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时期在皇帝之间出现的诡异现象,为何他们都活不过40岁

北魏时期在皇帝之间出现的诡异现象,为何他们都活不过40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2/11 17:25:21

从古至今,权力都有着致命的一种吸引力。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封建王朝时期。皇位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和特权。让很多的亲兄弟都因为这件事情而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因为皇帝的孩子比较多,所以想九龙夺嫡的这种事情也是层出不穷的。在北魏王朝时期,一共统治了180多年之久。今日180多年里面,一共换了14位皇帝。其中有11位皇帝都死于非命,在封建王朝时期,这个非命的死亡率是十分可怕的。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道武帝得先祖曾经也是建立过一个非常短暂的政权代国,不过很快的一段时间,这个国家就已经灭亡了。在公元383年前。经过那次肥水之战以后。秦国当时的实力憔悴,争取也动荡了,到底看准了这个时机就成立了北魏。在道武帝争执的期间内,积极的鼓励人们进行生产,对于外面也发起了扩张的战争。势力也是一步一步的扩大起来。但是在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到的却变得非常喜欢猜忌,非常多疑。常常就会因为一些小事就把一些管理朝政的官员给处死。最后弄得满朝文武官员都自危。道武帝的不小心的触怒了他。就被他下了一个处死令。他就怕了自己信得过的人,秘密的出了城。想让自己的儿子求助。于是他的儿子花了大量的钱财,买通了宫里的一些太监,还有侍卫。他连夜地翻过了城墙。把道武帝给杀了。被杀死的时候年龄仅仅才39岁而已。但是,他的儿子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同样被他的哥哥给杀死了。最后是他的长子继承了这个位置。但是没有过去很久,他就因为生病而去世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太武帝拓跋焘

公元423年前,那个年代明元帝因为生病去世了。刚刚年满15岁的拓跋焘坐上了这个位置。这个小孩儿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在他的全权带领下,北魏国力逐渐强盛。首先就灭掉了北方劲敌柔然。然后又把一些小势力都给扫清了。他统一了整个北方。然而,到晚年的他和她爷爷一样非常的冷酷,非常喜欢杀人。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个不同的问题,是他更多一些气愤。在往往做完这件事情以后,他又会后悔。他推行了一些很残酷的刑法。在整个王朝里面,都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他还在宗爱的怂恿之下,把太子给处死了。但是他在不久以后他就后悔了。但是宗爱知道皇帝对她有一些怨言。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先把皇帝给谋杀了。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南安王拓跋余

公元452年前,太武帝在遇害以后。宗爱拥戴拓跋焘的儿子拓跋余上位。把年号给改成了永平年。但是,这个时代的权力都被宗爱管着。他为了巩固自己国家的统治。这一代的皇帝下定决心要把宗爱杀死。不过这件事情不小心暴露了,被他知道了。和上一任皇帝一样,他又主动的下手了。把拓跋余杀死了以后。拓跋濬又继续延续当上了皇帝,改名为文成帝,在他当上皇帝以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宗爱这个男人给处死了,并且把仅仅刚登基七个月的叔叔拓跋余给安葬了。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献文帝拓跋弘

在拓跋濬上位以后,之前混乱的北魏暂时得到了安宁。不过他年纪轻轻的就得病去世了。他也是很少有的一个没有被人暗杀。最后他12岁的儿子拓跋弘就,继承了他的皇位。他在任职的这个期间里面,推动了佛教。在大型的学院里面鼓励民众进步,学习先进的文化。在公元471年前,他在皇位上坐了五年时间,就把位子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他安心地当起了自己的太上皇,在五年以后。拓跋弘突然暴毙,出事的时候仅仅23岁。在历史中说:“这位年轻的太上皇是被自己的后母所伤害的。”

北魏孝明帝元诩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孝明帝元诩

拓跋弘的儿子孝文帝,是整个历史上最出彩的一名皇帝。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名皇帝。在他统治北魏时期的时候。他大力地推行了民族的融合。把自己的王朝迁到洛阳,积极的学习了汉族的文化传统。在整个的朝堂之中推行了汉族的语言。就连他自己也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汉姓。但是他的改革也受到了很多群众和贵族的反对。他因为操劳过度,在33岁的时候就走完了他的一生。随后继承王位的是宣武帝。之前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全部都土崩瓦解了。腐败的风气又重新地蔓延到了整个朝代。整个北魏也是日渐的衰落。同样和上一任皇帝一样,在33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皇位继续地传到了孝明帝的手里。但是他那个时候才年幼时期。他的权力都被他的母亲所把持着。作为一个女人她专横无理,将整个朝廷都搞得乌烟瘴气的。但是随着自己的儿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他们母子两个人的矛盾也是被激发起来了。最后两个人和不到一块去,她亲手把自己的儿子给杀死了。

