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将西蜀和东吴的领地互换,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还能成功吗?

如果将西蜀和东吴的领地互换,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还能成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4/1/4 16:31:06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蜀国的精兵强将结合吴国的长江天险,或是江东子弟守备秦岭汉川,优势结合,如此一来蜀和吴领地互换,能不能免于被灭的命运,甚至进一步逆天改命,北伐成功呢?

借用刘皇叔的经典名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从建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曹魏死磕到底。互换领地的蜀国占据了荆、扬、交三州,领土扩大了近一倍,而在北伐的基本国策不变的前提下,荆州在手的诸葛丞相,就可以实现兵击襄阳、合肥这样双线出击的基本方略了。

对于孙权而言,他应该会把巴蜀治理的如同江东一样繁华,并且从他外出探访夷州(今台湾)的举措来看,应该也会结好西南诸部少数民族,但是他只愿守成,巩固防线的国策,会更进一步地导致吴国止步不前,将自己的兵马锁死在阳平关内。

吴蜀互换之后,水路便成了蜀国的主要运输途径,以往令诸葛丞相焦头烂额的崇山峻岭,此时也已化为坦途。虽然在三国时期,江南还远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鱼米之乡,但以孔明的治政能力,应该能很快看出这块“南蛮之地”的潜力,着手东南大开发。还有,诸葛丞相,这次派位靠谱点的将领镇守荆州好吗?荆襄之地在您手中可是用来进攻的,丢了就不好办了。

孙权也很开心,曹魏你进不来了吧!不但如此,我时不时还会亲率雄师十万,兵出祁山,巩固我北方防线,顺便骚扰你一下,能占州夺县最好,拿不到我也不吃亏。顺便问下,你曹魏镇守西凉的将军不是姓张名辽,还是姓张名郃吧?

看看蜀吴互换后各位大佬的反应吧。

荀彧:“诸葛亮两路大军,兵锋直指合肥、洛阳。第三次了!”

曹操:“不行,我头风病犯了,头痛欲裂!”

张辽:“压力山大,申请调往西凉防线防备孙权。”

诸葛亮:“运粮再也不用担心了!”

刘备:“朕欲教教孙权什么打合肥,丞相你率荆州之众出襄阳。合肥城坚?朕难道不知兵?”

关羽:“曹仁,手下败将!曹操你不能派个像样点的来守樊城吗?”

周瑜:“水军没用了,我们操练步骑吧!”

孙权:“别操练了,他们进的来么?”

陆逊:“南中这藤甲烧起来格外过瘾。”

总的来说,即使是蜀国和吴国互换领地,也改变不了两弱相联合抗衡强国的局面。刘皇叔和诸葛丞相的临阵对敌经验要比吴主孙权强多了,拿下合肥估计不成问题,然而他们接下来面对的难题是坚城襄阳和徐州,这两处都是战略要地,曹魏均安排了重兵把守,相信对于蜀汉而言这是两块难啃的骨头。

对于孙权而言,首先巩固防线是最重要的,所以吴国很可能会一开始就采取后期蜀国重臣费祎的“消极防御”政策,除了偶尔在蜀国北伐时骚扰下魏国,就没什么动作了,这样一来,魏国西北防线的态势就减缓了许多。

其次,吴国觊觎荆州也是肯定了,不过在蜀国手中的荆州是把进攻的利剑,而不是向南发展的屏障,所以调动大军北上肯定是要比过去频繁的,那么吴国偷袭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历史没有如果,小编认为即使是蜀国和吴国互换领地,也难以撼动魏国,难以北伐成功。毕竟蜀吴联合成一个国家,势力也不及曹魏,更何况是分而治之,各怀心思呢?我们表面上说的是三足鼎立,实际上是两个小诸侯在强国的威压下求生存的故事。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滞不前,这或许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吧!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啦,如果大家想了解三国历史,或者还想知道三国杀名将传的最新资讯,欢迎点个关注哦!谢谢大家,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更多文章

  • 申生、扶苏、项羽都选择了自杀,重耳与刘邦为何不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在网络上发表议论的人,大多数可能都没有被逼到绝境的体验,所以很难理解那些选择自杀之人的心境——当然,这也包括我在内。不过,我还是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杀这个问题。我国的历史记述,有很大一部分是记录政治斗争的。而在虽不见硝烟却十分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结果往往又是成王败

  • 盘点三国时期,十大未被重用的人才,看你认识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十大武将,三国战争时期的人才,三国寒门人才汇总

