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朱棣答应立朱高熙为太子,为何后来又变卦了?

明成祖朱棣答应立朱高熙为太子,为何后来又变卦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31 更新时间:2024/1/18 21:51:21

朱高煦朱棣的次子,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征战南北,屡立战功。白沟河之战,高煦帅精骑数千,斩南军都督瞿能父子,使得燕军反败为胜。东昌之役,“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赖高煦所率援军,击败南军,保护了朱棣。朱棣以高煦类己,许以事成立为皇太子。

朱棣做皇帝以后,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拥护支持高煦,在朱棣面前“时时称高煦功高”,“数劝立为太子”。但朱高炽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时就“册为燕世子”。

所以,永乐二年(1404年)议立皇太子时,朱棣在大臣们的建议下,经过一番犹豫以后,终于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国云南;高燧(朱棣第三子)赵王,国彰德。高煦大为不满,说:“我何罪,斥我万里。”不肯到云南就藩,跟随朱棣到北京巡边,并力请和其子归南京。于是高煦就和高燧合力倾陷朱高炽。

永乐时,朱棣数次亲率大军出征蒙古,皆留皇太子朱高炽于南京监国。永乐十年(1412年),高煦阴结朱棣左右的官员构陷朱高炽,东宫官属多得罪。大理寺丞耿通上章为朱高炽辨白,朱棣认为“(耿)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杀之。

朱棣又召杨士奇问太子监国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经过杨士奇的委婉解释,朱棣的怒气才平息。永乐十二年闰九月,朱棣北巡还,“以太子遣使迎驾缓”,下东宫官黄淮等于狱。杨土奇又向朱棣解释说:“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

这样,在高煦的谗间下,朱棣几次想更立皇太子,赖东宫官属杨士奇等的保护,朱高炽才保住皇太子的地位。朱高炽虽被立为皇太子,但朱棣对他总是不大满意。朱高炽身体肥胖,不能骑射,并有足疾,行动时需宦官扶持着,还常失足。但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生得却很英俊,言语行动都很敏捷,得到朱棣的钟爱。在议立皇太子时,“淇国公丘福言汉王功高,宜立。帝密问(解)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朱瞻基自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后,“巡幸征讨皆从朱棣赞赏地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朱棣把继承他事业的希望寄托在他孙子朱瞻基身上,朱高炽也以此而巩固了他皇太子的地位。高煦自留南京后,请得天策卫为护卫,辄以唐太宗自比。他说:“唐太宗天策上将,吾得之岂偶然。”又请增置两护卫,说“我英武,岂不类秦王世民乎!”朱棣对朱高煦的跋扈行为逐渐感到不满。

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改封高煦于青州,高煦仍不想走,朱棣责备他说:“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但高煦留住南京不走。这时,朱棣又听到了高煦谋夺皇太子地位和其他不法事,问蹇义,推说不知。问杨士奇,杨士奇回答说:“臣与义俱侍东宫,外人无敢为臣两人言汉王事者。然汉王两遣就藩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朱棣遂于永乐十五年三月徙封高煦于乐安州(今山东广饶),限令即日成行。高煦至乐安,怨望更甚,处心积虑要夺取皇帝宝座。

标签: 明朝朱棣朱高煦

更多文章

  • 解缙深得朱棣器重,最后却被埋入雪堆冻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棣,解缙

    解缙朱元璋崩逝(公元1398年),谢缙入京哭临。因为此事,有司弹劾谢缙违逆诏旨(朱元璋遗诏有云:“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并且,解缙母丧还未下葬,父亲年已九十,他不应当舍家入朝。于是,解缙被贬谪为河州卫吏。后

  • 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的时候,为何崇祯不选择外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李自成,崇祯

    崇祯皇帝作为亡国之君,虽然亡国之灾不完全在他,但他的刚愎自用,好高骛远,不敢担当绝对是明朝灭亡的加速剂。虽然作为皇帝他做到了“君王死社稷”的诺言,但我想这并非是他真心希望的,只是形式危急,四面楚歌,想逃却逃不掉了。这还要从崇祯皇帝的性格说起。1642年,明朝面临清朝和农民起义

  • 明朝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万历,郑贵妃

    1620年8月18日,天气阴霾,日光昏黄。虽值盛夏,可是紫禁城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不祥”之气,明朝的文武大臣们立在毓德宫前,他们有的神态慌张,有的故作镇静,有的心怀鬼胎,但他们不管是什么心态,都已阻挡不了明朝第十三位君主,万历皇帝朱朱翊钧在毓德宫

  • 元朝真的有尹志平吗?盘点十个元朝有趣的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尹志平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元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段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元朝始于1271年,灭亡于1368年,有古代蒙古族所建立,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短命的大统一王朝。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十个关于元朝的冷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中国挽救了西方文明艾因札鲁特战役被西方

  • 朱元璋为什么建立锦衣卫?锦衣卫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元璋,锦衣卫

    明朝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从元朝末年开始,天下就出现了动乱。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不过朱家在这时候没有过得很好,朱元璋有很多兄弟姐妹,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不错了。朱元璋少年时期给地主放牛。可是好景不长,朱元璋就因为偷吃小牛犊被地主赶出了家门。从此朱元璋就进入了乞讨的生活,在

  • 元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难道真的是毁于这种疾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黑死病

    黑死病,一种中世纪的流行病,通常与欧洲有关。在14世纪,这种病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然而,黑死病实际上起源于亚洲,并摧毁了非洲大陆的许多地区。在1330-1340年代,黑死病确实出现在亚洲各地的记录中。截至1200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2亿,但1393年的人口普查发现只有6500万中国人幸存。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允炆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大缓和了朱元璋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史称“建文新政”。在这些新政取得一定效

  •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罪名都是“谋反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声名赫赫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作为一位皇帝,他起于微末而一统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都不低。然而另一方面他铁血专断,晚年的时候大杀功臣,成为“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型。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历来为人所诟病。虽然对于朱元璋而言,

  • 明朝时期最强的黑社会公然叫板朱元璋,结果下场却无比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出自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成为了电影中经典的台词。这句话说得并没有错。历史上称呼这些人为江湖中人、绿林好汉,他们不遵守古代的法律,因此就是古代的黑社会。古代的黑社会就是靠抢劫、欺行霸市等等方式去牟利。明朝史书中记载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惊动了当

  • 明孝陵经历600多年保存完好!为什么没人敢盗朱元璋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

    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位于南京玄武山紫金山南麓,据说此地风水极佳,经历了25年才竣工。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不少皇室的陵墓被盗,但是为何明孝陵经过了600对年还是完好无损的呢?虽有人意图盗墓,但终究都没成功,原因在哪呢?今日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从陵墓整体结构来看,明孝陵是依山而建,这样建在石头山中的陵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