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大口吐血,没被毒死,究竟是何原因?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大口吐血,没被毒死,究竟是何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3/12/21 7:24:48

但太子是众矢之的,是所有人对付的目标,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朝野品头论足,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家上纲上线。大臣恭维会冲昏你头脑,小人谗言会让你迷失方向,野心家设局会让你防不胜防。

所以说太子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角色,能顺利继承王位的不少,但半途而废,身首异处的也不少。

所以,李建成又是不幸的。

古代宫廷政治是残酷的,政治是厚黑的,心存善念的妇人之仁承受不了政治之黑,长子李建成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心太好了。

义宁二年,李渊称帝,立建成为皇太子。李建成身为接班人,没有飞扬跋扈,"仁孝至善、勤于政事、谦虚有礼。"

李世民政变成功,成了胜利者,史官拿着李世民的俸禄,命攥在李世民手里,李世民要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史官笔下的历史就是这么样的。

信息如此发达的现代,数据还可以造假。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的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和伊拉克,在官宣中还是一片物价稳定,市场繁荣,人民幸福地要死的景象。如果不是互联网发达,那些繁荣掩盖的灾难就不可能暴露。

所以说,那些历史上的繁华盛世,有谁来证明它有几分真实性?

对于善于利用舆论的君王来说,盛世就是笔下的功夫。何况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统计数据,没有官方经济方面的精确文献,只能靠后世去推敲这盛世是否有水分,是否由番薯支撑。

李建成是钦定的接班人,也具备治国安邦的才华,没有大错的话,那是板上钉钉的接班人。

而李世民的军事才干更优秀,野心更大,天生不安分,不是甘居人下的主。所以,只有要一线希望就要争夺。

既然是争,那就越早越好。既然是夺,那就不能按套路出牌。光明正大的手段不管用,只能是下三滥的办法。

在玄武门兵变发生前夕,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让李世民发动兵变有了正当性,或者让李世民找到了兵变的借口。这件大事就是太子李建成设下鸿门宴,点名让李世民参加,李建成要谋害李世民,李世民没有防备,喝下了太子的毒酒。但李世民命大,只是吐了血,没有伤及性命。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当年李世民攻打下了洛阳,得到老子嘉奖,李世民信心爆棚,迸发了问鼎的野心,就开始搜罗党羽,养精蓄锐,创造条件,李世民怕自己的心腹车骑将军张亮直接带着银子去暗地里收买人才,结果被李元吉察觉告发。这样李世民觉得形势危急,夺权斗争白热化,那场要毒死李世民的鸿门宴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宴会上,李世民喝了毒酒吐血不止,李渊还亲自去看望儿子,安慰儿子。可见,李渊似乎相信太子下毒,而且同情李世民,就把他调到洛阳,把陕西以东的地方交给了他,李世民的兵权事实上扩大了。李氏“鸿门宴”的事情没有档案,审讯笔录,没有原始物证人证,我们只能这样推断。

我们不说李建成是如何仁厚,如何宽容,把他的人品权且先放在一边,至少李建成是个能干的人,是个智商还正常的人,要是他是个蠢材,李渊也不会让他接班,李世民也不会那么着急要夺权。正因为李建成也有治国安邦的才干,才深得李渊的信任,才可以对李世民形成威胁。

问题来了,这样一个脑子正常的人,按照正常程序就可以接班的人,一个自己按部就班就能坐皇位的人,为什么要用非常手段去害李世民。如果事情败露岂不是满盘皆输吗?不害李世民,自己一切主动,谋害李世民反而有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正常的人会怎么选择?

即使退一万步,李建成认定李世民的威胁迫在眉睫。觉得除掉李世民这个心腹大患一天也不能等了,为什么要把谋害现场设在自己府上呢?

李世民死在自己府上,那不是告诉天下人自己害了亲弟弟吗?他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父亲,如何面对满朝文武?李渊还会让他接班吗?难道他也打算害掉李世民后废掉李渊取而代之?难道李渊的儿子们都有跟李世民这样的虎狼基因?

所以,李建成再笨也不会把谋杀现场放在自己府上。

因为按照李建成的性格,即使谋杀成功了他也没有勇气去跟老子谈判,失败了就万劫不复,他不会不给自己留退路。如果有勇气害了掉李世民跟李渊摊牌,干脆在自己府上设伏干点李世民岂不是更省事吗?

因此李建成即使有一万个理由害死李世民,也不会选择在自己府上,除非李建成是个弱智,李建成的手下也都是白痴。

还有人说李建成要教训李世民并没有真的下毒,或者说下毒的剂量不足以至死,这更是无厘头的推断。古代的时候没有精确的剂量容器,怎么能掌握到下毒剂量不致命。

再说,即使恰好下毒不致命,李世民要有中毒反应才能得到教训目的,不然李世民毫无感觉还能起到教训目的吗?但一有中毒反应那不是满城风雨?李渊能不知道吗?李渊知道了,李建成这太子还能做成吗?这种猜测显然狗屁不通。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李世民觉得到了非除掉太子不可的时候,多一天除掉自己就少一分胜算。

但是在采取行动之前,他必须做铺垫,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环境,为自己政变的正当性找到借口,所以用苦肉计是最合适不过了。

李世民原来以为,只要栽赃李建成,李渊就会废掉太子,自己就会兵不血刃成为接班人。可是李世民并没有如愿,因为李渊是个不合格的政治家。

如果李渊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李世民中毒不管是真是假,都说明儿子们夺权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要么废掉太子让李世民替代,要么把李世民废为庶民,尽可提前下手,防患于未然。

