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需要钱的时候到处找大臣借,当时的明朝国库到底有多穷

崇祯需要钱的时候到处找大臣借,当时的明朝国库到底有多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3/30 12:22:38

俗话说“率土之滨,莫非土”,整个天下,都归皇帝一人所有,在臣民眼中,皇帝便是天下最为富有之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历史之上的穷人皇帝并非少数,东汉时期的刘秀、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以及明朝的崇祯皇帝皆为代表,其中又以崇祯最为经典,此人连衣服破了都不舍得换,还因为穷无力支撑军饷导致了亡国。

崇祯在位期间,明朝有多穷?从赵士锦所写的《甲申纪事》及《北归记》之中便可看出。《甲申纪事》中写道“新库间断二千三百金。老库间断贮籍没史家资,金带犀杯衣服之类,只千余金;沅为予言,此项已准作巩驸马家公主造坟之用,待他具领状来,即应发去。外只要锦衣卫解来加纳校尉银六百两,宝元局易钱银三百两,贮书办处,为守城之用。”而《北归记》中,赵士锦慨叹:“国家之贫至此!”由此可见,明朝之穷至此。

虽明朝如此之穷,但不可否认的是,崇祯倒是个不错的皇帝,上朝之后,勤勉朝政,铲除奸臣魏忠贤,重用贤良之人。但无奈遇上小冰河时期,再加上崇祯是个不会制衡群臣之人。

据说,在明朝灭亡之前,为了筹集军饷,崇祯曾经低三下气地求群臣募捐,但无人响应,每个人只是捐三五百两意思意思,即使是周皇后的父亲也只是在崇祯再三请求下,才捐银达到一万两,可谓是杯水车薪,群臣如此,也难怪明朝会灭亡。

不过有意思的是,明朝国库虽穷,但崇祯本人却有着不错的小金库,赵士锦在他的《甲申纪事》一书中说:“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

所谓的内库银,便是崇祯的小金库,此中银两达到了三千多万,这也难怪,群臣之中无人愿意捐款,皇帝尚且抠门至此,国风如此,又怎么能期待群臣之中,有慷慨之人的存在?

试想一下,倘若崇祯拿出这笔钱来充公,并用于军费与自成抗争到底,那么,或许明朝就不会如此之快灭亡,或许,挺过了小冰河时期,崇祯真的可以为明朝带来“中兴之治”,完成他一生的梦想。

但假设毕竟是不成立的,崇祯最终毕竟没有选择将自己的银两用于国家,而明朝的灭亡也已成定局,只能说勤俭惯了的崇祯,最终在其抠门的本性之上栽了一个很大的跟头。

标签: 明朝崇祯

更多文章

  • 朱棣200年前留下一条后路能保大明不灭亡,只可惜崇祯皇帝却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朱棣,崇祯

    了解明朝历史的盆友,就了解虽然最终國家灭绝的那时候,都城是北京。但实际上,当时朱元章新国家成立的那时候,都城却设在了南京。只不过是之后朱棣以便成为皇上,启动了说白了的“靖难之役”,在他成为皇上之后,就以北边边患为由,挑选了将都城迁往北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

  • 明朝统治时期,非正式的内阁制度是怎么彻底架空六部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内阁

    对大明的内阁制度,相信大伙儿都不会陌生。内阁大学士们,实际上原本是明朝皇帝的顾问与秘书,帮皇帝整理一些文件、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是,从明朝中前期开始,内阁制度逐步壮大,到了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内阁开始凌驾于六部之上,并且侵蚀了六部大部分权力,几乎架空了六部尚书。那么,其实并不正式的内阁制度,如何能

  • 明朝大臣很多都超过50岁,为什么皇帝大多数都是短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皇帝

    明朝在中国的历史上虽没有唐朝的辉煌,但是他却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在明朝200年的时间里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大部分的寿命都比较短,这就让人感觉到难道是皇帝荒淫导致短命的吗?首先在明朝的16位皇帝里面,就属开国皇帝朱元璋儿子朱棣的年龄超过六十岁,在此后就没有一个皇帝的年龄能够超过他们,可是很多

  • 忽必烈在灭南宋到底做了什么,竟然为元朝埋下了灭亡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忽必烈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他的蒙古大军便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欧洲人曾经派十路联军联合抵抗蒙古大军,但十路皆以全军覆没告终。后面为了在占领一个地区后彻底同化这个民族,成吉思汗下令攻下一座城池,城内男人全部杀光只留下女人。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实行拓展的政策,

  • 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宋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池遭到严重损毁,经济萧条人口流失。此时提出迁都洛阳的想法,究竟是心血来潮,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呢?赵匡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见他们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杨家将

    杨家将一门忠烈,个个忠心报国,但历史上的杨家将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厉害,正史中杨家将就只有杨业、杨延昭能威震边疆,其他的都是战绩平平。后续的有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能以杨业、杨延昭相比,但杨文广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后面就只有余老太君能威震边疆。演义中的杨宗保、穆桂英在历史中并不存在。杨业,原北汉将领,为北仅

  • 史上嫁的最远的公主,公主两年才赶到,但国王已经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公主,阔阔真

    在古代中国,很多王朝都会和亲,将自己的公主嫁到国外,以加强两国的关系。如汉代与匈奴的和亲,唐代与吐蕃、突厥的和亲!其实,对公主来说这就是远嫁了!但是,与下面这位公主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这位公主出嫁的地方,太过遥远,等公主赶到,国王都老死了!这个故事被记载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面。这个公主出生在元朝,

  • 辽国铁骑闻名世界,为何攻不过宋朝,打不过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朝,宋朝

    如今提起大辽相信大家都不会太过于陌生,但是这个辽国在大家的心里应该还是有那么一些疑惑的,而最大的一个疑惑应该就是大辽为什么没有直接把大宋灭了,而是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就是大宋当时虽说国力整体没有辽国强,但是科技却是比较发达的,无论是神臂弩还是陌刀之类的战略性武

  •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赵普

    赵普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动乱年代,基本上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在原籍待不下去了之后,随着他的父亲全部迁到了洛阳居住,从那以后,才渐渐地好过了一些。在这期间,他的才能也渐渐地显露出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比同龄人的优势。经常可以预料到一些事情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时的赵匡胤十分渴

  • 郭子兴为什么会将女儿嫁给朱元璋,只因看中了他的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郭子兴,朱元璋

    朱元璋家里也算是八杯贫农,本来家里一直给地主刘田家干活,但后来适逢灾年,除了二哥入赘活了下来,家里就剩下了朱元璋一个人,朱元璋只好进入皇觉寺当了和尚,但当时和尚也没饭吃,只得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朱元璋划分的区域是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自己都没饭吃,谁还给朱元璋。朱元璋有一个好友叫汤和,当时参加了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