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早年英武开明,中年之后却日益多疑昏聩

孙权早年英武开明,中年之后却日益多疑昏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97 更新时间:2024/1/20 22:34:05

众所周知,吴大帝孙权在位前期是比较开明大气的,东吴政权在其治理之下也是蒸蒸日上。可惜孙权步入中年以后,却逐渐变得多疑昏聩。在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孙登死后,孙权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彻底放纵了自己,最终一手导致了东吴日后的悲剧。

孙权作为一个君王,他有三个长处要超出很多皇帝。其一是礼贤下士。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但他通过这个手段拉拢到了很多的人才。据《江表传》记载,“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其二是唯才是用。

潘濬无疑是江东集团内的一个“奇葩”,他既不是孙氏集团的元老出身,也并非来自于江淮士族,但他素有清名,且为人刚正不阿,很受孙权倚重。潘濬四十岁入东吴,短短十余年,便做到了太常一职(九卿之首),可见孙权重视人才并非虚言,的确值得称道。其三,孙权作风节俭。关于这方面,孙权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他称帝以后依然在一座旧宅住了整整18年。

遗憾的是,孙权最后还是“晚节不保”。孙权晚年许多昏聩无能的表现,让他受到了后世不少史家文人的口诛笔伐。在笔者看来,孙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转变,首要原因便是他志满意得,不思进取。据《三国志》记载,“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重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孙权夺回荆州又斩杀了名震天下的关羽,此时正是得志之时。张昭对此感到担忧,以商纣王“酒池肉林”的例子来劝谏孙权。孙权表面欣然采纳,实则在不久之后便找借口将张昭排挤出朝堂,可见孙权此时已经初显刚愎自用。

除此之外,太子孙登的病逝,也给予孙权造成了沉重打击。自此之后,孙权再无半分精明可言,最后给整个东吴集团埋下了深重隐患,这也是拉开东吴乱象的导火索。那么孙权对于儿子孙登,到底有多么宠爱多么重视呢?

众所周知,孙权为保住江东基业,不惜屡次向曹操、曹丕、刘备等人折腰,以此换来暂时性的和平。然而当曹丕为挟持孙权,要求让孙登入洛阳为人质时,一向习惯妥协的孙权却露出了自己的血性他立即派出善辨的直臣赵咨,向曹丕首次展示出自己的强硬态度。孙权在武昌称帝之后,孙登也迅速被孙权立为太子。为培养孙登,孙权给他安排了江东集团内的一流人才,其中有顾谭(丞相顾雍之孙)、张休(张昭之子)和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可以预料到,这些人身后的家族,日后也会成为孙登最得力的臂膀。在孙权迁都建业之后,他又安排大将军陆逊辅助孙登监察百官。

孙权对孙登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后者自然也没有令其失望。从孙登的行事举动来看,颇有明君气度。据《三国志》记载,“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孙登尽管贵为太子,但他却发扬了其父的孙权节俭风格。不仅如此,从他对自己伴读的表现来看,也颇有当年刘关张三人“寝则同榻”的风范。即便是手下犯了过错,孙登也不忍责罚。“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身为太子,他始终以身作则,从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行铺张浪费之举,也不会凌驾于任何人之上。“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在一次游猎过程中,孙登差点儿被弹丸所伤,当时有一个侍卫因为手中拿着弹弓,便被孙登左右怀疑为凶手。不过孙登却明辨是非,亲自证明了这个“嫌疑人”的清白。久而久之,孙登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诚心效忠。

孙登不仅关心民生疾苦、善待手下,而且他身上还一直秉承着“孝道”。孙登生母记载不详,只知道出身寒微,所以孙登在幼年之时便被孙权托付给徐夫人赡养。徐夫人后来失宠,被流放到吴郡,孙登还经常派人前去探望。据《三国志》记载,“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郡)。权默然。”

哪怕孙登后来身患重病,他也始终不忘国家大事。因为孙权曾经重用奸臣吕壹为亲信,对朝臣进行打压,所以在临终前,孙登不忘上奏嘱咐父亲在注意自己的身体的同时,更要多亲近陆逊、诸葛瑾、步骘这样的贤能之士。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登病逝于武昌,时年33岁,孙权这一年刚好60岁。晚年的孙权,时常会拿出爱子孙登临终前的最后一道奏折,每读上一次便会泪流不止。在这个时候,孙权的身份也仅仅只是个痛失爱子的可怜父亲。

孙登死后,孙权很快便将孙和立为太子。至于册立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孙和之前与孙登关系亲厚,孙权曾在孙和身上看到了孙登的影子。据《吴书》记载,“弟和有宠於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不可否认的是,孙登确实给孙权带了沉重打击。在人生最后的十多年中,孙权变得不问朝政也不管民生,一心只想着把江东士族彻底打压下去。也就是说,孙登之死间接拉开了东吴乱象的序幕。在此之后,孙权在暗中一手主导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并以此为借口沉重打击了江东士族。孙权死后,朝中大权被孙氏宗亲掌控,从而直接导致了东吴集团的没落。

