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死后,会稽郡守殷通号召项梁反秦,为何反而被项梁给杀了?

秦始皇死后,会稽郡守殷通号召项梁反秦,为何反而被项梁给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36 更新时间:2023/12/13 9:16:37

项羽殷通一事之前,还有另外一件值得寻味的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会稽,一行人浩浩荡荡好不壮观!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争相观看秦始皇东巡的盛大场面,这其中就有项羽、项梁叔侄二人。

正当众人观得起劲的时候,项羽冷不丁蹦出一句话:

“彼可取而代也。”

嗯,这句话是说给项梁听的,意思是:三叔,秦始皇这么大的场面,您以后也可以享用啊!言外之意,秦始皇算什么?三叔您也可以当皇帝。

这种话在当时,是要被坑杀的。

因此,项羽此话一出,当即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项梁则赶紧捂住项羽的嘴,一边向周围人打哈哈,一边对项羽轻声骂道:

“毋妄言,族矣!”

你个小兔崽子,不想活啦?就算你不想活,咱们项氏一族还有一大家子呢!

俗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项羽的这番话,被当时在场的某个人记下。当此人欲拿这句话去报告会稽太守时,恰逢秦始皇驾崩,天下缟素,也轮不到管这些“莫须有”的鸡皮蒜末小事情。

秦始皇的丧礼搞完,秦二世继位,陈涉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于是,秦二世派兵镇压起义,并发出通告,要求所有太守在境内查处“可疑分子”。如果哪里再次发生起义,就拿太守是问。

如此,殷通才重新重视一年前的那个情报,并三番五次邀请项梁,带着大侄子项羽一起来太守府“喝个茶”。

项梁心中倍儿清楚,这个茶,不好喝,可是又不能不去。

想来想去,项梁还是决定赴了太守这个约。临行之前,项梁做了两件事:一是令项氏一族藏匿起来;二是让项羽带上刀剑,必要时候干特娘的。

公元前209年7月,项梁带着项羽来到了会稽太守府。项梁自入府面见太守殷通,项羽因为年纪小、资格不够,在太守府外边等候。

殷通得知当日项梁要来,特意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太守府安排数百名刀斧手,项梁与殷通“喝茶”的地方,更是有心腹爱将把守,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两人寒暄了一阵之后,殷通抛出一句话: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此话一出,项梁一身冷汗!

尽管项梁早有心理准备,没想到殷通如此开门见山。殷通明面上是拉拢项梁一起造反,可是联系前因后果便知,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殷通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说:“陈涉吴广起义之后,乌江以西都起兵造反啦!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就被人所制。我想发兵,让你和桓楚跟着我干!”

项梁非常清楚,他和项羽都是“六国余孽”,从来都不被秦国的统治阶层(包括殷通)看不起。殷通拉着他一起造反,可能吗?

而且,桓楚是谁?那不是项羽的朋友吗?他可也说过造反的话呀!

想到这里,项梁连忙起座,对殷通说道:

“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项羽)知之耳。”

桓楚那家伙不知道逃哪儿了,除了我大侄子项羽之外,没人知道他藏在哪里。

殷通便让项梁去找项羽。于是,项梁起身,疾跑到太守府外面,将急的团团转的项羽拽入太守府,边走边交待项羽:“把剑准备好。”

安置好项羽之后,项梁再次面见殷通。

此时的殷通,仍然没有发觉事情已经在起变化。虽然太守府里蹲着数百名刀斧手,他们都没有阻止这位21岁的青年,带着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站在太守的门前。

有项羽在门外守着,项梁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不大一会儿,项梁再次走出屋子,将项羽叫到屋里。此时的屋子里,除了太守殷通、项梁叔侄,还有几名殷通的手下,他们持剑而立,站在殷通身旁。殷通见项羽进了屋子,便开始问他关于桓楚的话题。

最紧张的人,莫过于项梁。他一边观察室外的动静,一边观察殷通和他的几个手下,还要替项羽打圆场。

接下来就是项羽斩杀殷通的名场面,看《史记》如何描述: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没过多久,项梁就暗示项羽:“可以动手了!”于是,项羽拔剑奔向殷通,一刀剁下他的脑袋;然后把殷通的脑袋和印绶扔给项梁,项梁得到这两个物件,就能指挥会稽府的人了。

屋里的人亲眼目睹了太守之死后,当即表示臣服。而屋外的人并不知情,知道屋里有变化,纷纷杀了过来。项羽一点都不含糊,提刀杀出屋子,连续斩杀了近百人之后,才停了下来。此时,太守府的人都趴在地上,彻底臣服了项梁。

项梁和项羽谋杀殷通,得到了什么呢?

项羽乌江自刎之前,不是说,江东子弟八千人,无一人东还吗?这八千江东子弟,就是杀了殷通之后,以“印绶”为令,聚集起来的楚兵精锐。

不难想象,殷通那天本来是想杀死项梁,却被项梁反杀。

当然了,这些都是出自祗树本人的猜测。《史记》记载的历史,会把很多细枝末节去掉,可是往往这些去掉的东西,才耐人寻味。

更多文章

  • 同是丧亲之痛,刘备与曹操的做法截然不同,最终结局也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曹操是什么关系,刘备和曹操的真实历史,刘备和曹操的对话

    刘备的这一决定是建立在冷静的心态之上吗?不是。此时,他完全被自己悲伤和愤怒的心态所控制。赵云劝刘备说:“现在的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曹操虽然死了,但曹丕却篡汉自立为帝,神人共怒。陛下你应该讨伐曹丕,而不应该讨伐东吴。倘若一旦与东吴开战,战争就不可能立刻停止,别的计划就不能实施,望陛下明察。”赵云的

