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氏取代曹魏是历史的必然,历史评价对司马昭有些不公

司马氏取代曹魏是历史的必然,历史评价对司马昭有些不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73 更新时间:2024/3/1 16:37:05

其实,司马氏代魏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点也是由曹魏后期自身的腐败和司马氏家族的崛起决定的。而司马昭在曹魏后期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是推动三国统一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政治、军事才能在魏蜀关陇争夺战后期尤为彰显。从公元249—264年,司马昭三次经略关中,为彻底灭掉蜀国,使曹魏政权尽归司马氏奠定了基础。

一、独当一面,坐镇长安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成就了司马氏家族的崛起。魏嘉平元年(249)司马懿发动政变,一网打尽曹爽及其党羽,控制了朝政。曹爽为曹真之子,曹操侄孙。魏明帝曹睿病危时拜爽为大将军,与太尉司马懿同受遗诏辅少主曹芳,在与司马氏家族的斗争中被杀。但此时魏国关陇守将夏侯霸降蜀。夏侯霸为名将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之妹,司马懿政变夺权后,愤而投奔蜀汉。姜维以为有机可乘,出兵进攻雍州,并煽动凉州羌胡再次叛乱,还派李韵、句安二将依麹(曲)山(今甘肃岷县东南)筑二城,屯兵据守。司马懿派其次子司马昭为安西将军,持节镇守关中,统领关陇地区的曹军。

司马昭坐镇长安后,派征西将军郭淮和新任雍州刺史陈泰从长安赴陇西抗击姜维。他亲自领兵控制骆谷道,断蜀军退路。进军陇西的郭淮与陈泰商定,先由陈泰率徐质、邓艾诸将围攻麴山二城,切断粮道与城外水源,诱使姜维来救,然后由郭淮率主力在洮水布阵,截其退路,形成围歼之势。姜维见势,迅速撤兵。李韵、句安被迫投降,关陇危机解除。这是司马昭第一次独当一面经略关中,表现出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范和经略才能。此后不久,司马昭因功调镇许昌

二、胸有成竹,治理关中

魏嘉平五年(253),蜀国发生内乱,丞相费祎遇刺身亡,姜维独掌兵权。姜维原是天水人,熟悉陇右风情,他认为蜀国控制陇右不难,只要策动羌胡反叛曹魏即可。但当时主政的费祎认为诸葛亮尚无功可言,姜维更不行。故姜维每次出兵,费祎拨兵不过百人。费祎死后,姜维掌权,调兵数万西征,出石营,围安南,扬言取狄道(今甘肃临洮)。此时,司马懿已死,其长子司马师执政。闻关陇战事吃紧,派其弟司马昭再赴长安,治理关中。

当时镇守关中的征西将军陈泰提出先保狄道的作战方案。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之子,曹魏后期名将,因在司马懿政变中力劝曹爽投降而深得司马氏信任。出任雍州刺史后多次成功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陈泰的作战方案是从长期对蜀作战中得出的。但司马昭却认为姜维意在骚扰,不在攻城,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先派陈泰至洛门,解安南之围,姜维果然粮尽而退。由此可见,司马昭在对姜维攻守问题上见识独到。此后,司马昭又亲自率军进攻新平(今陕西彬县)叛乱的羌胡,大破之。其余“叛者悉降”。司马昭再次控制了关陇,因功晋封新城乡侯。这是司马昭第二次经略关中。

三、长策定计,先灭蜀国

魏正元二年(255)二月,司马师病死,司马昭继兄执政。姜维率兵数万与夏侯霸联合出陇右,至枹罕(属陇西郡,今甘肃临夏西南部),在陇右击败魏雍州刺史王经,围狄道城,魏军损失很大。但关中魏军统帅、征西将军陈泰指挥邓艾、胡奋诸军星夜驰救,大出姜维所料。事前姜维曾与蜀镇西大将军胡济相约在上邽(今甘肃天水境内)会合,但蜀将胡济又失期不至,使姜维独与邓艾大战于段谷,蜀军大败而回。

魏甘露二年(257),吴攻魏,魏大将诸葛诞也乘机叛乱。司马昭急调镇守关中的征西将军陈泰前往淮北迎敌,他亲率六军南下平叛,结果造成关中空虚。姜维趁此机会再度出师,越秦岭,走骆谷,至沈岭,在芒山依山扎营。司马昭派新任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靠渭水屯兵,迫使姜维无功而返。

