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东汉外戚干政屡禁不绝?竟是刘秀一手造成的?

为何东汉外戚干政屡禁不绝?竟是刘秀一手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4/2/6 1:16:18

但是要论起古代史中,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那就必须要说说东汉了。

东汉作为汉朝的另外二分之一,可以说是完美地继承了西汉的各种制度。其中,就包括从秦朝就开始作为一项“国策”的嫡长子制度。

其实,这个嫡长子制度,从出发点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虽然提出这个制度的秦朝二世而亡,但是并不能说明是这个制度的错。相反的,这个制度的提出,其实是进一步的加大了皇权的集中。就是使想要靠历代君主交替来搞些动静的人没有机会。

当然,也就是这么一个制度,严重导致东汉出现了幼帝登基的尴尬局面。

因为这个嫡长子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子承父业。一旦皇帝死后,无论自己的儿子有多大,都要无条件地继承皇位。但是我们要知道东汉的皇帝,有许多都是英年早逝的。大约30几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几岁的幼主。

家不可一日无主,当然国也不可一日无君。这个时候,就只能够按照这个嫡长子制度,让幼主登基。所谓幼主,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一个小孩子。你叫一个才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孩子,来执掌国事,压根就不现实。

这个时候,外戚势力就站出来了。作为幼主的舅舅或者是外祖,加上平日在朝中积累的势力自己所担任的职位,他们的干政可以说是光明正大。说到这里,其实很多看官会疑惑,为什么朝中无人阻止呢?我们接着往下聊。

其实,东汉的各个皇后们都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基本出生于官宦之家,家中长辈,基本上都是汉朝的功臣。就例如:明帝之妻马皇后、和帝之妻邓皇后等。本来,让皇帝赢取功臣之女,是为了大家能够相互的合作,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但是正是因为东汉的皇帝们太短命,导致这个原本是等价交易的一个买卖,变成了皇家亏本。

但是,这个嫡长子制度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名为“台阁”的尚书台设立的问题。

这个尚书台就是有光武帝刘秀亲手建立的。与西汉汉武帝设立这个尚书台的目的不同,他设立这个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压制“三公”——司徒、太尉、司空的权力,然后进一步做到中央集权。其实,刘秀的这个初衷并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毕竟皇帝都想把自己的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因为刘秀进一步提拔尚书台,导致尚书台的权力直接飙升。可谓说是除了皇帝,他就是老二。但是尚书台是直属于皇帝管辖,所以说在刘秀执政期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到了东汉中后期,幼帝登基,无法自己执政。可是这个尚书台还是要日的运作,还是会有官员的替换。在以前的话,这些事情都是由皇帝自己一手操办,但是因为是幼主登基。年纪很小,啥都不懂。所以说,外戚势力在控制朝廷权力的途中,也就顺势将尚书台收入囊中。

以上的种种事情之后,外戚就会掌握了国中大权。但是幼主不会一直是小孩子,他也会长大。待到幼主长大之时,他就想把皇权拿回来。这个时候,往往他们就会利用自己身边的宦官们。等到成功之后,就会给宦官加官进爵。然后就会进一步导致了宦官的膨胀。

一会是外戚,一会是宦官。国家权力变动的太混乱,加上皇帝的英年早逝,也就为东汉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在五丈原上做出的战略部署,为什么令人疑惑不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最后一战在五丈原,诸葛亮为何驻扎五丈原,诸葛亮兵马屯于五丈原

    然而,造化弄人,起初的五次远征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诸葛亮用尽毕生心血,打算在有生之年完成这场伟业。然而,五丈原上的一场决战,诸葛孔明功败垂成,未能完成匡扶汉室的梦想,为后世留下千古遗憾。最令人疑惑不解的地方,就是诸葛孔明于五丈原之上做出的战略部署。从他的规划来看,蜀军在开战之前就已落入下乘。且看五丈

  • 张苞在蜀汉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为何诸葛亮听到张苞去世会晕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身为张飞之子的张苞,颇有当年父亲的风采,甚至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蜀汉建兴7年,正值诸葛亮二出祁山,讨伐魏国之时,顺利攻克阴平和武都两座城池之后,诸葛亮派出大将王平、姜维、以及关飞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苞,使用前后夹击的策略,攻打魏国将领郭淮与孙礼。蜀汉四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败魏军,魏军将领郭

