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九龙夺嫡大战中,步军统领隆科多到底是如何帮助雍正上位的?

在九龙夺嫡大战中,步军统领隆科多到底是如何帮助雍正上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4/2/27 23:59:38

佟氏原是汉族,辽东望族,在当地有钱有权,当时的女真野人们都以姓“佟”为荣。努尔哈赤落魄之时,就是在佟家做的上门女婿,就连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十三副盔甲,也是来自于佟家的友情赞助。

等到康熙登基之后,佟氏家族更是贵不可言。作为国舅的佟国维虽无战功,亦无政绩,但凭借康熙帝对母族天然的好感,不仅娶了他的两个女儿为后为妃,并不断的提拔重用佟国维本人,最终佟国维官至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可谓是集国舅、国仗、重臣为一身,朝中官员亦多是其下属或子侄,在当时有“佟半朝”之称,由此可见康熙对佟家的信任。

作为根正苗红的“通天纹”子弟,隆科多入官场后,走的是正宗的侍卫路线。虽然在官场中隆科多能力不行,毛病多多,并因为办事不力被康熙革职查办。但在康熙四十九年,复位后的太子胤礽勾结了朝廷重臣,准备威逼康熙退位,结果事情败露。康熙怒不可遏,决定全面收权,铲除太子党人。在这场斗争之中,投靠于太子胤礽的九门提督托合齐因此落马,不久后死于狱中,最后被挫骨扬灰。

康熙五十年,身背处分的带刀侍卫隆科多被火箭提拔,直接被任命为新的京师九门提督及步军统领,让京城各方势力跌破了眼镜。康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昭告天下:“能力不重要,资历也不重要,只有忠诚,才是朕想要的!”还有谁会比自己的表哥兼小舅子更为忠诚呢?康熙相信,自己对寸功未有的隆科多进行破格提拔,一定会让隆科多和他身后的佟氏家族感恩戴德。同时以托合齐作为前车之鉴,也能有效地震慑佟氏家族不参和到皇子的结党争位活动中去。

但康熙高估了自己的掌控,虽然康熙身体强健且精力充沛,但毕竟是年近花甲的老人,在任何一点小病都能夺走壮汉性命的时代,作为清朝八大姓之首的佟氏家族,又如何敢将家族的兴衰,全部押在一个老人身上?一旦老皇帝去世,家族兴旺该如何保持?

在隆科多担任九门提督之前,佟氏家族在家主佟国维的带领之下,一直是将筹码压在八阿哥胤禩身上。这位爷自幼聪慧,从六岁起就被康熙请来汉族名师大儒悉心教导,所以精于世故,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所以佟国维认定了胤禩成为储君的几率最高,不惜在畅春园投票事件中,仗着自己的国丈身份,以死相逼,强迫康熙立老八胤禩为太子。

不过作为二世祖的隆科多,却看不惯三好学生胤禩的虚伪风格,所谓物以类聚,在康熙夺嫡的九个儿子中,反而是智商最低的大阿哥和隆科多脾性相合,二人经常在一起去勾栏瓦舍、斗鸡走狗,玩的是不分彼此,恨不得烧黄纸拜把子。可惜大阿哥在废太子事件中表现太过愚蠢,自爆水晶后被康熙圈养了起来。所以隆科多上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是绝对忠于康熙的。

九门提督,虽然兵权虽然比不上丰台大营,地位比不上领侍卫内大臣,官阶也不过二品(直到嘉庆时才被升为从一品),但是整个京城和周围地区的消防、治安、监察和巡逻都是由它直接负责,相当于京城贵渭包括皇帝在内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它手中,重要性可想而知。

随着隆科多在九门提督位置上表现得愈发出色,康熙对其愈加信任,不仅对其加官进爵,还专门委派隆科多秘密监视京师内的宗室王公和部院重臣的动向。此时,几乎所有参加夺嫡的皇子们都清楚,如果能争取到这个人的支持,那么,在夺嫡的可能性上绝对会事半功倍。但没人敢去拉拢隆科多,因为这些皇子们也清楚,康熙能选择隆科多担任九门提督,凭的就是隆科多对皇帝绝对的忠诚。

太子胤礽和前任提督托合齐的下场还在眼前,一旦拉拢失败被康熙知晓,那几乎就是等同于自寻死路,所以皇子们只能像KTV等待客人点单的小姐妹一样,期望隆科多大人有天心血来潮,能够看上自己的才华和美貌。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号,六十九岁的康熙在畅春园突然暴毙。

众所周知,康熙想来身体非常之好,就是暴病身亡的前半个月,康熙还跑到木兰猎场骑马射死了一头狼。康熙通过这次狩猎向天下宣告,自己还没有老,他才69岁。康熙是个念旧的君主,所以朝中70岁以上的重臣多如牛毛,因此也衬托得老皇帝格外年轻。既然来日方长,那么储君问题便不急于一时,康熙对于皇子的态度,依旧是“观其言而察其行”,以担任职务考察能力为主。

