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第一良将,深受清朝欣赏,为何最终阴沟翻船?

明末第一良将,深受清朝欣赏,为何最终阴沟翻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2/27 23:59:43

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

曹文诏的名号似乎和袁崇焕孙传庭等人相比起来而略显陌生呢?其实曹文诏将军并非是个名不见传之人,如果我们真的对其生平有所了解的话,我们定然会对其此生功劳竖起大拇指的!如果说袁崇焕是满清的天敌,熊廷弼孙承宗以及孙传庭是农民军的克星的话,那么堪称“明末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将军的存在,可以说是“既敌满清八旗军,又克起义农民军”的不二人选了。但就是如此一位明末良将,最终战死疆场、醉卧沙场。但是他的死亡,却令崇祯帝和西北万民仰天叹息、慨然愤之。

纵观晚明“百年抵抗史”,我们不难发现:晚明虽然处于风雨飘摇、夕阳西下之危亡处境,但是在此期间所涌现出来的名将的确是不胜枚举的,如若没有这些人的存在,晚明也许早已亡矣,又怎能苟延残喘多年?缅怀起晚明诸位名将之陨落、崇祯皇帝之殉国,我个人内心之中油然而生出一股“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悲恸情思。

其实曹文诏所谓最终遭得“阴沟里翻船”的下场,绝不仅仅是他自身和旁人陷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曹文诏最终的“兵败自杀”还是要源于明末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那么既然一代良将曹文诏是兵败自杀,又何来“阴沟里翻船”以及“为何阴沟里翻船”的说法呢?

其一:纵使其为良将,但仍难为完人

清朝张廷玉曾经在修编《明史》中对曹文诏这样评价:“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大命既倾,良将颠蹶,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通过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对曹文诏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曹文诏堪称“十全之人”,但是纵使曹文诏再怎么骁勇善战、劳苦功高,他也难以堪称完人。

曹文诏虽然在对大明建功方面上劳苦功高,但是他的性格却是个另类。也正是由于他个性的缘故,使他在明末群臣同僚之中很难吃得开,也正是由此,曹文诏才多次遭得同僚以及顶头上司的针对。主要表现有两点:

①曹文诏在陕西任职时,其与顶头上司洪承畴的关系并不好,因为曹文诏脾气火爆、遇事冲动的原因,洪承畴屡屡隐瞒曹文诏的战功而不予上报,使得曹文诏很难立足;

②曹文诏行事山西洪洞时,曾因粮草之事与刘令誉多次争执,刘令誉便将“凤仪败亡”安到了曹文诏的头上,兵部将本就无罪的曹文诏调往大同任职。

其二:危急时刻披挂上马,寡不敌众终殉国

公元1635年,闯王李自成亲自率领20万大军进攻凤翔,农民军此行来势汹汹,但是当时驻守凤翔的明军才不到三万人。正在统帅洪承畴火烧眉毛之际,曹文诏再次挺身而出,主动向洪承畴请缨抵挡,洪承畴便以“非将军不足平此贼”的话语批准了曹文诏此番“有去无回”的使命征途,当时的此时曹文诏只有三千兵马。同年6月,曹文诏不幸中了农民军的埋伏而兵败自杀。其实对于曹文诏的死,与其说是中计而兵败自杀,反倒不如说是寡不敌众而死

更多文章

  • 周朝为何叫“周”?甲骨文揭开了一段被隐藏的征服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周原”这个地名,早在周太王迁岐之前就已存在,既然已有地名,就必有为之命名之人,那么“周原”之名从何而来?同时,周原乃是一片沃土,适宜生产生活,所以才吸引周太王定都于此,按理说周太王迁岐之前此地应有主人,那么周太王到底是如何迁岐的?其实,上述问题原本很简单,极有可能因为被周朝隐藏了一段征服史,

  • 《封神演义》:妲己为了报仇,毁了一个无辜女人的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封神演义妲己的下场,封神演义妲己是被谁杀害的,妲己给大王报仇

