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戚继光齐名之猛将:史书说他200年一遇,却一手葬送大明

与戚继光齐名之猛将:史书说他200年一遇,却一手葬送大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2/4 13:56:57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辽东铁岭人,大明后期著名将领,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其名,人称“南戚北李”,后戚继光驻蓟门,李成梁则镇守辽东,致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堪称是明末“双子星”。李成梁镇守辽东长达30年之久,率所部辽东铁骑先后上奏大捷十余次,小捷不可胜数,蒙古、女真等各部对其无不是闻风丧胆,服服帖帖。清末章太炎起草革命宣言时曾说到:“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将其视为英雄,是革命的榜样。由此可知,李成梁之能量确实够大。确实,李成梁之名气在万历朝甚至压过戚继光,毕竟李成梁捷报多,而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则少有捷报上奏。当然,这并不是说戚继光不厉害,而是戚继光太狠,蒙古、女真都不来惹,自然没啥捷报了。

看看李成梁之功绩,着实够狠,够辉煌

隆庆五年(1571年)5月,蒙古铁骑进犯盘山驿,李成梁主动出击,追杀蒙古兵几百里而还。不久,蒙古土蛮汗率一万余骑再次进犯,李成梁采取前后夹击之策,断其首尾,而后直捣大营,斩杀部落酋长2名,斩首580余级。

隆庆六年(1572年)10月,土蛮汗再次进犯,前锋抵达辽阳北面,距离大明边境仅200里,李成梁二话不说,直接追杀过去,土蛮大败而逃。

万历元年(1573年),土蛮汗勾结朵颜部入侵边境,再次被李成梁击败。

万历二年(1574年),建州女真首领王杲挑战大明权威,纠集蒙古鞑靼部、泰宁部,大举进犯辽阳、沈阳,李成梁直接率兵讨伐,攻灭王杲老巢古勒寨,俘虏努尔哈赤及其弟弟舒尔哈齐。王杲败逃哈达部,被哈达部首领送给大明,而后斩首示众,传首九边。

万历三年(1575年)春,土蛮汗再次犯境,李成梁击败之。同年冬,喀尔喀蒙古五部集结2万铁骑进犯沈阳,并扬言攻城。李成梁直接率军出战,就地将喀尔喀蒙古五部暴揍一顿,斩首千余级。

万历四年(1576年),黑石炭、大委正等蒙古首领在大清堡边墙外宿营,谋取锦州、义州,被李成梁打得落荒而逃。

万历五年(1577年),老对手土蛮汗率2万兵马入寇,联营至辽河以东,声势十分浩大。此战,李成梁采取突袭方式,直接杀入大营,土蛮汗再次败逃。

万历六年(1578年),蒙古各部共三万余骑在辽河宿营,攻打东昌堡。李成梁派遣诸将分屯要害城市以遏制土蛮,自己亲率精锐部队出塞二百余里应对蒙古各部落,敌军再次惨败。

万历七年(1579年),土蛮汗纠合蒙古各部首领,率4万骑入寇,可还是被李成梁击败。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打古勒寨攻打王杲之子阿台,利用火攻焚毁营寨,彻底消灭闹事者阿台。此战,努尔哈赤祖父、父亲均毙命,据说是误杀。同年底,李成梁利用叶赫部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到开原进行马市贸易的机会,在开原中固城设“市圈计”,诱其入伏,而袭杀之。不久,李成梁出兵叶赫部,摧毁其营寨,防止其势力坐大。

限于篇幅有限,笔者就只列出李成梁上述战绩,但足以说明此人非同一般,堪称名将是也。要知道,大明后期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李成梁能取得如此大之战果,着实不容易。此外,李成梁并非凭借坚固城墙击退敌人,而是在野战中硬碰硬获胜,甚至还经常亲率大军捣毁对手营垒,堪称悍将。但是,李成梁却在不经意间培植了大明掘墓人努尔哈赤,后患无穷。这又是咋回事呢?一起来看下李成梁与努尔哈赤之关系,看看努尔哈赤是如何靠着李成梁做大的。

对于努尔哈赤与李成梁之关系,可以说一个是奴才(努尔哈赤),一个是主人(李成梁)。对于边境少数民族,中原王朝历来都是奉行“以夷制夷”政策,拉拢一帮去制衡另一帮,防止任何一方坐大,从而威胁到王朝统治。明朝初年,朝廷对东北建州女真也是采取这么一种策略,给建州比较听话之部首领封官,让其去打击对手,保卫边境安宁。

