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国扩充军队有60万人以上,为何没有消灭西夏呢

辽国扩充军队有60万人以上,为何没有消灭西夏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5 更新时间:2024/2/7 16:44:57

朝统治期间,北方一直有一个强敌,那就是北方的大辽国。在11世纪的东亚地区,辽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宋朝在经济上能够秒杀辽国,但是在军事上一直被辽国暴打。即便是后起之秀的西国,也不敢辽国正面对抗。那么,辽国军队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既然大辽国这么强悍,为没有灭掉盘踞西北的西夏国呢?

宋朝的疆域只有300万左右,而大辽国的疆域接近500万。辽国是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政权,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蒙古地区和燕云十六州。辽国的总人口有800多万,从数量上明显不如宋朝,可是面对西夏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辽国的备军有20多万,如果遭遇大规模的战争,有能力扩充到60万以上。作为游牧民族,军队以骑兵为主,这是宋朝军队无论如何做不到的。辽国一直对宋朝采取了攻势状态,宋朝则在河北、山西地区进行防御。

与宋朝、辽国相比,西夏国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西夏国的总人口只有200万,常备军只有10余万。在全民皆兵的情况下,才能达到50万军队。既然西夏国明显不如辽国,为何辽国没有考虑直接吞并西夏呢。首先,西夏是辽国的半个盟友,虽然西夏和辽国之间也有矛盾,可是西夏牵制了宋朝几十万大军。使得辽国在河北一线处于优势地位,扶持西夏、牵制宋朝,一直是辽国的固定策略。西夏也不傻,紧紧依靠辽国这棵大树。

当然,在西夏国过分强大之后,辽国感觉到了威胁,确实经想过灭掉西夏。辽道宗率领10多万精锐军队御驾亲征,准备一鼓作气灭掉西夏。但是在进入西夏之后,由于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最后战败。辽国意识到消灭西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自己调动倾国之兵,否则没有把握消灭西夏。这又牵扯到了战争成本的问题,即使辽国吞并了西夏,也不会得到太多的东西,毕竟西夏太穷。如果是进攻宋朝,辽国倒是非常乐意。

其实,西夏国的外交战略一直非常的圆滑。宋朝和西夏作战期间,依靠辽国宋朝施加压力。等辽国和自己出现矛盾之后,西夏又立刻向宋朝称臣服软,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宋朝一直很注重面子,既然西夏已经称臣,那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到了宋朝的后期,宋朝对西夏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而且稳扎稳打,西夏无可奈何。动辄就是几十万军队参加的大决战,甚至把西夏压在了横山一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我们回过头来讲辽国军队,在建国的中前期,辽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当时,辽国军队能够长途奔袭,而是左右手都能开弓。到了统治的后期,由于歌舞升平的原因,辽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严重。当然,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击败了宋朝15万军队的两次大规模进攻。与辽国军队相比,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更差,除了西北的西军,其余的部队基本上都是花架子。

标签: 辽朝西夏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答应立朱高熙为太子,为何后来又变卦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棣,朱高煦

    朱高煦系朱棣的次子,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征战南北,屡立战功。白沟河之战,高煦帅精骑数千,斩南军都督瞿能父子,使得燕军反败为胜。东昌之役,“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赖高煦所率援军,击败南军,保护了朱棣。朱棣以高煦类己,许以事成立为皇太子。

  • 解缙深得朱棣器重,最后却被埋入雪堆冻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棣,解缙

    解缙朱元璋崩逝(公元1398年),谢缙入京哭临。因为此事,有司弹劾谢缙违逆诏旨(朱元璋遗诏有云:“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并且,解缙母丧还未下葬,父亲年已九十,他不应当舍家入朝。于是,解缙被贬谪为河州卫吏。后

  • 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的时候,为何崇祯不选择外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李自成,崇祯

    崇祯皇帝作为亡国之君,虽然亡国之灾不完全在他,但他的刚愎自用,好高骛远,不敢担当绝对是明朝灭亡的加速剂。虽然作为皇帝他做到了“君王死社稷”的诺言,但我想这并非是他真心希望的,只是形式危急,四面楚歌,想逃却逃不掉了。这还要从崇祯皇帝的性格说起。1642年,明朝面临清朝和农民起义

  • 明朝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万历,郑贵妃

    1620年8月18日,天气阴霾,日光昏黄。虽值盛夏,可是紫禁城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不祥”之气,明朝的文武大臣们立在毓德宫前,他们有的神态慌张,有的故作镇静,有的心怀鬼胎,但他们不管是什么心态,都已阻挡不了明朝第十三位君主,万历皇帝朱朱翊钧在毓德宫

  • 元朝真的有尹志平吗?盘点十个元朝有趣的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尹志平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元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段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元朝始于1271年,灭亡于1368年,有古代蒙古族所建立,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短命的大统一王朝。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十个关于元朝的冷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中国挽救了西方文明艾因札鲁特战役被西方

  • 朱元璋为什么建立锦衣卫?锦衣卫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元璋,锦衣卫

    明朝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从元朝末年开始,天下就出现了动乱。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不过朱家在这时候没有过得很好,朱元璋有很多兄弟姐妹,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不错了。朱元璋少年时期给地主放牛。可是好景不长,朱元璋就因为偷吃小牛犊被地主赶出了家门。从此朱元璋就进入了乞讨的生活,在

  • 元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难道真的是毁于这种疾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黑死病

    黑死病,一种中世纪的流行病,通常与欧洲有关。在14世纪,这种病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然而,黑死病实际上起源于亚洲,并摧毁了非洲大陆的许多地区。在1330-1340年代,黑死病确实出现在亚洲各地的记录中。截至1200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2亿,但1393年的人口普查发现只有6500万中国人幸存。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允炆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大缓和了朱元璋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史称“建文新政”。在这些新政取得一定效

  •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罪名都是“谋反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声名赫赫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作为一位皇帝,他起于微末而一统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都不低。然而另一方面他铁血专断,晚年的时候大杀功臣,成为“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型。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历来为人所诟病。虽然对于朱元璋而言,

  • 明朝时期最强的黑社会公然叫板朱元璋,结果下场却无比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出自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成为了电影中经典的台词。这句话说得并没有错。历史上称呼这些人为江湖中人、绿林好汉,他们不遵守古代的法律,因此就是古代的黑社会。古代的黑社会就是靠抢劫、欺行霸市等等方式去牟利。明朝史书中记载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惊动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