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上空的两大轮回宿命,亡国的另类原因是什么?

东汉上空的两大轮回宿命,亡国的另类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36 更新时间:2024/1/25 12:31:54

两周、两汉、两晋、两宋,除开两宋以外皆是以东西冠名,而两汉又与其他三位不同,东汉和西汉的国祚超过百年,皆是强横一世的大一统王朝,汉地九州全在手中。西汉开国皇帝草民刘邦,东汉开国皇帝是士人刘秀,二人身份有着很大不同,经历却一致的传奇。刘秀的人品比较起刘邦是高出一大截的,为民为将为皇的一生,没什么污点,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太过宠爱自家家人了(因为战乱年代失去太多亲人)。

东汉国祚一百九十五载,八世十四帝,北方草原的匈奴、鲜卑、乌桓等胡人,西北荒漠的羌人等部众,汉军打的他们溃不成军,终东汉一代,外族势力始终未能讨得便宜,得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东汉朝廷统治下的豪强,个个有着万亩良田、上百私兵、万贯家财,自家庄园自成一体,俨然一个小型王国。王夫之给出这样的评价,一半是夸赞,一半是感慨。

东汉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的权威不如前、不比后,各地豪强家族隐隐能与之抗衡,朝廷要办什么事,没有他们的帮助是绝对不行,办不成的。这是因,东汉亡于豪强是果。东汉强大是强大,但就因为太强大就灭亡了,这看似是悖论,实际上蕴含着万事万物的道理。这也是万千后人推崇备至的原因所在,没人希望自己国家被外敌入侵灭亡。

唐宋元明清五朝,都是因国家军事力量下降,不敌外敌压迫、农民造反,内外交困导致亡国。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开国,汉军便无敌天下,周边的蛮夷不是东汉对手,被压得喘不过气,有点雄心野心胡人领袖都会带着部落东迁避开汉朝。东汉末年,西北羌人作乱,北方乌桓鲜卑侵犯,东汉军队依然可以应对自如。祸乱不在外敌,而在内忧。

黄巾起义,东汉中枢打出一系列的烂牌,先是开始州牧制度放养地方使其坐大,难以节制调动军力和粮饷,再是允许各地豪强宗族和地方长官自行招兵平叛。最后,大将军何进毫无政治头脑,被人牵着鼻子走,让本该掌权的自己惨死宦官之手,引董卓进京乱国。

宦官、外戚、藩镇、后宫和权臣,是历代封建王朝或多或少有的病症,而东汉身患宦官、外戚两种绝症。宦官之祸和外戚之乱绵长,直到魏蜀吴三国建立才结束。东汉历史整体来说就是宦官和外戚交替执政,宦官强则外戚弱,外戚强则宦官弱。皇帝刚即位,外戚便开始强大;待到一段时间后,皇帝熟悉了这个帝国,宦官就开始强大。宦官和外戚交替执政期间充满着血雨腥风的斗争。

宦官和外戚的强横,都是代表着东汉皇权的强大,可以任意控制两者强弱,每一任皇帝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两大势力。不过如果一不小心玩出火,就很有可能出现惨死下场,皇帝身死,导致这一情况的罪魁祸首也会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破坏了游戏规则,不被世人和史书认可。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两个,这也是笼罩在东汉帝国上空的两大宿命轮回。一是东汉皇帝多为寿短之辈,东汉八世十四帝中,活过四十岁的只有三位,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两父子,及汉献帝刘协,前两位是东汉最开始的两位皇帝,后一位是东汉结尾的一位皇帝。刘秀六十二岁,刘庄四十八岁,刘协五十三岁,其余的十一位东汉皇帝,没有一位超过三十五岁。这十一位中有三位是婴儿年纪即位,其他的也没好到哪去,这就导致少年天子治理天下只能倚仗朝臣。皇帝只是吉祥物,端坐高堂,大家借着他的名义发号施令,代行皇权。

二是东汉皇后生育能力不行,生不出儿子。宗法制中,皇后所生是嫡子,有着最高继承权,注定继承皇位,朝野呼声最高,拥护者甚多。东汉十四位皇帝当中除开开国的刘秀,其余十三位继承大统的皇帝,只有两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

两大宿命直接带来巨大的统治隐患,除前三任皇帝外,其余十一帝皆是少年登基,没有一位超过十五岁。主少国疑,作为监护人的太后临朝听政是理所当然的事,代替力不从心的天子监察百官和国家。太后威信力不足,自然会找到自己本家兄弟,也就是外戚来压制朝中群臣。那么当皇帝长大加冠成年,有能力有担当了,不是太后和外戚愿意大大损害自己的利益帮助皇帝吗?愿意把权力交出去吗?这样一来,懂事了的皇帝,没有实际权力,没有朝臣支持(外戚势大),怎么将旁若的大权夺回、真正执掌这个国家呢?宦官群体闪亮登场。

宦官天生受朝野士人名门的鄙视猜忌,他们有家族也不容易得到认可,死后不能归葬祖坟,除非国家大功在身。皇帝夺回大权,必须要借助外力,长住宫中离皇帝最近、只能依附皇权的宦官群体是最佳人选。夺回权柄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宦官各种方便,身体不健康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也很正常,况且外戚势力有些事更过分更出格。

