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蓝田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结果及历史意义

蓝田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结果及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4 更新时间:2024/1/1 5:34:25

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

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楚国和齐国断交,楚国发动大军进攻秦国,樗里疾率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楚国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韩国魏章的部队会合。秦、韩联军与楚军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一带)作战,楚军被斩首八万,楚将屈匄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秦军在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楚怀王大怒,调集全国军队发动进攻,于蓝田大战秦军,秦军再胜。

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实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怀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怀王十七年),整个战局的一部分。战争前一阶段是秦、魏、韩,联盟对楚齐联盟,战争的后一阶段是齐军反戈,变成楚战六国。蓝田之战,以楚军败退,楚军先撤退宣告结束。

背景

春秋时期,出于遏制强大晋国的需要,秦楚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同盟关系,这种同盟关系一直延续至战国中期,被秦国变法打破。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封卫鞍于商、於。此地本为楚地。此举对秦楚两国的地理形势影响很大,两国本来以秦岭东段为界,秦有蓝关而楚有武关,然而秦取商於之地后,秦国得以独占武关之险,同时武关以东的商於地区亦成为攻楚的重要前进基地。这样从地缘上看,秦就对楚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依据武关退可闭关自守,进则以商於之地为跳板,沿丹水、汉水而下。

楚国为了应对秦国的攻势,积极与齐国结盟。并于周赧王二年,秦惠王更元十二年,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以柱国景翠统帅大军驻屯于齐、鲁边境和韩魏两国的南边,同时派三大夫统帅九军向北围攻函谷关以东的曲沃和於中。秦国如果打算进攻楚国,则必须设法瓦解齐楚的联盟,从而各个击破。这样,张仪作为使者前往楚国,以重要战略基地商於之地为诱饵,游说楚怀王。楚王中计并放弃了与齐国的联盟,但秦国方面拒绝交出商於之地。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丹阳之战爆发,楚国大败,士兵战死超过八万,高级军官,包括主帅屈匄、裨将逢侯丑以下七十多人被俘。

经过

楚国大败可能使得当时的秦国君臣认为楚国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开战。而且事实上丹阳之战是当时系列大战的一部分,在秦楚激战的同时,齐国趁机联合宋国攻魏,形成了以齐宋联军对秦韩魏联军的东线战场。齐宋联兵攻至魏煮枣。秦国派大庶长樗里疾与韩将韩冯率领秦、韩两军迅速回攻救魏,齐军在濮上遭遇惨败。这在客观上减弱了秦国可以动员的兵力。

此时的楚国,面对败局并不甘心,在丹阳之战后不久,即"悉国兵复袭秦",这意味着集中了几乎所有精锐的孤注一掷,这十分冒险,因为其余国家完全可能趁机偷袭。但楚国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不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击破了武关,到达距离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蓝田是商於之地北侧的关隘,是防守咸阳的重镇。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北宋年间出土的《诅楚文》表明当时秦国战局已经很不利,秦王甚至要祭天祈求诸神保佑"克剂楚师"(诅楚文年代等有争议,这里取郭沫若的说法)。

秦国面对危局,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军队,另一方面,动用外交手段请韩、魏两国出兵进攻楚国后方。蓝田之战的过程缺乏记载,有说楚军大败,也有说秦战不利。而且此时韩魏等国虽然与秦国是盟国,态度一度也很暧昧,战后据称秦王就曾抱怨韩国先助秦,后秦师不利,又与楚国眉来眼去。

蓝田之战的最终结局并非在蓝田战场上,由于楚军精锐尽出,忽略了南阳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实在无兵可调)。韩国、魏国联军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直逼邓(今河南南阳境内),而此时齐国兵败,无力支援楚国。这意味着楚军的后路即将被切断,而秦军的顽强也使得楚军几无可能在后路被断之前击破秦军,楚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楚军只能连夜撤退并向秦国割地求和。

意义

蓝田之战和此前的丹阳之战使得楚国军力损失惨重,楚国几大家族之一的屈氏宗族更是元气大伤,将领被虏,封地被夺。屈氏一族在楚国中的威望也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且这两战使得秦国完全控制了汉中,这一带乃秦、楚、巴蜀之间重要的战略地带,秦得汉中后,能加强对巴蜀的监控,进一步将汉水流域与长江流域打通,彻底排除了楚对秦国核心地区关中地区的威胁,并且掌握了对楚军事行动中的战略主动权。而对于楚,失汉中,几乎等于失去了西边的门户,此后遇秦必败的恶性循环开始上演。在外交上,楚国更是由完全的大国转向了一种混乱和投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楚的最后战败正是由丹阳、蓝田两战开始的。

