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究竟是匡扶正统的英雄,还是谋取天下的枭雄?他自己都不清朝

曹操究竟是匡扶正统的英雄,还是谋取天下的枭雄?他自己都不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05 更新时间:2023/12/17 0:04:41

可以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曹老板这样出身卑微的政客多如牛毛,他们绝大多数都隐没于历史中。靠着过人的权谋和远见,曹操在普通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国时代的弄潮儿。

董卓垮台之后,荀彧程昱二人劝谏曹操,于许昌迎献帝,开创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值此之际,曹操在政治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令各诸侯不敢轻举妄动。经诛灭徐州吕布、打赢官渡之战后,曹操一跃而成为中原北方最强大的势力。

时人对曹老板的评价,大多源于一部《三国演义》。由于,这部小说的导向与史料不符,所以,曹操背了许多年的黑锅。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朋友认为此人是大奸大恶之辈。笔者认为,对曹操最中肯的评价,莫过于那句“治世之能臣,浊世之奸雄”。

曹老板的一生如履薄冰,在他的人生中曾遇见了许多性命攸关的选择题。可以说,在面临这些抉择时,只要稍有不慎选择了错误的答案,这位乱世枭雄就会一命呜呼。曹操在刀尖上舔血,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书写了一段汉末传奇。在这位传奇人物的身上,始终有两个未解之谜在困扰着后人。

第一个问题是,已走上权力最巅峰的他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呢?

第二个问题是,曹老板生平最喜欢美人和才女,为何他却偏偏“放”过了近在咫尺的才女蔡文姬呢?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曹老板为何没当天子。按照当时的局面来说,曹老板对军国大政的节制已经到了非常严密的地步,当时的汉献帝只剩皇帝之名,已无皇帝之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木偶皇帝。可以说,若曹老板想要当皇帝,只需两个步骤即可:先将小皇帝赶下台,然后自己坐上龙椅,仅此而已。

且看史料中的记载,公元217年,汉献帝颁布了一份诏书,赐予曹操只有皇帝有资格使用的旌旗,且允许曹操使用天子的仪仗队。此后,每逢曹老板出行,老百姓便要退避三舍。没过多久,汉献帝又颁布了一道诏书,允许曹操佩戴由十二根珠串点缀的礼帽。要知道,在当时能佩戴这种礼帽的仅有天子一人。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此时的曹老板仅是名义上的一人之下,不论是宫廷礼仪还是手中的权力,他都更像是一名天子。令人疑惑的是,距离天子如此之近的曹老板,为何没有跨出最后一步呢?

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至少有五点:

首先,曹老板是个非常重视名节的人,他不想成为时人乃至后人眼中的乱臣贼子。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汉统衰落,礼仪败坏。可饶是如此,基本的朝纲伦常却仍是存在的。在当时,读书人仍信守着“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操守,这些道德操守仍是时人衡量价值的基本尺度。

不论是何进还是董卓,都曾到达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度,不过,这些大野心家同样没有跨出最后一步。毕竟,只要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就会瞬间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与这些大野心家相比,曹操拥有更多雄才。

不过,才能并不能撼动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曹老板争权夺利及对外战争的过程中,他打着的始终是“汉”的旗号。如果没有汉天子的名义作为支撑,曹操将会失去向各势力兴师问罪的口实。也就是说,唯有“挟天子”而不是“当天子”,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取得道义上的支撑。

其次,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登基称帝不但会失去讨伐其他诸侯的口实,还会让其他势力获得舆论上的捏词,让曹操用一生营造的政治氛围被破坏。纵观曹老板的人生,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呢?就是汉献帝将他封为魏公,并将曹丕封为魏太子之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说,汉献帝这块招牌是必须要维持住,这样才能让内部更加稳定。否则,拥汉派必将与曹魏势力分庭抗礼。

再者,曹老板一生都在给自己树立“金字招牌”。自公元210年开始,曹老板多次对外声明,“自明本志”。声明的内容,无非是自己这辈子绝不可能取代皇帝,要兢兢业业地辅佐汉帝匡扶汉室云云。曹老板声明了十多年,早已在民间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显然,如果晚年的曹操突然一改本志,否定自己曾声明过的东西,无疑是一种“自毁人设”的行为。若曹老板当了皇帝,老百姓轻则对其嗤之以鼻,重则发声声讨。与其让这种现象发生,倒不如让这场大戏继续演下去,维持自己的人设。

