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儿子中最大智若愚的一个,因压根不想当皇帝最后得到了善终

武则天儿子中最大智若愚的一个,因压根不想当皇帝最后得到了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86 更新时间:2023/12/21 7:25:13

爱屋及乌之下,李旦也成为了他心中的心头肉。他抱着李旦爱不释手,之后,又将他改封为冀王、相王等。除了这个名字,高宗对李旦的姓名也着实下了很多功夫。高宗开始给他起名为李旭轮,然后,又将旭字去掉,称他为李轮。永隆二年(681年),高宗再次改封李旦为豫王,并称他为李旦。不料,这次改名后高宗仍不甚满意,一直在“轮”和“旦”两字上犹豫不定。

高宗一会觉的轮好,一会觉的旦好,但是,始终不知道选哪个。于是,高宗有时称他为李旦,有时称他为李轮。但后来,高宗发现自己喊李旦的时候,自己就时来运转,一扫阴霾。而喊李轮的时候,自己就祸事连连,什么倒霉的事情都能碰上。因此,高宗就决定叫睿宗为李旦,以承天意。可以说,李旦出身于皇室,而且一出生便被封王,可谓是喊着金汤钥长大的。

长大成人之后,李旦的传奇经历更是绝无仅有:他父母全都当过皇帝,自己也做过两次皇帝,甚至,还当过太上皇。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将中宗废掉,改立李旦为新君,是为唐睿宗。睿宗当时虽然只有二十二岁,但是,早已将朝中的局势看的通透。他明白母后早有称帝之心,只是让自己作为一个过度。于是,在称帝之后他处处小心谨慎,一切都遵从母后武则天的旨意行事。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处理朝政,将一切权力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甚至,不让睿宗上朝,只让他住在别殿。

对这一切,睿宗全部老老实实照办,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有感徐敬业等人的叛乱,假意将朝政交给睿宗,想要看看睿宗是否有夺权之心。睿宗知道这并不是母后的本意,于是,坚决不从。武则天将睿宗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继续有恃无恐地把持朝政。看到睿宗如此行事,群臣虽然有维护李氏之心,但是,也不敢多言。

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改元为载初元年,并使用自己的新名字“曌”。看到武则天如此行事,朝中反对派实在是忍无可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对武则天的行为大加斥责。身居高位刘祎之是武则天引用的臣子,一直很受武则天的重用。但是,此时刘祎之却跳出来反对武则天的做法。

他毫不避讳地说:“太后可以将昏君废除然后另立明君,说明太后是一心为江山社稷的。那么,现在又为何做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呢?天下人对此议论纷纷,我看太后应该将朝政完全交给皇帝,以此来安定人心。”武则天听到之后非常生气,说道:“我一向欣赏刘祎之,对他很是栽培,但是,现在他居然要背叛我,看来,他已经完全忘记了我对他的恩情。”

看到武则天对刘祎之有所不满,那些憎恨刘祎之的人便开始上书诬告刘祎之,说他招权纳贿。武则天收起了往日对刘祎之的袒护,亲自下旨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去调查此案。王本立对刘祎之宣读太后的敕书,向他说明情况。但是,刘祎之自知命不久矣,于是,视死如归地继续指责道:“太后又不是皇上,怎么可以用皇帝的敕书呢?”

武则天听说此事后更加生气,她直接下令将刘祎之打入大牢,并准备对他从严治罪。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睿宗就是再想装聋作哑,也不能不管此事了。如履薄冰的睿宗不敢说自己母后的不是,只是为刘祎之开脱。

刘祎之的亲属听说皇上为刘祎之说话,都感到十分高兴,认为刘祎之有救了。可是,刘祎之听后叹息道:“看来,我这次是必死无疑了。太后行事一直独断专横,完全凭着自己的心意做事。皇上虽然贵为九五至尊,但他的劝说,只会让我更快地死去。”果然不出刘祎之所料,武则天听了睿宗的劝说更加愤怒,不久之后便赐刘祎之自尽。

刘祎之知道大限已到,并没有害怕地痛哭流涕。他坦然自若地沐浴更衣,然后,让自己的儿子拿起笔来替自己写谢表。他的儿子知道自己将要与父亲诀别,早已是泣不成声,完全拿不动笔了。刘祎之见监刑的人一直催促,于是,自己拿起笔写了起来。朝中的大臣们都关心着此事的进展,看到武则天下旨赐死刘祎之后,已经明白了武则天的心意。

