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曹玮

曹玮——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玮

曹玮的资料

本 名:曹玮

别 称:曹武穆、曹南院、曹宣徽

字 号:字宝臣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生地:真定灵寿

出生时间:973年7月22日

去世时间:1030年2月21日

主要成就:三都谷之战大破吐蕃李立遵部,稳定西境;绘像昭勋阁

官 职:御史大夫、上柱国、彰武军节度使

封 爵:武威郡开国公

追 赠:侍中

谥 号:武穆

曹玮的介绍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

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任渭州知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后,曹玮上疏请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轻举妄动。此后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屡立战功。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此后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天禧四年(1020年),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为莱州知州。晚年历知青州及天雄、永兴、河阳军,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1030年),曹玮去世,年五十八。获赠侍中,谥号“武穆”,后世遂称其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昭勋崇德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玮为将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军严整,史称其“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自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

人物生平

少年老成

曹玮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六月二十日(7月22日),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第四子,曹彬任武宁军、天平军节度使时,曹玮都在军中任牙内都虞候。他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尤精于《左氏春秋》。

宋太宗至道(995年—997年)年间,李继迁据河西银、夏等州,兼并诸部,当时李继隆、范廷召等诸将多次出兵都无功,朝廷又放弃重镇灵武,李继迁便频频扰边。太宗问曹彬:“谁可以为将?”曹彬说:“臣的少子曹玮可以任用。”太子即召见曹玮,任曹玮为渭州知州,而且要授予他诸司使之职,曹彬代其推辞,太宗便命曹玮以本职(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同知渭州,曹玮时年十九。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驾崩,由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真宗即位后,曹玮改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治军严明有部署,赏罚立决,对犯令的人从不宽贷。擅长派用间谍,遍知敌军的消息,布置举措如同老将。

咸平二年(999年),曹彬病重,真宗亲自前往看望,并向他询问后事,曹彬回答说:“臣无事可言。”在真宗追问下,才说:“臣的两个儿子才能可用,臣如果要荐举亲故,他们都堪为将。”真宗问他们谁优谁劣,曹彬回答说:“曹璨不如曹玮。”

威名四起

曹彬去世后,曹玮请求为父服丧,真宗不允,改任他为阁门通事舍人,又调任西上阁门副使,转知镇戎军。

当时,李继迁虐用他的民众,曹玮知道他的下属多有怨言,就写信给这些部族,宣扬朝廷的恩信,来挑动诸羌。因此康奴等部族请求内附。李继迁攻打西蕃后返回,曹玮在石门川伏击,杀获甚众。

积极筹边

景德元年(1004年),李继迁死后,曹玮立即上奏朝廷,希望能乘此机会攻灭李氏,但其子李德明非常狡猾,假意卑躬屈膝讨好朝廷,而朝廷想以恩惠来招抚,丧失了大好机会,酿成日后的李元昊叛乱。当时河西大族延家、妙娥、熟鬼等不少当地部落都企图归顺北宋,但诸将十分犹豫,怕得罪李德明而不敢接纳。曹玮亲自率兵进入天都山,将延家妙等接纳归降,削弱了李氏的力量,李德明也摄于曹玮威名不敢挑衅。

不久,曹玮又和另一位名将秦翰合作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于是陇山诸族皆来献地。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曹玮被征召还朝,任西上合门使、邠宁环庆路兵马都钤辖兼知邠州。同年,真宗东封泰山,曹玮因而调任东上合门使。真宗因他熟知河北事物,便任命曹玮为高州刺史、真定府定州路都钤辖。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三月,调任泾原路都钤辖兼知渭州。曹玮曾绘制泾原、环庆两路的山川城郭、战守险要之处进献朝廷,真宗留一份在枢密院,把另一份交付这两路保存,让诸将出兵都按此图来商议。

[19-20] 同年八月,调任泾原路钤辖。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西祀汾阴,调曹玮为四方馆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曹玮上疏,请求真宗按照旧例,另派他人知渭州,真宗不允。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十二月,曹玮发兵夜袭违命的原州界藏才族,斩获甚多。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十一月,加引进使。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七月,曹玮请求暂回京师看望母亲,真宗同意。九月,曹玮升任领英州团练使、知秦州兼缘边都巡检使及泾原、仪、渭州、镇戎军缘边安抚使,真宗命另铸安抚使之印赐给他。次年七月,曹玮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但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

