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第一美女胡蝶逝世之谜,胡蝶如何被戴笠霸占?

民国第一美女胡蝶逝世之谜,胡蝶如何被戴笠霸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8 更新时间:2024/1/18 8:19:06

1933年2月28日晚,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菜社举行了盛大的《明星日报》选举影后揭晓仪式,结果笑靥如花的明星电影公司当家花旦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胡蝶之所以得此殊荣,除了她的美貌外,更重要的是她多年来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艺名由来

胡蝶16岁时,全家返回上海。这一年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实际这只能算得上演员短训班,对入学条件无严格限制,学时半年,学费低廉,不过教学严格,学生每周能在上海大戏院免费观摩两部西方电影。著名编剧和导演洪深负责教授表演课。报考中华电影学校时,胡蝶想给自己取个艺名。她原名胡瑞华,考虑改名“胡琴”,转念一想,胡琴岂不是整天让人拉来拉去吗?也不知哪来的一下灵感,脑子里浮现出‘蝴蝶二字,“蝴”与“胡”谐音,当个“蝴蝶”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崭露头角

胡蝶原名胡宝娟,广东鹤山人,1908年生。1924年考入中华电影学校,1925年拍摄了大中华影片公司的第二部影片《战功》,这是她的处女作。1925年胡蝶进入友联影片公司,拍摄了才子佳人式的悲剧《秋扇怨》。1926年,她加盟天一影片公司,马不停蹄地拍摄了《梁祝痛史》、《珍珠塔》等片,从默默无闻一跃而为电影明星。1928年她改投明星公司。当时正是武侠片盛行时代,她接连拍摄了《火烧红莲寺》剧集,很快窜红。1930年,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随后于1931年秋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骛》和《啼笑因缘》的外景。

“九·一八”风波

当时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这一不抵抗将军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这首诗很快不迳而飞,尽管胡蝶在报上辟谣,不少人仍将信将疑,这件事成为伴随胡蝶一生的阴影,她终生耿耿于怀,后来在她晚年的回忆录中,还发出感叹:“该结束这段莫须有的公案了吧?”。

电影皇后

尽管风波不断,胡蝶仍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演员,因此1933年她荣获了影后的称号。这年左翼化工作者大举进军电影界,相继主演了左翼电影《狂流》、《脂粉市场》、《春水秋波》、《盐湖》等影片,为上海电影界带来了新气象,她在悲剧电影《姊妹花》、《空谷兰》等片中的表演也使人们看到她精湛的演技,更巩固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在夺得《明星日报》发起的影后选举桂冠后,1933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她又连得两元,被人们称为“老牌影后”。

由于她为中国电影所作的贡献,1935年中国派出电影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国际电影节时,胡蝶作为唯一的演员代表入选。这年2月胡蝶携带者她拍摄的《姊妹花》、《空谷兰》等优秀影片历经艰辛到了莫斯科。由于误了时间,《姊妹花》没能赶上比赛,但持续数月在欧洲诸国的展映使得无数欧洲人和旅欧侨胞被这位东方美人所倾倒,欧洲影坛第一次对中国电影有了真实的了解。这年胡蝶双喜临门,她回国后于11月23日与商人有声举办了中西合璧式的婚礼,轰动一时。

息影抗日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此时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胡蝶和潘有声度过了一段堪称幸福的生活。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政府、驻港英军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她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日军占据香港后中,为了利用中国名人出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中日亲善”,达到欺骗世界舆论的卑鄙目的,一方面对香港百姓凶残肆虐,一面又对匿居在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施以怀柔政策。日方曾重金邀请胡蝶出演《胡蝶游东京》,但被她以自己已经息影,而且有了身孕,短期内无法再现银幕为由,严正拒绝。

1942年,胡蝶夫妇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游击队艰难跋涉20多天,终于回到广东曲江。1942年11月24日到达陪都重庆。到重庆不久,她就被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所控制,成为他的情妇,没能再拍电影。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空难丧生,胡蝶才获得自由,再次迁居香港。拍摄了《锦绣天堂》等片,于1948年暂时息影。1952年潘有声去世后,她一度与电影界隔绝,1959年她重返银幕,拍摄了《街童》、《两代女性》等片,《后门》一片获1960年日本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再次为她带来声誉。

1965年,胡蝶正式告别影坛,到台湾居住。1975年胡蝶的儿子学有所成,在加拿大定居,胡蝶也随之赴加。1986年为了回报观众多年来对她的热情关怀,胡蝶请她的英语老师刘慧琴帮忙,撰写了回忆录。同年台湾金马奖评奖委员会鉴于她一生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授予她金马奖奖。

胡蝶生性开朗,闲时找人聊天或出外散步,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病逝,临终前留下最后一句话:“胡蝶(蝴蝶)要飞走了!”

