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袁世凯秘谋制造的一起谋杀案?

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袁世凯秘谋制造的一起谋杀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1 更新时间:2024/3/14 23:02:44

慈禧把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幼兰赐婚给醇亲王载沣,颇有深意。戊戌变法后,醇亲王府最恨两个人,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荣禄,因为袁世凯的靠山是荣禄。

荣禄身世显赫,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中费英东的后裔,和慈禧关系非同一般。

最初荣禄官不大,是户部管银库的员外郎,还是候补的,因贪污差点被肃顺杀头。后来慈禧将他升为工部尚书,结果又因贪污,被发到京外。可最终却当上了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几职并兼,这在当时非常罕见。

为什么慈禧这么帮荣禄?因为他们从小就认识,这俩人是娃娃亲,据说两人后来也保持着情人的关系。这不是瞎说,末代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亲口跟我说过,老太监孙耀庭也跟我讲过。我问过溥仪的家人和那根正先生,他们都说听说过这件事,但无法证实。

在采访中,我还听到过更令人惊讶的说法,称慈禧和荣禄暗中生有一子,就是光绪皇帝。但这要靠科学鉴定,不能靠传闻。

荣禄的女儿不好惹

幼兰和载沣婚后关系不太融洽,载沣性格懦弱,小时候跟弟弟载洵打架,门牙被打下来了,他直哭,说这可怎么好,饭都吃不了,家人就哄他说没关系,吃不了饭喝粥,载沣破涕为笑,可见,载沣这人很老实。

幼兰则不然,她是慈禧的养女,一次荣禄在宫内和慈禧聊天,幼兰就跑进宫来,说找慈禧有事。慈禧说:她谁都不怕,连我都不怕。

溥仪说载沣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两个,一是一着急说话就结巴,二是帽子后头的翎子老跳,因为别人一说话他就点头。

溥杰回忆,第一天幼兰跟载沣吃饭,就生了一肚子气,因为端汤上来的太监一个个跟大烟鬼似的,穿着邋遢,瞅着就恶心,后来手指头还搁进汤里了,可载沣吃着却很香。

幼兰性格刚烈,溥仪被赶出宫后,她到处商量“复辟”的事,落了埋怨,最后吞金自杀。

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

学者钟里满先生曾给我一个检测数据。光绪皇帝头发中,砷的含量是隆裕头发含砷量的261倍。从光绪遗骨、衣物,包括胃肠检测来看,都有高含量的砷化合物(就是民间所说的“砒霜”)。经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大于致死量。

末代太监孙耀庭老先生对我说,当时对光绪之死有三种说法:一是慈禧害死的,二是李莲英害死的,三是袁世凯害死的。

光绪的起居注官恽毓鼎写了本《崇陵传信录》,他认同第一种说法,因为慈禧不想死在光绪前头;而德龄写的《瀛台泣血记》,则持第二种说法;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倾向第三种说法。

三种说法都有疑点

这三个说法哪个更有道理呢?

首先说慈禧,她跟光绪对立多年,仇恨很深,也有作案条件,但她想收拾光绪,不费吹灰之力,要想下毒手,早就下了,而且她直到最后时刻,还幻想着架空溥仪,自己继续垂帘听政,可见她并没觉得自己要死,没必要去杀光绪。

其次说李莲英。按照一般的说法,李莲英站在慈禧这边,长期欺负光绪,但老太监信修明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西逃途中,李莲英见光绪穿得少,就拿了自己的衣裳给了光绪,光绪说:‘李安达,你身上不冷吗?李莲英说:‘奴才死一万次又何足惜呢?”这事让光绪很感动。据说光绪病重弥留之际,隆裕皇后去看他,他还口述两道密旨,第一杀袁世凯,第二厚待李莲英。

再说袁世凯。不管是醇亲王府还是溥仪,一致认定仇人是袁世凯,但宫廷有定制,谁开的药,必须亲自尝。孙耀庭老先生说,这叫“猪替羊死”,是跑不了的流程。袁世凯想害掉光绪,基本上不可能。

李莲英的嫌疑大

那么,19.5个小时以内,光绪、慈禧相继去世,他们会不会是被同一个人谋害的呢?

要做到这点,需要符合四个作案条件:第一,能自由出入宫禁;第二,能自由出入慈禧寝宫,和慈禧很熟;第三,能自由出入光绪的住地,跟他也非常熟;第四,对太监操纵自如。

末代太监孙耀庭说,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只有一人,就是李莲英。光绪被囚禁期间,他一直充当光绪和慈禧之间的传声筒,只有他具备谋害光绪和慈禧的条件。

最蹊跷的是,光绪、慈禧去世后,李莲英也突然去世,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袁世凯是背后的黄雀

李莲英的坟地现在海淀区二十一世纪学校院墙内,这座坟起初不是李莲英的,是他前任太监首领苏德的。苏德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功劳,为慈禧和奕訢之间传递了不少消息。