    先是把姜王后逼下台,让纣王失去姜家背后的势力;再挑拨纣王和几位诸侯之间的关系,让昏庸的纣王砍了东、南伯候的头,扣姬昌在朝歌数年。为的就是让东、南伯候的儿子们对纣王心有隔阂,让姬昌有反叛之心。姬昌在朝歌看到了纣王的所作所为、看到他的昏庸无道,觉得起兵讨伐商纣王,消息传到纣王这他好像并不担心,打算命武成

  •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早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是因为朱标死才杀功臣的么,朱元璋的太子和朱标的关系,朱元璋太子朱标哪年死的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

  • 东周东汉延续前朝,为何东晋南宋偏安江南?而南明连偏安都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明为何没能长期偏安南方,东周与东汉,东周与魏晋南北朝

    周其实自从迁都成为东周国力就已经下降了,东周延续数百年凭借的不是强大的实力而是分封制、宗法制;虽然有诸侯尊王攘夷的口号,但是最终依然被秦国统一西周变成东周其实来源于一场老套父不慈子不孝的内乱:作为父亲的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首先周幽王做的有问题,因为周朝宗法制的核

  • 朱元璋去宰相家喝酒,刚出发就被太监拦御驾,立即下令抄了宰相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请群臣赴宴,朱元璋宴请大臣算不算鸿门宴,朱元璋明令禁止太监干政

    而在明朝的史书上,也记载着一则关于忠心耿耿的太监故事,此人的名字叫做云奇。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宰相胡惟庸在一次早朝之后,上报皇帝朱元璋:“臣的家中出现了一口泉水,专门出酒,还请陛下来日一同去赏玩品尝。”朱元璋十分感兴趣,同意了这个要求,第二天他便兴冲冲的驾着马车,打算前往胡惟庸的住宅喝酒。

  • 北宋如果取得幽云十六州,能改变被金朝灭亡的命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和金朝,北宋收回幽云十六州,宋朝为什么不放弃幽云十六州

    所谓幽云对于中原王朝的屏障作用,在北宋初年的宋太祖、宋太宗时期作用才比较明显。此时北宋王朝的战力尚且没有萎缩得那么厉害,依靠幽云和长城打造类似明朝一样的九边防御体系还是可以的。更何况幽云可以和北宋西北的山西、陕西重镇构成统一的北部防御体系,这才能起到必要的作用。而到了北宋中后期文恬武嬉,从体制上的腐

  • 成吉思汗第二次攻打西夏时,为何要中途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是现在哪里,成吉思汗灭西夏用了多少兵,成吉思汗为什么先进攻西夏

    1207年秋,也就是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的第二年。草原上没有了战争,让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闲置下来,成吉思汗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急需一场战争。西夏成了首要目标。在此之前,成吉思汗已经派出三千蒙古骑兵,对西夏进行试探性攻打。根据指挥官的报告:西夏除了城墙有点高外,其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仅仅三千蒙古骑兵,就

  • 成吉思汗的父亲英勇无敌,为何会命丧一个8岁孩童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成吉思汗的父亲同样也是一位草原英雄,他一生英勇无敌,手下雄兵数万,可最终命丧一个8岁孩童之手。为何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事情呢?这是草原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造成的。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是蒙古乞颜部酋长,他身材魁梧,武功高强,善于骑射。箭法尤其了得,能百步穿杨。也速该从祖辈处继承酋长位置后,带领部落里

  • 在明宣宗的众多后妃中,哪位嫔妃是最幸运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孙氏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后,其实,是因为她“生”下了皇太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然而,当孙氏死后,明英宗才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其实并不是孙氏。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英宗皇帝的生母究竟是谁?在孙氏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个问题。首先、明英宗的生母究竟是何许人也?在明朝建立之初

  • 梁山头领宋江为何一心要接受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江为啥要招安,宋江为何一心想要招安,宋江为什么在梁山上接受招安

    宋押司上梁山宋江这货整天打着及时雨的旗号到处招摇,其实有很大的水分。及时雨既是江湖的称谓,也是宋江处心积虑给自己打造的人设。其实在这108将中有多少是直接受过宋押司的恩惠的?肯定不会太多,大多是以讹传讹的口碑效应。按说像这种人是不屑于上梁山的,还是在官僚体系中往上爬的仕途才是宋江的向往。可是怒杀阎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