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然:孙权的发小,曾与赵云较量结局如何?

朱然:孙权的发小,曾与赵云较量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11 更新时间:2024/1/27 9:58:15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凸显了魏、蜀两国的文臣武将,而对东吴名臣勇将的描述却很少,甚至有很多都与事实相悖,比如说孙权中晚期的名将朱然,就是被严重歪曲的一个历史人物。

从《三国志朱然传》中的记载来看,朱然与孙权是发小,与孙权同年。孙权接掌江东之初,朱然也开始为东吴效力。只是前期东吴延续的老臣太多,而又各个光芒四射、功绩显著,所以他在孙权早期的执政生涯当中并不凸显。到了孙权的中后期,东吴老将们陆续离世之后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一直到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年)离世。

朱然在为东吴效力的过程中,参加过多次著名的战役,并在其中屡立战功,是孙权帐下名副其实的著名武将。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却在小说当中却被描绘成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完全成了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只在第七十七、八十四两个章节当中出现过,并且在其中的戏份非常少。

朱然第一次在小说中露脸还说得过去,跟史料当中的记载也基本相符。毕竟在征讨荆州、擒杀关羽父子的时候,朱然只是参与其中的一个主要将领,当然不能算他一个人的功劳。在这场战役中吕蒙是总指挥,负责全面督军,而在临沮截击关羽的过程,则是朱然跟十二虎臣中的潘璋共同执行的。所以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是在东吴众将的合力之下才完成的。

不过,朱然在小说中的第二次露脸就过于歪曲事实了。在小说当中,朱然为了配合前军的进攻截击了刘备的后路,结果还没有立功,就被赶到救援的赵云一枪给挑了,这是跟事实严重相悖的。关于这一点,在《三国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据《三国志朱然传》载,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刘备亲率大军攻伐宜都,誓要一举荡平东吴为关羽父子报仇,“刘备举兵攻宜都”。朱然奉命率五千兵马随同陆逊一同抗击刘备大军,“(朱)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朱然在战斗中一马当先、勇猛无畏,大破蜀军的前锋部队,“(朱)然别攻破备前锋”,并截断了蜀军的后路,“断其后道”。刘备大军最终在东吴众将士的合力抗击之下兵败身退,“备遂破走”。战斗结束之后孙权论功行赏,朱然在此战中力战有功,被晋升为征北将军,册封为永安侯。

通过这一段记载,有两点可以确定:首先,当时朱然确实是跟随陆逊参与了夷陵之战,而且也的确截断了刘备的后路,并且在其中立下了大功;其次,朱然在战斗中表现的勇猛无畏,破前锋断后路立了不小的战功,但是完好无损并没有牺牲,战役结束之后还被孙权进行了封赏。

另外在《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的记载,就更加证明了“赵云枪挑朱然”的荒谬之处。据该传称,吕蒙擒杀关羽占据荆州后,刘备愤怒不已,决议亲率大军征讨孙权,“欲讨权”。当时赵云知道了刘备的决策,当即出面进行了劝谏,他向刘备表明当前的强敌是曹魏,而并不是东吴的孙权。赵云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应该先集中精力剿灭曹魏势力,东吴自然就能够顺服。

不过,赵云的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采纳。不仅如此,刘备还将赵云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排除在东征的队伍之中。该传称,刘备下令让赵云镇守益州东部的江州地区,作为东征大军的后援,实际上则是对赵云的一种惩罚,其结果是在夷陵之战中以惨败收场。当时赵云得知消息之后,立即率部前去接应,当部队开拔至永安的时候,吴军已经退兵了,两人根本就没有在战场上较量的机会。

通过这一段记载我们依然能够得出两个结论:首先,赵云并没有跟随刘备参与夷陵之战;其次,赵云率部前去接应刘备的时候,吴军已经退兵,并没有进行交战。赵云既然没有跟吴军交战,自然也就不可能“隔空”枪挑朱然。因此,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赵云枪挑朱然只是作者对历史演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并不能当作真实的历史事实来看待。

标签: 朱然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罗德岛在历史上到底是属于土耳其还是希腊?为什么罗德岛战略意义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德岛,土耳其,历史解密

    希腊是个旅游大国,但希腊的旅游重点地区,却不在大陆,而在希腊东南部的罗得岛(也称罗德岛)。邻居土耳其特别痛恨希腊的岛屿分布,而罗得岛在土耳其看来,很怀念,也非常痛恨。说怀念,土耳其曾统治罗得岛数百年。而如今,罗得岛是希腊岛屿群最东南部的大岛,正好阻止土耳其的爱琴海与地中海有效连接。而有了罗得岛,希腊

  • 迁海令在史书上是什么样的 清朝政府是怎么记载这件事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康熙元年二月广东迁徙沿海居民,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

  • 超人类主义:应用理性(科技)来根本改进人类自身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超人类主义,资本主义,历史解密

    超人类主义(英文缩写:H+)有时也被称为超人文主义、超人主义、过渡人文主义,是一场断定可以并值得应用理性(科技)来根本改进人类自身条件,特别是要开发和制造各种广泛可用的技术来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和死亡等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问题,同时极大地增进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国际性的科技文化运动

  • 清朝时期的翰林院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标准才能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翰林院,清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翰林院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体中地位最高的士人们的聚集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机构。我们将这个机构称为翰林院。翰林院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的时候,被正式设立。这个机构从唐朝被设立

  • 五胡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历史剧不喜欢拍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五湖之乱,历史解密

    我们大家肯定对三国非常的熟悉,但是可能大家对于三国之后的历史就感觉迷茫了,三国时代终结以后。司马懿后人建立的西晋,但是西晋在仅仅统一全国24年之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从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是为什么呢?只因司马懿的后人做了四件事:一、民族内迁。游牧民族内迁自曹操时期就开始了。因为汉末三国

  • 忽必烈灭南宋一统天下,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破坏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对于成吉思汗的认识和评价,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那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成吉思汗的功绩远不止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是一代天骄,蒙古帝国的可汗,其原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世时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征服西辽、花剌子模,征讨西夏、金等国,其征服地域西达

  • 皇帝最宠爱的女儿,死后却被废为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乐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安乐公主李裹儿,公元685年出生,公元710年7月死于宫廷政变,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她的母亲是韦氏,被称为是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李裹儿在上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特别好,她先后嫁给两个男人,后面的男人更是在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和她生活在一起了,由此可见李裹儿是不遵守礼教的人。神龙政变之后,李显恢复帝位,

  •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仰韶文化,半坡人,历史解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

  • 诸葛亮死了之后,为何司马懿没有攻打蜀汉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后期的主要是围绕着司马懿和诸葛亮开展的,蜀魏之争说白了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之间在学识,军事,兵法之间的博弈,他们二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由他们二人甚至可以联想到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秦末时期的刘邦和项羽。这几组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难分伯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现

  • 他娶了林徽因表妹,却给自己算命活不过五十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林北丽,民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的女神是林徽因,她的爱情是非常的美好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林徽因,是林徽因的堂妹,堂妹的名字叫林北丽,她嫁的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士,那就是林赓白,林赓白有一个独特的本领就是能够预知以后,而且非常的准,但是林赓白的出身并不是那么的好,在小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就剩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