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声最好的亡国之君却错过了两次振兴王朝的机会

名声最好的亡国之君却错过了两次振兴王朝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4/1/16 15:38:14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城之前,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正式灭亡,而几百年来,后世其实对崇祯皇帝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许多人都认为崇祯皇帝在位17年,十分励精图治,勤于政事,而且对家属与部下极为严格,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就连皇后也必须做女工和织布,节约开支。

后来他被迫自杀时,还给李自成留下一封遗书,死前写6个感人的字“勿伤百姓一人”。正因为如此,崇祯皇帝堪称是名声最好的亡国之君,坦白来说,上天是公平的,曾给予过他2次机会,然而崇祯帝错过2次振兴朝的机会。那么到底是哪两次机会呢?

据史料记载,当时李自成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陷了山西,而且只需要2个月便可兵临北京城下。此时大臣李明睿曾给崇祯皇帝上书,请求崇祯皇帝向南方迁都,保存实力,毕竟当年宋高宗南渡,延续赵宋江山长达150多年。

而南京可是陪都,那可是有一整套的行政班子和体系,可以立即实现对国家的掌控,崇祯在听到他的建议之后,便说道,“爱卿的这个方法,朕还是比较认可的,只是朕害怕其他的大臣不同意,这可如何是好啊。”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明朝可是有内阁的,皇帝的任何决策命令都是需要内阁各个部门的支持,崇祯自然是希望大臣们首先提出迁都,自己再假装不同意,最终勉强为之,这样才是最完美的。

然而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一个大臣主动站出来,当着满朝武的面劝崇祯南迁,崇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样说道,“李明睿希望朕迁都南方,卿等觉得如何?”此话一说,内阁首辅陈演立即反对,并且这些所谓的文人们居然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导致谣言四起,人心大乱,并且陈演居然还暗中陷害李明睿,要求崇祯帝斩杀李明睿,直接气的崇祯哑口无言。

就这样,崇祯未能成功南迁,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机会,大家要知道,李自成只是一个农民,他并非一个政治家,他也没有多大的野心和雄图壮志。在他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居然还给崇祯皇帝下了一封信,要求和明朝中央政府谈判,坦白来说,条件真的不高。

据史料记载,当时李自成希望崇祯能够封自己为王,并且赏赐自己100万两,而且将陕西和山西封给他,而他也会帮助明军平定国内的其他起义叛乱,同时还帮助明军对抗关外的清军。这笔买卖真的值得做,毕竟当时李自成大军已经兵临天下,崇祯帝别无选择,要么殉国,要么答应,此时文人大臣们又不愿意承担割地赔款的政治风险,纷纷大骂李自成。

而崇祯帝手中才30万两,堪称是有心无力,就这样崇祯最终在煤山自缢,而李自成在成为紫禁城的主人后,这些“热血”的文人大臣们立即就投靠了李自成,堪称是无耻至极。可惜的是,后来清军顺利入关,李自成也没能撑多久。

笔者认为,如果当时崇祯皇帝没有错过这两次机会,表现的十分果断和强硬,也许他不会以身殉国,然而机遇就是这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除此之外,当时崇祯帝身边的文人臣子们,皆是空谈误国之辈,根本就没有实际的能力,而且也毫无骨气,在崇祯帝殉国后,他们便立即投靠了李自成。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帝在自缢前,才会这样说道,“朕非亡国之君,群臣皆是亡国之臣。”当然崇祯帝性格也有问题,一生优柔寡断并且还猜忌多疑,特别是斩杀了魏忠贤,直接断了自己的财路,最终明朝便不可避免的灭亡了。

标签: 明朝崇祯李自成

更多文章

  • 明朝曾秉正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朱元璋最后竟阉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曾秉正

    无论是在元朝时,某些汉人主动蒙古化。还是明朝时期,一些蒙古人、色目人主动汉化。其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不论什么阶层的人都会主动向政权妥协的,这是人类的共性。蒙汉之间互相变化例如,原南宋地区的民间为了适应这种风尚,一些民间书商(书坊)就出版了《至元译语》(蒙古译语)。因为,元代商业发达

  • 宋太祖赵匡胤与羊肉的故事,他为何如此爱吃羊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相信大家都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那里面有个灰太狼,那叫一个爱吃羊啊,虽然一直都在失败,但是每集都去抓羊,那叫一个执着,堪称屡败屡战的典范,灰太狼爱吃羊可能是出于天性,但是,在历史上有个皇室家族也爱吃羊,这是咋回事?据说,赵匡胤还未发迹的时候,曾在长安(今西安)街头流浪,因饥饿难耐,不得不低下男儿头

  • 解缙含冤被处死 朱高炽当了皇帝后为何不给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棣,朱高炽,谢缙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永乐大典》的主要编纂人,他叫做解缙,是朱元璋时期的大臣,后来被朱棣重用,当年他因为毒舌,很多大臣都讨厌他,所以当解缙出现朱棣对他的信任危机后,他被诬陷入狱,出狱后又被朱棣处死,为何朱高炽继位后为很多人平凡却不为他平凡呢?他是进士出身,非常的有才华,很受朱元璋的器重,当年朱元璋对解

  •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皇太极为何改称为大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努尔哈赤,皇太极

    十五、十六世纪,明朝在内有党争倾轧不已,外有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北部有蒙元余部的侵扰搞的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却乘机逐渐统一、强大起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女真族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苏子河畔修建的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称汗,国号“大

  • 朱元璋将自己的岳父满门抄斩,忍痛六年说出罪名,百官听完瑟瑟发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国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一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管不了是整治国家还是整治重臣,都以强大的方式管理方法,朱元璋当政期内,各个高官谨小慎微,由于朱元璋十分喜爱杀高官,对高官的规定也十分严苛。这关键有两个缘故,第一,朱

  • 清朝皇帝不舍得重臣退休,真正的死而后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乾隆,徐元梦

    “人生七十为鬼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人都有老的一天,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多想回乡。不过官员不是想告老老乡就可以告老还乡的,下面就以清朝的官员为例来看看告老还乡之前要干的事。官员想告老还乡时,必然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到了退休年龄并不意

  • 孙中山死后遗体为何换了四副棺材?孙中山遗体下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孙中

  • 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都签订了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这种肮脏的鸦片贸易不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1839年1月

  • 和珅的弟弟和琳如果没死,嘉庆还会大清洗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嘉庆,和珅,和琳

    公元1799年,也就是嘉庆皇帝登基的第4年,太上皇乾隆突然去世。乾隆的去世意味着和珅失去了靠山,没过几天,嘉庆皇帝开始清洗和珅。曾经影响力巨大的和珅集团土崩瓦解,在前两天的文章中,先后讲了和珅崛起的过程,以及家奴刘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讲一下和珅的弟弟和琳。如果和琳没有英年早逝,嘉庆皇帝敢不敢杀和珅

  • 他是清朝最可怜的嫡皇子死后还被父亲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道光,永璂

    嫡皇子,即皇后所生的皇子,在宗法关系方面,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尤其是古代社会崇尚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更凸显了嫡皇子的重要性。清朝入关后,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嫡子越来越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然而,嫡子似乎被附上了魔咒一般,唯一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便是道光帝。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最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