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帝不舍得重臣退休,真正的死而后已

清朝皇帝不舍得重臣退休,真正的死而后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97 更新时间:2024/2/27 9:22:07

“人生七十为鬼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人都有老的一天,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多想回乡。不过官员不是想告老老乡就可以告老还乡的,下面就以清朝的官员为例来看看告老还乡之前要干的事。

官员想告老还乡时,必然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到了退休年龄并不意味着可以退休,况且清代官员退休年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官员五十五岁就退休了,有的七十岁还在岗位上。官员何时退休还是皇帝说了算。清代官员要想告老还乡就必须向皇帝提出申请,经皇帝批准方可退休。总之,皇帝同不同意才是清代官员能否告老还乡的关键。

比如康熙朝的大臣冯溥,他在六十四岁时向康熙皇帝提出了退休请求,康熙皇帝认为六十四岁尚未衰老,果断拒绝了他, 并告诉他七十岁就让他退休。

又如雍正朝的大学士顼龄,于雍正二年(1724)六月向雍正帝提出了退休请求,雍正皇帝回复到:

“卿学识优裕,品行端雅,增重岩廊,年虽耄耋,体素康宁,今力辞禄位,朕弗忍焉。即不获已,而谅暗之年,卿其可不强留耶。盖一日之留,胜千里之暌也。卿当少安,体朕眷旧之至意。又谕内阁:诸老臣皆系皇考简用贻朕之人,如因衰老休致,朕心不忍。大学士王顼龄,著仍在内阁办事。年迈之人,间时行走可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爱卿你德才兼备,虽然你老了,但是身体还健康,朕实在不舍得你走,你就再干几年吧。王顼龄的告老还乡计划以失败告终,而当时他都已经八十三岁了,在前一年,他就提出要退休,被拒绝了,没想到第二次退休申请又被驳回了。年迈的王顼龄终没有等到告老还乡的那天,雍正三年,王顼龄死于任上,雍正皇帝亲自下诏哀悼,并停止朝事一天命令官员前去祭送。

清朝一代,像王顼龄一样辞而不准,死在任上的官员不在少数。

帝师徐元梦历经康、雍、乾三朝,教育过三朝皇子,到了乾隆朝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徐元梦多次上书恳请皇帝让自己退休。乾隆皇帝也知道徐元梦年纪大了,但他认为徐元梦身体还健康没让他退休,只是让他依据身体情况量力供职,最后徐元梦老死任上。清代高龄退休者更多,雍正乾隆年间的重臣张廷玉退休的时候都已经七十六岁了。

当然了,清代也有一些官员即使也不想退休,还想再干几年。对于这种年老恋职又无所作为者,皇帝会勒令其退休。那些贪张枉法者就不用说了,直接就罢官了,更别提退休了,所以说,忠于职守也是告老还乡体面地退休的前提之一。

标签: 清朝乾隆徐元梦

更多文章

  • 孙中山死后遗体为何换了四副棺材?孙中山遗体下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孙中

  • 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都签订了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这种肮脏的鸦片贸易不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1839年1月

  • 和珅的弟弟和琳如果没死,嘉庆还会大清洗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嘉庆,和珅,和琳

    公元1799年,也就是嘉庆皇帝登基的第4年,太上皇乾隆突然去世。乾隆的去世意味着和珅失去了靠山,没过几天,嘉庆皇帝开始清洗和珅。曾经影响力巨大的和珅集团土崩瓦解,在前两天的文章中,先后讲了和珅崛起的过程,以及家奴刘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讲一下和珅的弟弟和琳。如果和琳没有英年早逝,嘉庆皇帝敢不敢杀和珅

  • 他是清朝最可怜的嫡皇子死后还被父亲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道光,永璂

    嫡皇子,即皇后所生的皇子,在宗法关系方面,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尤其是古代社会崇尚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更凸显了嫡皇子的重要性。清朝入关后,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嫡子越来越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然而,嫡子似乎被附上了魔咒一般,唯一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便是道光帝。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最可怜

  • 婉容比文绣漂亮得多为何溥仪选后时选文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溥仪,婉容,文绣

    1922年,此时已是民国十一年,清王朝早就不复存在。不过,作为清逊帝的溥仪,由于当初与国民政府签有《清王室优待条件》。因此,他不光能继续舒舒服服地住在紫禁城,保留着皇帝的尊号,而且,每年还能获得国民政府派发400万大洋,维持他和他的小朝廷。虽然紫禁城天地很小,但是关起门来做皇帝的溥仪,依然派头十足。

  • 雍正对兄弟残忍无情,为何会对反清逆贼宽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雍正

    我们平常要形容一个坏人,经常会说这个人简直“十恶不赦”。事实上,十恶不赦这个成语,最初的意思是指十种不能赦免的罪行。在古时候,遇到新皇帝登基或者其他的什么喜庆节日,有时候朝廷会宣布“大赦天下”,赦免一些犯人的罪行。不过假如犯下了其中十种罪行,是不在赦免

  • 此人收复中国百万领土,康熙却称他为千古罪人,还把他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康熙,索额图

    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当属康熙,他是满清入关后第二个皇帝,有人把康熙跟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但有的人对此不屑一顾,康熙的功绩到底能不能跟汉武帝相比呢?严格说起来,康熙是比不了汉武帝,汉武帝时代,人人都很富裕,史料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但在康乾盛世之下,依旧还有人被饿死,

  • 清朝的“九门提督”是什么官?所谓“九门”指的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九门提督

    提起“九门提督”,相信大多数人都比较陌生,清朝时期九门提督的全称为“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往往简称为步军统领,《梦蕉亭杂记》曾对九门提督有过简单的介绍:“步军统领,又名九门提督,即古之执金吾。管理京师地面,权势重要,骆从尤极煊赫。&r

  • 清朝的奴才和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大臣自称奴才有的却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和珅

    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听见宫里的下人自称奴才,其实,奴才二字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只有在清朝才变成了称呼,在清代,奴才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叫的。清朝年间,满族的大臣和入了满族籍贯的汉人大臣才能面对皇帝自称奴才,汉人大臣是不能称奴才的,即使你官再大也不能自称奴才。虽然奴才两字为贬义,但是在清朝

  • 吴三桂反清复明时,为何得不到汉人的支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吴三桂

    说起吴三桂的一生,可以用大起大伏四个字来概括,他在满清和旧明之间不断的徘徊。吴三桂既是打开山海关,带领多尔衮的军队走向北京的明末将领;又是揭竿而起,兴明讨虏的满清藩王。这位传奇人物最后的结局则是在称帝5个月后便因急病去世,享年67岁。他在生命最后几年中,做出了起兵造反的大事,打出了“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