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个顶尖谋士,3位帅才,10多名猛将,巅峰时董卓阵容就这么豪华

2个顶尖谋士,3位帅才,10多名猛将,巅峰时董卓阵容就这么豪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4/1/20 10:51:50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这是曾经的起义军将领在攻打长安时立下的豪言壮语,豪气干云的男儿气魄。

在其他时期也有这样的将领,有英雄,有强兵,有能将,有枭雄也有聪慧绝顶的谋士和深谙大局的政治家。

那就是三国时期。说起三国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曹操,刘备和孙权等人,

魏蜀吴三权鼎立,天下三分。

更有许许多多的经典故事,譬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张翼德长坂坡一声吼,诸葛亮巧借东风等等。

董卓也是其中能说得出的领导人之一,

最强盛时期连皇帝见了他都要恭敬不已,可是为什么最后反而落得个惨败收场的结局呢?

董卓其人

董卓,字仲颖,为今甘肃省岷县人,在进入京城救驾之前,

董卓就已经参加过黄巾起义等战役,

并且顺利封侯拜相。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个心机狭隘,骄横霸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的小人,这是带着作者主观情绪在其中的。

可以看出来的是罗贯中真的非常不喜董卓,

可这也无法掩盖董卓确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事实。

公元189年董卓受召进京,立下救驾大功

,可董卓可不是对皇帝对汉王朝忠心耿耿的忠臣,他有着自己的野心想要当皇帝。

毕竟那“

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的位置和权势不是所有人都能拒绝的,董卓立刘协为皇帝,开始了操控傀儡皇帝掌权的日子。

随后招纳人才不论是文人还是武将,只要是有所才华都纳入麾下为他所用,把都城迁往长安,大兴土木。

董卓自此拜为董相,权势滔天

,他的军队由于董卓的权势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无一人敢与之争锋。

为人残忍嗜杀,尤其偏爱酷刑法令

,一次某御史只是见他时忘记解除佩剑,按理说这根本不会伤到董卓一根毫毛。

因为董卓就是武将出身,加上身边高手如云防范严密,是不可能出现荆轲刺秦王一样的现象,

可他借题发挥,严惩御史,把他活活打死。

面对皇亲国戚也是下手狠辣,他曾命人把何太后的母亲杀害,甚至把已经入土为安的何太后肢解,尸体随意乱扔于园林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董卓虽有些谋略可是太过狭隘

,缺少大局观,也没有做天下之主的才能和气魄,做个守城之主都属勉强。

毕竟当皇帝不仅需要能征善战,更重要的是如何权衡,如何稳定朝局,如何将国家带往平定昌盛,

而武将出身的董卓杀气太重。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司徒王允想要杀掉董卓,就使出了美人计,

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

用绝世美女貂蝉和董卓吕布两父子周旋,使他们心生隔阂,最终董卓惨死在了吕布的刀下,他的大业梦,也就此陨落。

谋事在人

董卓在巅峰时期的阵容是相当厉害的,

文有李儒蔡邕、贾诩等人,

其中李儒、贾诩都是当时的顶尖谋士,纵观整个三国时期,都能为列前十。

俗话说得一人可得千军万马

,这话不假,在三国时期谋士的重要性不亚于一支精兵强将,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根本就不会有后面的三分天下。

李儒可谓是董卓帐下第一谋士,

可以说没有李儒就没有后来的董卓,因为许多行动都是按照李儒的想法来的。

比如进入洛阳救驾,策反吕布,废皇帝等等,在貂蝉离间董吕二人时李儒十分明智地提出,

应当和吕布重修旧好,但董卓没有采纳

事实上如果董卓继续听从李儒的建议,将貂蝉送给吕布,那样二人不仅不会有矛盾,也许吕布还会对董卓更加忠心,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贾诩是三国中有名的“毒士”,

用计狠辣阴险,连诸葛亮都说过称赞他才华的话。

贾诩有着不输于李儒的才智,这才董卓时期可能没有体现,

但在后来跟随曹操后,帮助曹操一举夺得关中。

武将征战

除了能掐会算的谋士,战争年代当然少不了能干的将领,

吕布在董卓旗下并不能算是最强战力

,真正的战力另有其人。

当时董卓麾下就有三大将领,张辽、徐荣高顺

。吕布虽然在三国公认单挑武力值第一,可论起行军打仗还是张辽他们扛住大旗。

张辽是后来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

,多次让刘备孙权等人吃了大亏,甚至以数百之人破了孙权十万部队。

徐荣则前后击败过曹操和孙坚

,在汴水率军伏击曹操时,不仅大破敌军,还差点活捉曹操,打得曹操狼狈逃跑。

虽然徐荣在现在不为人所熟知,但在真实的三国时期,

徐荣可比吕布的名气大得多,

说是闻风丧胆也不为过。

高顺则是吕布的将领,虽然有着一身的本领,无奈不为吕布所信任,自然也不被重用。

但高顺统领的是三国时期最强的装甲步兵

,其战斗力可谓是所有兵种中最高的,

关羽和张飞都曾经败在他手下。

之后吕布被曹操所擒,即使一直不被信赖的高顺,却一直忠心于吕布,后因不愿归降于曹操而被杀。

除了上面所说的3位帅才,董卓还有魏续、宋宪、侯成等十余名能征善战之辈,

足见当时的阵容有多么豪华。

但就是这样,文武双全不缺人才的董卓,按理说不应该会战败,可是最后还是惨败收场。

结语

从董卓一介布衣到封侯拜相

,一步步爬上来可以看出他是有些能力的,

不然也不会第一个冲进洛阳。

可惜眼界决定实力,

董卓的政治能力不足,加上学识不多心胸狭隘,没有办法意识到最正确的政治选择。

大部分都是在谋士的建议下完成的,他自己不想也不能理解政治界的东西,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他是没有概念的。