刘祎之临死前所写的谢表情真意切,观者无不扼腕叹息。

这期间,有人悲伤刘祎之的逝去,不敢直言犯上,只是一直称赞谢表的文采。但是,武则天决心树立自己的威严,她将称赞谢表的几人罢职,以示惩戒。

之后,睿宗看母后如此行事,于是主动请求母后称帝。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甚至要求母后赐自己姓武。此事一出,群臣全部面面相觑。皇上居然都领头支持,这还有何话说呢?投机之徒纷纷上书称赞皇帝英明,中立的大臣也表示遵从皇帝旨意。

至于反对者,除了沉默外别无他法了。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在睿宗和群臣的请求下改唐为周,赐睿宗姓名为“武轮”。这下子,睿宗的姓和名全部都变了。他将皇位让出后,迁居东宫居住,虽然,有皇太子的仪式,但是,已经没有皇太子的名分了。

睿宗让出皇位后,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当时,武皇的侍婢韦团儿十分欣赏他,想要和他亲近亲近。睿宗自知母后的威严,害怕引火烧身,于是,果断拒绝了韦团儿。韦团儿认为是睿宗身边的妃子刘氏和德氏不让睿宗和自己亲近,于是,对两人怀恨在心。

之后,为了能够借武皇之手消灭自己的情敌,她暗中在两人的寝宫旁埋上木俑,然后,向武皇告发两人暗中做法,想要行诅咒之事。武则天一向忌惮神鬼,听闻此事后火冒三丈,于是,下令将两人秘密处死。据说,刘、德二妃被武则天的手下秘密处决,连埋在那里都无人知晓。

两个活生生的人,就像突然在人间蒸发了一样。

虽然,两个爱妃突然消失,但是,睿宗不敢多问一句话。在母后面前,睿宗装聋作哑,谈笑风生,似乎根本不认识两个爱妃一样。

神龙元年(698年),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显在大臣们的拥立下登上皇位,是为唐中宗。即位之后,中宗封弟弟睿宗为安国相王,并拜他为太尉。但是,已看惯宫中血雨腥风的睿宗早将功名利禄视做过眼烟云。不到一个月他便上书请求辞去太尉,中宗看弟弟态度坚决,只好同意。

不久之后,中宗又将弟弟立为皇太弟。跟上次一样,睿宗又是百般推辞。中宗无奈之下,此事只好作罢。景龙四年(710),大唐政局发生突变。中宗的皇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将中宗毒杀,打算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将睿宗当做了绊脚石,坚决拒绝他参与政事。睿宗见势不好,一如既往地拱手让权,以避免被陷害。之后,睿宗的三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诛杀,准备让睿宗重新登上皇位。睿宗让再让三,众人坚决不从。

这下,睿宗才勉为其难地再次登基。

睿宗两次称帝,但第一次完全是母亲的傀儡,只有第二次登基期间才算真正掌权。他即位初期,以姚崇宋璟为宰相,并在其辅佐下,革除弊政,整修纲纪,拨乱反正,使朝政呈现出一派振兴气象,史称“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睿宗虽然即位,但他丝毫没有贪恋皇位之心。登基后的第二个月,他便把三子李隆基立为太子。在位两年零两个月后,他见政局已定,主动再次让位,准备让太子李隆基登基。李隆基听说之后立即进宫推辞,表示自己万万不能接受父皇的禅让。

睿宗苦口婆心地对他说:“祸乱能够扫除,国家能够安定,朕能够再次登基称帝,都是你的功劳。朕现在禅让给你,是让你再次为民做事,将大唐变得更加兴盛。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你又何必推辞呢?”虽明白父皇的心意,但李隆基认为自己已经贵为皇太子,登基只是早晚的事。

于是,他还是极力地推辞。

睿宗见他仍然不遵从自己的意思,只得拿出父亲的威严:“你如果孝顺朕,就应该接受朕的禅让。难道你非要等到朕驾崩的时候,才能在朕的灵柩前即位吗?”听到此话后,李隆基实在是无法拒绝了。他哭着表示同意,然后,登基称帝,是为唐玄宗。

看到睿宗行事如此胆小,后世的不少人都讥笑他毫无男子气概。但是,平心而论,在那个政局波谲云诡的年代,身处政治漩涡而能够安然无事的睿宗,实乃大智若愚之人。司马光论及睿宗时,不禁称赞他“宽厚恭谨”。

这四个字,他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

更多文章

  •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是亲兄弟吗,李渊和李元吉谁厉害,李渊儿子李建成简介

    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和19个女儿,按常理思维,应该会出现像雍正王朝九子夺嫡那样有很多人争夺皇位的状况,可事实是李渊的众多儿子中却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斗得最凶,而且这三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太穆皇后窦氏的儿子。那为何只有这三人斗得最凶?难道是其他孩子不想去争夺吗?他们之所以没有参与皇位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11年之久,朝朝暮暮欢愉,为何没有生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8年,唐玄宗为什么钟爱杨贵妃,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6年是真的吗