三都谷之战

当初,河湟地区吐蕃族部的首领李立遵和温逋奇,迎吐蕃赞普之后唃厮啰至廓州,以号召部众。不久,李立遵又将唃厮啰迁至宗哥,挟唃厮啰以号令附近各族部,自封为唃厮啰的“论逋”(丞相)。后来,李立遵不甘为相,要求朝廷立他为赞普。朝廷对此犹豫不决,曹玮上疏极力反对,认为李立遵野心勃勃,今天满足了他,明天还会有新的要求,一国不能有两个赞普。朝廷接受了曹玮的建议,拒绝了李立遵的无理要求。李立遵大怒,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率马御山、兰州、龛谷、氊毛山、淊河、河州等军三万多人,准备侵宋。顿时边关谣言纷纷,形势吃紧,曹玮积极准备战事,上书朝廷要求增兵,但真宗反认为他害怕,准备派人替换他,后经宰相李迪劝谏,方才作罢。

九月,李立遵率部出发,宣称要在秦州城下与曹玮决战,扬言“某日下秦州会食”,但曹玮不为所动。当听到吐蕃已经越过了毕利城,曹玮随即率秦州驻泊钤辖高继忠、驻泊都监王怀信和精骑六千渡过渭河迎战。

同月二十四日,宋军在伏羌寨三都谷摆下阵势,等待敌军的到来。很快探马传来消息敌军已经靠近,曹玮正在吃饭,闻报后继续悠闲的用餐。直到探马报告吐蕃人距离只有几里之遥时,曹玮才放下餐具,披上铠甲出城列队。

吐蕃人多势众,李立遵气势汹汹。但曹玮的宋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故此曹玮决定在气势上先要压倒对手,他看到敌军分为三队,一名蕃僧正在前方走来走去。曹玮断定是吐蕃的指挥官,问左右谁最善射,左右均答李超。李超随即策马来到曹玮面前,曹玮问:“你需要带多少骑可以射杀那位蕃将?”李超观察了一下答道要十五骑。曹玮马上令:“给你一百骑,务必射杀此将,否则提头来见!”李超慨然应道道:“凭借您太保的神威,只要五十名骑兵护送我到敌人近前,一定可以得手。”

李超在一百精骑的掩护下,接近敌阵,那一百名骑兵突然向两侧分开,中间李超飞马而出,凭借高超的骑射本领,只一箭那蕃僧就应弦而倒,蕃军顿时大骇,乱了手脚。曹玮见状,身先士卒,率精骑从敌军侧后方猛攻,以两翼骑兵夹击吐蕃军军阵。在宋军精骑的攻击下,蕃军阵势大乱,不能抵抗宋军主阵的正面冲击,溃败而去。

三都谷之战,据《宋史》与《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军“斩首千余级”,“擒七人”,宋军追奔20里至沙洲而还,缴获马牛、杂畜、器仗三万三千计,官军将士有一百六十人受伤,阵亡六十七人。真宗得到捷报后,非常高兴,赏赐曹玮金带、锦袍、器币。(《东轩笔录》称“贼大溃,斩首三千级。明日,视林薄间,中伤及投崖死者万计。”《东都事略》称“斩首万级”。)战后,曹玮因功升任客省使领、康州防御使。

此后曹玮选募神武军二百人,在野吴谷大破马波叱臈,获生口、孳畜甚众。

又在吹麻城打击了土蕃部落鱼角蝉私立文法活动。不久,河州、洮兰、安江、妙敦、邈川、党逋诸城皆纳质归顺,宋朝的西北局势终于再次稳定,秦州人都请求刻石纪功,真宗也下诏褒奖。

出镇华州

天禧三年(1019年),李德明率兵攻柔远砦,都巡检杨承吉战败,死伤甚多。真宗得知后,立即任命曹玮为华州观察使、鄜延路副都总管、环、庆、秦等州缘边巡检安抚使。委乞、骨咩、大门等族听说曹玮到任后,有一千多落率众归附。