隆庆年间,建州部首领王杲(努尔哈赤之外祖父)、阿台(王杲之子)势力不断强大,甚至公然挑战大明帝国权威,这使得觉昌安(努尔哈赤爷爷)、塔克世(努尔哈赤父亲)深感不安,于是便投靠李成梁(帮其做内应,随时送来王杲、阿台等人之消息),免得受牵连。当然,李成梁对他们是不信任的,于是便以增进感情为由,将努尔哈赤、舒尔哈齐两兄弟放在李家培养,实则是作为人质。对此,年轻的努尔哈赤自然知道,自己现在就是人质,是李成梁的家奴,只有乖乖听话才有饭吃,否则下场将会很惨。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家表现很不错,很顺从,还跟李成梁儿子李如梅、李如柏混得很熟。不久,努尔哈赤便以结婚为名脱离李家,回到觉昌安、塔克世身边。可惜好景不长,王杲太过嚣张,李成梁直接出兵攻打古勒寨,王杲逃之幺幺,后来被哈达部首领抓获,送往北京斩首。也就是在此战中,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再次成了俘虏,努尔哈赤一见是李成梁立刻抱大腿痛哭,李成梁认出是他,于是将其带回家中,又放了他一马。

王杲被杀后,其儿子阿台依然骜不驯,屡屡来惹大明麻烦。为此,李成梁决定再次出兵攻打古勒寨,将其斩草除根。觉昌安事先得到消息,于是便提前去古勒寨劝说阿台(此时已娶了觉昌安女儿),希望他回头是岸,乖乖听话才是。不过,阿台不听,决定顽抗到底。当然,在李成梁大军面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古勒寨被一把火烧了,觉昌安也死在里面。不过,塔克世(此时做李成梁向导)还想进城去救出父亲,于是冲入城内。此时,李成梁顿起杀心,毕竟觉昌安父子经常玩两面三刀,对自己并非忠心耿耿,于是让伏兵杀了塔克世。

闻知觉昌安、塔克世死于古勒寨,正在叶赫部求婚的努尔哈赤悲痛万分,明知这是一场有意谋杀,但还是得忍住,毕竟自己实力不够。为此,努尔哈赤便向李成梁哭诉,说自己祖父、父亲忠心耿耿,为何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呢?李成梁自知理亏,于是便将部分战利品给他,还为他争取来建州卫都指挥使一职。不久,李成梁让努尔哈赤外出单干,以培植亲明势力,牵制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由此而得以崛起。

此后,李成梁对努尔哈赤多有包庇,只要他乖乖听话顺从,则立刻向朝廷保奏官职。对于其他各部落,李成梁则往死里打,搞双重标准。后来,李成梁干脆放弃宽甸六堡,此地乃遏制女真之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就为努儿哈赤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不过,李成梁也扶植舒尔哈齐(与兄长关系不好),让其牵制努儿哈赤,最好是能拉人出来自己创业。但是,李成梁被言官弹劾,提前下台回家养老。没了李成梁做靠山,舒尔哈齐自然斗不过兄长努尔哈赤,很快就被囚禁致死,其儿子阿敏、济尔哈朗后来也是被努尔哈赤儿子欺负,实在够倒霉的。

1615年,李成梁被罢官后6年,病逝于北京。3年后,努尔哈赤宣布起兵反抗明朝,而后攻击抚顺,终成大患。后来,大明王朝正是在关外女真与关内农民军夹击下灭亡。就此而言,李成梁应该承担相当责任,说他一手葬送大明王朝也不为过。若是知道有今日,李成梁会不会后悔呢?会不会后悔自己没有真正做到铲草除根呢?

更多文章

  • 徐达也是开国功臣,为何能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出,找对姑爷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达与朱元璋的关系,历史上的徐达是朱元璋杀死的吗,朱元璋怎么评价徐达

    徐达之所以能够善终,且子孙后代都能相近荣华富贵,除了自己建立的赫赫功勋以及为人正直、不犯上作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自己的女儿找了位好老公。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其中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二女嫁给了代王朱桂、四女嫁给了安王朱楹这几个女儿中,自然是长女嫁得最好,我们都

  •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宋高宗赵构为何中意赵匡胤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和赵构是同宗吗,赵匡胤与赵构谁厉害,赵匡胤和赵构

    这位皇帝就是宋高宗赵构,这是什么原因呢?一、高宗无嗣赵构曾在金兵的追杀下,由于惊吓导致阳痿,并丧失了生殖能力,唯一的儿子因为宫女不小心踢翻一个铜鼎而被惊吓抽搐致死。唯一的儿子死后,他萎久治不愈,最后年老后终于死心,只能传位于养子。二、个人境遇北宋灭亡后,赵氏皇族大部分成员都被金军俘虏,逃到南方的男性

