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对吴家有恩,吴三桂为何要杀永历帝,原因是这样?

明朝对吴家有恩,吴三桂为何要杀永历帝,原因是这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11 更新时间:2023/12/14 6:09:38

明朝的覆灭是很多人心里难以言说的遗憾与痛苦,这也是后来为何在明朝叛徒吴三桂反清复明的时候还有人追随他的原因,回顾那段历史不难发现,其实吴三桂所作所为称得上是一个民族罪人了,是他让清军的铁骑踏破了汉人的江山。即便是人们知道他是一个汉奸一个降将,但是当他打起反清复明的口号起兵之时,很多人为了重现民族的希望,还是加入了吴三桂的队伍。

对于崇祯皇帝,吴三桂是有愧的,因为当时在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时候,拥有三万精兵的吴三桂并没有及时回京救驾。吴三桂在战略上的迟疑,让崇祯皇帝唯一活着的机会也葬送了,所以吴三桂也在侧面促成了大明的倾覆。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吴三桂所把守的山海关位于长城的最东端,关隘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这也是为何骁勇善战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几次攻打都无功而返的原因。

山海关三万精兵是中原最后一个屏障,此时清军的主将多尔衮正在想法设法的拉拢吴三桂,一边在山海关外排兵布阵,在军事上压迫吴三桂,一边利用已经投降的祖大寿在感情上拉拢,祖大寿身为吴三桂的舅舅,带着多尔衮的期望和金银对吴三桂多次劝降。只是多尔衮的威逼利诱并没有让吴三桂做出最终的决定,身为一个长期于后金厮杀作战的将领,吴三桂与后金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他不敢想象自己一但投降面临的将是什么,因为历史上的降将得以善终的并不多。如果投降清军,想要在清军当中站稳地位,唯有将屠刀转向自己的民族,这样的代价,对尚有民族之情的吴三桂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与多尔衮一样,已经占领了京城的李自成也在积极拉拢吴三桂,手段和多尔衮如出一辙,吴三桂的家眷都在京城,包括他的父亲和秦淮一艳陈圆圆,这两个人在吴三桂的心中比祖大寿有价值多了。当吴三桂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于民族大义和至亲至爱时,一个来自京城的消息让情况迅速逆转,李自成御下不严,吴三桂父亲被杀小妾被辱,吴三桂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自成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终难成大器,于是他最终和李自成站在了对立面。吴三桂只凭一个天险难以战胜定都京城的李自成,于是和多尔衮合作成了必然的事情,二人歃血为盟,吴三桂向大清跪拜称臣,随后清军的铁骑像潮水一样从山海关涌入中原。吴三桂成了剿灭起义军的急先锋,用同族的鲜血得到了大清的爵位。

京城陷落之后明朝皇室成员在南京重新建立了朝廷,其中最得人心以及最有魄力的皇帝是永历帝,这位想要匡扶大明的君主是中原最后的希望。当然清军在诛杀起义军的同时,也在对南明朝廷不但派兵围攻,经过十几年的苦苦抵挡,南京最终被清军攻破,史可法等人血战而死。在民族衰落的悲哀之下,唯一幸运的事情是永历帝被护送到缅甸,这是中原最后的精神支撑。但是让出逃的永历帝没有想到的是,靠着大明的栽培走到高位然后叛变的吴三桂,竟然主动要求带兵去攻打缅甸,想要抓住永历帝以斩草除根。

在清朝大军压境的逼迫下,缅甸国王将永历帝交了出来,永历帝被俘之后,军营中明朝降将前来跪拜,军队所到之处,百姓看到沦为阶下囚的君主无不痛哭流涕。百姓尚且知忠义,吴三桂在这种情况下却只看到了人们对明朝君主如此敬畏的隐患。面对永历帝对他为何叛国的质问,吴三桂匍匐在地不敢回答,但是回过头就开始谋划如何杀了永历帝。此时的吴三桂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王位并不稳当,为了向清军表示忠心,也为了朝堂之上的众人对自己少些猜忌,在大军行至昆明的时候,吴三桂下令让随行清军将永历帝勒死。纵然吴三桂有自己的不得已,但是民族的耻辱柱上应该一直有他的名字。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然:孙权的发小,曾与赵云较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然,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凸显了魏、蜀两国的文臣武将,而对东吴名臣勇将的描述却很少,甚至有很多都与事实相悖,比如说孙权中晚期的名将朱然,就是被严重歪曲的一个历史人物。从《三国志朱然传》中的记载来看,朱然与孙权是发小,与孙权同年。孙权接掌江东之初,朱然也开始为东吴效力。只是前期东吴延续的老

  • 罗德岛在历史上到底是属于土耳其还是希腊?为什么罗德岛战略意义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德岛,土耳其,历史解密

    希腊是个旅游大国,但希腊的旅游重点地区,却不在大陆,而在希腊东南部的罗得岛(也称罗德岛)。邻居土耳其特别痛恨希腊的岛屿分布,而罗得岛在土耳其看来,很怀念,也非常痛恨。说怀念,土耳其曾统治罗得岛数百年。而如今,罗得岛是希腊岛屿群最东南部的大岛,正好阻止土耳其的爱琴海与地中海有效连接。而有了罗得岛,希腊

  • 迁海令在史书上是什么样的 清朝政府是怎么记载这件事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康熙元年二月广东迁徙沿海居民,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

  • 超人类主义:应用理性(科技)来根本改进人类自身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超人类主义,资本主义,历史解密

    超人类主义(英文缩写:H+)有时也被称为超人文主义、超人主义、过渡人文主义,是一场断定可以并值得应用理性(科技)来根本改进人类自身条件,特别是要开发和制造各种广泛可用的技术来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和死亡等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问题,同时极大地增进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国际性的科技文化运动

  • 清朝时期的翰林院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标准才能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翰林院,清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翰林院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体中地位最高的士人们的聚集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机构。我们将这个机构称为翰林院。翰林院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的时候,被正式设立。这个机构从唐朝被设立

  • 五胡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历史剧不喜欢拍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五湖之乱,历史解密

    我们大家肯定对三国非常的熟悉,但是可能大家对于三国之后的历史就感觉迷茫了,三国时代终结以后。司马懿后人建立的西晋,但是西晋在仅仅统一全国24年之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从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是为什么呢?只因司马懿的后人做了四件事:一、民族内迁。游牧民族内迁自曹操时期就开始了。因为汉末三国

  • 忽必烈灭南宋一统天下,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破坏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对于成吉思汗的认识和评价,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那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成吉思汗的功绩远不止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是一代天骄,蒙古帝国的可汗,其原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世时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征服西辽、花剌子模,征讨西夏、金等国,其征服地域西达

  • 皇帝最宠爱的女儿,死后却被废为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乐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安乐公主李裹儿,公元685年出生,公元710年7月死于宫廷政变,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她的母亲是韦氏,被称为是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李裹儿在上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特别好,她先后嫁给两个男人,后面的男人更是在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和她生活在一起了,由此可见李裹儿是不遵守礼教的人。神龙政变之后,李显恢复帝位,

  •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仰韶文化,半坡人,历史解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

  • 诸葛亮死了之后,为何司马懿没有攻打蜀汉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后期的主要是围绕着司马懿和诸葛亮开展的,蜀魏之争说白了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之间在学识,军事,兵法之间的博弈,他们二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由他们二人甚至可以联想到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秦末时期的刘邦和项羽。这几组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难分伯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