在董卓想法里,还是武力至上,

有人反对他有人对他不满,那就杀了他也好杀鸡儆猴,给其他人一个警告。

可他忘了如果所有事情都能用屠刀解决,那就不需要人心了,

他可以阻止人们嘴上说的话,却无法阻止人们心中的真实想法。

所以像董卓这样没有远见的人,

注定只能成为为祸一方的乱臣贼子,

而不能变成割据一方的枭雄王者。

更多文章

  • 霍去病并没有击垮匈奴,真正让匈奴降服的,是他权倾朝野的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匈奴和霍去病有什么关系,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为何打匈奴

    公元前123年时,年仅17岁的霍去病就已经任命为骠姚校尉,是汉武帝亲自任命的大将军,霍去病便由此流传千古。如果说霍去病是历史上军界当中非常有名的一位少年将军,那么霍光相对于霍去病来比,他比霍去病更加的了不起。在汉武帝死了之后霍光就正式地接受了当时汉武帝的遗诏,封为司马大将军成为汉昭帝的首席辅政大臣。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左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末三国时期十大家族,姓左的历史名人,三国左氏

    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周末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有无数人物展现过自己的才干,有些人凭此名闻遐迩,也有人就此落寞消沉。本篇就来聊聊汉末三国时期的左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华阳国志》、《后汉书》中提及的左姓人物们,列个名单:左慈、左灵、左骏伯、左思、左棻fēn、左雍、左

  • 三国被忽略的万人敌猛将,个个勇猛善战,可惜大多数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不为人知的猛将,三国正史真正的顶级猛将,真实三国历史上最猛的武将

    一、甘宁甘宁原本是江贼的匪首,他和他的手下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后来甘宁东吴著名将领,在曹操举兵前来时,他当机立断,带领一百人潜入曹营,连斩数十人,随后全身而退,等到曹军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不见甘宁的踪影。二、李进兖州济阴郡乘氏,剑师史阿名传全国,是曹丕的师父。李进当时是单骑击破吕

  • 三国中能跟吕布打五十回合的有几个?赵云上榜,第一打到吕布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三国吕布与赵云谁厉害,赵云与吕布打200回合

    这段历史因为《三国演义》而广为流传,书中一个个武将、谋臣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对决非常精彩,要说谁是三国中的武将单挑第一人,非吕布莫属。虎牢关下,吕布单挑关羽、张飞两位一流猛将,还有个酱油刘备,这份武力足矣惊艳三国。吕布在三国中的确是无可争议的武艺第一,但是能跟吕布打个五十回合的武将存

  • 三国能够勇战关羽的大将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关羽一共杀过哪些大将,三国大将关羽谁厉害,关羽是哪国大将

    第一位,荆州名将黄忠。黄忠,本是刘表麾下的大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黄忠是一位老当益壮的武将,曾随刘磐对抗东吴大将太史慈,由此可见其本领。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与孙权组成联军大败曹操军,曹操北归,刘备想趁机占领荆州南部四郡,于是乎率领关羽、张飞、赵云等南征长沙,桂阳,零陵等。在长沙之战中,黄忠

  • 一向偏爱别人老婆的曹操, 为什么对蔡文姬没有非分之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的一生挚爱蔡文姬,曹操和蔡文姬私下关系,曹操与蔡文姬32集免费观看

    但是动荡年代的时局,也让蔡文姬有着动荡不堪的生活。蔡文姬貌美且多才,十几岁时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然而蔡邕中了卫家的长子卫仲道,卫家也是当时河东世家,两家和亲可以说门当户对。卫仲道和文姬可谓郎才女貌,婚后二人,恩爱有加。但世事难料,卫仲道不幸得了肺痨,整日咳血,不久撒手人寰,只留下孤零零的文姬独守空房

  • 吕布是内蒙包头人还是山西定襄人?籍贯争议源自曹操的一项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说吕布是定襄人,吕布与曹操,吕布正史存在吗

    山西省忻州市有句俗语,“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此话说的是东汉末年,忻州出了位闭月之容的绝世美女貂蝉,而隔壁不远的定襄县出了位武功盖世的乱世猛将吕布。这对汉末绝配,集天地之精华,各自占尽了当地的风水,所以才有此俗语。虽然貂蝉的知名度远大于吕布,但关于貂蝉,此人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尚有争议,

  • 如果将西蜀和东吴的领地互换,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还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北伐时东吴有帮忙吗,诸葛亮北伐防备东吴,诸葛亮北伐为何不怕东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蜀国的精兵强将结合吴国的长江天险,或是江东子弟守备秦岭汉川,优势结合,如此一来蜀和吴领地互换,能不能免于被灭的命运,甚至进一步逆天改命,北伐成功呢?借用刘皇叔的经典名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从建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曹魏死磕到底。互换领地的蜀国占据了荆、扬、交三州,领

  • 申生、扶苏、项羽都选择了自杀,重耳与刘邦为何不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在网络上发表议论的人,大多数可能都没有被逼到绝境的体验,所以很难理解那些选择自杀之人的心境——当然,这也包括我在内。不过,我还是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杀这个问题。我国的历史记述,有很大一部分是记录政治斗争的。而在虽不见硝烟却十分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结果往往又是成王败

  • 盘点三国时期,十大未被重用的人才,看你认识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十大武将,三国战争时期的人才,三国寒门人才汇总

    1、蒋干他本是九江的名士,但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超级大白痴。其实,正史中的他,的确是个风流名士,并不是个白痴。曹操南征,强征蒋干入他的幕府(和司马懿一样),而后又命他去劝降周瑜。蒋干明知周瑜不是可以以名利言语打动的人,但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方面是因为寄人篱下,不得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