隆科多突然开始支持胤禛 让众皇子猝不及防

从木兰围场回来之后,康熙便受了风寒,于是前往畅春园休养。对于这次的小病,康熙并未放在心上。甚至在病中,康熙还在实行斋戒,准备去主持不久后的祭天仪式。不过在老皇帝病重期间,却发生了耐人寻味之事。按照满清制度,皇帝病重期间,如果没有皇帝召见以及步兵统领允许,即使是皇子,也是无法接近皇帝的。

结果康熙在畅春园养病期间,只有四皇子胤禛能三番五次进入畅春园端茶倒水,慰问病情。而其他皇子求见老皇帝,则皆被隆科多所阻止。到第十三日,康熙的身体状况却突然恶化时,胤禛居然五次进入寝宫,两人的异常行为也引起了皇子们对康熙病情的怀疑,九阿哥胤禟甚至不顾犯忌的危险,直接给十四阿哥胤禵去信,告知老皇帝病危消息,但因为路途遥远,信件未曾送达,康熙即已经驾崩。

十三日凌晨子时,康熙病情加重,这才想起帝国不曾指定接班人,身边又无重臣,只有内侍数人,此时康熙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命隆科多派人通知其他七位在京的皇子以及朝廷重臣前来探视,结果人还没到,康熙就已经死去,死时只有隆科多在身边服侍(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唯隆科多一人)。

匆忙赶来七位皇子,见到的只是老皇帝的遗体,当然,还有自己的四哥以及康熙最信任的步兵统领隆科多。当着众位皇子大臣,隆科多宣布了康熙遗诏:“传位于四阿哥胤禛。”众人一片哗然。

事实上雍正上位以来,关于他得位是否正当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仅民间流言蜚语满天飞,就连日本朝鲜,也对此表示怀疑。 “九龙夺嫡”,里面最低调的就是四阿哥胤禛,自号为“天下第一富贵闲人”,他不争功,不交党也不结怨,存在感实在不高,人们都相信,康熙属意的人选是远在西北带兵的十四皇子。而且康熙死后,雍正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像正常继位的样子。 康熙死后,雍正下令秘不发丧,而是火速将老皇帝尸体,以出行理由为遮掩,连夜运回了乾清宫。回宫后的第一件事,是收缴康熙还未下发的朱批谕旨,并对执行人表示:“若抄写留存,隐匿焚毁,日后发现断不宽宥。” 而隆科多则关闭了京城九门,封锁整个紫禁城长达六天,禁止任何人初入京城,防止康熙驾崩的消息传到丰台大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时,在京的朝鲜使臣就认为这事极不正常,并怀疑老皇帝的死因。

当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时,九皇子胤禟就直接站出来,大声质疑隆科多遗诏的真实性。因为康熙转达口谕之时,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无法让人信服的。按照满清惯例,皇帝遗诏,至少要满汉大臣各一人在场,遗诏也必须为满汉大学士两人共同起草。更让在场的隆科多尴尬的是,由于事发突然,隆科多只有口谕,而没有书面诏书。

也就是说,作为唯一一个康熙死前接见过的高级大臣,只要隆科多愿意,他随口说康熙要传位给八阿哥或十四阿哥,大家照样只能无奈接受,程序虽然不对,不过这一切在隆科多手下三万禁军的震慑之下,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瑕疵而已。

康熙死后三天,雍正以储君身份再次召集了亲王重臣,这次会议上,雍正胸有成竹地拿出了康熙的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结果还是有人不识趣,御史汤保就痛斥鸿胪寺官员,为什么只公布满文遗诏、不公布汉文遗诏,让鸿胪寺官员们尴尬不已。

三天之后,汉文遗诏终于出炉,但雍正此时显然是人才有限,作为传位遗诏这样的信物,居然错误连篇。连开头都开不明白,说什么:“为我国家,授天绥佑,圣祖神宗,世祖皇帝统一疆域.....鸿胪寺官员越读越不顺口,越读也脸红,后来编史的官员实在看不下去,在收入实录时又将遗诏重新修改。

不过大家虽然怀疑遗诏造假,但隆科多的三万禁军可不是摆设,十四阿哥虽然有兵,但毕竟远在西北,远水不解近火,而隆科多在新皇大义下的随手一击,却能让自己粉身碎骨。所以亲王们纵然有万般不满,也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更多文章

  • 袁大头中,特别稀少的一个版别,七分脸袁世凯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大头各种签字版图片,袁大头的精美图片,袁大头七分脸签字版真伪

    民国三年2月国币条例公布定下银本位制度后,天津造币厂即开始筹备新币,并决定了由意大利籍总雕刻师鲁尔治-乔治操刀设计制模,可是乔治先生当时并没有真正的见过袁世凯,只是拿了一张袁世凯的照片,按照照片雕刻制作模板,这就是七分脸的袁世凯银币的由来,但是七分脸板制完成了之后。乔治亲自携带样币赴京见袁世凯,当真