标签: 蓝田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她的儿子早生半个月,她有可能会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嘉靖九年,明朝大选妃嫔,无数民间女子参加选秀。明朝中后期的规矩,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必须从普通百姓或者低级官吏中选出,皇家基本上不与重臣联姻。这样的制度,确保了外戚无法坐大,同时也导致选择面扩大,选秀过程十分激烈。即便如此,还是有九位端庄美丽的女子进入皇宫,成为了嘉靖的九嫔。其实这九嫔,并非完全是

  • 廖化请求刘封支援关羽,为何会被刘封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有太多英雄的死去让人觉得心痛。诸葛亮鞠躬尽瘁在出征途中病逝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张飞着急为兄报仇反被人害,还有关羽,因为自己的大意失守荆州派人求助不成被一个无名小卒杀害,本文的内容就是来分析一下关羽的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关羽当时失守荆州后,不听自己身边将领

  • 手握卧龙凤雏和五虎将,为何刘备却能没统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里,大家对于刘备始终是比较崇敬的人物,刘备虽然武艺不出众,但是却有一颗包容天下的胸怀。为了复兴汉室江山,刘备从零打起,和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一路披荆斩棘,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将天下分为了3大板块进行治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最终还是曹魏赢得了天下。那么

  • 晚清为什么内务府会选这么多丑女 主要的原因和什么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光绪,历史解密

    虽说古时候,照片会比较的少,但是在中西文化已经有交流的清末时期,还是保存了很多清朝后宫女子的照片,但我们依旧可以十分惊讶的发现,这些所谓的后宫三千佳丽大都是一些歪瓜裂枣,这又是啥情况呢?不是说好的佳丽三千吗?其实不仅仅只是宫女,就连慈禧太后以及裕隆太后,后妃文绣都长得很丑,要说稍微好一点的,那就是末

  • 为什么七大恨会提到叶赫那拉.东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七大恨,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七大恨”,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亦成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因为正是他做出了“七大恨”的内容,而七大恨中所提及的女子,正是叶赫那拉.东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七大恨的内容!七大恨之一: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二人;七大恨之二: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七大恨之三:明

  • 佳贵妃:58岁封贵妃,历经五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佳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夫少妻”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忘年恋。不过,这在古代社会根本就不算什么,尤其是在皇宫,皇帝身为天下之主,后宫佳丽三千,而他们一般会喜欢年龄较小的漂亮女子,比如说清朝的道光皇帝,本文所讲的就是道光皇帝后宫的一名妃子。她就是佳贵妃。佳贵妃是一名来自郭佳氏家族的女子,生于

  • 诸葛亮北伐时期有什么优势?总结起来有三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23年春,诸葛亮提兵汉中,他让赵云和邓芝设疑兵于斜谷道,以吸引曹魏的主力大军。当时曹叡果然上当,他当即让曹真率领关右大军出兵阻击赵云与邓芝,从而让诸葛亮有了可乘之机。在此之后,诸葛亮当即率军进攻陇右,由于陇右五郡毫无准备,一时间,五郡中的三郡都望风而逃。只可惜当时马谡没能守住街亭,以至于绝陇道

  • 张思维是张居正被抄家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四维,明朝,历史解密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张居正去世后,继任明代内阁首辅,力反张居正改革措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十二年四月,不肯忍受抄家官员拷打凌辱的已故首辅张居正长子张敬秀自缢身亡。临死前留下绝命书一封,矛头直指现任内阁首辅的张四维:“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愿

  • 本来周朝的秩序好好的 为何郑庄公会第一个跳出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国,郑庄公,历史解密

    最早挑战周天子权威的人,是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那么,本来周朝秩序好好的,大家各安本分。为什么郑庄公要开这个头,打开潘多拉盒子,造成天下大乱呢?(郑庄公剧照)说起来郑庄公还是王族之后。他的爷爷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因此得封郑国。郑桓公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他的治理下,郑国一片欣欣向荣,因

  • 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尔朱兆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尔朱兆,北魏,历史解密

    尔朱兆(?-533年),字万仁,胡名吐没儿,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将领,契胡族,太原王尔朱荣堂侄 ,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官至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等职,封爵颍川郡王。尔朱兆骁勇刚猛,善于骑射,矫捷过人,深得尔朱荣宠信器重。尔朱兆历任要职,多次率军讨伐叛军、平定叛乱。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