的是一对双胞胎,那可以说是喜事成双了。双胞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由于两人的基因相同,外貌也非常相似,双胞胎的两人总是有莫名的心灵相通的感觉。虽然很多人都想要双胞胎,但是这不是想要就能要的。不过,我们在

  • 为什么说刘备的死才是三国鼎立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夷陵之战蜀汉大败,刘备永安托孤,诸葛亮掌握大全后,实行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士族地主阶级统治着当时的社会,严重阻碍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亮没死的时候,蜀国大臣忌惮诸葛亮,没人敢违背依法治国这条国策,可诸葛亮一死,益州还是由刘

  • 慈禧对听戏几尽奢靡,听完为何把唱戏的打了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隆寿,清朝,历史解密

    慈禧喜欢听戏这是众所周知的,她对听戏几尽奢靡,因为她经常一听就是三天。这三天除了休息外,戏班子就是一直在唱戏。这待遇,也没谁了,普通老百姓一年能看上一场大戏就不错啦。慈禧最爱听杨隆寿唱戏,杨隆寿主要唱武生,可他的丑生以及净生唱的也不错。那腔调,字正腔圆。该滑时要滑,该正时有非常正。每一句,每一字甚至

  • 成语典故乘风破浪在历史上有何故事?主人公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乘风破浪,宋朝,历史解密

    乘风破浪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乘风破浪”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南北朝宋时期的人,名叫宗悫,出自《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是指宗悫的叔叔宗炳,字少文。乘风破浪”的历史典故是

  • 关羽和庞德有什么恩怨?为何要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庞德,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庞德和关羽之间的恩怨,可谓纠结绵延。当初关羽刮骨疗毒,是因为庞德的弓箭所伤,虽然关羽英雄盖世,但这一箭之仇说什么也忘不掉。最主要的是,射箭的箭头上涂抹的有剧毒,这就是庞德不地道了。而事后关羽俘虏庞德以后,庞德依旧不认输,最终,关羽一怒之下,将庞德斩杀。若干年后,庞德的后人利用蜀汉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