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才是北宋亡国的第一责任人?北宋为何在宋徽宗盛世亡国?

谁才是北宋亡国的第一责任人?北宋为何在宋徽宗盛世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4/1/15 19:51:26

宋徽宗时代似乎是一个辉煌的盛世,不过,北宋就在其极盛时期突然亡国了。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许多人将靖康之难归咎于王安石变法,这真的妥当吗?在靖康之难中,谁才是第一责任人?

《汴京之围》,作者:郭建龙,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出版年:2019年7月

7月28日,在单向空间举行的《汴京之围》的新书发布会上,主持人吕鹏与《汴京之围》的作者郭建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游彪、评论家解玺璋一起探讨了北宋的亡国史。

王安石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王安石变法导致了靖康之难?

游彪认为,王安石变法不是北宋灭亡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王安石却成了靖康之难的替罪羊。这是因为在古代,史学和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史学本来应该是客观的陈述,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到政治的影响,史书会一再修改。这就会在史书上出现对某个人的“抹黑”和“洗白”。

宋神宗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宋神宗朝的实录一共修改了五次。宋神宗在去世之后,高太后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便组织朝廷的史官,重修神宗实录,“抹黑”王安石。紧接着宋钦宗亲政,因他反对高太后,又重修了宋神宗实录,在史书上恢复了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光辉形象。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成了靖康之难的替罪羊呢?游彪认为,宋高宗实际上是靖康之难的“漏网之鱼”,他逃到南边去。他总要找一个替罪羊,“因为他不敢说江山是赵家人弄丢的,只能说是外姓人弄丢的。所以王安石成了替罪羊,承担了北宋灭亡大部分的责任。”游彪说。

但是,游彪认为,王安石“开了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社会”。因为王安石的税收政策特别像现在的资本主义,王安石变法将税务点承包给了商人,出价高者得之。他还将国家的矿山都以投标的方式承包出去。对于普通人来说,财产越多,收税就越高。

郭建龙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后的包税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到元朝,这种包税制被政府大规模使用。郭建龙说,“我把山东省的税收打包卖给你,谁出价高谁拿走。这个人可以用一切武力手段,从山东省榨取税收,交100万就可以榨取300万。这种方式导致元朝的税收一直是不合理的,同时也征收不上来,或者达不到征税的目的。所以,元朝只存在了不到百年与此也有关系,因为它的税收体系太不健康了。”

王安石变法(图片来自网络)

郭建龙认为,宋神宗所推行的改革,是国家资本主义改革。因为他推行的是政府垄断的资本主义。比如,国家把茶、盐控制在国家手里,然后再把这些东西证券化,创造了盐钞。此外,国家还发行纸币。虽然在税收上,富人交得多,穷人交得少,但是,因为纸币发多了,造成通货膨胀,政府要用铸币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而铸币税在所有人面前是平等的,且铸币税比正常税要好收,这破坏了财产越多交税越多的原则。这对于宋代的经济有着破坏性的影响。

郭建龙说,“即使历史上没有王安石这个人,在宋神宗时代,一定会出来另外一个改革家进行改革,只是他的名字不叫‘王安石。为什么呢?因为社会到了这个时候了。”

而宋神宗时代的破坏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国家资本主义的加强,严重破坏了民间经济。另一方面,在宋神宗时代,党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王安石要变法,必须拉上自己的人,把政治对手压下去。党争慢慢形成了两个派别改革派和保守派。

在军事上,改革派大部分变成了主战派,保守派大部分变成了主和派。而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更迭,对靖康时期的政策影响非常大。在战争没开打的时候,主战派上台,在吃败仗的时候,皇帝又把主和派换上来。当谈和的时候,皇帝觉得做不到很多屈辱的条件,又把主战派弄上来,这其实也引起了北宋政治上的悲剧。

宋徽宗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会在宋徽宗时代的盛世亡国?

游彪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一个心病。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想利用天险来阻隔游牧民族南下。在宋朝立国的时候,恰恰处于唐末五代混乱时期的延续过程中。在五代时,石敬瑭为了争夺皇位,把燕云十六州这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割让给了辽国。这使得宋朝的首都汴京门户洞开,一马平川,宋朝失去了可以阻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屏障。尽管宋朝和辽国签订了和平条约,但是事实上辽国随时可以威胁到汴京的安全。辽国的骑兵差不多用一天半时间就可以杀到汴京,这种威胁始终存在。

宋徽宗也想解决开国以来想解决但未能解决的问题,于是就跟女真人结成了“海上之盟”。这个决策是不是唯一的选择,可以再做研究,但是游彪认为,宋徽宗并没有考虑清楚他的初衷,参加“海上之盟”的人也不是他的心腹,这最终落下了一个不可收拾的残局。

燕云十六州(图片来自网络)

郭建龙赞同游彪的看法。在丢掉燕云十六州之后,宋朝首都的安全成了问题。而且,在最繁荣的宋仁宗时代,一种“盛世情结”也引发了很重要的问题。和平、稳定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社会非常富裕。若这时碰到一个自大的皇帝,这种“盛世情结”就会发酵。宋徽宗认为自己是盛世君王,必须建立自己的功业,所以他会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措施。但是,那时政治上的惰化早已经跟不上他的雄心了。

郭建龙还认为,不光是宋朝,在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在极盛时期突然灭亡的例子。如果要避免,就一定要有非常大抱负的君王执政。宋徽宗并没有看到朝廷内部的问题。比如,宋徽宗或许认为朝廷很有钱,但这些钱都是从民间收上来的,其实这反映了税收过度。此外,在守襄阳城的时候,在需要统一指挥权时,指挥官却偏偏拿不到调兵权和后勤供应权,这种权力制约关系错综复杂,没有人能获得完整的指挥权。这种内部问题会对有“盛世臆想症”的皇帝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宋徽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北宋悲剧的第一责任人是宋徽宗?

