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汉武帝后期对战匈奴时会连连失利

为什么汉武帝后期对战匈奴时会连连失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26 更新时间:2024/2/10 22:25:54

公元119年的漠北大战之后,霍去病与卫青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光辉战绩,匈奴自此远遁漠北,人们一般认为自此之后汉匈战争应当告一段落,匈奴将再也不能对汉朝构成威胁。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匈奴并未停止对汉边的袭扰,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的争夺和控制。因此,为了打击匈奴的扰边和确保西域,汉武帝统治后期,汉军曾经多次向漠北进军,而这些进军的结果,大多是难以齿的失利或无果。

漠北之战(图片来自网络)

一、冠军将军之后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病故。汉武帝极为悲痛,下令将其葬在茂陵边,并令陇西、北地等5郡的匈奴降卒身着黑甲,自长安至茂陵列阵护送。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了反击匈奴日益频繁的侵扰,汉武帝令故太仆公孙贺率15000骑兵、从骠侯赵破奴将一万余骑兵,出塞寻歼匈奴军,两人长途奔袭至今天乌兰巴托附近的浮苴井,无功而还。

二、接应的惨败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春,汉武帝命浞野侯赵破奴将2万骑兵出朔方(阴山以南河套地区),接应在内乱中投诚降汉的匈奴左大都尉。赵破奴与左大都尉相约在浚稽山(杭爱山以南)汇合,汉军将到浚稽山时,左大都尉准备起事却失败遭到单于反杀。

赵破奴见匈奴军来攻,挥军击溃前来进攻的匈奴军,捕俘数千人,撤至距汉境仅有数百里时,遭遇匈奴军8万骑的团团包围。两军大战,赵破奴乘夜出营寻找水源,却被匈奴军擒获。匈奴随即向汉军发动猛攻。汉军因为丧失将领而群龙无首,两万骑兵尽数命丧边境之上,战况十分惨烈。

三、李陵之殇

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者苏武被匈奴使者扣留,汉武帝听闻后于次年派遣军队再次进攻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兵出酒泉,因杆将军公孙敖率一部骑兵出西河,骑都尉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另派强弩都尉路博德接应公孙敖。

李广利在天山获胜后遭遇匈奴追击,损失惨重,公孙敖无功而返。而仅仅有一支步兵的李陵部队则最为惨烈,这支步兵“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首战浚稽山便击溃三万匈奴骑兵,杀敌数千。不料却遭遇匈奴骑兵八万的围追堵截,最终在距离汉朝边境百里之地弹尽粮。李陵无奈投降匈奴,其部下仅有四百余人幸免。

四、最后一战

公元前90年,汉武帝在垂暮之年抱着誓灭匈奴的决心,最后一次出兵匈奴。他命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七万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兵三万出西河;重合侯莽通率四万骑兵出酒泉,大举进攻匈奴。三路大军十四万,可谓汉武帝后期出兵数量之盛,可见汉武帝剿灭匈奴的决心。

御史大夫商丘成在浚稽山与匈奴人大战九日,汉军且战且退,杀伤匈奴军甚众,一直战斗至蒲奴水(今蒙古翕金河),匈奴军方才退走。重合侯莽通的四万骑兵虽然无功而返,但配合其作战的西域诸国却胜利攻破车师国,打通了后来的高昌道路。

人数最多的李广利率军一路北扫,所向披靡,却因为“巫蛊之祸”而迫切希望邀功以证明清白,于是令护军率两万骑兵渡过郅居水(蒙古北方的色楞格河)寻战。汉军两万骑终于与匈奴左贤王部左大将所率两万骑相遇,激战一日,汉军杀左大将,斩杀甚众,得胜而回。

此战应当是历次汉军北伐的北方极限,已经接近俄罗斯所属的西伯利亚地区。正因为如此,李广利军已经成为深入漠北的孤军,退至速邪乌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被匈奴孤鹿姑单于亲领五万骑兵拦截。大战之中,匈奴人从背后挖壕沟袭击,汉军全军覆没,李广利头像被杀,汉武帝在位期间的最后一次北伐匈奴也以惨败告终。

李广利兵败(图片来自网络)

汉武帝后期的历次对匈奴战役中,汉军损失惨重,累计阵亡数量超过十万以上,几乎超越了前期历次作战损兵的总和,乃是真正的惨淡收场。若论失败的原因,更多的是汉武帝后期名将凋零,军事指挥人才匮乏,而且内部政治斗争倾轧直接影响了前方军队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匈奴部落主力已经撤往漠北深处,汉军远途征战战线过长,孤军深入后勤与援助供应不上,遭遇李陵、李广利式的惨败也是再所难免。

