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国为什么不去攻打西夏?却要灭掉辽国和北宋

金国为什么不去攻打西夏?却要灭掉辽国和北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4/1/18 19:51:59

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了女真各部后开始起兵反辽。十一年后,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在应州(今山西应县)被金国大军包围后成为俘虏,辽国灭亡。

在灭辽之战中,北宋曾出兵和金国一同夹击辽国,可结果却是北宋大军被奄奄一息的辽国残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这就让金国统治者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繁华富庶的北宋朝其实不过是只“纸老虎”。于是在辽国灭亡后,金国很快就将目标指向了北宋。

公元1125年(和辽国灭亡同一年),金国兵分两路南下攻宋。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总兵力只有十几万的金军却在北宋境内势如破竹。北宋朝廷惧怕金国的兵威,出重金求和,结果金军在收钱之后先是退兵,但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又再度南侵。公元1127年初,金军占领北宋京师汴梁(今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朝臣都成了金军的俘虏,北宋灭亡。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在金国崛起之前,中国的形势是北宋、辽国、西夏三足鼎立。在这三个政权中,西夏在各方面都是最弱的。那么金国相继攻灭了辽国和北宋后,西夏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答案是:相安无事。

金国之所以不攻灭西夏其实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它的战略重心不在西面。金国灭了北宋后,已经占据了当时最富庶的中原地区。此时金国统治阶层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继续南下攻灭还未站稳脚跟的南宋政权,另一派认为应该稳固现有占领区,将其转变成金国的永久领土。刚刚开始是主战派的意见占了上风,金军曾尝试越过长江向江南地区发起攻击。但宋人吸取了北宋亡国的教训,开始拼死抵抗。金军在战场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后方又频频受到各地组织的义军袭击。因此,金国迅速调整了目标,将战略进攻改为与南宋政权南北对峙。在这期间,金国统治阶层根本没有去考虑向西夏进军这个问题。

其次是西夏统治者在与金国的外交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早在辽国灭亡之前,西夏人已看出谁将成为中国北方新的霸主了。因此西夏迅速向金国服软,西夏皇帝接受金国皇帝的册封,在名义上臣服于金国。这样一来,金国别说是不想打西夏,就是想打都找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了。

此外,金国不考虑攻灭西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价比不高。西夏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民风彪悍,战斗力极强。早年北宋和辽国曾先后发兵讨伐西夏,结果都吃了大败仗。西夏的战略地位重要,可是国内经济并不发达。金国如果兴师动众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那必然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而获得的收益却非常有限,同时还得时刻提防南宋的反扑。从各方面情况来看,金国要攻灭西夏都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

因此,金国和西夏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期间偶尔也发生过小规模冲突,但双方都尽量克制,不使事态扩大化。

到了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领导下的大蒙古国开始异军突起,中国北方地区的力量平衡被打破,西夏和金国的关系迅速恶化,直至兵戎相见。最终,西夏和金国分别于1227年和1234年被蒙古攻灭。

标签: 金朝西夏辽朝北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七次招降此人,还让他妹妹成为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朱元璋,王保保

    这个人就是元末大将王保保,在明史中有着记载,一天在朱元璋和将军们聊天的时候就问到底谁才是天下的奇男子,这个大将都说是常遇春,但是朱元璋却不这样认为,说常遇春即使再强也还是我的臣子,但是这个无论我怎么招降都没用的人,才是真的奇男子。根据史料的记载,这个朱元璋曾经七次招降他,但是却无功而返,甚至还被他毒

  • 揭秘: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年羹尧

    很多人都看过《雍正王朝》和《甄嬛传》这两部剧吧,特别是《甄嬛传》,当初一经播出就火了,里面有个年贵妃,嚣张跋扈,恃宠而骄,其实她所依仗得是她的哥哥年羹尧。当初作为一个闲散王爷的雍正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和年家有关。年羹尧父亲年遐龄,官拜湖广巡抚,这个官职在当时可是个肥差,能够上任的都是皇

  • 清朝时期的官员为什么在跪皇帝的时候要甩袖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官员,皇帝

    喜欢看清宫戏的读者们都知道,清宫戏中总是有着这样的镜头,即一个大臣穿着清朝的官服,在跪拜皇帝之前总是要“啪啪”甩两下胳膊,那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跪拜之前要甩两下袖子了。要知道满族在关外的时候是靠骑射起家的,所以其服饰是要满足其本民族的特色的。满族服饰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清朝服

  • 李鸿章对黑社会到底有多狠,历时半年平均每个月杀近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李鸿章

    李鸿章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在他生前死后备极荣辱。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欣赏他的人,把他捧得缩地戡天,称他是“东方俾斯麦”;厌恶他的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和“卖国者“秦桧相提并论。他的政敌梁启超却在他死后一个月为他写

  • 效忠大明王朝,郑成功在台湾数次北伐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台湾,郑成功

    郑氏本是海商之家,开创者郑芝龙早年即以台湾为基地,亦商亦盗。后接受明朝招安,崇祯年间官至福建总兵,假借明朝政府的名义和力量铲除与之竞争的其他海盗、海商集团,成功垅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明朝灭亡后,郑芝龙又因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权倾朝野。当清朝以「三省王爵」相诱,郑芝龙不顾长子郑成功的劝阻,背弃南

  • 溥仪参观南京总统府,进入蒋介石办公室后说了一句话,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溥仪,蒋介石,蒋介石的总统府什么样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会让人唏嘘不已,几乎每一位末代掌权者下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君主便是溥仪,此人一生也颇为传奇。一夕之间溥仪从一国君主君主变为阶下囚,而他在苏联生活五年,在战犯管理所近十年,最好的年岁都在牢狱中度过,直到特赦的到来,溥仪才得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虽

  • 嘉庆为什么阻止不了大清的衰落,这个锅还得乾隆自己来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嘉庆,乾隆

    提起嘉庆,很多人认为嘉庆除了处死大贪官和珅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功绩了。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嘉庆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从1796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到1820年驾崩,嘉庆在位共24年,实际掌权21年。然而,史学界对嘉庆的研究明显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除了杀掉和珅外,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事实

  • 慈禧西逃时期到底带了什么样的部队,为何能够一路畅通无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慈禧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后的出巡都是声势浩大的,除了皇家专属的仪仗队之外,还要有百官随行左右。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皇帝及太后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古代每逢皇帝和太后要出巡都要带上一支精锐的军队,从而确保出巡的安全。可当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慈禧吓得一路逃亡,哪里还讲什么排场,保命才最要紧,连

  • 雍正杀年羹尧到底是其罪有应得还是兔死狗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年羹尧

    雍正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与年家关系匪浅。年羹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年遐龄是康熙的宠臣,官拜湖广巡抚,与当时的湖广总督郭琇(康熙宠臣,帮助康熙扳倒了权臣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在湖北湖南地区推行根据地丁征税,开始了摊丁入亩的苗头,所以从这里我们似乎找到了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 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当和尚,为什么他不愿意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顺治

    顺治皇帝是清朝一位非常有趣的皇帝,在民间传说中,他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董鄂妃死后,他放弃江山,把皇帝的王位传给了年幼的康熙,使他很早就体会到人生的苦涩,忍受了他那个年纪不应有的成熟和痛苦。那么,顺治帝到底是不是出家当了和尚呢?说了可能你不信。有人在光绪皇帝的日记里发现了一首诗,这可能与顺治皇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