    每个皇帝理论上拥有天下女人,都周旋于自己的后宫佳丽之间,无论怎么风流都是老套路,什么东宫失宠,西宫受宠,听着就腻味。人家李隆基所以出名就因为人家喜欢的女人身份特殊,爆的是冷门,所以一下就上热门榜了,这一热就是千年,颂歌献给唐玄宗,诗人老白灵感一现,【长恨歌】诞生了。其实大唐天子因为身上有鲜卑血统,思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什么很少露面,从此缺少了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与秦琼关系,李世民封秦琼为什么,为什么李世民一登基秦琼就装病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表彰跟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弟兄,专门建立了凌烟阁,给功臣树碑立传,可是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参加过两百多场大小战斗、功勋卓著的大将秦琼名字却排在最后。众所周知,秦琼不但才华出众、武艺超群,而且对李家非常忠诚,堪比关羽,尤为民间喜闻乐见。因此,秦琼和尉迟恭有幸成为中

  • 名叫“成器”却不成器,皇太子甘愿让出帝位,间接造就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有六子夺帝,历史上皇子争皇位,历史上皇子夺位成功的

    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非常傻冒,把到手的皇帝生生给推了出去,这个人就是唐朝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宪。我们知道皇帝继承人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种”,更进一步说是任人唯“肚”;意思就是说只有皇帝的龙种才有资格当接班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龙种无数,谁是第一接班人呢?那就是任人唯“肚”了。皇帝种在大老婆肚子里

  • 名相魏征只是凡人臣子,为何民间传说中他能有资格斩首泾河龙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征是怎么在梦中斩泾河龙王的,魏征为什么会杀泾河龙王,魏征不过凡人为何能斩杀泾河龙王

    作为初唐时期最重要的一位文臣,魏征对李世民的作用可谓是不可或缺,《魏征传》有云: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魏征非常有才干有胆量,多次进谏触怒李世民,但是仍然面不

  • 影响中原王朝数百年,鼎盛王朝隋唐的奠基人-东胡后裔鲜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与鲜卑王朝有什么关系,隋唐的鲜卑王朝,鲜卑与东胡的关系

    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乌桓和鲜卑先后兴盛(不幸的乌桓遇到了魏武帝曹操可谓生不逢时),可以说是一双前赴后继的东胡兄弟。从二世纪中叶到三世纪,鲜卑先后被檀石槐和轲比能短暂统一后又分裂。檀石槐让鲜卑人有了一致的概念,轲比能一统鲜卑后,鲜卑实力急剧上升,成为了比曾经匈奴还要强壮的存在。直到五胡乱华时期,鲜卑才

  • 唐朝全盛时的版图,是以开元盛世为最辽阔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强盛时的版图,唐朝开元初修治的是什么驿道,唐朝疆域初期到中期发生的变化

    等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保证自己统治武则天打压唐朝宗室。忠诚于李唐的将领或被杀、或调整,而吐蕃、契丹、突厥都趁机侵占土地或者复国。唐朝版图也大幅缩水,到唐玄宗时期才凭借鼎盛的国力逐步恢复了部分疆域。但是此时的唐朝版图与高宗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唐在唐太宗时期完成了中原一统,在高宗时期迅速把唐朝版图

  • 曾经担任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为何没有像安禄山那样起兵谋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王忠嗣这个人有点功高震主,而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非常的忌惮他,上了这位阴险狡诈的人的黑名单,那么不死,也得掉层皮。可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忠嗣仍然没有反意。其实这也难怪,并非所有掌握着军权的人都会像安禄山那样,有点权力,就为所欲为,受到皇帝的恩宠,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甚至还有了当皇帝的野心。安禄山能

  • 五代十国五大冷知识,冷得你猝不及防,知道三个是状元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十分钟看懂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时期的资料,五代十国常识

    1.五代时期皇帝出身都很卑微,屌丝逆袭的典范。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建国者,出身都很卑微,后梁朱温草莽出身,先是跟从黄巢军起义,后来投奔残唐,平定黄巢有功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最后灭唐建梁。灭后梁建后唐的李存勖出身稍微好一些,祖上原为沙陀族酋长,后被唐室编入宗室谱籍,他能成为

  • 唐朝女人发明的美白霜:流行1200余年,材料仅4样,学会了少花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驻颜霜,古代的护肤霜叫什么,古代美白配方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唐朝不是经济发达吗?可当时的女人们为何要自己去研制和发明美白霜呢?从市场上购买不就可以了吗?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众所周知,唐朝时期,女子虽然都以胖为美,但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皮肤白皙娇嫩。当时不像现在,如果自己的皮肤粗糙,甚至带着黄褐斑,也可以通过各种化妆品进行遮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