标签: 汉朝西汉汉武帝匈奴

更多文章

  •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这个政策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嬴政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经过多年的征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但他得到的不止是空前巨大的版图,还有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土地,流离失所嗷嗷待哺的百姓,和各国长期割据产生的巨大差异。为了消除地域之分维护秦朝统治,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作为蓝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世称之为“车同轨、书同文&rdqu

  •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能挖?原因很简单,大概要挖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秦始皇墓

    尤其是有关秦始皇陵墓的种种猜测,以及骇人听闻的未解之谜,近年来更是得到诸多史学家的激烈辩论。公元前210年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王赢政逝世。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能挖?原因很简单,大概要挖15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有关秦始皇地宫的资料最早见于《史记》中:“始皇初继位,穿

  • 他杀了侮辱他老师的人,立功的赏赐全分给部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东汉,三国,夏侯惇

    他是三国名将,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立即把那个人杀了。他武艺高强,勇猛善战,一生节俭,善戴士卒,立功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他是谁呢?我们先看史书《三国志》对他的记载: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他十四岁跟老师读书,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便把那个人杀了

  •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乌江?至爱虞姬还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项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时,一个气宇非凡的年轻人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他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众人皆惊。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楚霸王项羽。项羽有雄心壮志,同时又精通兵法、豪气盖世,这样的乱世枭雄,欲成霸业,应届不难!叹只叹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

  • 为何秦始皇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他的这个决策,迄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嬴政

    做为基本常识人们了解,皇帝规章制度刚开始于秦始皇,“皇帝”这一词的来历是秦始皇觉得自个的功绩得以比肩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因而各取一字构成了皇帝这一词。秦始皇觉得,秦代的当政可以始终到千秋万世,他自个就是说秦始皇。可是让秦始皇意想不到的是,秦代只存有了短短的15年的時间就灭绝了

  • 曹操实力远胜于刘备,为何诸葛亮却不愿投奔?刘备虽弱,但却有这样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东汉,曹操,诸葛亮,刘备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对那样一个难题不容易陌生人,就是说诸葛亮一辈子都以三国曹操给自己的对手,立誓北伐要修复汉室。三国曹操爱才举世瞩目,他曾一度公布求贤令,以至于能忍受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再例如徐庶,也投靠了三国曹操。诸葛亮剧照(图片来自网络)三国时期知名的谋士,基本上都投上了三国曹操手下,可是诸葛亮挑选

  • 凿壁偷光的他,串通宦官诬陷民族英雄,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西汉,匡衡

    凿壁偷光的经典故事坚信大伙儿都广为人知,是小学课本上必修的成语故事,有关凿壁偷光,史籍上拥有详尽的记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两者之间佣作而不求偿。主人家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家书遍读之。&rdquo

  • 他本能像霍去病一样名留青史,司马迁因他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李陵

    出身将门,率领5000将士出击匈奴,以一当十,斩杀两万匈奴。这样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绩,比卫青霍去病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终因被八万人围困,打的弹尽粮绝,最后无奈投降。匈奴一直想招降他却没能如愿。他就是李陵,悲情的英雄。李陵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祖父、叔叔这辈都是领兵打仗的。出生时父亲李当户已经死了,做为遗

  • 韩信能力那么强,但为啥年轻时连口饭都混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西汉,韩信

    韩信淮阴人,年轻时很穷,没个能让他当官混饭的手艺,也不会做生意赚钱,只好经常去别人家蹭饭,时间长了人见人厌。有一年在淮阴郡下乡县南昌亭亭长家蹭了好几个月找不到下一家,亭长夫人怒了,一天早早吃了饭收拾了碗筷。到了饭点韩信兴冲冲去了,迟迟等不到主人上饭,于是乎大伤自尊心,怒了,跟人绝交了。当了楚王后找来

  • 诸葛亮要除掉魏延并非因他脑后有“反骨”,而是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魏延

    三国演义当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眼就能看透一个人的本质,这一本领,可谓神奇,甚至,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还在紧急时刻,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上面写着:“若魏延造反,临阵对敌之时,方可开拆,便有斩魏延之计”。由此可见,诸葛亮似乎能够预见魏延的行为。但是,在真正的历史当中,诸葛亮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