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建立锦衣卫?锦衣卫到底有多恐怖?

朱元璋为什么建立锦衣卫?锦衣卫到底有多恐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1/23 14:04:57

明朝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从元朝末年开始,天下就出现了动乱。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不过朱家在这时候没有过得很好,朱元璋有很多兄弟姐妹,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不错了。朱元璋少年时期给地主放牛。

可是好景不长,朱元璋就因为偷吃小牛犊被地主赶出了家门。从此朱元璋就进入了乞讨的生活,在元末的乱世中,朱元璋的生活好不到哪里去,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也正是在这时候,朱元璋吃到了人间疾苦,这对明朝的建立很有影响。

后来朱元璋做了和尚,其次在寺庙中,朱元璋选择了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正是在这里,朱元璋开始建功立业,为郭子兴的起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在这里朱元璋也是遇到了真爱,也就是之后的马皇后

朱元璋的一生无疑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能够从底层百姓上升到皇帝的角色,这样的人生经历已经是非常让人敬佩的了。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难得是最大的。不过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身为一位皇帝,朱元璋对待百姓是非常好的,可是对待朝中的大臣,朱元璋就有点过分了。洪武三大案的发生,让明朝的官员几乎都受到了牵连,单单胡惟庸案就牵连了达到数万人之多。为了不让明朝的官员有什么想法,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

锦衣卫的前身就是“拱卫司”,到了洪武十五年的时候,将它改为了锦衣卫。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目的很简单,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监视这些明朝的官员,以免他们有什么谋反之心。在明朝时期,锦衣卫可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不仅仅是朝廷的官员害怕锦衣卫,即使是位高权重的重臣,仍然是不敢得罪锦衣卫的。得罪锦衣卫的结局可不太好。京城有两座监狱,一个是刑部的监狱,另一个是锦衣卫的监狱。进入到刑部的监狱还是好的,要是落到了锦衣卫手中,就完蛋了。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波兰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来到明朝,之后阿里·阿克巴尔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中国纪行》一书。在这本书中,阿里·阿克巴尔严格的记载了锦衣卫的一言一行,看完这样的著作之后,会让人感到锦衣卫是非常恐怖的。

明代刑法中,处决犯人要经皇帝批准。阿里·阿克巴尔在锦衣卫的监狱中生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阿里·阿克巴尔看到了锦衣卫处决犯人的方式。在锦衣卫的监狱中,阿里·阿克巴尔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犯人被绑在木板上,戴着脚镣和手铐。即使这样,还不让他们自在,他们的脚用板夹住,背上和胸上缠着一百码的链子和刑具。”

这样的刑罚肯定是任命无法想象的。其次犯人会被头压低到和四肢挤在一起,这样的动作肯定不是常人能够完成的,因此犯人肯定会受到很多的痛苦。锦衣卫还有更为恐怖的事情,就是会将犯人的头颅保存三十年的时间。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严酷的,不过大部分律法都是针对明朝官员的。锦衣卫处决犯人,不仅仅让波斯旅行家感到恐怖,也让当时的人们感到恐怖。阿里·阿克巴尔目睹过这样的场面,当时锦衣卫会将死刑犯头上插着一根红色的标记,然后在专门的地方就地消灭这些人。

死刑犯的头颅都会被单独装在一个木盒子里。这个木盒子上会刻有犯人的身世,以及犯人的姓名。同时这个木盒子会保存三十年的时间。那么为什么会保存这样的头颅呢?首先就是为了防止犯人的家属或者亲朋申诉,一旦申诉,就会拿出这个木盒子,当着犯人的头颅进行审判。

假如三十年之后没有人申诉,那么这个木盒子就会被扔进大海里。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在明朝生活一段时间后,最终的他平安的回到了家乡。《中国纪行》成书四百多年后,被学者张至善等人译成中文。

标签: 明朝朱元璋锦衣卫

更多文章

  • 元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难道真的是毁于这种疾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黑死病

    黑死病,一种中世纪的流行病,通常与欧洲有关。在14世纪,这种病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然而,黑死病实际上起源于亚洲,并摧毁了非洲大陆的许多地区。在1330-1340年代,黑死病确实出现在亚洲各地的记录中。截至1200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2亿,但1393年的人口普查发现只有6500万中国人幸存。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允炆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大缓和了朱元璋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史称“建文新政”。在这些新政取得一定效

  •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罪名都是“谋反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声名赫赫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作为一位皇帝,他起于微末而一统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都不低。然而另一方面他铁血专断,晚年的时候大杀功臣,成为“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型。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历来为人所诟病。虽然对于朱元璋而言,

  • 明朝时期最强的黑社会公然叫板朱元璋,结果下场却无比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出自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成为了电影中经典的台词。这句话说得并没有错。历史上称呼这些人为江湖中人、绿林好汉,他们不遵守古代的法律,因此就是古代的黑社会。古代的黑社会就是靠抢劫、欺行霸市等等方式去牟利。明朝史书中记载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惊动了当

  • 明孝陵经历600多年保存完好!为什么没人敢盗朱元璋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

    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位于南京玄武山紫金山南麓,据说此地风水极佳,经历了25年才竣工。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不少皇室的陵墓被盗,但是为何明孝陵经过了600对年还是完好无损的呢?虽有人意图盗墓,但终究都没成功,原因在哪呢?今日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从陵墓整体结构来看,明孝陵是依山而建,这样建在石头山中的陵墓是

  • 明朝制度的祖训到底是什么样的?对后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白手起家,最后一统江山建立大明王朝,成为开国皇帝。如果说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想的是怎样打下江山,那么在当上皇帝后,朱元璋想的就应该是如何让朱家长久的稳坐皇位。于是朱元璋又是杀功臣,又是立规矩,还找来刘伯温推算国运。在一个朝代建立后,基本上都会由皇帝重新制定一套规章制度

  • 明成祖朱棣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后世评价他远迈汉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棣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期间发生的重大

  • 因为其墓碑上的一个字,康熙皇帝不愿给孔子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康熙

    在清朝一统中国后,想要笼络天下文人的心,也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所以信奉孔孟之道是很好的办法,毕竟孔子以及儒家占有太重要的历史地位了,所以很多朝代的君主都会尊崇孔子。在清朝也是实行这样的政策,顺治帝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康熙帝南巡有三次路过曲阜,在以前这里是文化的圣地,所以康熙帝也自然要去祭拜孔

  • 康熙智擒鳌拜,为何没将他处死而是终身监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康熙,鳌拜

    康熙十五岁时候智擒鳌拜,至今仍被传颂。可是冒着风险把他抓住了,为什么不直接鳌拜处死呢?这是康熙皇帝的又一高明之处,因为当时他不敢。鳌拜剧照(图片来自网络)鳌拜此人是三朝元老,自皇太极时,鳌拜就领军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公元1637年,鳌拜攻克皮岛;其后取得松锦大捷,之后追击李自成的农民军,击溃张献忠攻

  • 清代皇宫里红杏出墙的妃子被努尔哈赤发现后,并没有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努尔哈赤,阿巴亥

    在清代后宫里,真的有红杏出墙事件,一个是在努尔哈赤的后宫,另一个是皇太极的后宫,今天我们来说的是努尔哈赤后宫中的红杏出墙事件。阿巴亥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天命五年三月,努尔哈赤的小福晋代音察秘密向努尔哈赤举报大妃阿巴亥。接到代音察的举报,努尔哈赤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简直不可相信,这绝对不是真的。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