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湘军的实力可以击败太平军,为何会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湘军的实力可以击败太平军,为何会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4/1/21 9:10:46

剿灭百万太平军是清军多支武装力量综合的战果。包括,摧毁陈玉成主力的多隆阿军团,歼灭太平军最精锐北伐军的僧格林沁马队。在苏杭地区彻底歼灭忠王主力的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

打击太平军最后2个最大军团李世贤军团和黄文金军团的楚军,围攻陈得才军团的蒙古马队,豫军,皖军等等。太平军多一半都是清军其他武装歼灭的,曾国藩直属湘军的战果大约是最多三分之一。

同时,到了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湘军战斗力也大幅度下降了。太平军封了2000多个王,湘军也封了一万多个挂名提督,挂名总兵和挂名副将。军营里到处都是私自结社的哥老会,各种闹饷和哗变,就连鲍超的湘军都发生了大规模哗变事件。

最后,曾国藩湘军一下子裁减到只有17000人。到了甲午战争实际参战的湘军,其实只有5700人。在参战的十几万清军当中,只是一个配角。

在甲午战争牛庄战斗,湘军对战日军第3师团7个步兵大队,第5师团6个步兵大队,还有2个骑兵大队,1 工兵大队,1个炮兵联队。最后湘军阵亡1000多人,负伤700多人,被俘698人。合计损失2400多人,日军伤亡398人。

从参战人数和伤亡比来看,超过了抗战大多数战斗,可以说湘军打的非常顽强。但是甲午战争失败,不在于湘军是否参战,而是清朝的军制太落后了。

标签: 清朝曾国藩湘军甲午战争

更多文章

  • 晚清不平等条约那么的多,为何都是李鸿章来签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李鸿章

    晚清与列强的许多不平等条约中,大都是有李鸿章来签订的。比如:《中日台事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日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等。算起来,前后有三十来个。李鸿章因为和列强签订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因而饱受诟病,招致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而他自己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 清朝的黄马褂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当时人人都想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黄马褂

    在清朝,黄马褂只是官服的一种,它并没有什么特权,并不是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拥有一件黄马褂就能获得多大特权,其实是假的。黄马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只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黄马褂的颜色分“明黄”胡“淡黄”两种颜色,一般来说,皇室成员穿的是明黄色,官员

  • 康熙第一次见到十岁的弘历,为何会惊叹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康熙,乾隆

    康熙皇帝见到10岁的乾隆,惊叹不已,于是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希望通过雍正,最终把皇位传给乾隆。这个话,正史《清史稿》里并没有记载。《清史稿》是这么说的:“(弘历)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受学於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也就是说,康熙当时只是喜爱他,让他到宫中去读书,

  • 辛者库到底指的是什么人,哪些人会是在规定的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辛者库

    在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中,八阿哥胤禩原本人气最高,可是由于他人缘太好、党羽众多引起了康熙帝的警惕,最终输给了胤禛。胤禩失败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点还是很关键的,那就是他的母亲良妃卫氏出身不好,在入宫之前属于贱籍,即内务府“辛者库”。“辛者库&rdquo

  • 清朝为什么给人感觉清官那么多?真相却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清官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奇怪的一幕,即:谈到明朝清官,翻来覆去就海瑞等少数几人,相反贪官非常多,但谈到清朝清官,却是一说一大堆,比如汤斌、于成龙、孙嘉淦、施世纶、刘墉、曾国藩等,前前后后至少10多个广为流传的。其实,不仅明朝给人印象贪官众多、清官稀少,而且汉唐宋元都是如此,唯独清朝给人清官多的感觉。那

  • 秦朝的制度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会有“百代都行秦政法”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秦始皇,秦朝制度

    俗话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人们对第一名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从建立到灭亡,这个王朝具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它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却仅仅只有15年,可以说是短命而亡。不过它却为后世历代王朝留下了3

  •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错过了绝佳的下山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东汉,司马徽,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我们都会感叹他是智慧的化身,是谋士的代表。而在三国中,这样的智者和谋士却多如牛毛,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便是一位世外高人。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他有三大特点:一是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政变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混战,最后成了个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成想到了后期被司马家给摘了桃子。曹蕊临死前,是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结果曹爽渐渐的架空了司马懿,夺了他大将军的权利,司马懿成为无权无势的太傅。司马懿当然不开心,但是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的表露出来,反而是装病来麻痹曹爽,果然曹爽上当了,逐渐的放松了

  • 胡亥登基后对兄弟姐妹疯狂屠杀,为什么会唯独放过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胡亥,子婴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不可否认他是伟大的,作为千古一帝的人物,秦始皇一生最大的败笔在于立嗣方面,前210年,秦始皇死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当时跟随自己一起的是二公子胡亥,而长子扶苏却跟蒙恬在守长城。秦始皇去世时,并没有确立太子,但他留下一封给扶苏的信,信中内容是要扶苏继位,然而赵高却联合李斯

  • 赵高算计了一辈子,为什么子婴上位之后却算计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赵高,子婴

    赵高为了最高权力,不断的算计,首先算计了李斯,让李斯和自己联合立胡亥为皇帝。然后算计扶苏,结果扶苏太孝顺,一道圣旨,扶苏不管真假,立刻自杀。第三,算计了蒙恬一家,因为蒙恬是扶苏的支持者,为了消灭扶苏的余党,他肯定要下杀手。第四,他算计死了很多的皇子皇女,让秦始皇差一点就绝后了。第五他算计了李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