还有一个原因,曹老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从不考虑那些虚无缥缈的形象工程。只要能手握实权,区区虚名只是浮云而已。对于曹操而言,他已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举国上下都要听从他的号令。以他的地位来说,除了天子之名外,他已获得了天子之实。

正所谓“施于有政,是亦为政”,是他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

最后,当曹老板的政治事业达到巅峰时,也就是公元219那年,曹老板已六十五岁高龄了。年近古稀的他,人也变得越来越现实。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区区皇帝的虚名对曹操来说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倒不如将这个机会留给曹家的后人。

就像前文中我们提到的那样,曹操与天子的距离仅是一个名号而已。汉献帝所颁布的一切诏书,都要经过曹操的传达,朝中的大事小情也都要曹操来拍板。既然,他已拥有凌驾于天子之上的权力,那么,又何必要纠结于一个称号呢?

在写《述志令》这篇文章时,曹操就已经表示了:“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也就是说,能担任位极人臣的宰相,他已经非常满足了。虽然,这些“自述本志”的内容有作秀的嫌疑,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些文章中存在一些曹老板的真情实感。

谈完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再来聊聊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曹老板为什么没有迎娶才女蔡文姬。

值得一提的是,蔡文姬并不是此女的本名,她本来的名字应该是蔡琰。西晋时期,因为要避讳司马昭的名讳,所以蔡琰才更名为蔡文姬。根据史料的记载,蔡文姬拥有出众的颜值,而且她的才情非常高。我们知道,历史上才色兼备的美女通常都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招致婚姻的不幸,蔡文姬也不例外。

公元208年,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时,曹操心中十分焦急。为了救回蔡文姬,曹操派使者带着一千两黄金和一双玉璧前往匈奴,将这位美女迎回汉地。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老师名叫蔡邕,此人正是蔡文姬之父。所以说,二人的关系就像是师兄与小师妹一样,也算是青梅竹马。

年轻时的蔡文姬熟读史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的才名传遍了全国各地。身边有这样一位小师妹,曹操自然会对其产生青涩的暧昧之情。因为一些未知的原因,这对青梅竹马并未走到一起。不过,就算是这样,在小师妹遇难时,曹操仍不惜以重金将其赎回。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曹老板会甘心将小师妹许配给才子董祀,而不是留给自己。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曹老板尊师重道,在求学期间从未对老师之女有任何僭越之举。可以说,教授过曹操的蔡邕堪称曹老板的再造父母,所以曹操若想迎娶蔡文姬,必须通过老师这一关。或许蔡邕不希望女儿嫁给曹操,并不同意这桩婚事,所以曹操才与蔡文姬无缘。

其次,曹操网罗天下人才,求贤若渴。为了拉拢名才子董祀,曹操不得不忍痛割爱,通过小师妹来拉拢这位名士。或许在这位枭雄眼中,爱情没有事业重要,放弃蔡文姬能为他接纳董祀,这笔买卖十分划算。

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原因。曹老板雄才大略,却注重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他明明有资格上位成为天子,但却从未迈出最后一步。他不敢对小师妹有任何僭越之举,或许其中的缘由就像他不肯当天子一样,就是为了留下一生美名。

总而言之,关于这两大问题的解答纯属笔者的个人猜测,仅供各位史学爱好者参考。毕竟,我们都不是曹操,不懂得他的心中所想。或许连曹操本人,都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我究竟是个匡扶正统的英雄,还是谋取天下的枭雄呢?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三国死得最惨的十大名将:其中四人死于乱箭之下,五人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死得最惨的名将,三国里死得最冤的三位大将,三国里死得最惨的五个猛将

    典韦典韦死得有点冤,为了曹操的一次风流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典韦对曹操很忠心,为了替老曹逃亡争取时间,典韦守住寨门死战不退“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怎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以悲壮和惨烈来说,典韦当是演义

  • 关羽、张飞出身低微,为何最后名扬天下?一句话,跟对了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张飞死的真正原因,关羽和张飞最开始是做什么的,关羽张飞为什么名气大

    我们常说,英雄莫问出路,但前提你至少是英雄,或具有成为英雄的潜质。关羽卖枣不假,但是卖枣之前,杀害了地方豪强,从家乡流落出来。能杀害地方豪强,说明这人绝对不一般。张飞杀猪?三国时期,人们不怎么吃猪肉,杀猪有市场吗?我们暂且不管。书中写张飞“世居涿郡,颇有庄田”,而且“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这说明张飞不