历史点评:号称民国第一美女的影后胡蝶,是个绯闻不断的焦点人物。她的每一段绯闻都搞的惊天动地:她和初恋情人林雪怀之间的“蝶雪解约案”、她和潘有声长达六年的爱情长跑、“九·一八”之夜她和张学良的“红颜祸国”跳舞事件绯闻、她和特务头子戴笠被迫同居三年的绯闻……胡蝶与阮玲玉名声相当,可结局大异。阮玲玉在电影事业的盛年戛然作别,胡蝶则有着长久的艺术生命。阮玲玉以决绝的方式表达了所遭难堪与委屈;胡蝶一生同样有过进退维谷的窘境甚而险境,但她展现给人的始终是深深的酒窝,含蓄的笑意。

标签: 民国胡蝶戴笠

更多文章

  • 她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后,12岁当皇后,22岁去世,康熙皇帝为她罢朝五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皇后,康熙,皇帝

    历朝历代,有皇帝自然就会有皇后了。就清朝而言,清朝的众多位皇后中,有享福的、也有受罪的。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便是清朝时期最年轻的一位皇后,她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也是辅政大臣索尼的亲孙女!我们都知道康熙八岁登基,幼年时是孝庄太后在身后为他处理国家大事,那么既然一个国家有皇帝就肯定有皇后了,

  • 康熙最信赖的人被活埋之前,为什么还要在她头上倒石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康熙,苏麻喇姑

    通过观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古代药物的冷知识。就例如《甄嬛传》来说,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夹竹桃的毒性,而《芈月传》则是大家了解了淡竹叶这种药物。实际上这种药物冷知识,早在十几年前《康熙王朝》这部剧中就已经出现过了。剧中戏份颇多的苏麻喇姑,与康熙皇帝一同长大,照顾皇帝的日常饮食起居多年,

  • 国民党中地位不高的宋教仁为何能总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民国,国民党,宋教仁

    同孙中山相比,宋教仁虽然也有较长的革命历史,并以政治家自许,其实却更多的是个书生。他在1904年流亡日本后,先入弘文学院,后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他对欧美国家的政治、法律、财政等制度相当熟悉,翻译过《英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俄国制度要览》、《奥地利匈牙利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奥

  • 罗荣桓忆惨烈湘江战役:一万多人打过江后已不足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罗荣桓

    爬雪山,过草地,罗荣桓曾靠一根拐杖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罗东进说,曾经无数次问过父母,长征到底有多难,“但他们都不说到底有多苦,只是很简单地描述,跟着走就走出去了。”父亲罗荣桓曾经组建1万多人的第8军团参加长征,打过湘江后已不足千人,“可见过程多么惨烈。&rdquo

  • 曹操认为的唯一不可替代之人,统领三国最强之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曹魏,曹操,曹纯

    演义中的曹纯基本没露过面,在正史上却是功勋卓著,官渡之战后期,曹操和袁谭大战,开始交兵后曹操损失惨重,就像想暂时撤兵,曹纯就劝说:我们远道而来,如果一战就撤兵的话士气会大跌,必须一鼓作气将袁谭拿下。并自己亲自出击,最后果然大获全胜,部下也将袁谭斩杀。曹操打败袁绍后,北方的乌丸一直蠢蠢欲动,曹操就北征

  • 司马懿是他的手下败将杨仪是他的对头,最后为何却被自己人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蜀汉,魏延

    说起来,魏延算是三国历史中最憋屈的人之一,其憋屈程度堪比在《三国演义》中颜良与文丑才出场传递消息就死去的憋屈。他生而骁勇,《三国志》中称其“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说明他绝不是战场上空有武力的莽夫,更是能养兵带兵的将领,只不过他自视甚高,因此常常不将

  • 关羽的武功从哪学来的?很多人都没留意三国演义里的一处暗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喜欢三国的朋友,肯定对关二哥非常膜拜,作为忠义的楷模,关公被后人拜祭数千年,后来渐渐被人神化,据说黑社会里拜把子,都要拜关公的。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有许多建树,比如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尽管有一些是小说虚构,但总体而言,关羽的实力不容小觑。关羽不仅有军事才

  • 曹操为何要推崇嘲讽自己的孔融?真的只是因为尊重孔氏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东汉,曹操,孔融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一时间,许都人才济济。既有曹操在一起同患难的战友,也有曹操并不喜欢的人物。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如此,曹操非常推崇孔融。曹操为何高看孔融,这里面的原因倒是有案可稽。首先,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孔融自己说过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名人的后代自然也是名人,这不过是当时另类拼爹的把戏。

  • 汉武帝在打败匈奴之后,缴获的战利品都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匈奴

    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会南下掠夺中原王朝,虽然有长城守护,但还是难免失守。不过有一些特殊时期,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会遭到中原王朝的沉重打击,比如汉武帝时期。打了胜仗自然会有战利品,那么,这些缴获的战利品都是怎么处理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原王朝能够从游牧民族手中获取哪些战利品,其实也很简单,无外乎就是

  • 孙权早年英武开明,中年之后却日益多疑昏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东吴,孙权

    众所周知,吴大帝孙权在位前期是比较开明大气的,东吴政权在其治理之下也是蒸蒸日上。可惜孙权步入中年以后,却逐渐变得多疑昏聩。在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孙登死后,孙权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彻底放纵了自己,最终一手导致了东吴日后的悲剧。孙权作为一个君王,他有三个长处要超出很多皇帝。其一是礼贤下士。不管他是真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