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为何不用八旗兵,而是出动绿营?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为何不用八旗兵,而是出动绿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22 更新时间:2024/1/16 9:49:03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里面有个大反派吴三桂可是相当的出名啊,因为吴三桂引起的三藩之乱更是被我们熟知,因为清朝是一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但自古自来都是由汉族统治的国家自然很多人接受不了清朝,所以自清朝成立以后,依旧有很多“反清复明”的分子,当时也是因为吴三桂起兵造反,清朝很多地方被叛军占领。

我们国家以前,每个朝代不管是建立前还是建立后都是有战争的,不是为了夺权就是为了通过战争扩大自己的领地,稳定自身的统治。反正是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康熙在位时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场战争,他放弃了二十万过的八旗兵,用四十万的绿营去平定了战乱。

1673年的时候,发生了造反事件。那时,清朝已经在中原有三十年了,但是,但不满清朝满族统治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都是默默的组织民众,在一些小事情上去反抗清朝满族的统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动作,可是这回不一样了,吴三桂有钱有兵有实力,他一造反,那些不满满族统治的人也就跟着造反了,所以,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占领了十五个省份,清朝差不多一半的山河都被占领了。

心高气傲的少年皇帝打算御驾亲征被朝臣们极力劝阻住了,但是他不甘心放任乱臣们不把他当回事,于是派出了所披靡的八旗军,本以为肯定会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但是没想到,一向纵横无敌的八旗军反而被打的落花流水,而敌军的士气却大涨,我军士气低迷,不利于继续作战!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建立时,八旗军的实力确实是非强大的,那个时候就是以一敌十的能力,上战场可谓是无往不胜啊?但是为什么如今这支军队却变得如此弱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八旗军之前因为经历了很多场战争,其实受到了重创,很多以前的老兵都基本死去了,而不断由一些新兵来补充,这些新兵没有很多上战场的经验,自然这支军队也就比不了以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清朝建立以后,一直没有战争发生,所以这些士兵都过着享乐的生活,没有像以前强度的锻炼自然战斗力也就急剧下降。

所幸,当时,还有一支可用的队伍!那是清廷刚入关时,为了统治急剧增加的领土,顺治皇帝增设的一支以投降明军、汉人为主体的军队。这支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故名为“绿营”。因为有八旗军这个主力,所以绿营没有承担任的军事作战任务,只是负责镇守疆土!但是,架不住人多啊,毕竟有40万人马呢!况且,绿营的小兵们知道这是一个契机,压倒八旗军,他们成为“主力”的机会。

于是,他们一鼓作气,士气大增,接连的胜利将吴三桂的叛军打的溃不成军!最终取得胜利!如他们所愿,他们成功翻身农奴把歌唱,而八旗军则沦落为打酱油的角色!然而,过了不久,绿营也八旗军一样!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为什么会从虎狼之师变成酒囊饭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骄傲,连带胜仗让他们认为自己所向无敌!不在刻苦练习武术,强身健体!

标签: 清朝康熙八旗制度

更多文章

  • 清朝初期四川人口锐减,到底是不是张献忠屠川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张献忠,四川

    明朝中后期,四川人口数量在310万左右;明朝万历年间,四川人口接近750万。顺治十八年,四川人口锐减至8万人(存疑)。在近几年有关研究“湖广填充四川人口”的相关报告中,也能证实当前的四川人口几乎全部从外地迁入,四川在明末清初时期接近灭绝的人口大锐减确实存在。四川人口在清初出现

  • 清朝百姓为何会大量的缺少田地,从而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众所周知,清朝疆域辽阔,鼎盛时期大约有1316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名列前茅。清朝这么辽阔的疆域,按理足以让百姓拥有糊口的田地,然而为何百姓却缺少田地,最终在不堪煎熬之下,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1846年至1850年,本来就地瘠民穷两广地区,又遭遇水、旱、虫等天灾,让百姓不堪重负,同时还和鸦片贸

  • 传言慈宁宫里闹鬼?孝庄之后为何无人敢住慈宁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孝庄太后

    提起中国的名胜古迹,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故宫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它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古时叫紫禁城。故宫里宫殿众多,每一座宫殿都有独属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重点说说慈宁宫。慈宁宫是太后的居所,但是自孝庄之后,那些太后们却无人敢住进慈宁宫,就连《甄嬛传》里的甄嬛和后来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老佛爷也不敢居住

  • 乾隆盛世主要有什么表现,这个盛世是真的假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乾隆

    说起清朝,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熙、雍正、闭关锁国……当时的清朝在乾隆的统治下确实很富裕,不少人都将这个时期称为“乾隆盛世”,所谓盛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 经济实力强大那个时期的GDP占世界比例的30%多,在世界制造

  • 清朝闭关锁国,却对外国的这样东西兴趣浓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随后英国又向海外积极扩展,获取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很快成了世界的霸主。对于体量巨大的中国,英国人采取的是积极对外贸易政策,希望将更多的商品销售到中国。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们曾烂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

  • 左宗棠收复新疆主要靠胡雪岩,慈禧后来为何逼死胡雪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左宗棠,慈禧,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首富,他从一个放牛娃变成清末首富,身上自然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和肯定的地方,胡雪岩13岁父亲去世,他只身外出谋生,由于他聪明勤快,很快得到阜康钱庄老板的赏识,收他为学徒,让他管理钱庄的大小事宜。胡雪岩在阜康钱庄做得很好,很快就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贵人,即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当

  • 雍正在位时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没有贪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雍正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13年,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史料中记载:雍正留下的奏折三万多件,他被后世称为最勤劳的皇帝。尽管有些野史中说雍正篡改诏书,靠阴谋登基。但这丝毫挡不住他的政绩。雍正对待腐败是毫不留情,根本不顾及是谁。亲戚也照样杀,有些人说他刁钻刻薄,但是雍正就是这么

  • 她是清朝乾隆皇帝唯一的嫡公主,死后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乾隆,固伦和敬公主

    清朝发展至乾隆时期,汉化程度已经比较深,在宗法关系方面也比较看重嫡子与嫡女,所谓的嫡子与嫡女指的是皇后所生子女,他们会凭借“子以母贵”而享受到其他皇子女而没有的特殊待遇。乾隆是一个嫡庶观念比较严重的皇帝,他一心想要将皇位传给嫡子,然而,永琏、永琮却接连去世,后来继后那拉氏失宠

  • 藤野先生是谁?鲁迅先生手下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鲁迅,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谁

    说到鲁迅小编就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为了拯救我们,弃医从文,哈哈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啊,后来也的的确确是达到了这种效果,鲁迅先生是不可多得文学家,唤醒了国人的不灭的种子,但是我们今天不说鲁迅,我们说说这个鲁迅曾经笔下写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给人的影响就是好好先生,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 乾隆时期同样有很多皇子,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九子夺嫡

    康熙去世后,他的儿子们纷纷争夺皇位,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弄得皇族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后来雍正最终登上了皇位,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乾隆时期同样有很多皇子,为什么乾隆时期却没有发生“九子夺嫡”的现象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皇权集中:清朝自顺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