解玺璋认为,宋徽宗时代的繁荣,也正是王安石和宋神宗变法的成果。后来出现的问题与王安石的关系不大。解玺璋赞成游彪的判断,王安石的许多政策是资本主义化的。解玺璋说,“它的青苗法,也是带有改革色彩的措施。那时候在欧洲,还没有这种萌芽呢!还有对教育的改革,宋代王安石搞的太学,已经具有大学的规模,有现代大学的萌芽了。”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也是在宋仁宗时代,朝廷已经出现了经济上的困难。在王安石还没有到中央任职的时候,他在地方工作时已经给宋仁宗上过万言书,要求变法。王安石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使他提出来的变法措施是符合那个时代实际情况的。

解玺璋认为宋徽宗才是北宋灭亡的第一责任人。虽然宋徽宗有许多艺术才华,为中国文化贡献良多,但是他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多问题。解玺璋认为,靖康之难是宋徽宗的责任,而不是王安石的责任。王安石是一个超前的人物,正因为他十分超前,和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所以也容易被人攻击。

标签: 宋朝北宋宋徽宗

更多文章

  • 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兵变夺权事件。原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禁军统帅,军界一把手)赵匡胤在全军将士们的拥护下黄袍加身,顺利夺取后周政权,并建立了大宋王朝。历史上的兵变夺权事件基本都伴随着惨烈地流血冲突,然而“陈桥兵变”却成为了和平夺权的典范,

  • 面对独立出去的西夏,堂堂天朝上国为什么屡战屡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北宋,西夏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国号大夏。从此宋夏的邦交破裂,狼子野心的李元昊,发动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宋夏战争。原本党项部落作为宋朝的藩属,在辽国和宋朝的夹缝中生存,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开始把目标瞄准宋朝。宋夏战争主要有三次战役,分别是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结局则是宋军

  • 明朝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相比,谁才是忠谁才是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东林党,魏忠贤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号,在北镇抚司的诏狱里,锦衣卫受魏忠贤指示,秘密处死了杨涟。一代诤臣就此消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魏忠贤的出生说起,魏忠贤出生于河北肃宁,自小家境贫寒。四年后,杨涟出生了,与魏忠贤不同的是杨涟的家境要好得多。22岁时,魏忠贤成了家,但却在一次赌博中输光了全部家当。无奈之下,只得

  • 纪晓岚才华横溢广为人知,为什么嘉庆不重用他而重用刘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嘉庆,纪晓岚,刘墉

    乾隆当政的那时候,在自个还没有过世,就早已把帝位给提早禅让出来了,而接任的人更是嘉庆。尽管他早已变成一个皇上,可是在他身后依然還是乾隆皇帝在操控着全部的权利。在那位老皇上的身旁有个和珅,他是一个腐败分子,他平常和嘉庆中间会存有某些分歧,尽管嘉庆贵为皇上,但是还得看乾隆皇帝的含意办事,不但不可以对和珅

  • 辽国国祚两百多年靠的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实力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辽朝,契丹,耶律阿保机

    契丹是唐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传奇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了原本松散的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契丹国的第二任皇帝耶律德(辽太宗)光改国号为“大辽”,史称辽国。从耶律阿保机建国到1125年辽国被灭,辽国国祚共延续了二百零九年。在这

  •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何会主张自种鸦片供国人吸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林则徐

    禁毒在全世界各国民众眼中都是喜大普奔的事情,但对于曾经受毒品问题严重危害,以至于将禁毒上升为爱国行为的中国人而言,“禁毒”这两个字眼更牵动国人的神经,其寓意也更为复杂。众所周知,中国为了禁毒打了两场战争,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它是中国近代史的源头,总会引起中国人的痛楚:屈辱的

  • 雍正与臣子之间的处事方式:喜欢就捧上天,不喜欢就往死里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三十七年,胤禛被封为了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便积极的经营争夺储位。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的时候,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了,最终,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雍正。雍正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有一点英明,有一点霸道,又有一点传奇。你或许在历史书上

  • 什么是剃发令?清朝为什么要推行剃发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太极,剃发令

    剃发令,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政府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的政策。清朝军队攻下南京、苏州、杭州后,清政府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l

  • 蒋介石的一生与多少个女人发生过关系,蒋介石包“二奶”秘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蒋介石

    蒋介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蒋介石的一生中与多少个女人发生过关系?据历史记载,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

  • 军阀韩复榘为什么被蒋介石处死,他有哪十大罪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韩复榘,蒋介石

    韩复榘,河北霸县人。1910年,因家境困难,辍学投军,入冯玉祥部。此后随冯之升迁而不断得到提拔。1929年5月叛冯投蒋,1930年9月被蒋介石任为山东省政府主席,统治山东近八年。韩为人刁猾,善应变,与蒋介石矛盾重重。抗战全面展开后,韩佯装抗日,实则观望,一心保存实力。战事进入鲁境后,日军对韩做离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