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是谁,东汉刘秀和阴丽华的情史

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是谁,东汉刘秀和阴丽华的情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87 更新时间:2024/1/23 0:17:47

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的结合则是历史强加给他的一场政治婚姻,在爱情上,郭圣通是个可怜的女人,但是她又是中国被废的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一个,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打入冷宫的废后,不但如此,刘秀对她的家人也都善待,而她本人也过着自由、富足、安稳的生活。

阴丽华(4年64年),南阳新野人,传为管仲之后,刘秀结发妻,建武十七年(41年)被立为皇后。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传名于世,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名。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为生。

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就说:“刘秀穷得买不起镜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时汉代已经历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然而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刘秀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

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有一个阴氏,又有个郭氏,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立阴丽华为后。一边是郭氏与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恩爱有加,并已身怀六甲,这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显然地位很低;一边是阴丽华这个刘秀梦寐以求,终于如愿以偿的结发妻子。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迎来洛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阴丽华为贵人。

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阴丽华的补偿,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这是建武二年的事。又过了两年,阴丽华随侍光武帝征讨彭宠,在河北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每次出入,都拿一个小盖伞为刘秀遮风蔽雨。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阴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阴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阴兴的反唇相讥:“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

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名子女,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刘秀废掉郭皇后,册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帏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刘秀对阴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补偿的机会。阴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满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已西移方休,午后常召集公卿郎将,讲论经书的道理,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皇太子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

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阴丽华的貌美德高与安分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有阴丽华这样的皇后开了头,但东汉最终还是亡于外戚,窦太后、邓太后通过自己的父兄把持朝政,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是刘秀和阴丽华始料不及的。

标签: 汉朝东汉刘秀阴丽华

更多文章

  • 戚夫人为何夺太子失败,吕后杀了戚夫人为何也被说为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戚夫人,吕雉

    戚夫人的悲惨的结局是许多人对吕雉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有史记载的皇后产生了很多偏颇的认识,觉得吕雉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子,其实吕雉的政治手腕还是值得称赞的,就连太史公司马迁都将吕雉列入了皇帝本纪中,表达了自己对吕雉政策的赞同和欣赏。戚夫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在落难时候认识的女子,

  • 与外戚斗智斗勇:汉和帝如何创建“永元之隆”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东汉,汉和帝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后来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外戚

  • 历史上最后一位真丞相,以一己之力对抗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西汉,周亚夫

    汉朝名将、太尉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后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50年的二月初六,被汉景帝刘启拜为丞相,并下诏废除了太尉一职,将其职事并入丞相府。所以在景帝一朝,周亚夫乃军政双料首脑,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不多见。忆当初,周勃平诸吕之乱,看今日,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周家两次将大汉刘氏

  • 华佗为曹操治病却被曹操害死,只怪他不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曹魏,曹操,华佗

    在古代中国,最有名气的大夫就是华佗了,华佗在当时和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是沛国谯县人,一生都在研究医学,少年时代的足迹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边学习一边替人治病,丝毫没有当官的想法。华佗的医术较为全面,但是最精通的还是外科,他首创了麻醉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一项创举。可惜的是好人没好报,他

  • 刘邦真的是流氓吗?他可能是最有人性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汉高祖刘邦的人格品质,很多人都不看好,即使在刘邦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是说他救民于水火,而不对其人品加以褒赞。到了厚黑学风行之后,刘邦二字简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词,至今未有改观。然而,刘邦果真是流氓皇帝吗?汉高祖刘邦(图片来自网络)刘邦早年做亭长时,曾经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但他心地宽厚,在酒馆喝酒,常常

  • 韩增与汉宣帝有世仇,凭何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汉,汉宣帝,韩增

    甘露三年(前51),四方戎狄臣服,汉宣帝想到辅佐大臣的功劳,命人在麒麟阁上为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等十一人绘制画像,描绘容貌,注明官爵、姓名,以表彰他们为国立过的大功。霍光、张安世等十一人,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在麒麟阁十

  • 先后得到吕布、关羽、曹操的垂青,她是怎样的绝色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吕布,关羽

    秦宜禄的老婆杜氏,是三国中一个极不平凡的人物,先后得到吕布、关羽、曹操的垂青,她是怎样的绝色美女?故事是这样的,秦宜禄只是吕布手下一个无名小将,但他的老婆杜氏那可是大大有名。《魏氏春秋》载:(秦)朗字元明,新兴人。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秦宜禄一个吕布部将,为啥

  • 诸葛亮到底激怒周瑜没有,他和孙权又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诸葛亮,孙权,周瑜

    在《三国演义》之中,有关赤壁之战足足用了八回的篇幅来写。其中最出彩的就莫过于诸葛亮了,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又设坛借风。还设计激怒孙权,智激周瑜,成了赤壁之战的实际推动者。但是如果把这些都当成真的,说诸葛亮激怒周瑜的,还在那一本正经分析的,基本都是只读过演义而没有读过正史原文的。实际上,不仅没有史料

  • 在汉朝官员多少岁能“退休”?退休后的待遇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宋均

    古代的退休制度从春秋战国就有了,不过那会儿社会太乱,可能你刚上台没几天就被赶下来了,所以退休制度什么的都没人当回事儿,直到汉朝稳定下来,才对这个制度重视起来。在汉朝,“退休”这个词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有资格使用的,你得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年满70岁。这个条件现在看可能还没什么,

  • 项伯为何总是帮刘邦?根本原因是他知道一件事,果然都是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西汉,刘邦,项伯

    世人皆知,在楚汉争霸中,项羽身边有不少的能人志士都因为得不到重用而选择了投靠刘邦。就连他自己的亲生叔父项伯,也总是“吃里扒外”,处处帮着刘邦,差点就成了刘邦安插在项羽身边的“卧底”了。从这件事来看,刘邦对于攻心确实有一套。那么身为项氏宗亲的项伯为何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