  • 新继位的荆州牧刘琮投降曹操后,刘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表儿子刘琮后来怎样,荆州刘琮,刘表死后曹操攻打荆州的事情

    小编确实不知道是否有荆州七猛的特定称谓,所以把刘表手下大将简单做了以下整理大概有八位:黄忠、魏延、李严、霍峻、文聘、蔡瑁、张允、甘宁。其中在刘琮在蔡瑁的忽悠下投降曹操后,诸位大将做了自己的选择。其中黄忠、魏延、李严、霍峻四位归顺了刘备;蔡瑁、张允、文聘归顺了曹操;甘宁甘兴霸归顺了东吴的孙权。当然蔡瑁

  • 刘邦女人中,这个女人最有魄力,连吕雉都拿她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晚年对吕雉的态度,刘邦最有魄力的女人,吕雉对刘邦有哪些帮助

    不久,秦王朝的暴政给了他们机会。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魏豹和魏咎兄弟俩看到了希望,急忙带着自己的五千兵马前来投靠起义军。他们借着起义军势如破竹的气势,一举拿下了魏国原来的旧地,并自立为王,魏咎成了新的魏王。但陈胜的义军并没能战胜秦军,反而被秦军所灭,魏咎也自杀了。义军的作用不在于能消灭多少秦军,

  • 雍正王朝:年羹尧帮四爷洗脚,为何有始无终,不倒“洗脚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王朝年羹尧给四爷洗脚,雍正王朝年羹尧与四爷的对话,给四爷洗脚

    传尔丹兵败后,康熙要选派大将军王出征西北,但并未公布具体人选。胤禛在邬思道的指点下,跟胤禵做了一次交易:胤禛举荐胤禵为大将军王,胤禵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这就让年羹尧产生一种“幻觉”,以为自己是个人物,连大将军王都要拉拢他,于是,他进京也不给胤禛打招呼,还直接跑去找胤禵,甚至跑到八爷府上去做客。胤禛

  • 洪秀全为何要发动太平天国起义?4次考秀才均落榜,气得卧床40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秀全为啥能当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洪秀全为什么要创立太平天国

    因为穷,他们没有机会。不论他们多么努力地去读书、去考试,结果都还是一样。更多的时候,当他们去参加科举考试,往往会被同去的富家子弟耻笑:“你也配姓赵?”被看好?更是不存在的事。这其中就包括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老爹是种地的、爷爷是种地的、爷爷的老爹还是种地的,往

  • 《雍正王朝》剧中,三爷允祉在雍正时期为何会有御前免跪的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王朝三爷为什么御前免跪,允祉个人资料,康熙王朝雍正为什么对三爷好

    在剧中等雍正继位以后,不管朝廷事务的三爷允祉活得非常潇洒。在保李绂被杀那一段剧情来看,允祉和雍正说话相当的随便。不但没有以臣属自居,反而你我这样的称呼雍正也不生气。可见三爷颇受重视啊,可三爷允祉又没有像老十三那样掌握兵权为何还这么受重用呢?你到是说句话呀,一个亲儿子加上我这一个亲阿哥面子总算够了吧。

  • 民国第一劫匪孙美瑶:曾制造轰动世界的绑架案,被鲁迅称为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孙美瑶虽是土匪头子,却是土匪窝里的文化人,他是富二代出身,若不是时局动荡,他很可能会是走上科举之路,并最终如他最初料想的那样:成为一个官员。可无奈,随着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孙美瑶的人生理想也随之瓦解了。但理想是可以随时变更的,不能科举考试的孙美瑶依旧渴望着出人头地。为了达到最终出人头地的目的,孙美瑶

  • 她是大清末代格格,活到2003年才过世,临终前仍对溥仪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帝溥仪真人照片,溥仪临终遗言故事,清末最美格格溥仪

    很多读者在看了大清的宫廷照片后,都觉得没有电视剧中的好看,实在的颠覆了我们对宫廷女子的认知。当然抛开照相水平和美颜滤镜不说,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大清的末代格格完颜童记。她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一直活到2003年才过世,然而临终前仍然对溥仪念念不忘。完颜童记出生在1

  •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八年有多热,乾隆是如何过夏天,乾隆是中国最热的夏天吗

    这首诗是乾隆八年夏天,中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时,乾隆皇帝在酷热中写下的一首诗。说来,乾隆当时这诗多少有点“蹭热点”的意思。乾隆这诗的意思是说:朕在舒适冰凉的屋子里待着,可心里却苦闷得紧,毕竟百姓还在酷热中挣扎。说得再白点就是:我在空调房里,心里却苦闷,因为你们正在极端高温的室外受苦。作为黎民百姓听

  • 《雍正王朝》中康熙为何重用当过逃兵、卖御赐宝刀还债的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王朝康熙赐隆科多宝刀,雍正王朝康熙给隆科多看的是什么,康熙为什么留着隆科多的宝刀

    佟佳氏在清朝有先天的优势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佟佳氏和爱新觉罗氏关系非常密切,不但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就世代姻亲而且因为忠诚还是爱新觉罗氏的重要政治盟友。所以清朝历代帝王都对佟佳氏厚待,佟佳氏子弟也成为朝野中重要的力量。其实从最早说努尔哈赤就是入赘的佟家,努尔哈赤本人也承认这一点。所谓世代姻亲就是从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