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影响中原王朝数百年,鼎盛王朝隋唐的奠基人-东胡后裔鲜卑

影响中原王朝数百年,鼎盛王朝隋唐的奠基人-东胡后裔鲜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99 更新时间:2024/1/6 1:04:32

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乌桓和鲜卑先后兴盛(不幸的乌桓遇到了魏武帝曹操可谓生不逢时),可以说是一双前赴后继的东胡兄弟。从二世纪中叶到三世纪,鲜卑先后被檀石槐和轲比能短暂统一后又分裂。檀石槐让鲜卑人有了一致的概念,轲比能一统鲜卑后,鲜卑实力急剧上升,成为了比曾经匈奴还要强壮的存在。直到五胡乱华时期,鲜卑才正式登上中原舞台,并一直影响中原几百年。在此期间,关陇军事贵族集团逐渐形成,甚至强盛如隋唐都来源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北匈奴西迁后鲜卑初步占领匈奴故地,雄霸草原

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便鲜卑已经分化出段部(辽东)、慕容部(辽东)、拓跋部(塞北)、秃发部(河西)、吐谷浑(河湟)等。这些鲜卑部族在中原大地各领风骚,甚至相互攻伐。从十六国到隋唐,各部族或兴或灭,犹如烈火烹油迸发出最明亮的光芒。其中持续时间最长,最后灭亡的鲜卑政权是吐谷浑,最后被吐蕃所灭。下面各部逐一解说。

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分布

慕容鲜卑,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老祖宗,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也就是直到慕容复疯了也念念不忘兴复的大燕国。公元337年,中原战乱,盘踞辽东的鲜卑慕容氏首领慕容皝建立政权,因为统治区域基本在战国时期燕国的区域,故称国号燕,史称前燕(337年 - 370年)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 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也因王室复姓慕容,所以前燕也称慕容燕。前燕先后攻灭后赵、冉魏后入住河北,建都邺城,版图达到鼎盛。击败北伐的恒温,吴王慕容垂在击败桓温的战役中立下大功,然而他却被辅政的慕容评所猜忌。慕容垂被逼无奈,西奔前秦。苻坚早就想消灭前燕,一直忌惮慕容垂,如今最大劲敌已经投诚,苻坚遂开始讨伐前燕的计划。公元370年攻破邺城,前燕灭亡。

前燕鼎盛版图

公元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战败,北方发生战乱,前秦派前燕吴王慕容垂前去镇压。公元384年,慕容垂自称大将军,燕王,然后兵围邺城。公元385年,占领整个河北。386年称帝,建都中山(定州),史称后燕。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395年慕容宝参合陂之战后,后燕被一分为二,开始衰落。

396年六月,北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攻下后燕都城中山。后燕朝政混乱被北燕所取代,后燕历七位君主共二十六年。南部由慕容垂之子慕容宝的叔叔慕容德在公元398年建立的南燕统治。东晋刘裕北伐,次年灭南燕。南燕亡,历两帝,十二年。

慕容氏建立的四燕加起来共建国七十三年(不算北燕因为是汉人所建)。根本都是占据在如今的辽宁、河北、山东一代。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燕国至此寿终正寝。除了鲜卑慕容氏外,还有其他鲜卑分支短暂建立的南凉和西秦政权。吐谷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之庶长子。4世纪初,慕容涉归死,其嫡子慕容廆继为单于,与慕容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到甘肃、青海一带。吐谷浑的孙子叶延为领袖时,以父王字为姓氏,取国号吐谷浑。国祚长达三百多年,直至唐时期。

代国 吐谷浑疆域图

最后说道鲜卑拓跋部,作为将来对中原王朝深远影响的部族,从代国开始一直到统一北方的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两部分,然后分别被权臣建立的北齐北周取代,最后北周在统一全国前夕,北周皇帝被迫禅让给杨坚,建立隋朝,开了大一统的隋唐时代。言归正传,公元338年拓跋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政权,国号代。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国,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国亡。(如上图所示)

公元383年,前秦淝水之战战败后,前秦四分五裂(又是淝水之战成就了多少鲜卑政权)。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建国后,先后击败同族慕容氏建立的诸燕国。接着兵围统万城,灭匈奴人建立的大夏。北击柔然,灭北凉。398年七月,拓跋珪迁都平城。

此时鲜卑入主中原,草原被柔然所占。逐渐汉化的鲜卑视自己为正统,反而视柔然为蛮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之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北方柔然的疯狂入侵。后来主动反击柔然使柔然臣服;公元427年破统万城,4年后灭夏、西逐吐谷浑、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统一。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逐渐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权臣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

齐北周相继取代东魏西魏并随之扩张

四大美男之一的兰陵王就是北齐宗室,相貌俊美,战场英勇无敌。所以每当上战场时都要佩戴恶鬼面具,以遮住自己的面容,从而增加在战场上的威慑力。战场上的高长恭就如自己面具上所描绘的恶鬼一样,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因为兰陵王的卓越武功,后人还创制出了《兰陵王入阵曲》,开创了中国传统“面具舞”的先河。多次立下战功,可以说是北齐的顶梁柱,可惜天不佑人,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四年后,北齐被后周所灭,寿终正寝,历六帝,享国20年。可悲可叹,为什么都是祸起萧墙呢,不能并肩携手吗?

