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出山之前他在做什么

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出山之前他在做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80 更新时间:2024/1/17 6:03:35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也是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有的谋臣成名较早,二十多岁就闻名天下,比如三国大牛诸葛亮,他在二十七岁时就开始跟着刘备混,之前一直在南阳的卧龙岗种地;西周的功臣姜子牙,虽然具有过人的才华,但一直得不到施展,直到八十多岁才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赏识,之前开过酒馆,买过牛肉。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的开国谋臣刘伯温,于公元1360年来到应天,从此成为朱元璋最器重的谋士,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而刘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也就是说,他出山的时候已经50岁了,按照当时的平均年龄,刘伯温已经比较老了。很多人都有疑问,刘伯温出山之前,他究竟在做什么呢?

刘伯温出生在浙江青田县,家境还算不错,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中还有不少田地。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亲自教他读书写字,据说他有一目十行的本领,八九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甚至达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十一岁的时候,他参加了童试,轻而易举地考中秀才。

看到儿子如此有能力,刘伯温的父亲非常高兴,安排他到府学读书,并对他说道:“伯温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中进士,这样就可以做官了,光宗耀祖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后来,刘伯温无意间接触到了《周易》、《六甲天书》等书籍,并痴迷于此,自学了占卜、算卦等知识。

平时没事的时候,刘伯温喜欢给朋友算上一卦,基本没有失算过,因此被人称为孔明在世。刘伯温对两个人非常崇拜,一个是张良,另一个就是诸葛亮,他重金购买了诸葛亮的一幅画像,挂在自己的床头,睡觉前都会祭拜一番。公元1333年,22岁的刘伯温考中了进士,但由于当时天下已经出现了战乱,他并没有获得官职。

几年后,朝廷下旨任命刘伯温为江西高安县丞,在他做官期间,不畏权贵,铲除了不少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深得百姓的爱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迫辞官回家。从此之后,刘伯温就效仿偶像诸葛亮,过着隐居的生活,结识了不少隐士,并研究了《孙子兵法》、《太公兵法》等兵书。

朱元璋听闻刘伯温的大名后,立马派人将他请到应天,但有担心他只是徒有虚名,决定亲自测试一下他的才华。刘伯温先是分析了当时天下大势,又把敌军的优劣势说给朱元璋听。随后,朱元璋出了一个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伯温对出了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朱元璋称赞道:“吾之子房也。”

标签: 明朝刘伯温

更多文章

  • 堂堂皇后只因打了一个宫女,被废黜打入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明宪宗,朱见深,万贞儿,吴皇后

    现代宫廷剧很是流行,在里面皇后一般是后宫之主,平时皇帝不在,责罚个妃子,打死个宫女,暴打个太监,那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但是,下面这位皇后,堪称最悲催,只因打了后宫的宫女,也就是奴婢,直接被废黜,而且永远打入冷宫了,堪称历史最冤枉啊。这位就是大明朝建国第八位皇帝朱见深的皇后吴

  • 小明王韩林儿是不是被朱元璋杀害的,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韩宋,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明初起义军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韩山童在元朝末年,抓住征调黄河劳工之时,策划发动白莲教起义的主要人员。韩山童与刘福通发动红巾军起义,公然反抗元朝统治,没有多久战死。韩林儿于是与母亲一道逃亡武安,此后未曾参与到历史中来。一直到至正十五年,才被刘福通接到亳州,随后在刘福通等人的拥立下

  • 朱元璋请群臣吃饭,菜上齐后大家都在猛吃,唯有刘伯温满头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

    中国古代有许多从草莽中走出来的英雄,比如街头小混混刘邦,卖草鞋的刘备,以及和尚朱元璋等等,他们有的成为一方霸主,有的夺得天下,成为天子。而这些人里面,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朱元璋了,后世许多人都把他誉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朱元璋也的确对得起这个称号,他本出身贫苦,连普通百姓都比不上,最后却在乱世中杀出

  • 宋太祖看不起的饭桶,宋太宗为何提拔成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宋太宗,张齐贤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君主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喊出了多少被至尊皇权压迫下臣子的绝望与无奈。但是历史上总有几个大臣敢于无视这种规则,他们不屈服于权利和伦理纲常,他们只坚持自己的小任性:魏征痛怼唐太宗,喷的唐太宗无地自容,其实除去魏征,还有一位宰相敢在宫

  • 北宋与大辽澶渊之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澶渊之盟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北宋,辽朝,澶渊之盟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

  • 宋朝在宋神宗时期曾大搞军事改革,为何对外战争仍屡战屡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北宋,宋神宗

    宋朝第六位皇帝赵顼庙号为“神”,在封建迷信的社会环境中,“神”这个字就显得更为重要。有人说宋神宗在位虽不到二十年,但对国家怀有一腔热血,坚持通过变法改善国家状况,值得后世歌颂。实际上,当初之所以选用“神”作为赵顼的庙号,意思是这

  • 李自成和张献忠本是好兄弟,为何又成死对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李自成,张献忠

    明朝的历史上有两个很有名的农民起义将领,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两个曾经也是非常要好的战友,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着同样的年龄,也有同样的经历。他们在明朝时期也是做过明朝的小小公务员,但是他们俩又是一样的具有反叛精神,看到了国家民不聊生的景象,选择了反抗,而且同样他们也都骁勇善战,虽然是农民起义,不是出

  • 董平品行低劣为何能成为梁山五虎将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北宋,董平

    梁山有好色而居上位之徒,此人卑鄙下流,既不忠于职守,复不以义待朋友。他却是梁山倚重的五虎将之一。那人就是名列第十五的双枪将董平。董平出场得很晚,梁山大聚义前夕才首次露面。他给人武艺超卓、勇猛非凡的印象。宋江设法拉他入伙,排座次后更名列五虎将,便成为顺理成章的发展。论战功,论战绩还是智谋,董平是啥也没

  • 杨荣为什么受到朱棣的重用?如何评价杨荣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棣,杨荣

    杨荣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三杨”之东杨的称呼,“三杨”另二位是杨士奇和杨溥。生于公元1371年,去世于公元1440年,最初叫杨道应,后祖父改名子荣,又经永乐帝赐名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士。其为人老成持重,警敏通达,是帝王的重要辅政之臣。三杨在明

  • 朱允炆拥有举国之力,却为何输给只有八百亲兵造反的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朱棣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之子,朱标病逝后,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登基,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朱允炆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引起藩王们异常不满。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让人奇怪的是,朱棣起兵时只有800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