南北朝北魏疆域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北魏时期的皇帝,之所以他们的命如此的短暂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被自己的亲人或者是一些因为权而把他们害死了。比起汉人的王朝,北魏时期真的是更加的直接,更加的残暴。根本不顾及什么亲情。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的话,是对人性的一种制约。其实不道德的一些事情就最好是不要干。

标签: 南北朝北魏

更多文章

  • 后唐的皇帝也是姓李的,他们和唐朝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代十国,后唐,唐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国家,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势力,这些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也即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

  • 武则天的陵墓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为何千年之久无人敢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武则天,乾陵

    说起武则天,想当年那可是叱咤风云,她是我国第一个女皇帝。在封建男权主义至上的社会,一个弱小的女子能有些许地位就很不容易了,而武则天甚至当上了皇帝,真是难上加难。这样一个有故事、有地位的女人,她的陪葬品自然也只会比其他帝王的更奢华。而且她的墓地占地面积很广,只要盗墓贼挖取了冰山一角,那就一辈子衣食无忧

  • “黄巢起义”后的唐朝,还能在夹缝中延续二十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黄巢起义

    公元907年,也就是大唐天祐四年,想必对于每一位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历史上存在了289年时间的唐王朝,最终彻底地走向了败亡。而也就是这一年,成为了“五代十国”大乱局的一个开端。可见,积重难返的唐朝在灭亡后,天下的局势反而更加混乱了起来。其实,当我们回顾唐王

  • 李建成的墓志铭上面到底有什么?为何连谥号都被修改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建成

    公元2005年,李建成墓志在西安被发现,该墓志盖为盝顶形,顶边长39.5厘米,斜边长10.5厘米,底边长53厘米,高12厘米。该志为方形,边长52厘米,高11厘米,四侧无纹饰。志文仅55字: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 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

  • 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为什么持续了七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后又叛降唐王朝的朱温,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逼迫唐朝皇帝禅位,至此这个曾孕育出了古代王朝诸多盛世的朝代,最终彻底覆灭。理论上说新旧王朝兴衰交替,往往都会有新朝气象。但唐朝灭亡后,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以往王朝交替不一样的是,

  • 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平定方腊与宋江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北宋,方腊起义,方腊,宋江

    在水浒里,我们始终以水浒一方为主角视角,全面铺开那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了解具体的时代背景,所以水浒就代表正义,而其他人就是坏人。其实这种观念是完全不对的,因为即便是梁山也在发生改变,慢慢的变成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梁山。最初的梁山,是高举反抗大旗的,反抗朝廷,反抗暴政。但后来,它居然招安了,由反抗

  • 明朝最屈辱的一次,80万人的军队向一万清军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清军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无数的英雄豪杰,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气节,在300多年前,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内有李自成叛乱,外有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后来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但是刚刚作用北京城的李自成却只安于享乐,战斗力直线下降。面对这个千

  • 成吉思汗时期的领土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他会被称为一代天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就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包括民国时期建立的中华民国,这两个政权都被称为中国;另一个则是在华夏土地上建立政权,称雄称霸的古代华夏王朝,它们也被称之为中国。这样一来,你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了为何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也被称之为&ld

  •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因为胡惟庸谋逆而诛杀三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胡惟庸

    很多史学家言之凿凿:朱元璋残忍嗜杀,仅胡惟庸一案,就有三万人头落地,而且是族诛。但是我们翻看《明史太祖本纪》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洪武二十六年九月,朱元璋下令赦免牵涉到胡惟庸蓝玉两大逆案中的人员,并表示从此不再追究。既然已经“瓜蔓抄”杀得一个不剩了,又赦免谁去?这是朱元璋故作姿态

  • 曾经风光的大西政权,是怎么样被清朝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大西政权,张献忠

    1644年11月,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当时清军主力正在山东、陕西与李自成大顺军作战;后又进军东南,与南明弘光政权作战,无暇西顾。大西军在四川,主要与故明残军及官绅武装作战。1645年11,清廷以驻防西安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会同固山额真巴颜、李国翰等,进兵四川,征剿大西军。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