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初噶尔丹不可一世,为什么最后会被清朝打败

当初噶尔丹不可一世,为什么最后会被清朝打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4/1/19 19:24:55

作为蒙古人所建立的最后一个草原帝国,噶尔丹其实力自然不弱。

可是要是说其实力堪比清朝实在也是过于夸张,毕竟“瘦死的的骆驼比马大”。噶尔丹在其最巅峰的时候,领土阔达中亚、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等地。国土面积多达700万平方公里。比起清朝的疆域也少不了多少。唯一的缺憾就是身处内陆,资源太过贫乏。但是他却凭借着草原汉子的血性与清朝打了百年左右才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噶尔丹汗国的领导者噶尔丹也是个奇才,少年时期的噶尔丹拜师于扎什伦布寺四世班禅,后来又跟随达赖喇嘛学习。长期的佛教学习培养了他不同于常人的政治眼光和灵敏的头脑。他希望他能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有野心当然是好事,但是太早暴露野心无异于玩火自焚了。

康熙身为大清帝国的皇帝,岂能容忍另一个国的挑衅。

1688年,噶尔丹率兵三万进攻喀尔喀蒙古,最终喀尔喀蒙古战败,其残部率领十万人马清朝求援。康熙面临两难:不收留这些难民,他们迟早会被吞并。甚至按照这个趋势可能还会转变为以后攻打清朝的有生力量。如果收留了他们必然会和噶尔丹汗国起冲突。因此这就成了清朝与噶尔丹冲突的导火索。

虽然刚开始噶尔丹在与清朝的战役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随着后来康熙帝的亲自远征,噶尔丹再也没能如开始那样轻松取得胜利,甚至开始出现颓败的趋势。

那么不可一世的噶尔丹是如何被康熙打败的呢?

一、综合国力差

噶尔丹身为游牧民族,虽然控制面积宏大,可是拥有的人口却只有百万人左右,可作战兵力也只有十万以上(后期只能出动三四万左右的军队)而清朝拥有一亿左右的人口,可以轻易出动几十万的大军。且清朝地大物博、粮草丰盛、装备先进。纵使噶尔丹拥有沙俄等西方的先进武器,可是面对清朝举国之力制造的大炮,火枪一样不够看。他们的“驼城战术”虽然给清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可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二、噶尔丹内忧外患

清朝两次击败沙俄后,见好就收。成功换取了沙俄对噶尔丹的不支持承诺,虽然沙俄还是有一些偷偷摸摸的举动,可是康熙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毕竟清朝以集中主要力量对付噶尔丹为主。内患则是,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他举兵东进之时抄了他的老家,让噶尔丹失去了根据地。这就使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此时他回家平反,说不准还能多撑一会儿。然而他选择了继续进攻。虽然前期的进攻小有成就,可是并不等于有了和清朝叫板的实力。

三、噶尔丹根基不稳,急于求成

噶尔丹统一卫拉特就打了很多年,接着又立马西征攻打新疆、哈萨克、乌兹别克。东征攻打青海、硕特、漠北喀尔喀半点不带休息的,你说打就打吧,打赢了之后好歹休息会儿,消化一下内部,顺便补充一下有生力量啊。可是噶尔丹根本不干,他觉得统一大业刻不容缓,第二个成吉思汗只能是他。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连年征战早已使一个凶悍的游牧民族变得残喘,再强悍的虎狼之师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息一样也会崩掉。他本可以把这群虎狼之师藏于荒漠休养生息一般再与清军一较高下,利用清军不敢深入的机会,再慢慢壮大。可是噶尔丹就是迫不及待要与清军对决,结果当然是以失败告终。

在康熙亲征的第六个年头,也就是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服毒自尽。噶尔丹一死,虽然准格尔部的动荡并没有彻底平息,但是其大势已去,后面又历经雍正乾隆两朝,直到乾隆皇帝将新疆并入清朝版图,才顺利解决了准噶尔部的问题。

