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独立出去的西夏,堂堂天朝上国为什么屡战屡败?

面对独立出去的西夏,堂堂天朝上国为什么屡战屡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4/2/11 6:47:13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国号大夏。从此宋夏的邦交破裂,狼子野心的李元昊,发动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宋夏战争。原本党项部落作为宋朝的藩属,在辽国和宋朝的夹缝中生存,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开始把目标瞄准宋朝。

宋夏战争主要有三次战役,分别是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结局则是宋军一败再败,最终双方在1044年达成和解。堂堂天朝上国,面对区区党项部落,宋军为何屡战屡败?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图片来自网络)

一、常年不经历战争,军队驰废

1040年李元昊发动了第一场战役,史称三川口之战。此时的宋军距离上次战争多久了呢?澶州之战发生在1004年,宋军已经有30多年了没有打仗了,和平时光对百姓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但和平时间的长短和军队的战斗力则成反比。

再说赵匡胤的统一战争,为何势如破竹、无坚不摧,无论面对南唐、后蜀、南汉,都是所向披靡,因为这帮禁军基本上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原本可是郭威柴荣手下的精英。

练兵是一回事,战争则是另外一回事,长时间的和平必然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这也是为何宋军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

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图片来自网络)

二、李元昊狡诈多端,大多以诈降或伏击取胜

党项人在宋朝和辽国夹缝中生存,所以他必须卑躬屈膝,这也决定了其民族的性格。以李元昊为例,不论是对付吐蕃,还是北宋,他常用的套路就是诈降,待敌人放松警惕,他再以数倍兵力伏击,取得胜利。

在三川口之战前,李元昊为了夺取金明砦,就曾向延州知州范雍假意投降,再派士兵假装百姓混入金明砦,里应外合攻破金明砦。史料记载“元昊先遣人通款于雍,雍信之,不设备。一日,引兵数万破金明砦,乘胜至城下。”

等范雍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延州城已经被围住,于是乎范雍马上命令周边部队支援,李元昊围点打援的招数发挥了作用,宋军一万余人被包了饺子,宋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元昊的部队有十万之众,双方军队数量相差悬殊,这本就是一场无法取胜的战役。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1041年,李元昊再次率兵侵入宋境,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前去迎敌,行军路上突然得知张家堡发现敌军,遂改变行军路线,西夏军且战且退,把宋军引入了埋伏圈,等任福追到好水川,发现已经上当了,但为时已晚。

此时西夏军早已等待多时,十万骑兵蜂拥而来,面对数倍敌军,宋军再次大败,死伤无数。抛开李元昊的人品问题,他的作战指挥的确有独到之处,每次宋军都被耍得团团转。面对如此狡猾的敌人,宋军想要取胜实在是难上加难。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伏击战(图片来自网络)

四、北宋北方边界线过长,兵力分散,无法快速集结部队

北宋西北边境分四路,分别是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地区)、环庆路(今甘肃环县地区)、泾原路(今甘肃泾川地区)、鄜延路(今延安地区)。此地是边防要塞,其守卫的就是宋朝的西北边境,对付的就是西夏敌军。

边界线过长,就不可能每个点屯重兵防守,所以兵力自然分散,加上宋朝的防守策略以筑城为主,大小军寨无数,这无疑再次分散了兵力。仁宗庆历年间,在陕西四路,大概有327营,按照每营300-400人算,大致有10-12万宋军驻守。

这些部队需要分散在不同地区,四路的平均兵力也就在3万人左右,加上各个军寨的分兵防守,人数更少,所以面对李元昊的进攻,很难快速集结起来。

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赵匡胤(图片来自网络)

五、北宋国策决定武将无法掌权

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国策面前,武将地位极其低下,这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北宋吸取了五代时的教训,所以对武将的限制很严。五代时期,大多将领和士兵很熟悉,且将领军政大权一手抓,其优势就是战斗力很强,缺点就是容易割据为王,成为反叛势力。

赵匡胤千辛万苦创立的大宋,当然不能再让武将掌权,于是他设置了枢密院和三衙,枢密院就好比国防部,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三衙分别是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枢密院负责调配军队,三衙负责管理军队。枢密院有调兵权,却无法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法调动军队。

这明显为了防止武将造反,并且每次战争爆发,都需要中央任命合适的将领出征,于是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其制度的弱点就是军队的指挥、战斗都不会太协调,战斗力会受到影响。不仅是枢密院,且每次战争的最高统帅大多是文官,武将很难掌权。长时间的和平,加上制度的限制,让宋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宋代官制简表(元丰以前)(图片来自网络)

六、派去的文官大多没有任何作战经验,胡乱指挥

三川口之战宋军准备不足,且指挥官还是糊涂的范雍。难道偌大的国家,连个会打仗的人都没有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朝廷得照章办事,就算派去的文官没有作战经验,也得派文官去。所以范雍轻易就相信了李元昊的鬼话,丢了金明砦。