标签: 三国东吴孙权

更多文章

  • 江东霸主孙策的最大克星是谁?反而被其派人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东吴,孙策

    众所周知,“江东小霸王”孙策早年曾在袁术帐下效力,后者在实力壮大以后,逐渐生出称帝之念。孙策便趁机用传国玉玺与袁术换得一支军队,随后前往江东发展。孙策脱离袁术之后,如同猛虎出笼、蛟龙入潭,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便一手荡平江东六郡。这一时期,孙氏集团的雏形也初步形成。关于孙策的个

  • 揭秘秦始皇晚年为何开始实行暴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秦始皇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秦始皇这个人,秦始皇我们的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是我国第一个皇帝,正是他开创了我国的皇帝制度,就是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始皇还是秦王嬴政的时候就开始规划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了,这时期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他就是当时的丞相李斯,秦国统一六国就是李斯一手策划的,就是他一手实

  • 长城除了防御还有哪些作用?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秦始皇,长城

    长城被认为是东方四大奇迹之一,我们都知道长城是由秦始皇下令修建。不过历史上可不止秦朝修过长城,还有很多朝代也有修建长城,例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在明朝时期完工的。不过步入现代以后,长城的防御性能几乎已经不存在了,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那在古代,长城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个

  • 秦朝的武器的误差只有几微米,标准化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武器

    自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集中出土一批秦兵器以来,关于秦兵器的研究,都发现了秦国兵器的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标准化制式化,这体现了秦兵器制造工业在设计指导和管理思想上的先进性,二是青铜兵器的绝大占有比例,较之普遍认识的战国时代铁器大发展大普及的历史背景看,又反映出相对“落后”

  • 关羽死后身体和头被分开,他的尸体被埋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天,国际上发生一场惊天大事,最猛将军关羽被吴国无名小将马忠生擒杀害。关羽被吴国吕蒙用计杀害之后,坐骑赤兔马其数日也不食草料而死,此等良马也为忠义之马,实在叹惜!吴国张昭用计把关羽的头割下送于曹操,一方面讨好曹操,一方面也是嫁祸于曹操之使然,让刘备痛恨以至与曹操决战。当吴国

  • 周瑜娶小乔,孙策娶大乔,为何他俩都英年早逝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东吴,孙策,周瑜,大乔,小乔

    这样的美女虽然长得非常的漂亮,可是如果没有那个福气去消受的话,那只能是自寻死路,也怪不了别人。自古红颜多祸水,想必也是如此,就算别人不去抢,自己也享受不了。大乔和小乔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想当初孙策和周瑜去进攻宛城,听说大小乔就在当地,于是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就却说她们的父亲把大小乔嫁给他们,但是他们的

  • 东汉上空的两大轮回宿命,亡国的另类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东汉,刘秀

    两周、两汉、两晋、两宋,除开两宋以外皆是以东西冠名,而两汉又与其他三位不同,东汉和西汉的国祚超过百年,皆是强横一世的大一统王朝,汉地九州全在手中。西汉开国皇帝草民刘邦,东汉开国皇帝是士人刘秀,二人身份有着很大不同,经历却一致的传奇。刘秀的人品比较起刘邦是高出一大截的,为民为将为皇的一生,没什么污点,

  • 刘璋明明知道刘备的本性,为何还是选择引狼入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璋,刘备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之前,诸侯四起,为了争夺土地大打出手,打得天昏地暗。当然,有些地方依旧是和平安全的,例如刘表统治的荆州,刘璋统治的益州。益州又称蜀地,这个地方面积较大,地处天险,易守难攻,是一个适合创建王国的好地方。此处进退自如,一夫当关,可以抵挡多人的攻势。奈何刘璋软弱无能,在刘备攻入之后,毫无

  • 秦始皇陵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就是挖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五千年历史上耀武扬威一辈子的皇帝们死后住在皇陵,被现代开发成为旅游项目,接受者后人们的参观游览,帝王尊严由陵墓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皇陵可以说是每个王朝重要的事情,所有皇帝即位之后都在为了自己的身后事奋斗,现代皇陵开发的景点有很多,但历史上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皇陵我们还没有见识过,为何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陵的

  • 贵霜帝国为何不敢打汉朝?看看之前的一战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东汉,贵霜帝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匈奴人还没有过多地南下骚扰我华夏的时候,此时周朝的诸侯国也正在互相争夺地盘,无暇向外扩展疆土。那个时候北方除了匈奴这个游牧民族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种族,活跃于河西走廊一带,他们便是大月氏(读作:da rou shi)。大月氏的历史极为悠久,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