  • 明朝猛将曹变蛟差点干掉皇太极,他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悍将曹变蛟,曹变蛟为什么杀皇太极,曹变蛟攻入皇太极营地

    曹变蛟还真的是一员猛将,他之前在与农民军的作战中,就立下了大功。他曾击败了高迎祥,打得李自成一败涂地,由于在与农民军作战中的良好表现,曹变蛟被朝廷提升为左都督。此后,曹变蛟又跟着洪承畴去保卫京师,在京师解围后,变蛟被留下来驻守遵化。本来,总督郑崇俭请求让变蛟率兵西去,前去镇压张献忠的反叛,但遭到了崇

  • 对中国文化最推崇的外国人,专门买了一座岛,延续清朝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外国人对清朝的看法,外国人眼中的清朝岛屿,评价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后来查明了,这个岛的岛主叫庄士敦,在伦敦大学担任中文教授,曾经是大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也是中国文化的极力推崇者。庄士敦1874出生于英国爱丁堡,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来,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到香港工作,成为香港总督的助手,再后来,被派去威海卫当总督。1919年,溥仪想找一位外国老师学习英语,内务府

  • 她是乾隆最爱的女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最后的死却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最宠爱的女人是谁,乾隆一生最爱的人是哪位,乾隆最在乎的三个女人

    富察氏的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伯父马齐任尚书、大学士。富察一门在朝廷都身居高位。雍正13年,也就是1735年8月23日,雍正皇帝驾崩,宝亲王弘历继承皇位,于次年改元乾隆。乾隆二年12月4号,乾隆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册封嫡妃富察氏为皇后。富察皇后是个温良贤德的女人,这使得乾隆对她是恩爱有加。那

  • 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多尔衮:你们以为我不想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摄政王多尔衮是怎样死的,多尔衮是摄政王还是辅政王,多尔衮当摄政王是哪一年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清朝初期权力滔天的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不废帝自立!清朝从最初的女真小部落区区几十万人,发展到后来的大清王朝,离不开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英明的指挥,和满清八旗将领们的众志成城。但入主中原,一统华夏梦想却是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上实现的。他16岁统兵,征蒙古,讨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33岁统

  • 《康熙王朝》中她惨死马桶堆中,而剧外她还有这样一个特殊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王朝中的两个女儿,康熙王朝中人物,康熙王朝最悲情的女人

    在《康熙王朝》这部经典电视剧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桥段,比如拥有“第一汉臣”之称的周培公临终时向康熙献上《大清皇舆全览图》的片段,比如千叟宴上康熙教化众臣的片段,再比如朱三太子的叛军攻入皇宫时孝庄太后力挽狂澜的片段,这些经典的桥段无一例外都成为该剧最高潮的部分,被网友们争相传颂。另外在电视剧的结

  • “和珅”王刚小儿子与混血外孙近照,2人年纪相仿,但长相大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刚和珅一家三口照片,王刚和珅年轻照片,和珅王刚资料

    在这个全家福中,王刚和他的女儿王婷婷长得像极了,一看就知道这是父女俩。王婷婷是王刚和第一任妻子杜女士的孩子,从高中起就在国外读书,气质端庄典雅,皮肤白嫩,遗传了爸爸的大眼睛和微胖体型。而王刚的儿子也是这一样的骨架子,所以这姐弟俩虽然年龄悬殊巨大,但是外貌十分相似,一看就是亲姐弟。因为女儿的懂事,王刚

  •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现在是否还有后人存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秀全后人在安徽淮南,洪秀全后人住在哪里,洪秀全 后人

    洪秀全天王府模型,原址被湘军付之一炬洪秀全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宫殿,天朝宫殿的面积超过了北京紫禁城。为了充实自己的后宫,他先后娶了八十多位妃子(有记载是88个)。不过这么多的妃子,一共只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在太平天国灭亡后,他的这几个儿子也都被清朝所杀,被封为幼天王的长子洪天贵福直接被押到南昌千刀万

  • 乾隆在路边吃西瓜,边吃边夸赞瓜农,刚走出300米却下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在路边吃瓜边吃边夸赞瓜农,乾隆为何吃西瓜却把瓜农杀了,乾隆皇帝路边吃瓜回头杀了他

    导语: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这个朝代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不过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富裕。当时贫困的老百姓无数,很多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生活在高层的人却都是富得流油,在现代人看来,称不上盛世。而清朝也因为乾隆的闭关锁国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迹象,当其他国家都是迅速发

  • 明末第一良将,深受清朝欣赏,为何最终阴沟翻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末第一良将名单,明末良将最终下场,明末良将有哪些

    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曹文诏的名号似乎和袁崇焕、孙传庭等人相比起来而略显陌生呢?其实曹文诏将军并非是个名不见传之人,如果我们真的对其生平有所了解的话,我们定然会对其此生功劳竖起大拇指的!如果说袁崇焕是满清的天敌,熊廷弼、孙承宗以及孙传庭是农民军的克星的话,那么堪称“明末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将军的存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