魏甘露五年(260),司马昭在解决外部危机后,杀魏帝曹髦,立曹奂,彻底打垮了曹氏集团,造成了篡魏之势。难怪曹髦临死前发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的哀叹。景元三年(262),司马昭提出“先灭蜀,后灭吴”的统一天下策略。是年冬,他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持节赴长安统帅关中诸军,准备随时灭蜀。

四、坐山观虎,稳操胜券

景元四年(263)五月,司马昭下令大举伐蜀。事前姜维闻知魏攻蜀的计划后,急奏朝廷,请派张翼、廖化分兵守阳平关及阳平桥头,“以防未然”。但宦官黄皓不信此事,认为姜维在虚张声势,从中作梗,使蜀国未做任何准备。没想到司马昭派邓艾率兵3万攻狄道、沓中,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兵3万从祁山攻武街,切断姜维退路;魏兴太守刘钦走子午谷;钟会统10万大军从斜谷、骆谷直取汉中。

司马昭策划指挥灭蜀战争的数路大军,齐头并进,进展十分顺利。姜维被邓艾缠在陇西无法返回,钟会先期到达汉中。姜维被迫退守剑阁,阻拦钟会。邓艾却率轻装、出奇兵从阴平走景谷道穿越700里无人区直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投降。姜维无奈投降钟会,以图东山再起。至此蜀国灭亡,邓艾因功被举为太尉,钟会封司徒。

但此时的邓艾专横跋扈,居功自傲,私下准备伐吴,并对司马昭“事当须报,不宜辄行”的命令置若罔闻。钟会却心怀异志,借机告密说邓艾“有谋反之状”。然而,司马昭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他认为只有自己到了长安,一切都会“自然了结”。咸熙元年(264)正月,司马昭留山涛镇守邺城,派贾允守汉中,亲率大军来到长安。这是司马昭第三次经略关中。

司马昭此次入长安,稳操胜券,坐山观虎斗,眼看着钟会、邓艾相互攻伐,自生自灭。他先用打草惊蛇之法,迫使钟会仓促起事,最后被乱军杀死,姜维也死在乱军之中。邓艾父子被监军卫瓘收监后,又被邓艾部下追上从槛车救出。但监军卫瓘怕邓艾回去报复,便派手下将军田续中途拦截,在绵竹西袭杀邓艾父子。至此,“二士争功”落下帷幕。

司马昭在关中这一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完成了司马氏代曹的准备工作。他班师回朝,封晋王,加九锡,取代曹魏之事已水到渠成。可惜,天不假年,是年八月,司马昭病死了。不过此时,统一中国,“三家归晋”,已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综上所述,司马昭经略关中,前两次是在司马懿和司马师当政时期,他扮演了辅政的角色,表现的却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个人才能;同时由于他长年在外征伐,依然是在积累着司马氏家族的力量。第三次入关中,司马昭已是魏国辅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来到长安,指挥对蜀战争,洞若观火,坐看邓艾、钟会“二士争功”自生自灭,表现了一代政治家应有的自信和风范,同时为司马氏代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有狼顾相,如何躲过曹操杀机?此人被杀,让司马懿后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谁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司马懿是狼顾吗,司马懿狼顾之相是什么样子的

    在三国所有风云人物中,司马懿是最后的赢家,不仅熬死了自己的对手,而且还成功篡权。无数历史爱好者在看到司马懿成功发动“高平陵事件”后,总会扼腕叹息,枭雄曹操聪明一世却被司马懿成功蒙蔽。其实不然,曹操临死前就提醒过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可以很肯定的说,他是一个非

  • 此人生擒关羽,射伤黄忠,他的武功算是几流?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忠和关羽谁先死的,黄忠射关羽完整版,黄忠和关羽谁的功夫厉害

    不管是在演义之中,还是在正史之上,吕布的武力值占据第一宝座相信已经是无人不服的事实。然而,吕布仅凭战绩来看的话,他是远不如此人的。为什么呢?因为吕布一生从来没有斩杀过一名大将,甚至三流小将他都没有杀过多少。而此人呢?堪称是三国时期的名将收割机,一生生擒、挫败名将甚多。包括关羽、黄忠等人也都是他的手下