  • 关羽走麦城被俘致死,谣传是诸葛亮暗中使计造成的。果真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走麦城有被劝降吗,关羽走麦城的真实故事,关羽败走麦城被何人所杀

    这两人作为蜀国的开国功臣,理应在刘备身旁尽心尽力,互爱互助,蜀国的利益就是他们共同的利益。但是历史上曾有很多阴谋论者说,他们两人表面上比较团结和谐,而暗地里却相互猜忌,给对方脚下使绊子。还有的人说,关羽走麦城被俘致死,其实就是诸葛亮暗中使计所造成的原因。首先从关羽水淹七军说起。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

  • 刘邦平叛英布前,见了薛公,为何薛公只说了三点,刘邦就封他为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平定英布的地方,刘邦平叛英布在哪里打的仗,刘邦能让英布死心塌地卖命的原因

    英布可是昔日项羽手下的第一猛将呀,也是仅次于项羽个人武力爆棚的这么一个人!事实上刘邦要打英布的时候,他已经生病了,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没有斗志了,即便是前线传来了英布要谋反的消息,刘邦还是打不起精神来。他给群臣的命令是,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不得靠近他的宫殿,否则,杀无赦。刘邦的命令是没有人敢违抗的,萧

  • 吕布的骁勇,马超关羽都曾畏惧,三国中不惧吕布的是哪四位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最怕的一位大将,吕布赵云马超武力排名,关羽打得过马超吗

    那么到底有谁能够与吕布匹敌呢?想想三国之中的悍将,不少人可能会推选关羽以及马超,可是在小编看来,这两人心中其实都惧怕吕布。首先便是关羽,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官渡之前的颜良文丑也是他所斩杀,关羽的战绩堪称是全书第一,只不过作者的一个细节,将关羽胆怯吕布描绘的淋漓尽致,在遇到寻常敌人之时,关羽

  • 三英战吕布,如果关羽不上前帮忙,张飞能支撑多久?最多一百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张飞两个人能打得过吕布吗,张飞关羽大战吕布,关羽为什么会和张飞一起打吕布

    张飞和吕布交手过不止一次, 今天就单说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如果关羽不上前帮忙,张飞独自一人抗衡吕布的话,张飞能支持多久?分析后的结果有点残酷,很可能是最多一百回合。也许有人会说,错了吧,在徐州的时候两人都能打一百多回合,怎么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只能支撑一百回合?别急,我们慢慢分

  • 三国各诸侯们,都有哪些有名的秘书?他们的才华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里最著名的5位谋士,三国七大谋士,三国中最阴险毒辣的谋士

    现在稍微上点台面的官员都配备有秘书,古代也一样,丞相府有主簿,郡守也有,刺史也有,普通县级官员也有。当时主簿这个职位还是相当风光的,责任重大,权利也不小,谁都给面子,收入也是相当不错的,甚至比一些国家正规编制的官员还强。正如那句话“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当然,想当主簿也没那么简单,你得有相

  • 刘备活着的时候为什么没给关羽、赵云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为何不给赵云封侯,刘备为什么不给兄弟关羽封侯,刘备为什么不封赵云为五虎

    一方面,就关羽来说,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也即在官渡之战期间,暂时归降于曹操的关羽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因为这一功劳,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将关羽封为汉寿亭侯。

  • 徐晃张辽张郃乐进于禁联手战吕布,能否斩杀吕布?最终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晃于禁张郃搭配,张郃于禁徐晃战法阵容,吕布和张辽徐晃哪个厉害

    论单挑,吕布两次与张飞单挑都不能打败对方,只是平手,虎牢关单挑张飞,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小沛之战吕布单挑张飞,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吕布始终没有打败过张飞,那么吕布的武艺强在哪里呢?徐晃纵观整个三国演义,你才会明白,吕布的武艺强在以一敌多,最为经典的有两次,一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关羽、刘备三人联手战

  • 三国霸主袁绍实力究竟有多强?他曾绝地反击,击溃骑兵之王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绍的实力有多厉害,历史上的袁绍实力到底有多强,袁绍兵败之前谁的实力最强

    准确的来说,界桥之战不是袁绍所想要主动发起的,袁绍占据冀州不久,而且周围各方势力(除了曹操)都是袁术方的势力或者动摇观望中,而公孙瓒不同,此时兵锋正盛,占据绝对的优势,自然要浩浩荡荡的向着冀州进发,一举打入冀州内的安平、清河这两个郡,给予了袁绍非常大的压力,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就是:“冀州诸城无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