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后,韩、赵两国为何唯魏国马首是瞻?

“三家分晋”后,韩、赵两国为何唯魏国马首是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4/3/18 17:06:54

[var1]

在战国初期的时候,赵魏韩三家实际结成了一个“三晋同盟”。正是凭借着同盟的关系,三国平稳的度过了晋国刚刚分裂后,一个十分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也能够发现,在“三晋同盟”存在的这段时间里,韩、赵两国近乎完全听命于魏国。而魏国所以能够在战国初期成为霸主,同“三晋同盟”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以这种同盟的方式,面对来自周边的压力时,明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三家分晋”后,韩、赵两国为唯魏国马首是瞻?

[var1]

首先,我们如果要了解韩、赵两国为何听命于魏国的问题时,便不得不了解“三家分晋”过程中,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当时,三国完全将晋国原有的国土,一分为三。而在三家彻底瓜分晋国的时候,魏国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因为,当时的韩国所分得主要则是上党地区的山地,以及南部不多的平原地区,上党地区可以说是当时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但是,这也为韩国带来了弊端,这个弊端就是因为大部分国土都是山地,使得韩国在农业发展上,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var1]

反观赵国,虽然赵国虽然近乎占据了原晋国北部的全部领土,但是因为当时这些地区,大多偏离中原地区,而靠近北方的游牧民族。因此,赵国经会受到边患问题的侵扰。魏国同韩、赵两国则有着很大的不同,当时“三家分晋”的时候,魏国则分到了晋国重要的粮仓河东之地,以及晋国经营数百年之久的晋国故地,也就是现在晋西南地区。对于这两块地域的牢牢掌握,可以说是使得魏国在最开始的便具备了一个强国的基础。刚分家自立而孱弱的韩、赵两国,自然会听命于家底厚一些的魏国。

[var1]

当然,韩、赵两国一直唯魏国马首是瞻,不仅在于魏国的家道殷实。实际上,韩、赵两国在战国初期极力推举魏国,同魏国的雄主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三家分晋”刚刚结束之后,魏文侯便意识到了,赵魏韩三家,必须要维持一个同盟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来自齐、楚等国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下,魏文侯则大收韩、赵两国君主之心。当时,韩国要攻打赵国,赵国要攻打韩国,纷纷前来魏文侯借兵。但都被魏文侯以赵魏韩三国是手足兄弟的名义,而彻底拒绝。这样的情况下,没过多久韩、赵两国君主纷纷表示钦佩魏文侯。

[var1]

虽然,魏文侯这样做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有着政治上的意图。但是这样的举动,却深深的拉拢住了韩、赵两国的心。以至于,在魏文侯主掌魏国朝政的时候,三晋可以说是宛如一家人一般。由此可见,赵国、韩国所以在战国初期一直追随魏国的脚步,除了自身实力的原因,同魏文侯的雄才大略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var1]

历史上“三晋同盟”的存在,可以说是魏国百年霸业的一个基础。而韩、赵两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唯马首是瞻,也是魏国得以淡然应对外部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国初期形成了魏国独强于列国的局面。

更多文章

  • 为了取得吴王的重用,“兵圣”孙武不得不如此对待吴王的宠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圣孙武对吴王说的话,兵圣孙武和吴王提议伐楚,兵圣孙武第一次见吴王

    我国古代由于经常发生战乱,涌现了大批的军事家,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的白起,“围魏救赵”的孙膑,上演了“将相和”的廉颇,甚至连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都是带兵打仗的能手。[var1]孙武是齐国安乐人(今山东省北部),但是让孙武名扬天下的众

  • 鲜、萌、暖、忧,《思美人》中这样的屈原值得加一个鸡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原必背古诗10首,屈原图片大全高清图,思美人屈原

    端午节刚过,粽子也吃了、龙舟也赛了。只是,这原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在吃粽子、划龙舟的过程中,是否还记得屈原呢?!而此时此刻,吐槽与美誉齐飞,争议与收视共舞的《思美人》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过端午节,找到了一个情感释放的出口。基于以上的固有认知,当《思美人》以大事不虚,小

  • 因一碗羊肉,宋国总司令惨遭“司机”出卖,成为史上最窝囊的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千年前宋军的下场,宋国大将军吃羊肉,宋军狙杀辽国主帅