  • 将知名度最高的四个版本“赵云”做比较,差别就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各版本的赵云,赵云适合现在的版本么,赵云最经典的三个版本

    茄哥今天就拿这四版赵云来做对比,从人物形象、性格塑造、故事改编、剧情完整性这4个方面逐一比较,看看这些作品中哪个赵云塑造得最为成功。一、人物形象其中,以张山扮演的青年时期赵云最受观众熟知并喜爱。当时,在试镜时,张山就提着一根几十斤重的银枪,在马上挥舞得虎虎生风,令在场所有人为之一振,于是经过剧组幕后

  • 儿子病逝,吕后却不流眼泪,少年看出端倪对丞相说:你们要遭殃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盈的死,吕雉要负一定的责任,而吕雉的黑化,和刘邦有很大的关系。吕雉和刘邦是包办婚姻,仅仅因为吕雉的父亲会看相,一眼就看出刘邦以后必然会成为大富大贵之人,就将女儿许配给了大龄未婚男青年刘邦。预言很准,但刘邦在当皇帝之前,吕雉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刘邦当时仅仅是个小亭长,工资微薄,赚的钱还不够他花天酒地撩

  • 曹魏的野望游戏剧情01:为了得到火烧乌巢的木材,曹仁跪舔伐木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魏的野望招将令怎么获得,曹操的野望攻略,曹魏的野望全攻略视频

    许攸送来了关键的线报,袁绍军的粮草都放在了一个叫做乌巢的地方。这道开局就得完成的选择题,最佳答案自然就是进军乌巢了。如此重要的任务,必须委派给最值得信任的亲信大将才能完成,堂弟曹仁就是你了,带上曹洪和李典出发吧!三人临行之前,通过NPC同僚徐晃得知,在发动火攻之前必须集齐打火石和木材这两样关键的道具

  • 秦国有一支50万人的军队,为何直到秦国灭亡,也没有出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灭亡之际为何不动用50万大军,秦国的军队有多少人,秦国灭亡时秦国军队去哪了

    众所周知,秦朝时期的政治法令都十分残暴,尤其是赵高,他篡改诏令、赐死公子扶苏,将胡亥推上秦朝的皇帝宝座之后,指鹿为马、倒行逆施,百姓苦不堪言,最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向这个偌大的帝国发起了挑战。[var1]天下苦秦久矣,一人揭竿,万人响应,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人纷纷组建义军,试图推翻秦朝的统治。秦

  • 秦国要是没有崛起,那么最终统一六国的将会是哪一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也就是说本来晋国、楚国和齐国都是有实力统一的,但是晋国已经不存在,楚国经常内乱也没有统一的雄心壮志,齐国强大的时候实力要超过楚,但是,五国伐齐使齐国国力受损,只能自保。以上三国统一的可能性破灭。那么,除去以上三国,如果没有秦国的崛起,那么统一六国的会是哪一国?[var1]其实早在前341

  • 盘点秦国四大名将,白起战功赫赫,王翦平定五国,但更佩服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王翦蒙恬谁最强,白起和蒙恬谁更强一点,白起王翦是哪国的名将

    [var1]从这么多名将中,选出四个来,终究是太苦难了,估计除了白起和王翦,其他两人,选谁都会有反对的吧,这里也仅是在下排的四大名将,如有不当,敬请指点:TOP、4 蒙恬[var1]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

  • 谋朝篡位杀害魏国皇帝,司马昭之心,真的是路人皆知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之死简介,司马昭篡魏过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说的

    司马家从司马懿开始就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但是这个权力是依靠政变得来的,虽然还是会有支持司马家的,但是却都是短暂的,某一个时刻有共同利益的时候才站在司马家这一边,在司马懿过世之后,司马昭和司马师才算是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var1]最开始的几年魏国像湖水一样平静无波,但是后来魏帝荒淫无道,非常宠信歌舞

  • 《大秦赋》吕不韦不姓吕,姜子牙的23世孙,《吕氏春秋》一脉相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不韦与吕氏春秋,秦朝吕不韦的历史,吕不韦为何能写出吕氏春秋

    [var1]嬴政、吕不韦治国理念不同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历代秦王都是以法家治国的,嬴政也不例外。不可否认法家思想的确让秦国在战国时期迅速壮大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嬴政坚持以法家治国是有一定道理的。[var1][var1]由此不难看出,嬴政和吕不韦在政见上也是不和的。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法家思想让秦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