  • 岳飞被杀,为何岳家军不反抗?原因竟是宋高宗耍了一个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死后岳家军有没有反抗,岳飞和岳家军现状,岳飞死后岳家军驻扎在鄂州吗

    宋朝岳家军就是一个特例,岳家军内部十分团结,岳飞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但是奇怪的是在岳飞被宋高宗12道金牌召回,继而被秦桧设计陷害至死后,整个岳家军并没有反抗,更没有替岳飞报仇雪恨,而是默默的接受了这个事实,这是何原因呢?其实究其历史原因,这些岳家军并不是不想替岳飞报仇雪恨,而是有心无力,因为宋高宗在下

  • 宋江为了招安损失良多,还赔上众多性命,换来的官职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江招安是唯一的出路么,宋江接受招安后做了哪些事儿,宋江招安过哪些人

    当初宋江如果没有一时冲动杀了人,可能之后的种种都不会发生,他也不会登上梁山。如果不是被逼的太紧,宋江并不想跟朝廷作对。从他上山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没有停止自己对于招安的渴望,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的这种想法。当他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后,直接将“聚义厅”的名字改名为“忠义堂”,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表明自

  • 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是给了朱允炆?原来是因为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当了皇帝后怎么对待朱允炆的,朱棣和朱允炆谁先当皇帝的,朱棣保留了朱允炆排位吗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十分的疼爱,被视作自己的接班人,从小就带在身边,建国后便将朱标立为皇太子。而朱标也非常的勤奋,父亲的优点继承了大半,并且还非常的仁厚。朱标做了二十五年的皇太子,最后却天妒英才,三十七岁便因病去世了,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去世,感到悲痛不已,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一时间极坏了朝中的大臣

  • 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常遇春怒参徐达,朱元璋为何不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达敢顶撞朱元璋吗,常遇春与徐达,朱元璋为什么放过徐达

    在1368年,朱元璋称帝的时候,他其实还没扫平寰宇,但是当皇帝这事他着急,所以在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发动了北伐大军去打元顺帝。元顺帝,他不像徐达、常遇春那样出名。徐达、常遇春是明初名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元勋,大家很熟悉。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属一类型的人

  • 他是北宋名将,没有战死沙场,憋屈的离开人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战死的最后一名悍将,真实的北宋名将,北宋十大传奇将领

    宋代重文轻武到了一种顶端的状态,因为惧怕武将势力过大争夺政权,所以哪怕他们在外与敌人拼死厮杀,九死一生,到了朝堂之上,也是丝毫不会被看重的。我们都知道常年地征战沙场,使其地骨子里就变得非常好斗,放在今天来看,“好斗”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性格。到了军队便成了优点,使其很快就从一个被迫充军的士兵变成了天子宿

  • 她是朱元璋的挚友,朱元璋为她怒斩爱将,今一首凤凰传奇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的传奇一生,朱元璋的著名事迹,朱元璋的一生有哪些故事

    说起这个故事我们就得从朱元璋当时打江山的时候说起,当年朱元璋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的统一了中国。要说完全统一那是不可能的。就比如当时在元蒙残余势力盘踞的贵州一代,就招到了顽强阻击。他们勾结当地的土著,妄想以此为基础,来日进行反攻。而那些土著因为之前是元朝统治他们,所以他们只认元朝这个国家。在元军威

  • 他是朱元璋的义子,不仅为他打拼江山,就连子孙也终于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18个兄弟们都是谁,朱元璋最有名的三个儿子,朱元璋的亲兄弟都是哪些人

    朱元璋前后收养了有20多位义子,当然他们之间也算是各取所需,有利益的追求。这些义子也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帮了朱元璋不小的忙。这些义子中,有一位不仅有谋略还极其的忠心。虽然是乞丐出身,但他和他的子孙后代却庇佑大明王朝长达百余年,甚至在明朝灭亡以后还到处奔波,试图推翻清朝。这又是何人呢?此人名为沐英

  • 崇祯12年,明朝死了一个人令崇祯痛心不已,一天处死了36个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临死前做了哪些事,崇祯死后明朝的将领,崇祯16年明朝发生的大事

    按理来说,崇祯绝大多数情况下秉持仁政,绝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举动。崇祯帝之所以这么做,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人——德王。当时正值崇祯11年,清朝派出大将多尔衮率领数万军队进攻明朝。明朝边关守将见多尔衮兵强马壮,竟然不战而逃。多尔衮长驱直入,崇祯急忙调兵遣将。然而此时明朝已经没有堪用的武将,多尔衮一路直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