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腹黑和尚成黑衣宰相,没有他朱棣不会走上帝王之路

腹黑和尚成黑衣宰相,没有他朱棣不会走上帝王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1/26 7:23:13

在中国历史上,和尚,一般都在深山老林中的寺庙中吃斋念佛,基本不会介入俗世的政治斗争之中,毕竟红尘中充满太多诱惑,万一定力不足乱了佛心就不好了。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一位和尚就不甘寂寞,一副“大隐隐于市”气势,不仅堕入红尘,还主谋策划了一起惊天动地的谋反活动,此人便是明成祖朱棣的主要谋士之一法名道衍的和尚姚广孝

按照惯例,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男猪脚:“咳!咳!姚广孝,十四岁剃度出家,法名道衍,但他不学佛经,却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一个不念经不学佛,精通厚黑学,内心还有远大抱负的和尚,肯定是个危险的人物。据相士袁珙说姚广孝长得一双三角眼,就像生病的老虎,天性嗜好杀戮。明朝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不得不说,牛X的人物就是和常人不一样,姚老师要是面目峥嵘呀。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挑选了精通儒学的和尚分封给几个藩诵经祈福;僧录司左善世宗泐便把姚广孝推荐给了燕王朱棣,姚广孝一顶白帽子的诱惑,正中朱棣下怀。当一个阴谋家遇到一个野心家,他们之间的火花便开始被无限放大,姚广孝和朱棣彼此都觉得找到了对的人,瞬间就成了好基友。

时间飞逝,在姚广孝和朱棣打情骂俏之间到了洪武三十一年,这一年朱棣的老子朱元璋病逝,侄子建文帝即位,然后就要放出一个削藩大招来削弱朱棣的势力。本来自己的亲爹不让自己当皇帝就很不爽了,结果乳臭未干的侄子当了皇帝还不满足,还想要削弱自己的权利。真的是叔能忍,婶不能忍。

朱棣本就窥伺皇位,姚广孝也一直怂恿朱棣造反做主人。正愁没有理由呢,结果乖侄子就给自己送来了借口,火上浇油有没有,雪中送炭有木有。朱棣想反,但还是怕别人会戳自己脊梁骨,就问姚广孝:“大师呀,天下百姓都支持朝廷,我该怎么办?”姚广孝说:“臣只知道天道,不知道民心是什么。”得!腹黑就是腹黑,马屁拍的都这么赏心悦目。

“该来的总会来的,躲是躲不过了,皇位去争取不一定会有,但不争取就一定没有“这个道理朱棣还是明白的;再说,自己的侄子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的。要么咸鱼翻身,要么死无葬身之地。为了为造反争取时间,朱棣甚至客串了一段时间得精神病,那个逼真程度,全世界都欠朱棣一个奥斯卡。虽然表演很逼真,但却被自己人出卖了。朱棣这么一个五旬老人豁出老脸用心表演却被出卖了,这就很尴尬了,不反不行了。

1399年6月朱棣决定起兵,并召集一群参与造反的人开会宣布造反的计划,顺带着鼓舞鼓舞士气。会开到一半,朱棣讲的正唾沫四溅、手舞足蹈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房屋上的瓦片纷纷被吹落。朱棣瞬间就傻了,不祥之兆呀,老天爷这不是想让我当皇帝,警告我不让位造反?

姚广孝立马大声说道:“这是好兆头,真龙飞天,一定会有风雨相随,现在瓦片落地,正是说明皇帝要换人了!”要不说姚广孝是个人物,何止是临危不惧,简直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一句话就安定了军心。

起兵不是开个会大说一通的就行的,还得需要一个理由,还必须是个正当理由,于是姚广孝和朱棣他们翻遍大明法典,终于在《皇明祖训》中找到一条:“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然后朱棣就光明正大的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而姚广孝则负责在朱棣的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打造军器、协助朱高炽指挥将士坚守大本营北平、隔空给朱棣出谋划策夺城掠地,为辅佐朱棣顺利攻入南京立下汗马功劳。

