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200年前留下一条后路能保大明不灭亡,只可惜崇祯皇帝却不走

朱棣200年前留下一条后路能保大明不灭亡,只可惜崇祯皇帝却不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4/5 19:37:14

了解明朝历史的盆友,就了解虽然最终國家灭绝的那时候,都城是北京。但实际上,当时朱元章新国家成立的那时候,都城却设在了南京。只不过是之后朱棣以便成为皇上,动了说白了的“靖难之役”,在他成为皇上之后,就以北边边患为由,挑选了将都城迁往北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但与此同时,朱棣并没有废弃南京的都城。当时为了减小阻力,也为了不将父皇多年的心血浪费,为此就在那里留下了一整套健全的行政机构,这样也能够使南京的皇城不变得荒废。并采取着积极的修复,重建的皇宫雏形并照搬了在北京的三省六部办事处,在南京皇宫里,除了没有皇帝和大臣,和小型皇宫类似。

他当初的想法就是,如果北部边患(当时主要是匈奴残余势力)能够消除的话,那就踏踏实实地呆在北京;如果不成的话,那就回南京。

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投降,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了自杀殉国这一决绝的方式。有人说他无能,有人说他有气节,但是说什么都没用,大明终究是亡了。200年前,朱棣为了防止不测,给子孙留下一条后路,假如朱由检明白朱棣的良苦用心,明朝不会亡。

如果崇祯真的迁都南京,历史走向又将如何?那么无人阻挡的李自成,自然还是会在北方做大做强。而吴三桂等人也可以率领部队撤到南方。李自成起义无非是想要富贵,这个人并没有王霸之气,脑袋里更无其他大战略。李自成与满清必有一战,逃到南京的崇祯刚好坐收渔利。这两边,谁强就联合弱的一方打击强的一方,反正李自成是不可能和满清联合的。待到崇祯的部队以逸待劳,收拾部署停当了,出师北伐,又能重新走一遍朱元璋当年的奋斗路,岂不美哉?

而且历史上,由于崇祯死亡,导致大明政权没有法定继承人,坚持抗清斗争的南明政权,大大小小部队,竟然拥立了五六个皇帝,这么一来,大大分散了明朝军队的合力,徒增内耗。如果崇祯不死,号令南方,凭借手头的军队,和他喜欢变革图强的心理,再一次平定李自成赶跑满清,绝不是问题。

但不得不说,明朝历来的皇帝都非常有骨气,比如朱棣迁都北京,主要也是因为北方多次受到游牧民族侵扰,皇帝跑到第一线,起震慑作用。而明英宗被俘,北京城危在旦夕,也没有想过要迁都,抱着必死的态度守城。而到崇祯也一样,最后的“君王死社稷”结果,令人唏嘘!

历史不能重演,朱由检的也算是有气节的皇帝了。正所谓帝王祖训:天下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没有像元朝末代皇帝一样,逃回了蒙古草原战战兢兢的度过余生。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没有像他一样,以身殉国,而且还给吞并了他的国的统治者做傀儡。不得不说,在北京的末代皇帝中,崇祯死的最像个英雄,虽然是个失败的英雄。

标签: 明朝朱棣崇祯

更多文章

  • 明朝统治时期,非正式的内阁制度是怎么彻底架空六部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内阁

    对大明的内阁制度,相信大伙儿都不会陌生。内阁大学士们,实际上原本是明朝皇帝的顾问与秘书,帮皇帝整理一些文件、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是,从明朝中前期开始,内阁制度逐步壮大,到了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内阁开始凌驾于六部之上,并且侵蚀了六部大部分权力,几乎架空了六部尚书。那么,其实并不正式的内阁制度,如何能

  • 明朝大臣很多都超过50岁,为什么皇帝大多数都是短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皇帝

    明朝在中国的历史上虽没有唐朝的辉煌,但是他却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在明朝200年的时间里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大部分的寿命都比较短,这就让人感觉到难道是皇帝荒淫导致短命的吗?首先在明朝的16位皇帝里面,就属开国皇帝朱元璋儿子朱棣的年龄超过六十岁,在此后就没有一个皇帝的年龄能够超过他们,可是很多

  • 忽必烈在灭南宋到底做了什么,竟然为元朝埋下了灭亡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忽必烈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他的蒙古大军便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欧洲人曾经派十路联军联合抵抗蒙古大军,但十路皆以全军覆没告终。后面为了在占领一个地区后彻底同化这个民族,成吉思汗下令攻下一座城池,城内男人全部杀光只留下女人。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实行拓展的政策,

  • 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宋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池遭到严重损毁,经济萧条人口流失。此时提出迁都洛阳的想法,究竟是心血来潮,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呢?赵匡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见他们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杨家将

    杨家将一门忠烈,个个忠心报国,但历史上的杨家将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厉害,正史中杨家将就只有杨业、杨延昭能威震边疆,其他的都是战绩平平。后续的有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能以杨业、杨延昭相比,但杨文广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后面就只有余老太君能威震边疆。演义中的杨宗保、穆桂英在历史中并不存在。杨业,原北汉将领,为北仅

  • 史上嫁的最远的公主,公主两年才赶到,但国王已经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公主,阔阔真

    在古代中国,很多王朝都会和亲,将自己的公主嫁到国外,以加强两国的关系。如汉代与匈奴的和亲,唐代与吐蕃、突厥的和亲!其实,对公主来说这就是远嫁了!但是,与下面这位公主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这位公主出嫁的地方,太过遥远,等公主赶到,国王都老死了!这个故事被记载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面。这个公主出生在元朝,

  • 辽国铁骑闻名世界,为何攻不过宋朝,打不过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朝,宋朝

    如今提起大辽相信大家都不会太过于陌生,但是这个辽国在大家的心里应该还是有那么一些疑惑的,而最大的一个疑惑应该就是大辽为什么没有直接把大宋灭了,而是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就是大宋当时虽说国力整体没有辽国强,但是科技却是比较发达的,无论是神臂弩还是陌刀之类的战略性武

  •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赵普

    赵普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动乱年代,基本上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在原籍待不下去了之后,随着他的父亲全部迁到了洛阳居住,从那以后,才渐渐地好过了一些。在这期间,他的才能也渐渐地显露出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比同龄人的优势。经常可以预料到一些事情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时的赵匡胤十分渴

  • 郭子兴为什么会将女儿嫁给朱元璋,只因看中了他的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郭子兴,朱元璋

    朱元璋家里也算是八杯贫农,本来家里一直给地主刘田家干活,但后来适逢灾年,除了二哥入赘活了下来,家里就剩下了朱元璋一个人,朱元璋只好进入皇觉寺当了和尚,但当时和尚也没饭吃,只得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朱元璋划分的区域是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自己都没饭吃,谁还给朱元璋。朱元璋有一个好友叫汤和,当时参加了郭

  • 她长相倾国倾城,却被儿子强幸,最终郁郁寡欢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十六国,汉赵,刘聪,单皇后

    从观看电视剧,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更甚于压根就没有地位可言,就算那些地位尊贵的皇室女子也如此。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虽贵为皇后,却被儿子娶为妻子,她就是单皇后,最终因儿子香消玉殒。在汉赵朝的时候,单氏长得非常的漂亮,可以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的美颜,有很多人败在了单氏的石榴裙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