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不恨韩信,但是忌惮韩信;刘邦不恨项羽,但是畏惧项羽的破坏力。其实刘邦这个人很简单,最实在的现实主义者,谁能给他带来好处就封官加爵拉楼,或者使用些阴谋手段夺权,比如前期有个同乡引兵联合刘邦,刘邦转手就把人家兵权夺了。举项羽不信任属下那点没必要,刘邦同样也不信任韩信,入韩信兵营夺权如探囊取物这就很现实。不过刘邦很会收买人心。
韩信刚来看出是个人才,衣食住行同等标准,把韩信感动得不管刘邦后面怎么虐他都没造反之心。刘邦还贼不讲信用,骗了项羽好几次,拿了关中骗项羽只想当关中王,同反项羽的田荣他们发来同盟信,转手卖给项羽献忠,把项羽引到田荣他们那去。和项羽议和,停战协议都签了,项羽把老爸老婆还回来后,转头就撕毁协议调兵直追。
怀王定个关中之约,然后把项羽派去打章邯,把刘邦派去打关中?这约定也太偏袒刘邦了吧。且不说怀王是项梁扶植的,刘邦前期也是项梁借兵才打下的丰邑。秦国主力是项羽灭的,把秦国最后一线希望打没了,子婴才降的刘邦。结果胜利果实被刘邦摘了。那项羽从一开始就别同意关中之约啊!假如他在彭城就掀桌子离开,自己单干,就算他后来打进关中抢了刘邦的秦地,那任谁也没话说,毕竟一开始就没加入怀王的牌局。
小编我佩服他是个拿的起放的下的爷们。可项羽当时是什么反应?楚怀王提出关中之约的时候,项羽不仅不反对,反而积极踊跃认可,要求参加西征,后来自己没抢到关中,就拉下脸不乐意了、后悔了,开始讲故事谈过往。打球最烦这种输不起的,盖他一个帽,脸就黑了,喊着“把球还我我要回家”,那你一开始就别加我一个啊?
西征关中的名额也不是刘邦抢的。怀王定关中之约的时候,刘邦引兵驻扎在砀郡,而项羽和怀王都在彭城。项羽想去西边,但楚国老将们都憎厌项羽人品,不想让他去;而当时在彭城的将军们又觉得西征太危险,自己不敢去。于是就把唯一不在场的刘邦投了出去。刘邦等于是缺席了一次班会,就被人投票当班长了。不得不说,反秦最大功劳应该给项羽,或许他确实不是啥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