皇帝掌权,宦官膨胀,外戚萎靡,皇帝英年早逝,没有为太子铺好后来的路,只能再来一次轮回,外戚掌权,宦官夺权。太后临朝必用外戚,皇帝夺权必用宦官。皇帝夺权必用政变手段,血流成河是肯定的,这正是宦官之祸比较外戚之祸更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这一个又一个的轮回宿命,直到名存实亡的东汉、末代皇帝刘协时才告一段落。有趣的是,当上皇帝会短命是历朝历代的常态,年纪大当皇帝不久后离世,年纪小当皇帝不久又早夭,无一例外。不然哪会出现,不过一两百年的时间,出现十几任皇帝。

后话:对外宣称“永不称霸”的汉朝,是始终屹立在东方之巅的超级大国,西域各国无不尊重且畏惧。

标签: 汉朝东汉刘秀

更多文章

  • 刘璋明明知道刘备的本性,为何还是选择引狼入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璋,刘备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之前,诸侯四起,为了争夺土地大打出手,打得天昏地暗。当然,有些地方依旧是和平安全的,例如刘表统治的荆州,刘璋统治的益州。益州又称蜀地,这个地方面积较大,地处天险,易守难攻,是一个适合创建王国的好地方。此处进退自如,一夫当关,可以抵挡多人的攻势。奈何刘璋软弱无能,在刘备攻入之后,毫无

  • 秦始皇陵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就是挖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五千年历史上耀武扬威一辈子的皇帝们死后住在皇陵,被现代开发成为旅游项目,接受者后人们的参观游览,帝王尊严由陵墓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皇陵可以说是每个王朝重要的事情,所有皇帝即位之后都在为了自己的身后事奋斗,现代皇陵开发的景点有很多,但历史上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皇陵我们还没有见识过,为何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陵的

  • 贵霜帝国为何不敢打汉朝?看看之前的一战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东汉,贵霜帝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匈奴人还没有过多地南下骚扰我华夏的时候,此时周朝的诸侯国也正在互相争夺地盘,无暇向外扩展疆土。那个时候北方除了匈奴这个游牧民族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种族,活跃于河西走廊一带,他们便是大月氏(读作:da rou shi)。大月氏的历史极为悠久,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

  • 明朝大将蓝玉身亡因为做了朱元璋不想做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元璋,蓝玉

    在大明王朝蓝玉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被封凉国公。这位开国大将是一位非常聪明,而且善于作战的人,可以说他在文和武这两方面都是非常的好的,在大明王朝建国起,他就在战场上,经常立下战功,等大明王朝开国之后,他因为为国贡献很大,所以他的地位也相当于是皇亲国戚了,再加上太子朱标是他的外甥,他的地位更是非常的高

  • 如果韩信若听纳蒯通会怎么样,真的能三分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西汉,韩信,蒯通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天才,而其凄惨的结局也很令人哀叹。在韩信攻下齐国之后,有两人先后劝韩信背汉自立。一位是项羽所遣的说客武涉,武涉对韩信说道,刘邦贪得无厌(欲并天下)而无信义。而如今项羽与刘邦相持不下,天下之权重在韩信的手中。若韩信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则韩信就会成为刘邦的下一个消灭目标。但若

  • 让忽必烈叹服的宰相!他临死前向南方拜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南宋,忽必烈,文天祥

    他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他不愿因家人而屈服,死后连元世祖也颇为可惜,叹道‘好男子,不能为吾所用,杀之诚可惜哉!他就是文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

  • 秦桧遵命害死岳飞,金兵为啥不趁势大举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南宋,秦桧,岳飞

    按照元朝宰相脱脱主编的《宋史》和《金史》记载,金人眼看着攻宋受阻,就指令前期派回南宋“潜伏”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消除了金兵铁蹄南下的最大绊脚石和未来最大的潜在威胁。可是在岳飞被害后,金国不但没有大举进攻,反而“向宋朝学习”,搞起了歌舞升平骄

  • 谋略远胜伯温!向朱元璋献三策而定鼎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朱升

    明朝是一个很独特的王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明朝是唯一一个夹在两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王朝,他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又被满洲人的清朝继承。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农民皇帝,而不是贵族或者将军什么的,朱元璋都能够在元末的起义中胜出,除了他本人有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吸纳了很多谋士和将军,而这些人都是元朝

  • 贾似道:曾经的良臣能吏,为何最后落个弄权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南宋,贾似道

    南宋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南宋却保持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水平。不仅如此,在欧亚各国被崛起的蒙古轮番吊打时,南宋不仅抵抗了半个多世纪,最后还拼死了一个蒙哥大汗,真可谓是让小编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南宋虽小,但历史名人、名将却不少。当然,奸臣却也是不缺的。如果说对南宋前期奸臣

  • 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出山之前他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刘伯温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也是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有的谋臣成名较早,二十多岁就闻名天下,比如三国大牛诸葛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