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明知道打不过,为何还是拒绝讲和?

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明知道打不过,为何还是拒绝讲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4/1/19 10:08:38

后世人将之归纳为气节。在许多人看来,崇祯是正儿八经的皇帝,自成只是一个反叛者,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没有讲和的可能性啊!再说了,崇祯并不是没有筹码,南方都还在听他的号令,李自成只是捡了个便宜而已。换句话说,崇祯也用不着和李自成谈判,他只要等到各地的勤军队赶到就可以了。当然,到最后运气不好,自己想不开所以就死掉了,要不然李自成也没能力消灭明朝。

类似的观点,更多的是偏于感性,强调崇祯作为皇帝的气节与血性。然而,历史是需要推敲的。要知道,对于当时的崇祯而言,摆在他面前的大明王朝虽然是个庞然大物,可是这些年内忧外患各种折腾下来,早就已经孱弱不堪。

要不然,李自成的起义军也不可能越来越多,那些士兵都是活不下去所以才造反的。而作为明朝的实际统治者,崇祯很清楚,就算讲和的话,李自成这边的要求肯定要废掉自己的皇帝位置,或者是提出无法接受的条件,既然如此还不如拼死一战呢。

再者,李自成也没有和谈的动力。李自成带着起义军卷地而来的时候,他的志向就是自己当皇帝,而不是像后世人简单认为去做个明朝大将军什么的。也就是说,李自成和崇祯就是不能共存的两个人,必须有一方彻底消灭才能够让另一方停止征伐。

再说,李自成当时已经把崇祯重重包围起来了,就算外地有勤王之军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在李自成眼中,可能更多认为只有消灭了崇祯,其他的明朝势力就会土崩瓦解。所以,李自成对和谈之类的事儿也不怎么上心。

不过,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一下的,要不然李自成将来也无法树立巩固自己的仁义形象。所以,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李自成还真的派使者表达的了讲和的意愿。只是,讲和的条件有很多版本。目前为止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李自成要求崇祯逊位,直接把皇位禅让给自己,仿效当年曹丕要求汉献帝禅让的模式。这个要求当然是崇祯无法接受的,所以和谈也就没有办法进行了。

更多文章

  • 击败杨继业的北宋名将,大字不识,还是个逗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宋名将杨继业,北宋名将杨继业军事才能怎么样,杨继业为啥没保住北宋

    党进,北宋著名将领。《宋史》记载:党进骁勇善战,曾两度征讨北汉,以击败北汉名将杨继业而闻名天下。除了差点俘虏杨继业,党进一生并没有别的什么大的功绩。最初为杜重威的家奴,后汉时期投军,后周时官至铁骑都虞侯,北宋初年任职铁骑都校,后历任副都军头、都指挥使、节度使等官职。党进出身卑微,不认识字,在担任禁军

  • 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炽不仅是一位好皇帝,还是一位文学素养极高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仁宗皇帝朱高炽一生的功勋,大明仁宗皇帝朱高炽,历史上真实的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千官朝退后,咨访接贤良 我虽然极不喜欢明成祖朱棣,但是不得不说,他还是为大明朝选了一位好太子,尽管中间有些曲折,不管如何,这大胖子朱高炽好歹还是当上皇帝了。明王朝共有16个皇帝,其中有两个短命的皇帝,一个是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另一个便是十月天子,明仁宗朱高炽,真悲催。但是,这朱高炽在位虽

  • 朱元璋临终前称: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说了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埋到哪里了,朱元璋死后妃子殉葬有多惨,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嫔妃

    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很多以往的陋习被渐渐摒弃,社会文明发展也进一步的完善。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在殉葬的时候,自秦汉开始,以往君主贵族喜好的活人陪葬的恶习,因为“有伤天和”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在古时候,规矩的改变于其说是社会进步造成的,不如说是君主一个人说了算的。比如朱元璋就让这个恶习再次死灰

  • 清末朝鲜罕见老照片:官员还穿着明朝官服,图9歌姬长相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清末朝鲜路边正在祭拜树牌的人们,画面中这些树牌上写的都是汉字。大约在秦汉时期,汉字传入朝鲜,并在朝鲜沿用了2000多年,是否认识汉字成为区分上层人士和普通百姓的一个标准。朝鲜民族独立后,汉子遭到排斥,谚文被大力推广。不过,朝鲜2000多年来的文化都是以汉字为基础的,年轻人不懂汉字,对于传统汉文文献与

  • 南宋灭亡已成定局,奈何生于帝王家的宋末三帝,何其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端平入洛”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南宋最为精锐的江淮军主力尽失,南宋国力遭到极大的削弱,而且,此战给了蒙古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从此爆发。在此战之后,立志中兴的宋理宗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将朝政大权全部托付给丁大全、贾似道等奸臣手中。公元一千二百六十四年,宋理宗赵昀在纵情声色中暴毙,因为其膝下无子,

  • 朱元璋封的开国六公爵都是谁?其中有个人,爵位承袭到了大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追封哪些公爵,朱元璋封的爵位名单,朱元璋建国封了多少个爵位

    卫国公邓愈邓愈,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他的父亲邓顺兴是当地有名的正义之士,在元末也投身起义。后来邓顺兴战死,其部将由邓愈之兄邓友隆执掌。然而邓友隆也命途多舛,英年早逝,所以邓愈在十六岁那年就不得不率军奔赴抗元前线。至正十五年(1355)春,队伍已过万人的邓愈决定加入朱元璋的阵

  • 薄姬晚上梦见苍龙缠绕肚子,刘邦听后大喜:“我来帮你实现 ”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与薄姬吻戏,薄姬和刘邦怎么认识的,大汉天下刘邦与薄姬

    在梦里,她梦到自己和神交合,而她丈夫正好看到妻子身上,正附着一条蛟龙。之后不久,刘媪就怀有身孕,生下了刘邦。刘邦出生后,身上有72颗黑痣,人们都夸赞他有天人之相。刘邦留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出生传说,其儿子也不遑多让。刘邦死后,他的嫡长子刘盈接替了他的皇位,成为了西汉第二位皇帝。然而,刘盈二十四岁就离开

  • 郭嘉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曹操为何没有除掉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嘉不死司马懿会篡权吗,司马懿曹操郭嘉战报,郭嘉是否让曹操杀司马懿

    郭嘉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最强的谋士之一,其在曹操身边屡献奇策,帮助曹操灭掉了袁绍、吕布等强敌,只不过可惜的是郭嘉的寿命并不长,如果郭嘉能够一直活着想必曹操很有可能统一天下,郭嘉不仅谋略过人而且非常有识人的才能,当初郭嘉就看出刘备心怀天下,曾建议曹操对刘备既不能杀又不能放,后期刘备果然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

  • 周瑜取蜀:筹谋多次的取蜀方略,未曾实施就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瑜取蜀益州能成功吗,周瑜简历,周瑜借取西川之名偷袭荆州战败

    《周瑜传》对周瑜提出方略是这样写的: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此时,从东吴的自身条件来看,取蜀已经有充分的条件:1、从

  • 东吴虽偏安一隅,但拥有周瑜和鲁肃,同样有争霸天下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鲁肃和周瑜谁是东吴第一人,如果周瑜不死东吴能一统天下,周瑜和鲁肃的对话

    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首先就是人们潜意识里觉得,东吴就应该是俯首称臣的。因为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所建立的政权,相对而言都有一定的法理依据。前者的做法堪称是“简单、粗暴又管用”,皇帝都在我手心里捏着,自然是以正统自居了;而刘备也不遑多让,毕竟他的皇叔身份,是献帝都承认的。相比较而言,孙权在此方面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