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得一女子告密,却未重视,痛失好局!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得一女子告密,却未重视,痛失好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1/24 23:20:40

纵观史实,历史大多都从胜利者的角度去记载。所以当我们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会发现关于本次事变的记录都是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角度出发,使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认为发动政变在当时的政治局面下是无可避免的,获取政变的成功也是必然的结果。

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三,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太白星横贯天空,太史令傅奕向唐高祖李渊上了一封密奏,内容是太白星出现在秦地,秦王将坐拥天下。

李渊看后大怒,认为秦王将要谋反,于是派人宣秦王觐见,将此事告知他。李世民为了消除皇上的疑虑,便向李渊告发了另一件事,以此来转移皇帝的注意力。

正是这件事情的发生,成为了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

李世民告知李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后宫的关系旁枝错节,并与一些妃嫔之间暧昧不明,这一消息使得李渊勃然大怒。在李世民的鼓惑下,宣李建成进宫当面对质。

李建成和李元吉收到旨意后赶往宫中,在骑马前行的时候遭遇伏击,被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敬德击杀。

在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中,李建成一直是颇受争议的对象。一些人对他的失败唏嘘叹惋。

根据史诗记载,李建成是一个才华横溢,政治能力卓越,各方面都不逊于李世民的东宫太子。然而失败就是失败了,并且还是以生命为代价。即使有再多的争论,都无法改写他败给李世民的事实。

但是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已经有人悄悄地向李建成传递了消息,为什么他还会失败呢?

究其原因,一共有以下几点。

首先,不重视。

虽然李建成已经收到了宫中传来的消息。据说向他告密之人是李渊的宠妃张婕妤,但是当时她派人给李建成传递的消息与第二天李世民将要发动政变的事情并无关联,而是在告知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李世民正在皇上面前揭发他们淫乱后宫一事。

这属于要文斗、不要武斗的迹象,所以这个信息并未引起李建成等人的足够重视。他们也并未深入的去了解整个事态的严重性,因此也就没有做出细致的部署和针对性的规划。

作为当朝太子,未来的君主,他必须保证自己的清白和维持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而且处理此事的人是自己的父王,如果借故推脱,就很容易坐实罪名,从而在与李世民的争夺进入决战状态时处于下风,李世民也会借此机会打压李建成的势力。

所以,面对当时的情境,李建成别无选择,不得不去皇宫与李世民对质。

其次,太大意。

事情的发展完全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疏忽大意所致,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太过于自信。在局势稳定,国家呈现一片祥和的状态时,李渊并没有对李世民践行自己当初的承诺,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反而大力扶持李建成,使其权利得到了巩固。

在京都长安城内,李建成的军事力量也远远超过李世民,就连玄武门的守卫都是自己的亲信。与此同时,秦王李世民的忠心部下也都正在被调离他的身边。在李建成眼中,此时的李世民就是一只斗败的公鸡,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殊不知,无论是东宫还是皇宫的其他各个角落都布满了李世民的眼线,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各种谋划以及所作所为,都在李世民的面前展露无疑。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亲信常何的倒戈,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最后,杨文干事件对李建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太子李建成与杨文干是好友,在多次谋害李世民都失败的情况下,李建成决定打破这一相互制约的局面,于是他勾结死党杨文干企图发动政变。结果这件事被李渊知晓,无奈之下,李建成只好选择孤身请罪,以求得李渊的谅解。

杨文干见事件败露,在庆州发动叛变。为平息叛乱,李渊向李世民做出了承诺,一旦暴乱平息,就封他为太子。后来杨文干失败,李渊却背信承诺,并在太子李建成的蛊惑之下,一次又一次诓骗李世民。

同时李渊还帮助李建成巩固了他的太子地位。李渊的偏爱使李建成迷失了方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不切实际的认知。在进宫对质时,李建成肯定也做了一些准备,只是他缺少了远见,多了自傲。

权力和欲望自古以来都是同时存在的,拥有了权力,无休止的欲望便会随之而来,让我们擦亮双眼,不要被欲望的迷雾蒙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而不是像李建成一般,过度自信,最后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是付出怎样努力,通过何种手段,一步步拿下寿王妃杨玉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活了多久,唐玄宗跟杨玉环的结局,唐玄宗与杨玉环历史关系

    说起唐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这样一个开元盛世就由唐玄宗亲手造就的,但最后也是他自己亲手将大唐盛世所毁掉。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因为那时的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李隆基和杨玉环最初是公公与儿媳妇

  • 淝水之战后如果前秦苻坚没有被杀他还有机会翻盘再次统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淝水,淝水战役后的苻坚,苻坚为什么兵败淝水

