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六公爵五个传不过两代 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明朝开国六公爵五个传不过两代 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2/12 15:28:13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建立了大明王朝,其后还北伐驱逐了元朝势力。开国不久,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在洪武三年十一月(1371年初),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也即明朝开国六公爵。

这六位都是功勋卓著的大功臣或功臣之后,而朱重八同学一贯的形象就是杀功臣,那这六个公爵最后的下场都是怎样的呢?(以下排名分先后)

一、韩国公李善长(1314年-1390年)

李善长是文臣,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就投到朱元璋麾下,朱元璋在外征战的时候,李善长为他留守后方,输送粮草,功勋卓著。

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在明朝初年各项礼仪制度不完备的情况下,李善长带领一帮儒生制定了明朝的官制和礼仪,同时监修《元史》,编修《祖训录》、《大明集礼》等,除了军事方面的,其他事无巨细,朱元璋都交由李善长负责,让他与儒臣谋议而行。

洪武三年,李善长封韩国公,在六公爵中位列第一,爵位子孙世袭,予铁卷,免二死,子免一死。

李善长向朱元璋推荐了胡惟庸,但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朱元璋借此案大肆诛杀,李善长险些被牵连。然而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十年后李善长还是没逃过厄运,因为胡惟庸蓝玉案被杀,连同他的妻女弟侄七十余人全部处死,只有一个娶了公主的儿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

能免死的铁卷也没能救得了李善长,皇帝要是想杀你,别说铁卷,铁桶都没用。既然李善长“谋反”,韩国公这个爵位自然不能保留下来,世袭世袭,就成了自己袭自己了。

二、魏国公徐达 (1332年-1385年)

徐达是朱元璋的第一武将,至正十三年(1353年)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属于朱元璋。

作为一代名将,徐达一生中几乎百战百胜,只有一场失败,那就是洪武五年(1372年)出征北元,徐达率中路军轻敌冒进,遭到北元军伏击,损失一万余人。

徐达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跟随朱元璋东拒张士诚,西灭陈友谅,与常遇春一起统兵北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直接攻克元大都,将元朝赶回了老家,随后又继续征讨北元残余势力。

洪武三年,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后来徐达患了背疽,挨到第二年病重去世,野史传闻说徐达是吃了朱元璋赐的蒸鹅病重而亡的,但是此事并无正史记载,只见于无端野史,可信度实在不高,毕竟朱重八同志对于那些将死(不是被老朱自己弄到将死)的功臣都是非常慷慨的,而徐达的小心谨慎并没有触犯到朱元璋的底线。

徐达死后,朱元璋异常哀痛,为表哀思,他追封徐达为中山王,令其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并代代相传。魏国公的爵位真正做到了世袭,一直传到明末,而且还新增了一支公爵传到明末的公爵定国公。

第一代定国公徐增寿是徐达的第四子,他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魏国公爵位,而徐增寿的军事才能又不怎么高,这样一来,他是与公爵是无缘了。但是恰恰碰到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且最终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徐增寿是朱棣在南京城(明初都城)最重要的内线之一,虽然后来暴露被建文帝所杀,但等到朱棣进城登基以后,为了表彰徐增寿对自己的忠诚和贡献,追封其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令其子徐景昌继嗣。而徐辉祖是站在建文帝这边的,朱棣一方面出于人心考虑,另一方面顾念徐达的功绩和徐增寿的拥戴之功,所以仍然留着徐辉祖这个魏国公。

这样徐家一门就有了魏国公和定国公两个爵位,后来定国公一系跟随朱棣迁都到了北京,而魏国公徐辉祖一系则继续留在南京,两支都一直传承到明末,一门两国公,分居两京,还都伴随始终,也算一大奇景。

三、曹国公李文忠(1339年-1384年)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带关系而来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来的,他是朱元璋开国的重要将领,十九岁从军,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后来跟随常遇春北伐元朝,在常遇春病逝之后,代替常遇春继续北伐,俘获了元顺帝孙子以及后妃,宋、元两朝的玉玺等宝物。

洪武三年,李文忠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李文忠患重病,朱元璋亲自前往探视。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其子李景隆嗣曹国公爵位。

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率领建文帝军队作战,简直就是朱棣的神助攻,接连失败,损兵折将,最终在防守南京城的时候还献城投降,不过他也因此保留了爵位,但还是免不了被清算,永乐二年(1404年)因“大逆不道”而被削去爵位。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文忠的六世孙李性封临淮侯,可毕竟不是公爵了,曹国公已无。

四、宋国公冯胜(?-1395年)

冯胜原名冯国胜,在元末乱世之中跟哥哥冯国用一起结寨自保,后来投靠朱元璋,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他参与过救援安丰、决战鄱阳湖、俘虏张士诚的历次重大战争,洪武初年也率军北伐,连战连捷,后又参与明朝辽东的军事行动。

洪武三年,冯胜因为战功而被封为宋国公。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发,次年,冯胜因为被蓝玉案牵连,以蓝党被赐死,宋国公爵位被剥夺。

五、卫国公邓愈(1337年-1377年)

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其主要战绩在江南、江西一带,在著名的洪都保卫战中,邓愈配合朱文正防守洪都,阻止了陈友谅的进攻,为朱元璋回师救援争取了时间。