  • 为何两军作战时诸葛亮不骑马而是一直坐在车里?看完原因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真实记录,诸葛亮打过多少场战役,诸葛亮武陵仙君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奇人异士,即便这些人个个都是无比的优秀,但有一个人在其中也是数一数二 ,这个人便是来自三国时期,被世人誉为“千古一相”的诸葛亮。在世人固有的印象中,诸葛亮从来都是排兵布阵的形象,他思想缜密,想法超前,常常能把一场战役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能够

  • 为何关羽的雕像总是闭着眼?老木匠:因为他睁开眼的代价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的雕像有哪些,关羽的雕像为什么是闭着眼的,荆州关羽雕像高清图片

    关羽字云长,他身高九尺,体格魁梧,还有着非常长的胡子。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关羽的雕像,他的眼睛基本上都是闭着的,这是为毛呢?作为一个武将,关羽骁勇善战,但是最后却被遭埋伏被杀害,人们认为关羽的死是带着很大的怨气的。有一位老木匠说,因为怨气的原因,如果关羽睁眼的话,便要见到血才会肯回地狱,否则是不会罢休

  • 蜀国的五虎上将举世皆知,但是他们手下的五大副将,大家可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蜀国五虎大将有哪些,蜀国五虎上将谁实力最强,蜀国后期的五虎上将

    周仓,关羽的副将。周仓是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原本是黄巾军出身,后来适逢关羽千里寻兄,因而与关羽结识。从此以后,周仓就跟随在关羽左右,对关羽忠心不二。他在关羽身边屡立战功,在关羽与曹魏名将庞德一战中,水淹七军,大破曹军,周仓则于水中生擒庞德,大家都称他为“周大将军”。后来关羽身死,周仓听到消

  • 他是关羽唯一认可的军师,才能不输诸葛亮,却投奔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军师,诸葛亮曹操关羽,关羽在荆州的军师是谁

    说其这样的人物,想必熟读三国的人立马就想到了,这个人就是徐庶。徐庶对于刘备来说,在三国前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最初徐庶投奔刘备之时,刘备只有一个新野城,手底下的武将也只有关羽、张飞、赵云以及周仓等等几个人。可以说,刘备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徐庶是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的,没有当年徐庶的出谋划策,就不会

  • 曹操有这5大谋士才能成大业,其中二人可比诸葛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最顶级的五个谋士,曹操的6大谋士,曹操最厉害的七位谋士

    然而,最终安了天下的老曹家可不这么认为。众所周知,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这五人为曹孟德鞍前马后谋定天下,功不可没。那么这五人分别都是谁呢?他们又缘何能成为这五大谋臣呢?咱且慢慢看过去。新三国郭嘉郭嘉,字奉孝。若论知名度后面几位都无法与其相比,只因曹操每逢败仗都要叹“若郭奉孝在,我安有此惨败”。你若问郭

  • 人生若只如初见:深受曹操信任的荀彧,为何最后却选择反对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彧对曹操有多重要,曹操为什么重用荀彧,荀彧对曹操的帮助有多大

    作为与曹操携手同行,一路打下了曹魏集权基业的元老,荀彧却在此前曹操想要晋爵魏公的朝议上,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险些使得曹操下不来台。在这个时候,曹操却派人送来了空食盒,荀彧心中极其不安。但是该来的总会来,曹操的食盒都已经送到了,总不可能不打开吧?于是,荀彧打开了那个食盒,第一层是空的,第二层也是空的

  • 三国3大儒将:关羽夜读春秋,周瑜精通音律,为何却公认赵云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浅谈三国里的关羽,三国关羽分析,三国武将关羽介绍

    所谓儒将,就是看上去风度翩翩儒雅可亲,有如温和的邻家大叔,但在沙场上却可以纵横捭阖,谈笑间灭敌百万。三国有着3大儒将,分别是关羽、周瑜、赵云,而其中赵云则是公认的三国第一儒将。要知道关羽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儒将,那是因为他不仅忠勇无双,而且有着夜读《春秋》的典故流传。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举征伐刘

  • 千年来为何无人敢挖秦始皇陵墓?三点原因揭开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秦始皇陵墓之谜,秦始皇陵墓到底什么时候挖,真实的秦始皇墓是怎么挖的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统一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建立了第一个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但公元前210年夏,秦王赢政逝世。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开始修建,前后共花了39年时间,修陵顶峰时用工达到70多万人,占到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