    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不管战争打得有多么惨烈,其指挥军队的总司令总会得到很好的保护。既使打了败仗,部队也会想方设法保证总司令的安全,总不至于让总司令成为对方的俘虏。可在春秋时期竟发生了这样一件奇葩事,宋国和郑国两军对垒,还没开打,宋国军队的总司令就成了郑国的俘虏。原因很简单,宋国军队总司令的司机因为

  • 多尔衮没成为清朝的皇帝,不要以为是孝庄的缘故,你知道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多尔衮和孝庄第一次见面,多尔衮也当皇帝了吗,清朝的多尔衮最后当上皇帝没有

    对于古代的历史,我们再三的研究,还是会有一些解不开的谜底。我们所研究的依据,也是先人们记录在历史中的描述。所以对于一些没有根据可以研究的或者是记录比较少的,就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只能根据那些仅有的资料来推测。今天所要说的话题,在有的资料中是有所记录的,但是在正史中是没有相关的记录的。不管到底有没有记

  • 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真的存在吗?第一手资料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洪秀全妹妹洪宣娇照片,洪宣娇与洪秀全的关系,洪秀全还有后代么

    在大多数人眼中,战争是男人的专属,但太平女兵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女兵亦可独当一面。这些女兵,原本只是参加起义的农民军的女眷。为了统一管理,这些女人被集中在一起,领取兵器后成为一支自强的女子军。显然,这些太平女兵颠覆了传统女性娇柔且软弱的形象,为后世的男女平等树立了楷模。但遗憾的是,在史料中关于这些

  • 乾隆最不受待见的儿子,因母亲失去皇权,闭门在家12年,25岁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最有能力的儿子,乾隆的儿子为什么会被人厌弃,乾隆的第12个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清朝有许多著名的皇帝,而乾隆无疑是其中最为风流的一位。乾隆的一生所宠爱的女子极多,他的儿子也不少,其中光是嫡子就有数位。永琰是皇位的继承人,不过在他之前其实有数位皇位继承人,比如二皇子永琏,七皇子永琮和五皇子永琪。二皇子曾经被乾隆立为太子,他不仅是乾隆皇帝的嫡子,而且母亲非常受宠,不仅如此,永琏自幼

  • 天津解放路上的大铁桥,清朝建设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天津铁桥历史,天津有个什么铁桥,天津大铁桥全景图

    这里就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解放桥。解放桥动议于1900年,最初建于1902年,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当年建成的时候,叫“万国桥”,当时,走过这座桥,就到了法租界,加上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老天津人管它叫“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万国桥”改为“

  • 世人皆说《康熙王朝》好,五个标签全方位评说,戏说正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对康熙王朝的评价,康熙王朝十大罪状,康熙正史书籍推荐

    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心中,诞生于2001年的历史剧大戏《康熙王朝》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无人知晓,更惶提能有多少热度。上佳却难以再翻起水花,是我为它贴上的第一个标签。但看过的人,却又总会在某个剧枯无聊之时,兜兜转转间,再次翻起这部电视剧。哪怕不再从头到尾,也不会再去熬夜死追,但看上那么几集,几个片段,听

  • 清朝,有钱人家吃饭和穷人家吃饭都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富人吃饭,清朝穷人吃饭的真实照片,清朝有钱人和穷人吃饭有什么区别

    逃荒在外,能要扣冷饭吃,就是最大的渴望了大户人家的佣工,米饭还是能果腹的赶集的贫苦农民,辛苦卖点自家地里的粮食,就着热乎喝碗粥,就是最大的享受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筷后,众人才能跟着各动其筷。照片中

  • 县令真的可以随意杀人吗?别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律法也是讲程序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县令有权判死刑吗,县令有权力杀人吗,古代县令真的亲自判案吗

    县衙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清朝某皇帝年间,青天大老爷坐在堂上,头顶上悬着“明镜高悬”的匾额,下面跪着贫苦小民,此时的小民也许正在向县官诉苦,请求主持公道。县官经过一番思索后,便做出判决,轻则坐牢,重则处死。很多人习以为常,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基本不会发生。在清朝,莫要说死刑,即便是坐牢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