据信修明日记记载,苏德是咸丰皇帝御前太监,跟慈禧比较熟,他外号叫“苏老牙子”,在宫内人缘不错,慈禧掂量再三,把传递消息的重任交给了他。苏德琢磨了半天,把慈禧交给他的密信卷成纸捻,叼着水烟袋,手拿纸捻,大摇大摆地去送信。

辛酉政变成功后,苏德一步登天,就在恩济庄看好风水,选定墓地,不仅建了牌坊,路两边还有翁仲,模仿皇家规格,被人告发了。监察部门私下给苏德递了个信儿,他雇人趁夜把这个坟墓毁埋,这事不了了之。李莲英当上太监大总管后,也看上了这块地,他去世后,隆裕把它赐给了李莲英。

“文革”时“破四旧”,李莲英墓被刨开,只有一颗人头,没有尸首。显然,李莲英死于非命。

那么,谁杀了李莲英?他的死与光绪、慈禧是否有关联?我个人认为,这很可能是连环案,李莲英的背后,很可能是袁世凯,李莲英毒死了慈禧与光绪,后又被袁灭口。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

我采访过溥仪的家人,他们说醇亲王府的人一直认为,是袁世凯送去的几贴膏药(也有人说送的是内服药),令光绪病情突然恶化,中毒身亡。

《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听老太监李长安说,头天光绪站那儿还好好的,说话声音很洪亮,第二天服了袁世凯送来的药,突然就驾崩了。

标签: 清朝光绪袁世凯慈禧

更多文章

  • 嘉庆是怎么死的?清朝嘉庆皇帝是被雷劈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嘉庆,永琰

    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都会记录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的死,正史就记载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传说就不同了,可谓是五花八门,让后人一头雾水。在清朝的皇帝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上说他是被雷给劈死的,而且是众说纷纭。第一种说

  • 民国初年法规建设:官员不得馈受财物、禁止参加酬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袁世凯

    无论是封建专制社会,还是现代民主社会,吏治之好坏,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前途关系极大。所以必须以法令形式约束、规范官员行为,舍此不能管理好官员。民国初期,北洋政府便就此制订了不少法规。一、官员不得馈受财物、参加酬宴,有职务关系的人不许相互借贷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官吏服务令》,要求“凡

  • 中国抗日战争的经过: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抗日,一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日本战败。一、局部抗战1、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年9月至1

  • 章太炎曾手执鹅毛团扇身着大明服装 大闹袁世凯总统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民国,章太炎

    章太炎1914年1月,章太炎手执鹅毛团扇,并将袁氏所授的“勋二位”徽章,作为扇柄吊坠;头戴北洋军阀高冠帽,身着大明服装,足穿破官靴……大闹袁世凯总统府。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为撰写黎元洪传,在沪上专访了黎元洪的长子黎绍基,他给我讲述了黎元洪与章太炎

  • 慈禧为什么要重用曾国藩等汉臣? 慈禧如何执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慈禧,曾国藩

    慈禧重用曾国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满人入关的时候,清朝是个异族政权,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朝皇帝坚持的原则。清朝的“重满抑汉”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侍郎,满汉各一,以满为主(如之前的户部,满尚书为肃顺

  • 汉献帝为了活命,竟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东汉,汉献帝,曹丕

    刘协是汉朝的皇帝,也是东汉末年的末代皇帝。一生的皇帝生活很悲惨。早年他是董卓手下的傀儡,董卓死后,他在李傕郭汜手下挨饿。好不容易期待曹操的到来了,把李傕郭汜赶走了,却不知道曹操是一个更恶毒的家伙。虽然他很受欢迎,被曹操供奉着,但他并没有实际的政治地位。刘协非常沮丧,从此他小心翼翼地生活在曹操手下。当

  • 郦食其的两个策略是什么样的,为何都被人否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西汉,郦食其

    郦食其一生献过两个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先说郦食其献的第二个大策略。刘邦一面派韩信带兵进攻赵国、齐国,一面又听了郦食其的话,派郦食其前往游说齐王田广,劝田广投降。他在劝田广的时候,说了很长一段话,不过,中心思想是

  • 刘备摔阿斗的真的是逢场作戏吗?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刘备对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难办的选择题,这就和老婆和妈妈掉进河里是一个概念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一直秉持的有两种看法,一个是说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儿子铺路,另一个说的是刘备是真的为了自己的手下儿子的真的不算什么。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更合理呢?我们都知道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

  • 如果关羽投奔曹操,他在曹营那里能得到重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关羽,曹操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意思就是身在谋某个环境中,但心却在相互对立的另一方。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主人公就是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关羽关云长。所谓曹营,就是曹操的地盘;汉,就是关羽的结义大哥刘备,这句话是毒关羽忠心不二,义薄云

  • 刘邦大杀功臣,“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逃过一劫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张良

    自古以来,臣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非常微妙。当初追随皇帝打拼天下的臣子,大多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要么被处死要么被关进大牢。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益,难免会对以前追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功臣产生疑心,即便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刘邦就是一位这样的皇帝,当初和手下一同打拼天下时非常的惜才,可是等一切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