    1、蒋干他本是九江的名士,但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超级大白痴。其实,正史中的他,的确是个风流名士,并不是个白痴。曹操南征,强征蒋干入他的幕府(和司马懿一样),而后又命他去劝降周瑜。蒋干明知周瑜不是可以以名利言语打动的人,但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方面是因为寄人篱下,不得不为

  • 此人被判处死刑,行刑前他说:容我再说一句话,刘邦听完:人才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执行死刑的行刑人,刘邦最后被谁处死,历史上的刘邦真实事件

    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于是刘邦便选择了最血腥的一条路,也就是屠杀功臣。因为刘邦的逼迫,使得往日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纷纷起兵造反。要说在这些人中,最惨的当论梁王彭越。彭越,属于是刘邦阵营的得力干将,在很早的时候,他就跟随了刘邦,随后更是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刘邦建国称帝后,为了感谢这个好兄弟

  • 三国时期,蛮王孟获的地盘究竟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蛮王孟获是什么人,三国时期孟获地盘,三国的孟获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吴蜀联盟的恢复,内部政局的稳定,使平息叛乱的时机成熟起来。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诸葛亮进军南中,兵分三路。诸葛亮率西路攻打越的高定元,马忠率东路军攻打的朱褒,李恢率中路军直指益州郡的雍闿。诸葛亮和马忠率领的东西两翼很快打败叛军,先后收复越、牁。然后诸葛亮指挥三路大军会合,

  • 韩信一直感恩刘邦的知遇之恩?为何被贬淮阴侯后,他会选择背叛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91版淮阴侯韩信电视剧插曲楚歌,淮阴侯韩信之死,韩信是怎么得到刘邦的赏识的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要剿灭异姓王的,所有异姓王里就韩信的实力最强大,所以要对付异姓王就必须要先把韩信给办了。但是刘邦舍不得杀韩信,因为他对自己有莫大的功劳。杀一个普通的功臣,或许历史还不会铭记,要是杀了汉初三杰之一,那历史该如何评价?不到万不得已,刘邦不愿下手。将韩信贬为淮阴侯,或许就是为了饶他一命。

  •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算透了人心,留下千古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至今无人能破,诸葛亮死前为啥要摆一堆蜡烛燃烧,诸葛亮死前留下的最后一计

    诸葛亮传奇的一生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受到刘备诚意感动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争夺天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三把火烧出了刘备一方天地,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六出祁山志在中原,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看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最有意思的就是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了,大军出征之前,诸葛军师必受大将锦囊,每当危机

  • 刘备为啥让阿斗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却不考虑关羽女儿,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为啥让阿斗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关羽张飞死后刘备说了哪四个字,刘备关羽张飞图片

    帝王之家,实际上婚姻并没有什么真爱可言,更多时候考虑的都是利益关系,当时张飞的儿子张苞可是蜀汉后期的英雄人物,年纪轻轻,却文武双全,诸葛亮十分欣赏张苞。因此他希望原本有个皇后维系的关系不能因为皇后去世断掉,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娶一个张飞女儿继续维持这种关系,也可以让张苞更加全心全意为蜀汉卖命。至于为何没

  • 章太炎曾说,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是否就是事实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说关羽是一个有功却无罪状的人,如果明杀他则不能服众、不能压制人心,但是不除他,诸葛亮又担心将来关羽会成为他在朝中的劲敌。所以最终是不惜以荆州为代价间接害死了关羽。杀死关羽其实是一石二鸟,关羽之死为扫平日后的第二个障碍——刘封(刘备的养子)铺平了道路。章太炎根据史料中的记载,判断出刘封与诸葛亮素来不

  • 刘备看出诸葛亮两处缺点?诸葛亮不仅成了萧何,还得肩负韩信重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刘备为什么能马上重用诸葛亮

    第一件事,刘备把诸葛亮叫到了自己身边,同时前来的还有李严。其实意思很明白,诸葛亮一个人承担不了那么多,他希望诸葛亮和李严合作治理蜀汉。第二件事,刘备还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提出忠告,他认为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有点纸上谈兵的样子,不能堪当大任。这两件事点出了诸葛亮的两个致命缺陷,一个是操心过度,一个则是用

  • 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为何搞不了?他的九品中正,迎合了士族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谁帮曹丕设立九品中立制,曹操对曹丕态度,曹操与曹丕的关系怎么样

    曹操选拔了那么多人才,在军中和朝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所以曹操有恃无恐,公然和士族集团决裂。曹丕所遇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的江山是继承得来的。他的老父亲打下了江山,他只是坦然地继承了这一切,所以说他在朝中和军中都没有真正的心腹,必须要慢慢培养。而他本人又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无法带兵打胜仗,所以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