之后,在徐达、常遇春北伐的时候,邓愈也从河南出兵配合大军北伐,但不是主力。

洪武三年,邓愈又攻克了乌斯藏部,招降了吐蕃,因功被封为卫国公。

洪武十年(1377年),邓愈因病去世,年仅41岁。朱元璋听到消息后十分悲伤,追封其为宁河王。

邓愈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后改封为申国公,邓镇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后来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获罪,李善长被灭族,邓镇也受牵连被杀,爵位被削夺。嘉靖十一年(1532年),邓愈的后代续封定远侯,世袭爵位,直到明末。

六、郑国公常茂

常茂,是常遇春长子,因为常遇春在北伐过程中病逝,没赶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劳,就将常茂封为郑国公。

常茂并没有继承父亲的军事才能,却养成了一般官二代的骄傲自大。冯胜是常茂的岳父,常茂跟着岳父一起出征纳哈出,在军营里根本不受军规管控。纳哈出投降后,常茂在宴会上得知纳哈出准备逃跑,却不按冯胜的指令行事,擅自行动,导致纳哈出部溃散,朱元璋为此动怒,将他安置到龙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病逝,无子,其弟常升袭爵,后来爵位被削夺。

综上所述,明朝开国六公爵,真正实现世袭的只有魏国公徐达,甚至还多了一个世袭的定国公,相比其他五家不是一代就两代的结局,徐家算是非常成功了。

标签: 明朝徐达

更多文章

  • 朱祁钰临危称帝保大明 却没能进入帝陵连谥号都成“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祁钰,明代宗

    古代皇帝死后一般都会葬进帝陵送入宗庙,享受后人的祭祀。但是明朝的明代宗朱祁钰却是一个例外。1449年,蒙古分裂后的瓦刺人再一次入侵中原,二十来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御驾亲征。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朱祁镇一门心思效仿父亲明宣宗建功立业,结果因为连续的大雨

  • 宋元战争——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南宋,元朝,宋元战争

    宋元战争旷日持久,从1235年至1279年,打了45年。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带5岁小皇帝宋恭帝出城投降。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二王(益王赵昰、广王赵呙)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在福州7岁的赵昰登基称宋端宗,改元&ldquo

  • 曹操杀谋士的奇葩法则,违反这一条必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东汉,曹操

    在三国时期,曹操占据发达的中原地区,地盘最大,其实,势力也最大,因此,手底下的谋士特别多,也特别的有才华。但是,与刘备爱才不同的是,曹操喜欢杀谋士,而且杀得还不少,先后惨死的谋士有十多位,总结来看这其中有个奇葩法则,只要谋士违反这条,必被杀!杨修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杨修惨死这条规则就是,看破不能说破

  • 阿房女的传说故事:原来阿房宫是为她而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秦始皇,阿房宫,阿房女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记载不少,而其中又属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故事最为精彩。然而就是秦始皇嬴政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却极少有涉及其后宫的历史记载。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的后宫佳丽就算没有成为流芳百世的佳话,也至少有一两个嫔妃能够被历史记载,然而我们在历史的典籍中却几乎读不到有关于秦始

  • 项羽为何要坑杀二十万秦军,项羽又为何杀了宋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项羽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巨鹿之战中项羽以五万的兵力对抗章邯四十五万的兵力,最后还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使得历史上对这场战役报以极大的赞誉。这场巨鹿之战扭转了秦军一直打胜仗的战局,将秦朝的主力消耗殆尽,使得秦王朝名存实亡。而项羽也因为这一场战役

  • 秦始皇一统天下,六国相继被灭却留一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秦始皇,卫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开疆拓土,平灭六国,扫清了秦朝统一的所有障碍,让分裂了几百年的局面重新聚合,成为统一而强大的国家。然而,秦始皇灭掉了六国,设立郡县,还南征北讨,将一些小的部落也收归囊中。可是,有一个国家却始终在帝国的版图中存在,终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灭掉它。这个国家就是卫国,说起来是一

  • 48岁造反54岁称帝,刘邦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48岁造反54岁称帝,刘邦是如何做到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作为一枚骨灰级的无赖,论勇武、论智谋、论才华之类,40多岁的刘邦还真没什么惊艳之处。既然如此,刘邦48岁造反54岁称帝,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对此,韩信一语道出。有一次,韩信和刘邦聊天,谈到了领兵多少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韩

  • 盘点三国时期的十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蜀汉,刘禅

    东汉末年,曹操长期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另外一个时代:三国时代。曹魏建国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年号为“章武”,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中,持

  • 霍去病17岁深入匈奴一千余里,斩杀匈奴两千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西汉,霍去病

    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强盛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粮食多得从粮仓漏出来,都烂了,打开国库一看,串铜钱的绳都烂了,铜钱洒了满地没法数,太有钱了。关键是马,汉武帝的时候军马60万匹。高祖刘邦的时候才3000匹,所以“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

  • 中华历史名将如云,他凭什么是千古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项羽

    千古公认的第一猛将,是项羽!凭什么?衡量一个人猛不猛,要看他的对手。项羽登场一战封神,在巨鹿,也就是“破釜沉舟”那次。他的对手是谁?章邯和王离。破釜沉舟章邯有多猛?陈胜称王,大将周文带着几十万军队进逼咸阳。章邯武装了骊山的刑徒和苦工,正面把周文干趴下,追到曹阳,破曹阳,追到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