同年七月,曹玮长兄曹璨在东京去世,曹玮闻讯后请求暂赴京师,真宗优诏不准。

屡遭贬谪

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曹玮受拜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签书枢密院事,开北宋签书并兼领藩镇之例。同年,宰相丁谓等人诬陷寇凖而使其罢相,连遭贬谪。丁谓厌恶曹玮不依附自己,便诬陷他是寇凖党羽。曹玮遂被改为宣徽南院使、环庆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管勾秦州兵马。当时边境都上言多言称唃厮啰又作文法,害怕其再为边患,只有曹玮上奏称其文法已散,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天禧五年(1021年)八月,曹玮徙任镇定都部署。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曹玮再被降职为左卫大将军、容州观察使、莱州知州。丁谓怀疑曹玮不受命,便派不依附自己的侍御史韩亿迅速前往收其军,想借机中伤二人。但曹玮在得到诏书的同一天便前往赴职,路上只有老弱的兵卒十多人跟随,不带弓衣箭袋,丁谓最终无法加害曹玮。

晚年生活

天圣元年(1023年),丁谓罢相,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十二月,曹玮复职华州观察使、青州知州。

天圣三年(1025年),除任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知天雄军。

天圣四年(1026年),知永兴军,负责边防,但因病未成行,又拜昭武军节度使、知天雄军。次年,因病守河阳军,数月后,任真定路马步军都部署、定州都总管。

天圣七年(1029年),又改任彰武军节度使。

病逝彰武

天圣八年(1030年)正月甲戌(2月21日),曹玮逝世,享年五十八岁,仁宗闻讯后,为他辍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武穆”。

有关“曹玮”的历史故事

  • 宋朝曹玮简介-宋朝曹玮(北宋名将)

    曹玮简介:北宋名将小编今天讲一位宋朝历史人物:宋朝曹玮,历史上评为北宋名将曹玮,宋朝历史曹玮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曹玮,别称:曹武穆、曹南院、曹宣徽,字号:字宝臣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时名将,宋初名将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

  • 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改知渭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

  • 曹玮生平简介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实定灵寿(古河北)人,枢稀使曹彬第四子,北宋名将,为昭勋阁二十四元勋之一。他招落中族、袭破李继迁军,破章埋族,灭拨臧,年夜破吐蕃军,屡坐军功。后果宰相丁谓诬告,连贬知莱州,民末彰武节度使,启武威郡公。1030年往世,获赠侍中,谥号武穆。曹玮(

  • 北宋名将曹玮简介: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玮(973年7月22日 —1030年2月21日 ),字宝臣 。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

  • 宋朝十大名将(孟珙、刘锜、王坚、狄青、吴玠、曹玮、岳飞、曹彬、韩世忠、李继隆)

    宋朝十大名将:孟珙、刘锜、王坚、狄青、吴玠、曹玮、岳飞、曹彬、韩世忠、李继隆。人们提到宋朝最先想到的就是重文抑武的政策,提到文人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而宋朝到了后期周边被西夏、金朝、蒙古等多个政权围攻,也在战场中诞生出不少名将,那宋朝有哪些名将,宋朝十大名将都有谁呢?

  • 北宋十大名将(李继隆、曹玮、杨业、宗泽、狄青、曹彬、郭守文、王韶、潘美、种师道)

    北宋十大名将:李继隆、曹玮、杨业、宗泽、狄青、曹彬、郭守文、王韶、潘美、种师道。北宋是五代十国后的一个朝代一共经历了9位皇帝,有167年的统治历史。说到北宋给我们的印象大概总是积贫积弱,但是哪个朝代都总有那么几个出名的将领。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也许说到北宋四大名相你会有所了解,那么,北宋有哪些著名将

  • 北宋初年四大名将(李继隆、曹彬、曹玮、潘美)

    北宋初年四大名将:李继隆、曹彬、曹玮、潘美。北宋是处于公元60年到1127年的一个朝代,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其经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像四大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都来自于北宋时期,除此之外,北宋也有很多名将,为北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的贡献,那么北宋初年四大名将都有哪些呢?1.