公元1042年,李元昊发兵两路入侵宋境,此次战争的指挥官是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这位同样是个不懂军事的文官。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夏骑兵,王沿却派出了纨绔子弟葛怀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当然了,葛怀敏的官职也是朝廷给的,可见朝廷真是无人可派了。在出征前,朝廷还赐予葛怀敏原本属于曹玮的甲胄,史料记载“既入对,以曹玮尝所被介胄赐之”,说明朝廷对葛怀敏还是给予厚望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葛怀敏不听指挥,轻敌冒进,最后还是被李元昊击败。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包括葛怀敏在内的16位将领被杀,近万名士兵失去了生命。

宋朝军队(图片来自网络)

史料记载“怀敏驱马东南驰二百里,至长城壕,路已断,敌周围之,遂与诸将皆遇害。余军九千四百余人,马六百余匹,为敌所断。”这一次次的胡乱指挥并不是玩游戏,这赌注可是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从三川口之战的惨烈程度可以看出,宋军士兵战斗力尚在,只不过统帅无能,让很多人无辜丧命。

实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看似强大的宋朝屡吃败仗,看似弱小的党项人却能屡战屡胜,国与国的博弈是要靠国力说话的,虽然最后双方以和谈结束,但宋廷同样颜面尽失、威严扫地。

标签: 宋朝北宋西夏

更多文章

  • 明朝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相比,谁才是忠谁才是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东林党,魏忠贤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号,在北镇抚司的诏狱里,锦衣卫受魏忠贤指示,秘密处死了杨涟。一代诤臣就此消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魏忠贤的出生说起,魏忠贤出生于河北肃宁,自小家境贫寒。四年后,杨涟出生了,与魏忠贤不同的是杨涟的家境要好得多。22岁时,魏忠贤成了家,但却在一次赌博中输光了全部家当。无奈之下,只得

  • 纪晓岚才华横溢广为人知,为什么嘉庆不重用他而重用刘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嘉庆,纪晓岚,刘墉

    乾隆当政的那时候,在自个还没有过世,就早已把帝位给提早禅让出来了,而接任的人更是嘉庆。尽管他早已变成一个皇上,可是在他身后依然還是乾隆皇帝在操控着全部的权利。在那位老皇上的身旁有个和珅,他是一个腐败分子,他平常和嘉庆中间会存有某些分歧,尽管嘉庆贵为皇上,但是还得看乾隆皇帝的含意办事,不但不可以对和珅

  • 辽国国祚两百多年靠的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实力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辽朝,契丹,耶律阿保机

    契丹是唐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传奇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了原本松散的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契丹国的第二任皇帝耶律德(辽太宗)光改国号为“大辽”,史称辽国。从耶律阿保机建国到1125年辽国被灭,辽国国祚共延续了二百零九年。在这

  •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何会主张自种鸦片供国人吸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林则徐

    禁毒在全世界各国民众眼中都是喜大普奔的事情,但对于曾经受毒品问题严重危害,以至于将禁毒上升为爱国行为的中国人而言,“禁毒”这两个字眼更牵动国人的神经,其寓意也更为复杂。众所周知,中国为了禁毒打了两场战争,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它是中国近代史的源头,总会引起中国人的痛楚:屈辱的

  • 雍正与臣子之间的处事方式:喜欢就捧上天,不喜欢就往死里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三十七年,胤禛被封为了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便积极的经营争夺储位。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的时候,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了,最终,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雍正。雍正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有一点英明,有一点霸道,又有一点传奇。你或许在历史书上

  • 什么是剃发令?清朝为什么要推行剃发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太极,剃发令

    剃发令,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政府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的政策。清朝军队攻下南京、苏州、杭州后,清政府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l

  • 蒋介石的一生与多少个女人发生过关系,蒋介石包“二奶”秘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蒋介石

    蒋介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蒋介石的一生中与多少个女人发生过关系?据历史记载,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

  • 军阀韩复榘为什么被蒋介石处死,他有哪十大罪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韩复榘,蒋介石

    韩复榘,河北霸县人。1910年,因家境困难,辍学投军,入冯玉祥部。此后随冯之升迁而不断得到提拔。1929年5月叛冯投蒋,1930年9月被蒋介石任为山东省政府主席,统治山东近八年。韩为人刁猾,善应变,与蒋介石矛盾重重。抗战全面展开后,韩佯装抗日,实则观望,一心保存实力。战事进入鲁境后,日军对韩做离间工

  • 溥仪小时在皇宫玩耍,发现个佛龛揭开清朝一桩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溥仪,溥杰

    有一本书叫《末代皇弟溥杰传》,是贾英华先生于2009年写作出版的,请看清楚是“末代皇弟”而不是“末代皇帝”,这本书讲述的主要是溥杰,溥杰是溥仪的弟弟,溥仪是末代皇帝,身为皇弟他自然了解不少哥哥的情况,在《末代皇弟溥杰传》这本书中,记载了溥杰小时候跟溥仪

  • 和珅被抄家时从他家中搜出一样东西,嘉庆皇帝看后为何大发雷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嘉庆,和珅,清朝第一贪官

    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和珅,的确和珅是清朝一个著名的贪官,经过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渲染,他已经成为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清朝的名副其实的第一贪官。和珅是乾隆皇帝手下一位十分重要的官员,虽然乾隆虽然知道和珅贪赃枉法,却一直没有任何行动,一直到乾隆死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