朱棣夺取皇位后,没有像他老子那样大杀功臣,对姚广孝还是很好的,被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永乐皇帝朱棣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大明帝国就不会有永乐大帝,大明帝国也许就不会屹立东方近三百年,受尽万国敬仰。

标签: 明朝姚广孝朱棣

更多文章

  • 建文新政,建文帝朱允炆不作不死的四年帝王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建文帝,建文新政

    从古至今,但凡新皇帝即位都会想着法儿的去巩固自己的统治,什么改改革呀,开一下大牢之门放一批囚犯啥的,总之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的江山能做的更稳,还能收收分散在外的权利,顺便拉一批死忠粉,想想就是很美好的。所以我们的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惠帝,嗯,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也准备这么干了。 建文帝,也就是朱允炆,大

  • 历史上的张士诚、陈友谅竟然都是比朱元璋厉害,但为什么朱元璋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

    在我国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次的改朝换代,留下了不少明君的佳话,也有许多昏君的蜚语,而在现在许多的历史建筑物中,都可以看到当时的故事,今天小编要讲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有许多的义军头目,可是为什么最后是朱元璋当皇帝呢。朱元璋的出生是非常的普通的,出生贫民,而他的祖上也没

  • 康熙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而不是号称贤王的老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胤禩

    公元1722年,在位了61年的康熙皇帝去世。康熙去世以后,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的继位仍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因为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皇八子胤禩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老八最终还是落选了,胤禩一直有八贤王的称号,但是康熙为什么没有选择老八做自己的继承人。胤禩看似聪明,实际上不懂帝王心术皇八

  • 明朝大忠臣卫景瑗自杀殉国,李自成用他80岁老母劝他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卫景瑗,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从西安率兵渡过黄河,取道山西,准备挥师东进,占领北京城。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前来投靠,而扼守要地的明朝官员也大多选择投降李自成。二月十五日,农民军占领太原城,当时镇守太原的总督王继谟选择带兵而逃。农民军又继续攻克代州等地,直接威胁宁武城的安危

  • 大顺王朝,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只有一天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大顺,李自成,闯王

    说到我国的文明历史,那真的是流传了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有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各朝各代,当然了,我国的幅员十分辽阔,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政权并存的现象,但也就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局面变得十分的复杂,而也出现了很多的“短命王朝”。这些短命王朝

  • 于谦以“谋逆罪”被杀,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要杀救国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于谦,明英宗

    于谦以“谋逆罪”被斩西市,百姓感激其救助恩情,夹道哭送。想起于谦与袁崇焕,再查找西四那消失的牌楼我看见了风波亭的倒影。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骑兵在土木堡(今官厅水库地区)大败明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英宗(北宋钦、徽二帝的替身)。后以英宗为人质,兵临北京城下,逼迫守军

  • 明朝辽东三杰是谁?这三人都曾被魏忠贤陷害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熊廷弼,袁崇焕,魏忠贤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人同为明末大将,又同出于辽东,并称辽东三杰。这三人其实都曾被魏忠贤陷害。熊廷弼广宁惨败后,熊廷弼、王化贞都判了死刑。快到行刑时,熊廷弼让汪文言用四万两金子贿赂内廷请缓期执行,后来却违背了四万金的许诺,魏忠贤大为恼恨。杨涟等被捕下狱之后,就诬蔑他曾受过熊廷弼的贿赂,以此加重熊廷

  • 北宋谜案,宋太宗赵光义到底有没有谋杀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北宋,宋太宗,宋太祖

    赵匡胤,于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的陈桥兵变中被拥护为帝,并逼迫恭帝禅位,同年登基,改元建隆,定国号宋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做了十六年皇帝后,于开宝七年(公元976年)突然去世。 对于赵匡胤的暴毙,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 建文帝因擅自调离开国大将并逼其自杀致全盘皆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建文帝,朱棣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杀掉太子?仅仅是因为诅咒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

    对于汉朝历史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汉武帝代末年的时候将自己的太子杀掉了,这究竟是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一个诅咒他的小木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首先是因为汉武帝的年龄比较大。这一点很多人也是知道的,汉武帝在到了晚年的时候,身体状况非常的不好,经常生病。在这时他不怀疑是由于自己年龄大而导致的,却相信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