北周一统天下就在眼前

北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宇文泰利用旧时鲜卑人的八部之制,对军队的统辖系统进行了改革,立“八柱国”。自立八柱国之首,命皇室广陵王元欣为“八柱国”之一,加上赵贵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六人。这八家,这八个门阀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错综复杂、纵横交错,他们互相联姻,互相依托,终于形成了一股空前绝后的政治势力。于是,影响了中国历史二百余年,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大王朝的关陇贵族集团从此诞生了。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如上图所示,大半个中国已经在握,一统天下就在眼前。有道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北周皇室能篡夺别人的皇位,别人也能通过同样的办法操作。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隋文帝杨坚随后灭陈,完成统一大业。然文帝死后,到隋炀帝二世而亡。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终于同样出自关陇军事集团的李渊杀出重围,中国历史迎来了灿烂辉煌的泱泱盛世-大唐。(这一段的演义,推荐黄易大大的大唐双龙传,小说看起来很是过瘾)

如有疏漏,欢迎斧正。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

更多文章

  • 唐朝全盛时的版图,是以开元盛世为最辽阔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强盛时的版图,唐朝开元初修治的是什么驿道,唐朝疆域初期到中期发生的变化

    等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保证自己统治武则天打压唐朝宗室。忠诚于李唐的将领或被杀、或调整,而吐蕃、契丹、突厥都趁机侵占土地或者复国。唐朝版图也大幅缩水,到唐玄宗时期才凭借鼎盛的国力逐步恢复了部分疆域。但是此时的唐朝版图与高宗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唐在唐太宗时期完成了中原一统,在高宗时期迅速把唐朝版图

  • 曾经担任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为何没有像安禄山那样起兵谋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王忠嗣这个人有点功高震主,而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非常的忌惮他,上了这位阴险狡诈的人的黑名单,那么不死,也得掉层皮。可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忠嗣仍然没有反意。其实这也难怪,并非所有掌握着军权的人都会像安禄山那样,有点权力,就为所欲为,受到皇帝的恩宠,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甚至还有了当皇帝的野心。安禄山能

  • 五代十国五大冷知识,冷得你猝不及防,知道三个是状元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十分钟看懂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时期的资料,五代十国常识

    1.五代时期皇帝出身都很卑微,屌丝逆袭的典范。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建国者,出身都很卑微,后梁朱温草莽出身,先是跟从黄巢军起义,后来投奔残唐,平定黄巢有功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最后灭唐建梁。灭后梁建后唐的李存勖出身稍微好一些,祖上原为沙陀族酋长,后被唐室编入宗室谱籍,他能成为

  • 唐朝女人发明的美白霜:流行1200余年,材料仅4样,学会了少花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驻颜霜,古代的护肤霜叫什么,古代美白配方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唐朝不是经济发达吗?可当时的女人们为何要自己去研制和发明美白霜呢?从市场上购买不就可以了吗?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众所周知,唐朝时期,女子虽然都以胖为美,但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皮肤白皙娇嫩。当时不像现在,如果自己的皮肤粗糙,甚至带着黄褐斑,也可以通过各种化妆品进行遮挡。可

  • 元载因贪污64吨胡椒粉招来灭门之灾,唐代的胡椒粉有多值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操。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衰。苟图身富贵,胶剥民脂青。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于谦的一首《无题》在向我们解读官场须知的同时,也在冥冥之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官员贪污而导致身败名裂,招来灭门之灾的丑恶事迹。此人名为元载,唐朝中期著名宰相。虽家境平寒,出身卑微,不过好在慧根敏

  •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得一女子告密,却未重视,痛失好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多少岁,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有胜算吗,玄武门之变为何无人保护李建成

    纵观史实,历史大多都从胜利者的角度去记载。所以当我们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会发现关于本次事变的记录都是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角度出发,使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认为发动政变在当时的政治局面下是无可避免的,获取政变的成功也是必然的结果。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三,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太白星横贯天空,太史令傅

  • 唐玄宗是付出怎样努力,通过何种手段,一步步拿下寿王妃杨玉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活了多久,唐玄宗跟杨玉环的结局,唐玄宗与杨玉环历史关系

    说起唐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这样一个开元盛世就由唐玄宗亲手造就的,但最后也是他自己亲手将大唐盛世所毁掉。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因为那时的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李隆基和杨玉环最初是公公与儿媳妇

  • 淝水之战后如果前秦苻坚没有被杀他还有机会翻盘再次统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淝水,淝水战役后的苻坚,苻坚为什么兵败淝水

    苻坚一统北国的历史背景应该说苻坚的运气不错,他的上位后消除国内矛盾后目光转向外敌的时间和周边诸国的内乱或者说暂时衰落的时间基本吻合。所以说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公元357年,在前秦都城长安上演了一场异常顺利的宫廷政变。暴君苻生斩杀。20岁的苻坚称帝,前秦王朝迎来了它短暂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前秦国内胡汉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在唐代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元节长安,唐代上元节习俗的演变,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

    在临街的二楼上,坐着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弹奏着,缓缓地伴着歌声。镜头从此处一闪而过,转向了楼下的大街,街上有着往来的行人,在街的两旁,还有许多挂着“上元”二字的灯笼。这是天佑三年,长安上元节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一处镜头。《长安十二时辰》所要讲述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在上元节这个热闹的

  • 建筑大师宇文恺——张小敬心中的神,他赋予长安城以生命和灵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宇文恺修建长安城,建筑大师宇文恺,靖边宇文恺设计长安城

    在他们守城的时候,团中的老闻总是给一众兄弟讲述关于长安的故事,这些在前线奋战的将士们心中都对那座城市都有着好奇,向往。他们要活着,到长安去。张小敬说:“长安城打隋朝开始建立,那是神仙一般的隋朝工部尚书宇文恺主持设计的。它不单是一座城。长安,是龙首原上俯瞰众生庇护万民的帝国之心。待到了我大唐,为了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