  • 北宋名将曹玮生平概述 曹玮结局 曹玮子女 曹玮战绩

    曹玮名将曹彬之后,曹彬有四子比较有名的是曹玮和曹璨,曹玮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左右在军队中服役担任牙内都虞候。太宗曾经问李继迁叛乱谁可为将出战,曹彬当即推荐曹玮,于是太宗立即召见了曹玮,这一年曹玮只有19岁,当然当时宋帝国人才济济,曹玮暂时还没有机会展露才华。太宗死后,真宗继位,曹彬病重,向真宗推荐他的

  • 曹玮为何会预言李元昊是宋朝的祸患?只因他小时候做了这样一件事

    曹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在公元973年出生于河北真定的一个将门之家,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第四个儿子,曹玮在北宋军中任职四十余年,十分善于用兵,在军中威望非常大,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曹武穆”。曹玮在早年时期就十分有远见,他曾经向人预言过当时只有十多岁的李元昊长大后必定是宋朝的祸患,结果十年后李元昊便

  • 曹彬之子曹玮,如何承袭将门风骨,维护赵宋王朝统治

    引子曹玮是北宋开国将领曹彬的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成长为了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曹玮出生在将门之家,从小便有勇有谋,喜爱读书,通晓古代兵书谋略。在他的少年时期,他就曾经跟随父亲在外任职,因此体会了战场的残酷。在宋真宗继位之后,他被调任渭州,在此期间他治军严明,赏罚分明,得到了士兵们的一致认可。在他知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武威郡公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时名将,宋初名将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真宗即位后,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曹玮十分尊重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与岳飞齐名的宋朝名将——曹玮 用一群牛羊打了胜仗的人

    提起“武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岳飞,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北宋还有个“曹武穆”。曹玮是北宋名将,他为将四十年间从未失利,治军严整,三都谷之战后名声大振,行军打仗有勇有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曹玮曹玮幼时便熟读《左氏春秋》,懂兵法,通古今,他父亲临死前将他举荐给宋真宗,并被真宗重用。当时的吐蕃族首

  • 为将四十年不曾失利 北宋名将曹玮波澜壮阔的一生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任渭州知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

  • 北宋战神曹玮19岁就领兵,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XXX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纵观历史,宋朝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强大,但是更多的时候却很弱,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朝的军事不值得一提,但是细看之下还是能够发现,宋朝的名将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像是曹彬、狄青、岳飞、种师道、潘美等等大将。其中最有

  • 曹玮:北宋名将,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武穆”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人,枢密使曹彬第四子,北宋名将,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军,破章埋族,灭拨臧,大破吐蕃军,屡立战功。后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知莱州,官终彰武节度

  • 堪称宋朝第一战神,曹玮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又是历史上武将地位最卑微的国度。因在军事上经常处于劣势,被后人讥称为“弱宋”。有一个人的战绩功名远在名将狄青、岳飞之上,是孱弱的北宋王朝很少见的常胜将军。他

  • 北宋大将曹玮简介 曹玮是怎么死的?

    曹玮,北宋时期大将,名将曹彬的儿子。曹玮从小的时候起就跟随父亲征战,在军营中生活,使得他自幼长于军事,是曹彬七个儿子比较出名,成就比较高的一个。通过跟随父亲征战,曹玮在军队服役并担任牙内都虞候。等到宋真宗继承宋太宗皇位之后,病重的曹彬向新帝推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曹玮。宋真宗问曹彬两个儿子

  • 曹玮是如何智破西夏军的?曹玮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玮的父亲曹彬去世之后,西边的战事吃紧,于是曹玮被宋真宗调到边境指挥作战。西域一带大小部落很多,大部落时不时的酒会骚扰宋朝边境。这些都还是小的,其中最大的敌人要数西夏和吐蕃。曹玮调到这里,自然也免不了与他们交手。在与西夏军队交手的时候,曹玮就以智谋大破西夏军。曹玮受命前往西北边疆,然而来犯的西夏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