标签: 清朝噶尔丹

更多文章

  • 俄清战争中清朝两次都获胜了,为何还要割让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俄罗斯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一直都是中国割地赔款给列强的。但给人的印象,这种风气是从晚清昏庸无能的年代所开始的。而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大清前期,康熙后期,还是一片盛世的时候,割地便开始了。1689年,历经数年的清俄战争结束了,大清与沙俄在边境尼布楚等地进行协商。其实在协商前,俄国使者接到的命令是,

  • 和珅向救灾粥里撒泥沙,乾隆为何还称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和珅

    话说,和珅这个人,可谓家喻户晓,老艺术家王刚老师更是把和珅这个角色给演“活了”。只要谈到和珅,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是一个乐呵呵的胖子,一个十足的大贪官,对乾隆老爷子阿谀奉承,见钱眼开,阴险狡诈,而且还经常被刘罗锅和纪晓岚“戏耍”。当然,这只是影

  • 清朝当军机大臣有什么要求?军机大臣是个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军机处,军机大臣

    自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的身份就水涨船高。军机大臣瓜分实权,内阁大学士获得地位,共同瓜分过去宰相的位置。当然,跟宰相相比,内阁大学士跟军机大臣都没有跟皇帝抗衡的资格。如果从职权而言,军机处本质上只是一个秘书机构,考虑到服务对象是皇帝, 身份也显贵起来。以具体职权而言,只要有经过中枢的军政事务,军

  • 清朝共有114名状元,为何有三个省颗粒无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状元

    中国有1283年的科举历史,期间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则屈指可数。数据显示,从唐朝到清朝,一共产生了592名状元。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14名状元。那么,清朝的这114名状元,分别来自哪些地方呢?它们分别是:八

  • 兵马俑里面是真人吗?里面到底有没有尸体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兵马俑

    秦始皇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出其右了,他把战国的乱局横扫一空,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了,在历史学中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中国封建大一统制度成立的功劳确实是功不可没的。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国家,还有统一文字,他采取的统一测量和其他措施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

  • 揭秘: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有什么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西汉,诸侯

    秦末二世暴政,天下大乱,前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有刘邦项羽争夺帝位,垓下城破,西楚霸王自刎江东,汉高祖刘邦称帝,在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同时又继承秦制,于是汉土郡国并行。刘邦封王,一方面是答谢贤臣良将的追随,一方面是拱卫王室,汉初虽无事发生,但任何的政治制度都有其致命的缺点,西汉时的郡国并行制,也有其弊端

  • 曹操为什么就是留不住关羽,仅仅是一个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魏,曹操,蜀汉,关羽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刘关张他们三兄弟在没有出名的时候,枭雄曹操就发现了关羽。关羽这个人不简单武艺高强,曹操想把这个人一直想把关羽拉到自己的门下,但是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更何况人家三兄弟已经结拜了,怎么可能说到你这里就到你这里,而且在古代那是特别看重情义的,假如“反叛&rd

  • 诸葛亮死前为何叫四个人抬棺材绳断便下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是很传奇的,今天小编自告奋勇,带领大家走进三国,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一提到三国就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我猜很多小学生应该都知道,诸葛亮原本在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即便他远离世俗,却将世俗看得清楚,刘备听说他很厉害,就接连三次诚心请他相助,后感动了孔明,使他为了蜀国的惊世伟业出

  • 丁原被吕布所杀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吕布,丁原

    在正史中,并没有属于丁原个人的传记,他的故事散落在与他命运息息相关的吕布、董卓等人的篇目中。这就让丁原的历史事迹,显得尤为神秘。如果有人说,这个丁原,不过是一个早死之人,在三国时期,像他这样还为干出什么大事就死掉的人比比皆是,没有什么好讲的。但是,丁原与吕布之间反目的内情,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品味这里

  • 汉武帝知晓巫蛊之祸的真相之后,汉武帝是怎么报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晚年受小人迷惑,因巫蛊之术发动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此事件牵连的范围甚广人员甚多,从皇后、太子到丞相再到普通百姓,受害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西汉征和二年(91),65岁的汉武帝疑心越来越重,恰巧有一天,他在自己住的建章宫内,发现一个拿剑的可疑男人,汉武帝即刻命人捉拿,不料那人却飞速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