    苻坚一统北国的历史背景应该说苻坚的运气不错,他的上位后消除国内矛盾后目光转向外敌的时间和周边诸国的内乱或者说暂时衰落的时间基本吻合。所以说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公元357年,在前秦都城长安上演了一场异常顺利的宫廷政变。暴君苻生斩杀。20岁的苻坚称帝,前秦王朝迎来了它短暂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前秦国内胡汉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在唐代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元节长安,唐代上元节习俗的演变,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

    在临街的二楼上,坐着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弹奏着,缓缓地伴着歌声。镜头从此处一闪而过,转向了楼下的大街,街上有着往来的行人,在街的两旁,还有许多挂着“上元”二字的灯笼。这是天佑三年,长安上元节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一处镜头。《长安十二时辰》所要讲述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在上元节这个热闹的

  • 建筑大师宇文恺——张小敬心中的神,他赋予长安城以生命和灵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宇文恺修建长安城,建筑大师宇文恺,靖边宇文恺设计长安城

    在他们守城的时候,团中的老闻总是给一众兄弟讲述关于长安的故事,这些在前线奋战的将士们心中都对那座城市都有着好奇,向往。他们要活着,到长安去。张小敬说:“长安城打隋朝开始建立,那是神仙一般的隋朝工部尚书宇文恺主持设计的。它不单是一座城。长安,是龙首原上俯瞰众生庇护万民的帝国之心。待到了我大唐,为了安置

  • 唐代人的审美观,真的是以“胖”为美吗?杨贵妃是“胖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杨贵妃究竟有多胖,以胖为美杨贵妃是胖死的吗,唐朝杨贵妃为什么以胖为美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朝民风开放对外贸易盛行,于是大量农作物持续传入中国,有芝麻、核桃、西瓜、开心果等等。天哪,简直不敢想象汉唐之前的人们一天天的都有什么可吃!唐朝结束多年战乱,自然是与民休养生息,繁荣富庶的景象就在眼前,民以食为天,为什么不敞开肚皮吃吃吃呢?这么看来,唐朝似乎真的是一群胖子的温柔乡。

  • 武则天最为疼爱的太平公主,为复唐立下大功,为何被李隆基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与李隆基的关系,武则天对李隆基评价,历史上李隆基和武则天的关系

    太平公主由于参加了神龙政变,所以一直受到哥哥李显的尊重,但是李显过于软弱,很快韦后和安乐公主祸乱朝纲,毒害李显,于是太平公主逐渐从幕后走到了朝堂的前列,联合侄子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让江山重新回到李家人的手中。可是好景不长,李隆基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以谋反罪赐死太平公主,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为何被自

  • 杨贵妃自制的美白霜:1200年后被商家卖出天价,学会了少花冤枉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美白方子,杨贵妃沐浴膏配方,杨贵妃的护肤秘方

    因此,在古代,凡是后宫里使用的化妆品,只要流落到民间,都会成为热销产品。大家熟知的唐朝美女杨贵妃,她肌肤嫩娇,雪白如霜,美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等美丽,绝不仅仅完全是天然生成,与她善于使用化妆品有很大关系。而她自制的美白霜,在1200年后的今天,却被很多商家大肆炒作,卖出天价。当你

  • 开元盛世的见证者:大唐第一名楼——花萼相辉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真的有花萼相辉楼吗,唐朝花萼楼图片,盛唐四大名楼

    在座的诸位都推辞不敢,唯有王勃一人,欣然接过纸笔。写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嗤鼻,这等文章,何人不会。但是紧接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串串文字呈现在纸上,都督面色如土,刚刚还一同附和的人一个个都不敢吱声。待大作落成,赶忙将其请入席中,贵宾以待。今天再到江

  • 李元霸很强,但还是惧怕一人,他就是隋唐四猛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元霸和隋唐四猛谁厉害,隋唐李元霸是无人能敌吗,怎样评价李元霸的武力

    看《隋唐演义》只当做小说看就好,千万不要与真实的历史混为一谈,虽然里面有李世民,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过小说始终是小说,还是把人物的能力夸大了,因为只有这样看起来才会更有趣味,就像现在的电影电视也是一样的。隋唐演义翻拍过很多部电视剧,有的叫《隋唐英雄传》,有的叫《隋唐英雄》,万变不

  • 唐朝论战力不输于元、清,为什么面对吐蕃打的如此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吐蕃为什么厉害,唐朝对吐蕃的战争胜负如何,为什么唐朝这么强大还打不过吐蕃

    汉唐是我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强悍王朝,汉朝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唐朝也有“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的霸气。在李世民纵横大漠活捉突厥可汗时吐蕃还没成长起来,随后吐蕃和唐朝几乎同时步入巅峰期、如同针尖对麦芒的纠缠了两百年。虽然安史之乱后唐朝已经衰落,但是依然凭借雄厚的实力击败了强悍的吐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