但是李渊无能,没有看出来形势的严峻,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只是轻描淡写让弟兄俩分开,所以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痛下杀手,玄武门喋血在所难免。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儿子中最大智若愚的一个,因压根不想当皇帝最后得到了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的孩子谁最得宠,武则天哪个儿子最有本事,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几个当过皇帝

    爱屋及乌之下,李旦也成为了他心中的心头肉。他抱着李旦爱不释手,之后,又将他改封为冀王、相王等。除了这个名字,高宗对李旦的姓名也着实下了很多功夫。高宗开始给他起名为李旭轮,然后,又将旭字去掉,称他为李轮。永隆二年(681年),高宗再次改封李旦为豫王,并称他为李旦。不料,这次改名后高宗仍不甚满意,一直在

  •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是亲兄弟吗,李渊和李元吉谁厉害,李渊儿子李建成简介

    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和19个女儿,按常理思维,应该会出现像雍正王朝九子夺嫡那样有很多人争夺皇位的状况,可事实是李渊的众多儿子中却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斗得最凶,而且这三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太穆皇后窦氏的儿子。那为何只有这三人斗得最凶?难道是其他孩子不想去争夺吗?他们之所以没有参与皇位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11年之久,朝朝暮暮欢愉,为何没有生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8年,唐玄宗为什么钟爱杨贵妃,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6年是真的吗

    每个皇帝理论上拥有天下女人,都周旋于自己的后宫佳丽之间,无论怎么风流都是老套路,什么东宫失宠,西宫受宠,听着就腻味。人家李隆基所以出名就因为人家喜欢的女人身份特殊,爆的是冷门,所以一下就上热门榜了,这一热就是千年,颂歌献给唐玄宗,诗人老白灵感一现,【长恨歌】诞生了。其实大唐天子因为身上有鲜卑血统,思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什么很少露面,从此缺少了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与秦琼关系,李世民封秦琼为什么,为什么李世民一登基秦琼就装病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表彰跟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弟兄,专门建立了凌烟阁,给功臣树碑立传,可是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参加过两百多场大小战斗、功勋卓著的大将秦琼名字却排在最后。众所周知,秦琼不但才华出众、武艺超群,而且对李家非常忠诚,堪比关羽,尤为民间喜闻乐见。因此,秦琼和尉迟恭有幸成为中

  • 名叫“成器”却不成器,皇太子甘愿让出帝位,间接造就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有六子夺帝,历史上皇子争皇位,历史上皇子夺位成功的

    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非常傻冒,把到手的皇帝生生给推了出去,这个人就是唐朝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宪。我们知道皇帝继承人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种”,更进一步说是任人唯“肚”;意思就是说只有皇帝的龙种才有资格当接班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龙种无数,谁是第一接班人呢?那就是任人唯“肚”了。皇帝种在大老婆肚子里

  • 名相魏征只是凡人臣子,为何民间传说中他能有资格斩首泾河龙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征是怎么在梦中斩泾河龙王的,魏征为什么会杀泾河龙王,魏征不过凡人为何能斩杀泾河龙王

    作为初唐时期最重要的一位文臣,魏征对李世民的作用可谓是不可或缺,《魏征传》有云: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魏征非常有才干有胆量,多次进谏触怒李世民,但是仍然面不

  • 影响中原王朝数百年,鼎盛王朝隋唐的奠基人-东胡后裔鲜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与鲜卑王朝有什么关系,隋唐的鲜卑王朝,鲜卑与东胡的关系

    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乌桓和鲜卑先后兴盛(不幸的乌桓遇到了魏武帝曹操可谓生不逢时),可以说是一双前赴后继的东胡兄弟。从二世纪中叶到三世纪,鲜卑先后被檀石槐和轲比能短暂统一后又分裂。檀石槐让鲜卑人有了一致的概念,轲比能一统鲜卑后,鲜卑实力急剧上升,成为了比曾经匈奴还要强壮的存在。直到五胡乱华时期,鲜卑才

  • 唐朝全盛时的版图,是以开元盛世为最辽阔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强盛时的版图,唐朝开元初修治的是什么驿道,唐朝疆域初期到中期发生的变化

    等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保证自己统治武则天打压唐朝宗室。忠诚于李唐的将领或被杀、或调整,而吐蕃、契丹、突厥都趁机侵占土地或者复国。唐朝版图也大幅缩水,到唐玄宗时期才凭借鼎盛的国力逐步恢复了部分疆域。但是此时的唐朝版图与高宗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唐在唐太宗时期完成了中原一统,在高宗时期迅速把唐朝版图

  • 曾经担任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为何没有像安禄山那样起兵谋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王忠嗣这个人有点功高震主,而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非常的忌惮他,上了这位阴险狡诈的人的黑名单,那么不死,也得掉层皮。可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忠嗣仍然没有反意。其实这也难怪,并非所有掌握着军权的人都会像安禄山那样,有点权力,就为所欲为,受到皇帝的恩宠,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甚至还有了当皇帝的野心。安禄山能

  • 五代十国五大冷知识,冷得你猝不及防,知道三个是状元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十分钟看懂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时期的资料,五代十国常识

    1.五代时期皇帝出身都很卑微,屌丝逆袭的典范。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建国者,出身都很卑微,后梁朱温草莽出身,先是跟从黄巢军起义,后来投奔残唐,平定黄巢有功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最后灭唐建梁。灭后梁建后唐的李存勖出身稍微好一些,祖上原为沙陀族酋长,后被唐室编入宗室谱籍,他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